<h3><font color="#010101">浩瀚的大海究竟蕴藏着怎样的宝藏?大到十多米长的鲸鱼,小到指尖般灵巧的贝壳,比恐龙还早的“活化石”中华鲎经历几亿年怎么还是老样子,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珊瑚让人眼花缭乱、啧啧称奇,千百年来人们的好奇心从没有减弱过。到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博物馆参观,就能满足你的好奇心,在这里你能见到你一生从未见到过的各种千奇百怪的美丽珊瑚、贝壳、鱼类,一定会让你眼界大开。</font></h3> <h3>置身在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博物馆中,探索许许多多大自然的奥秘。</h3> <h3>海洋生物博物馆始建于1998年,由原舟山师专生物标本厂改建而成,当时展馆面积约为150平米,馆藏标本仅300余种。2014年,标本馆迁址长峙新校区。在众多社会各界友好人士,学校领导、师生的支持下,终于建设成占地面积1289平方米、收藏的展品达1600余种的现代化海洋生物博物馆,场馆拥有科普、科研及知识扩展三大区块。藏品涉及环节动物、甲壳动物、软体动物等八大门类。标本来源主要以浙江海域为主,其中许多标本还来自历届师生及广大市民的友情捐赠。</h3> <h3>浙江海洋大学海洋博物馆丰富的海洋特色藏品在科研、海洋科普以及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博物馆已整理出浙江以至全国海域的鱼、虾、蟹、贝等海洋生物物种名录,并创建了我国大陆首个中国海洋鱼类数据库,以及一个海洋类学习网站--话说海洋。博物馆还以自身为基地建立了海洋生物学会,培养了一大批海洋类科普宣传骨干。现博物馆为全国(包括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h3> <h3>珊瑚波斯语xuruhak的汉译,汉语中的“珊瑚”狭义上指“珊瑚虫”、一种构成广义“珊瑚”的捕食海洋浮游生物的低等腔肠动物;而广义上的“珊瑚”它不是个单一的生物,它是由众多珊瑚虫及其分泌物和骸骨构成的组合体,即所谓非植物类的“珊瑚树”以及非矿物类的“珊瑚礁”。</h3> <h3>地中海、红海、波斯湾古时皆产珊瑚,可做药材和装饰品。苏恭曰:珊瑚生南海,又从波斯国及师子国来。寇宗曰:波斯国海中有珊瑚洲。海人乘大舶,堕铁网水底取。珊瑚所生磐石上,白如菌。一岁而黄,二岁变赤。枝干交错,高三四尺。人没水以铁发其根,系网舶上,绞而出之。失时不取,则腐蠹。中国古代史籍《翻译名义》、《外国传》、《述异记》等,多有记载。</h3> <h3>珊瑚形象像树枝,颜色鲜艳美丽,可以做装饰品。宝石级珊瑚为红色、粉红色、橙红色。红色是由于珊瑚在生长过程中吸收海水中1%左右的氧化铁而形成的,黑色是由于含有有机质。</h3> <h3>古罗马人认为珊瑚具有防止灾祸、给人智慧、止血和驱热的功能。它与佛教的关系密切,印度和中国西藏的佛教徒视红色珊瑚是如来佛的化身,他们把珊瑚作为祭佛的吉祥物,多用来做佛珠,或用于装饰神像,是极受珍视的首饰宝石品种。</h3> <h3>珊瑚从外观形态分有石珊瑚和软珊瑚。从生态角度分有造礁珊瑚和非造礁珊瑚。</h3><div>作为宝石或观赏石来分,品种有:红珊瑚、粉珊瑚、黑珊瑚、蓝珊瑚、地中海珊瑚、日本珊瑚、喀麦隆珊瑚、中国海南珊瑚等。</div> <h3>珊瑚的颜色与其共生的藻类有关,例如:虫黄藻。当珊瑚体内的共生藻数量下降时,会造成珊瑚白化的现象。</h3><div>珊瑚颜色常呈白色,也有少量蓝色和黑色。宝石级珊瑚为红色、粉红色、橙红色。红色的珊瑚是由于在其生长过程中要吸收海水中1%左右的氧化铁,黑色的珊瑚是由于其含有有机质。珊瑚拥有缤纷色彩的能够调节光线的荧光色素,对珊瑚共生海藻的影响以及对珊瑚适应明暗不同的环境有重要作用。</div> <h3>海藻珊</h3> <h3>"活化石"中华鲎</h3> <h3>海星</h3> <h3>海龟</h3> <h3>各种贝壳</h3> <h3>各种海蟹</h3> <h3>武士蟹</h3> <h3><font color="#010101">各种鱼类</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