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螳川仙境

非常企鹅 Penguin 🎯

<h3>“螳川仙境” 和 “宇宙奇观”,是安宁温泉螳川河边崖石上的两幅题刻。40多年来,这几个字构成的语境,连同其书法意向,成为我对温泉镇上除 “天下第一汤” 外其它景观全部印象的重要记忆符号。一提到安宁温泉镇的摩崖石刻群,螳川仙境” 和 “宇宙奇观” 几乎就是我唯一能够比较清晰重现的形象,尽管这个记忆已经越来越模糊,越来越趋于概念和抽象化。</h3> <h3>这个深刻的记忆,源自一张40年前的老照片。1978年深秋,初到楸木园不久,我从学院教务处王何平老师那里意外地借到一架照相机,便约了几个同学,兴冲冲地到周边去照相。记得到时分别在学校门口、温泉镇街、曹溪寺和珍珠泉等处留下了影像。不过,我自己手里有而且现在能够找得到的,好像只有一两张,其中一张就是我与二李在 “螳川仙境” 和 “宇宙奇观” 题刻处的合影。岁月无情流逝,这张照片却默默顽强地留存着可随时唤醒模糊记忆的图文线索。</h3> <h3>刚刚过去的三月里的最后一个周末,阔别40载的同学们,从四面八方回聚到云南安宁的温泉镇,共同拾取当年在温泉楸木园开启大学生活的时光记忆。31日下午,大家从那个名闻遐迩的 “天下第一汤” 出来后,一众同学沿着螳川河边的小道,看似信马由缰然而却心有灵犀、义无反顾地朝着 “螳川仙境” 和 “宇宙奇观” 所在的石刻群方向行进。</h3> <h3><font color="#010101">人生若只如初见!没想到当年只此一游,便结下如此强烈而排他的印象,以至于没有形成对整个摩崖石刻群的完整认知和意识!其实自1979年离开,我曾两度回到温泉,均未留意到这片石刻群。或许,这也正是由于那时候这里尚未被蓄意开发之故吧?现今一路望过去,俨然一派景区架势,诸多没有见过、或者准确地说是没有印象的题刻错落呈现,径直地延绵出去,直到百米开外。各种风格的题刻,无论内容或是书法,完全没有印象,简直就是初见。及至 “振衣濯足” 跟前,看着十分眼熟,顿时觉得当年也曾经拍过此景,回去再找一找许可以见到。</font></h3> <h3>终于走到 “螳川仙境” 所在的崖壁跟前,近距离地感受记忆中的仙境时,一阵极速的时空穿越感瞬间划过脑海。眼前,周遭崖壁上各种形式和风格的题刻,远比记忆中的要多很多!无论从照片上看还是搜索记忆中的印象,当年拍片的时候,“螳川仙境” 和 “宇宙奇观” 两幅题刻的字迹色调很淡,几近发白,应当是长期风化所致吧。而今所见的实物,几乎都描有鲜艳的漆色,刻意 “开发” 的痕迹明显。就个人偏好而言,我还是比较怀念和喜欢它们原汁原味的样子。</h3> <h3>行至”莲龛丹竈”之处,有同学开始问及”竈”字何音何解。不识,无解。可以肯定在哪里见过此字,但就是想不起来。从该四字题刻的结构上分析,此字与前面的龛字相对应,丹字与前面的莲字相对应。如果莲龛与丹竈并列的话,此字之意应当与龛字类同,专指安放或处置莲丹之类物什的特定处所。回忆再三,依然无解。放弃!回来之后查阅,方知此字原是 “灶” 的古体,就是灶王爷(灶君,皂君)的灶字。我几乎每天上班都从皂君庙路过!这把柴一添,“莲龛丹竈” 之意也就尽得释解了。</h3> <h3>此番再游螳川仙境,获取了不少关于此摩崖石刻群的新知新觉。其一,在 “七窍通天” 的下面,有七个溶洞互连互通,其中最大最深的两个洞分别就叫做暖谷和云窝。此外,整个石刻群中还有多处洞穴,我们走过时大多没有注意。忌惮于其中的暗黑和阴森,我几乎没有想过要深入进去看看。不知当年来此地游玩拍照时,是否进洞逛过?</h3> <h3>其二,根据有关介绍,梦石、醒石应当是成对的景物。可惜,拍片的时候没有留意,漏大了。这两块石头应当就在 “螳川仙境” 前面的空地上,当时的注意力被过多地吸引到螳川仙境那边,自然是容易遗漏外面的石头了。幸好,梦石是拍到了的。</h3> <h3>其三,在”莲龛丹竈”题刻的上方,有一幅 “虎啸生风” 图,当时只注意到四个题字,没有细看图中的内容。回看照片的时候才注意到,图中那只斑斓猛虎正颇有气势地呼啸而下,扑向右下角一只阴险的大蜘蛛。大蜘蛛?非也,那是富士山。</h3> <h3>关于题刻书法,走马观花地看过去,真正是叫做比较杂芜。就书者而言,肉眼可见的就有诸多有名或无名的书法家和抒发家。最不可不提的是明朝新都状元杨升庵,传说有不少笔墨留在滇地,镇上附近不远某处就有一副 “不可不饮” ,但没有见到。此处,他唯一明显可见的法书,便是作为安宁温泉地标的 “天下第一汤” 五个大字。</h3> <h3>漫将一砚温泉水,泼湿螳川几段崖。前人在信手泼下这些痕迹的时候,应该很少会设想后人该会如何遇之待之吧。重游记忆中的仙境,恍若看见昔日老友穿了新衣,牵了新手。就算是凭添几段记忆,权且列放如次,任其慢慢消化去罢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