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知青生涯第一天 那年十七岁</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font-size: 20px;"> 1968年11月18日,我刚过了17岁的生日不到两个月。在一片敲锣打鼓声中大卡车把我们送到了西安火车站,一行约300名西安市第十中学的高、初中老三届学生登上了西安开往宝鸡的列车。大约半夜时分火车摇到了宝鸡,在一个浴池的休息大厅歇息等待天亮。在离火车站出站口不远处就是宝鸡市当年的主要大街,街道后面的半空中是隐隐约约露出的一道道高高的山,难道我们就是要去这些山上安家落户吗?看起来好像跟西安的翠华山不一样啊!(在学校春游只去过翠华山)瞬间心里有点凉凉的感觉。忘记是随便吃了点什么早点就坐上了去陇县的大卡车。只觉得车不久就开进了山里,随着山路的颠簸,大卡车上上下下的盘绕在山间。初冬季节山上的寒风刺骨,吹得人头皮发麻,好多同学都晕车了,我也算是反应最严重的之一,半路开始就吐得一塌糊涂,苦水吐完了,感觉五脏六腑都要被吐出来了,只好咬着牙闭着眼坚持......。突然,感觉人好像是被从高空抛下了地面,同学们都尖叫起来,原来是车下了千阳岭的最后一个大陡坡到了平路上。大卡车继续颠簸在通往陇县的公路上,公路的北边是山,南边是河,大概黄昏时分我们到了陇县娘娘庙镇,大卡车把我们连同行李都一股脑儿的扔在公路边的一个小邮电局门口就开走了。我昏昏沉沉坐在路边的行李上,被大风吹了大半天的头发乱七八糟的贴在脸上,晕车呕吐的污垢身上到处可见,只觉得人还一直像是在大卡车上颠簸摇晃着,阴冷的天空还飘起来1968年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花,又冷又饿又晕......。坐在行李上的我看着眼前荒凉的山和背后那个孤零零没有一点生气的所谓小镇,想到从此将要在这里安家落户,瞬间感觉自己就是一个被父母家人,被生我养我的城市抛弃了的孤儿,那么的无助与无奈,是失落!?是绝望!?这根本就不是我要来的地方啊!!!我想我的城市,我想我的家,我想我的妈妈,我要回家......!委屈的眼泪禁不住一下子涌了出来。我立刻对到学校去接我们来的大队党支部王书记说:我不上山了,我就在这里等刚才那辆车返回来时再把我拉回去,支书说那车不会回来了,我说不可能,那车回宝鸡只有这一条路,我就在这里等。支书很淡定的说车今天真的不回来,你也不可能再回去了,一会儿队上的人就下来接你们,咱就上山。这时我才意识到我好像真的不可能再回西安了。夜幕降临时等到了牵着几头牲口提着马灯来接我们的山民,大点儿的行李都用牲口驮着,我们一行十几位同学跟着爬上了山路......。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了一个坡又一个坡,上了一道梁又下了一道沟,我筋疲力尽的走在后面,支书说让我抓住牲口的尾巴走(我分不清哪是骡子哪是毛驴)这样会省力气,可我哪敢靠近哪些牲口啊!就又继续拼命般的深一脚浅一脚的跟着队伍往山上走。感觉同学们也都已经筋疲力尽了,没有人说一句话,只听见呼哧呼哧的喘气声。在我即将要绝望的时候,终于到了一个山崖边的两孔窑洞前,我们进了分配给女生的那孔窑洞宿舍,进门一个大土炕,炕边的台子上一盏墨水瓶做的煤油灯发着微弱的亮光,只能看到土炕周围,窑洞深处全是黑洞洞的一片。顾不上那么多,我们人连同行李一起横七竖八倒在大土炕上......。突然,躺在炕上的我发现窑洞顶上好大好大的一块石头是突出窑顶的,尽管这一整天已经折磨的我疲倦不堪,但是因为担心这大石头会突然掉下来,所以我在恐惧中一夜未眠……。从这一刻起,就开始了我在陇县娘娘庙的知青生涯。</b></h1><h1><b style="font-size: 20px;">附照片:这张照片是2017.4月我第二次回队,跟几位同学一起在娘娘庙镇政府门口拍的。插队时这个大院子里只有几间旧土屋的办公室。</b></h1><p class="ql-block"><br></p> <h1><b>口吐白沫:我们到了队上的第二天早上一起床,看到窑洞外面不远处站着几个半大的孩子等着观看城里来的知青。我们先后都蹲在窑洞前面的路边刷牙,刷完牙一抬头发现孩子们都用好奇和惊讶的眼光盯着我们,这样互相对视了一会儿,孩子们突然都跑开了。第二天早上我们起床去刷牙,看到比第一天更多的孩子们提前在那里等着看我们,后来的早晨竟然也有成年村民们也来观摩,再后来就听到这个小山村里的角角落落都在传播着一个特大奇闻:省城来的知青们每天早上起来嘴里都吐白沫!</b></h1><h3><br></h3><h1><b>附照片:1970年知青点部分同学合影(后排左一那位同学多年前已病故)</b></h1><h3><br></h3><h1><br></h1> <h1><b>下乡第一天同学们就是分别住进了这两孔窑洞</b></h1> <h3><br></h3><h1><b>三寸金莲、绣花鞋:娘娘庙山上的女人们脚上无一例外都穿的是绣花鞋,年幼和成年的女人们穿的是小圆口的,鞋面的三分之二都绣满各种不同的花,因为这里的姑娘们一般到了十二,三岁或者更小一点时就开始由父母给定亲,在定亲以后到正式出嫁的几年中需要在家里给未来的丈夫不断的做出一双双千层底黑布面的鞋,绣很多双带有花鸟虫草图案的漂亮鞋垫。当然首先是要给自己做一双又一双的绣花鞋作为嫁妆。所以她们从小练就的女工都非常的好。记得有一位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她是村里王姓家族的孩子。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忽闪忽闪会说话,因为家里兄长多,父母几年前就把她许给了山外的一个比较富裕的人家(那个年代所谓富裕也就是所处的地方平地多一点,收成好一点。山里人早点把姑娘许给人家后,未来的婆家每年都会给未来的儿媳妇家陆续送去一些物质和钱财,支助女方家的生活)我喜欢跟这位小姑娘聊天,她经常告诉我未来婆家的地方与家境如何如何的比她现在山里的好。每当说到这些时,我就看到她的眼睛里在发光,双眸中充满了无限美好的希望,好像是在期待:期待她自己快点长大,期待快点嫁到那个她向往的地方,期待早点过上比自己家富裕一点的日子。每当看到她这样的时候我都会感到有一种酸楚和悲哀涌上心头,生长在这山村里的小妹妹真的太可怜了。</b></h1><h3><br></h3><h1><b> 更加奇妙的是那些大约上了60岁的老太太们可谓都是清一色的三寸金莲,不足我的手一小拃长的尖尖脚,鞋尖上绣着蝴蝶、牡丹、龙凤、梅花等等各种不同的图案,那色彩的搭配无可挑剔,那做工的精细程度充分体现出了她们每个人用了将近一生练就出来的真功夫。 记得那几位尖尖脚的老太太好像都是住在村里的 岭岭上 那几户人家的老人,有时她们也会出工在场院里干点活儿,每到休息时她们都会拉着我们女知青的手抚摸着,非常慈善的面孔我现在还依然能记得。有一位老太太告诉我:她很小的时候就被人用花轿抬到了这个岭岭上,做了这里人家的媳妇。自从那一天起她就再也没有出去过,不知道现在山外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辈子她都没有见过汽车是什么样子......。 当初我看到她们那小小的尖尖脚穿着漂亮精致的绣花鞋,只是感觉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神秘感,可当听了老人的诉说后我心里非常沉重,那尖尖脚的绣花鞋包裹住了一个女人一生的自由!她的全部人生就被一顶花轿抬着扔到了山里......。</b></h1><h3><br></h3><h1><b>附照片:大约1969年我们与队里的三位山妹子合影</b></h1> <h1><b>附照片:这张照片是1969年末队里的一位农家子弟被征兵入伍(前排中间),我们的男同学们都很羡慕(那时的征兵对象不包括下乡知青),一起合影留念。(照片后排中间那位同学多年前已病故)</b></h1> <h1><b>担水: 我们插队的地方非常缺水,山民们祖祖辈辈就只有靠天吃饭。山沟底下那眼小小的泉水井要供周围山上几十户人家用水,假如两个人都同时挑着担子去担水,那么一担水装满后必须要等一段时间水位上来后,第二个人才能取到水。从我们知青点到这个沟里去挑水的路又陡又窄,一路上不可能有放下担子歇息的地方,即使累的不行了,也只能挑着担子在原地站立一会儿,让呼吸稍稍平稳一下再继续往上走。挑水扁担上的钩子前边的长度只有后面长度的二分之一,因为路陡,每只桶里只能装多半桶水,否则就会洒在山路上,自己也就无法走上去了。没有看过表计算过挑一担水的时间,估计天气正常情况下女生大概需要半个小时,男生差不多20分钟吧,因为经常能听到男同学挑着空桶佟佟佟跑着下山的脚步声和叮铃桄榔的水桶声。但是挑着水回来可都是一步一步的喘着粗气,就连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的山民也没有一个不是这样把水跳上来的。若是下雨天或者下雪天,一担水往往是需要两位同学一起去挑,因为有一位同学需要拿着镢头临时在那又陡又窄又滑的山道上挖出一个个能容脚暂时踩上去不被马上滑下来的脚窝,担水的同学手里还拄着一根棍子以防万一。一担水挑到半路因为一脚没有踩稳被滑倒的事情时有发生,人摔倒,水洒完,空桶顺着山路滚下去,当时男同学们不知道会怎么样,反正我们女同学但凡遇到这样的事情就会掉下又气又恨又委屈的眼泪。</b></h1><h1><b> 2017年春天回队上专门去找过当年供全村人吃水的那口井,兴许是被太高的荒草完全遮盖了,我们几个同学找了半天也没有发现,真的有点遗憾啊!</b></h1><h3><br></h3><h1><b>附照片:因为近年来的退耕还林,原来的小山村现在已经荒无人烟。</b></h1> <h1><b>近50年后的东风小学大变样</b></h1> <h1><b>快乐的教师生涯 那年十九岁</b></h1><h1> 回忆上山下乡时一段短暂的教师生涯:山村小镇上唯一的一所公办小学校(陇县东风小学)很显眼的坐落在从宝鸡通往甘肃的省道旁的山根下。当时学校好像一共四位教师,一日三餐都是大家合伙在学校自己做饭。除了我这个女知青之外其余三位公办教师均为男性。在上午的课间时间几位男教师会轮流去厨房和好中午的面,等到放学后他们就在那床板一样大的案板上大显身手……。所以每天中午我们都能美美的吃上一顿地道的陕西手擀面。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坐享其成只负责吃和评论。可能因为我是知青、可能因为我年龄最小、也可能因为我是唯一的一位女知青教师,也兴许他们不放心我的厨艺?反正他们从不让我上手。后来经过我多次请战他们才允许我偶然当一次伙头军。永远都忘不了那时每天中午我们在学校厨房里边做饭边聊天,说说笑笑的热闹场景。回想起来当时学校的那几位教师对我在教学上和生活上均给予了很多的帮助和照顾。我会永远记住他们、永远感谢他们!</h1><h3><br></h3><h1>过河:学校处于贫困山区,除教师工资外的所有经费均由全体师生勤工俭学来解决,于是就有了学校门口那个多年来与学校并存着的 "石灰窑"。每周有一个下午全校师生一起到学校对面的千河中间的河滩上去捡 "石灰石"。流动着的河水水深约一米左右,一长溜形状不一的大石头就是人们过河的"桥"。 除了在兴庆公园的湖里划过船,在莲湖公园的游泳池浅水区里游过泳的我,第一次过河就从石头上滑到河里打湿了鞋袜和大半截裤腿......。从此以后的每一次学校勤工俭学日,在我班学生班长的精心安排和指挥下,过河时都会有两位相对身强力壮的同学走在我的前后,随时拉着我,还有两位同学竟然是每次都脱掉鞋子走在我左右两边的水里以防我再滑下河去......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重新尝试过掉进河水里滋味了。当时我带的是三年级学生的班主任,因为是山区,男孩子占百分之八十,孩子们年龄也都基本在十五岁左右,我们几乎是同龄人。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孩子们为我保驾护航过河的场景会是多么的感人啊!那河面上简直就是一道美丽动人的爱心风景线......。孩子们:不知道你们后来可曾经还想起过我?我可是从来都没有忘记过与你们相处的那段日子!</h1><h3><br></h3><h1>附照片:2014年9月底第一次回到学校</h1> <h1><b>给孩子们讲述近50年前学校的情况</b></h1> <h1> 由于在学校很快与教师们的融入、与学生们的贴心,所以校长同意我把每周的音乐课用来教京剧样板戏唱段(下乡插队时我从家里带了不少的书,其中有一本样板戏唱段的歌本就成了我的音乐课教材),就连学校那几位从小听着秦腔,哼着秦腔长大的教师也跟着我学唱京剧样板戏。当时那个小小的学校里掀起了一阵京剧热!回想起当时的我可谓是年轻胆大,无知无畏啊!</h1><h3><br></h3><h3><br></h3><h1> 十九岁的教师生涯是短暂的,但是它让我近距离的接触到了土生土长的山村里朴实的小学教师,深山里每周背着干粮翻山越岭来求学的憨厚的求知欲很强的孩子们。因为我有点认识他们了,所以我也每天都在尽最大努力做好我自己。后来就有了不知道是哪里的老师来听我的课、又有过一看就是乡村公职干部模样的人来听课。再后来我就收到了学校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为我争取到的一个转为公办教师的名额......。</h1><h3><br></h3><h3><br></h3><h1> 一晃近50年过去了,19岁的那一段经历使我终生难忘......。我感恩于学校那几位曾经一个锅里搅勺的同事,感恩那些像亲弟弟妹妹一样的我的学生。当年你们的朴实,憨厚,善良深深地感动和温暖了我这个从城市到山村去的女知青的心。尽管我在学校里交给学生了一些书本上的知识,可同时我也收获到了一些做人一生都受益的书本上找不到的东西。人的一生都要经过很多很多,到老了回忆起来真的有太多的人和事需要感恩:感恩上天赐予的机会,感恩身边曾经遇到过的那些善良的人们,感恩那些坎坎坷坷的日子让我不断成长,也感恩我自己能把大半生平安走过来......。纪念老三届上山下乡50周年献给我自己!</h1><h3>附:近50年后重回学校照片 原学校 旧址上的教学楼好气派!</h3><h3><br></h3> <h1><b><font color="#333333">有感于2017.10.12.同队知青分别后的第一次大团圆</font></b></h1><h3><br></h3><h3><br></h3><h1><b> 近五十年前,我们这群风华正茂的少男少女响应祖国的号召,一起奔赴那个偏僻贫穷的小山村,当时就在那两孔破窑洞里安下了一个特殊的大家(知青之家)。这些从小生活在城市,心里只装着学习和玩耍的孩子们从此就开始了穷山沟里的农民生活。那里没有曾经在电影里看到的 朝阳沟 的青山绿水,没有摆着暖水瓶、床上放着新里新面新棉花的被褥,更没有一位慈祥的老妈妈在等着我们。有的是两孔黑洞洞的破旧大窑洞、里面分别有一个铺着一张粗糙的变了颜色的凉席的破旧冰冷的大土炕,和炕台上那盏小墨水瓶做的忽闪忽闪随时都可能因为一阵风或断了油灭掉的小煤油灯。</b></h1><h1><b> 我们在少粮、没油、没菜的生活条件下与山民们干着同样繁重的农活。甚至于山里妇女祖祖辈辈都不干的赶牲口犁地扛桩子……,我们女知青也干过了。山民们辛勤劳作一天回家后有臊子面、热炕头、罐罐茶等着,我们知青回到那个冰锅冷灶的家里需要自己动手,从很陡很陡的山路到沟里去担水做饭。这群半大孩子在家基本都没有做过饭,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吃糊涂面、半生不熟的馒头是常事。记得也有过热心的山民阿姨过来指教和帮助过我们。记忆最深的就是玉米面打搅团,因为锅大锅台高,我们的力气不够,同学们就轮流蹲在锅台上面去搅,有碰巧见到这个场景的山民们就把此事作为笑话在村子里传开。</b></h1><h1><b> 那个时代的我们到底是年轻、单纯,没有想过太多,只是不断的克服种种困难去适应那个艰苦的环境。无论再苦再累晚上也要趴在昏暗的小煤油灯下写日记,记录下一天的劳动生活。多少个寒冬冰冷的夜晚我都梦见自己在城市温暖的家,梦见兄弟姐妹和疼爱自己的父母,有时夜里被冻醒或者被门外的狼狗大战吓醒也会自己偷偷的哭一阵儿......。可是第二天早晨仍然是一如既往的拼命劳动。从第一年冬天起我的脸上就被冻起了一块连一块的大冻疮,山里的老人们说他们一辈子了还没有见过冻坏脸的,感觉非常稀罕。夏天窑洞和土屋里的跳蚤很多,我的腿上被咬的一片连一片都肿了起来。直到被招工进工厂的两年以后我腿上的疤痕才基本退去。</b></h1><h3><br></h3><h1><b> 当时的生活环境和条件真的不足以支撑我们那个年龄段的孩子远离家人去从事那样繁重的体力劳动!</b></h1><h1><b> 1970年开始招工后,同学们陆续返城,各奔东西。</b></h1><h1><b> 后来同学们都各自忙于事业、忙于家庭、忙于孩子、忙于生活。再后来孩子长大了,我们退休了,国家不再需要我们去做贡献,家庭也不再需要我们去奔波,心中有太多太多的事情都可以放下了。但是珍藏在我们心底的那份知青情缘却永远难以割舍、难以忘怀。所以分别近50年后我们又从四面八方不同的城市赶来相聚。岁月流逝,我们都饱经风霜。一个个头发白了,眼睛花了,腰弯了背也驼了。但是相见时大家都像是又回到了近50年前的年龄,还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那么的无拘无束,一点儿也没有分别了近半个世纪的陌生感。我们相互端详着,问候着,握手、举杯、合影拍照,说不完的心里话,诉不完的知青情,相互祝福,难舍难分,这次还没聚完就已经期待着下一次的相聚。真的像是一个家庭里的亲兄弟姐妹!</b></h1><h3><br></h3><h1><b> 一个特殊的时代,一群特殊的少男少女,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大家庭,结下了一段特殊的终生难忘的知青情缘!</b></h1><h3> </h3> <h1><b>2017.10.12.我们知青点的12名同学在西安首次大团圆(当年在东风三队插队的一共18名同学,现已有4名同学病故,两名同学因特殊原因没能参加)</b></h1> <h1>2017.10.12.我们知青点同学分别后的首次聚会女生合影</h1> <h1><b>2017.10.12.知青点男生合影</b></h1> <h1><b>同学们同游大唐芙蓉园</b></h1> <h1><b>当年的小小邮电局如今变成小二楼,来到娘娘庙的第一天,那辆大卡车就是把我们丢在了这里。</b></h1> <h1><b>通往队上的山路早已修成了可以行车的柏油马路</b></h1> <h3>在通往知青点的山墚上</h3> <h1><b>我们知青点的房子三分之二已经倒塌</b></h1> <h1><b>这是我的第二故乡,这就是我们家的老房子!</b></h1> <h1><b>多少次梦里回故乡,今天真的回来了!</b></h1> <h1>在那个年代里,多少次站在这里眺望远方,穿过了座座高山我看到了我在城市里的家,看到了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多少次我站在这里向着远方呼唤!</h1><h1><br></h1> <h1><b>2017年4月回来再看看我们曾经住过的窑洞</b></h1> <h1><b>2017.我们同队同班的在学校门口合影留念</b></h1> <h1><b>离校五十年合影</b></h1> <h1><br></h1><h3><b><font color="#b04fbb"> </font></b></h3> <h1><b><font color="#b04fbb">西安市第十中学初六七级三班: 枫叶草</font></b></h1><h1><b><font color="#b04fbb">发表于:二零一八年四月十日</font></b></h1><h3><b><font color="#b04fbb"><br></font></b></h3><h1><font color="#b04fbb"><span style="caret-color: rgb(176, 79, 187);"><b>请朋友们继续分享(下篇)</b></span></font></h1><h1><font color="#b04fbb"><span style="caret-color: rgb(176, 79, 187);"><b> 《珍藏在废墟里的花季》</b></span></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