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4月8日上午,在市教育局教研室的组织和安排下,格尔木市三所高中的6位语文教师在第二中学录播室展开了一场紧张激烈而又精彩纷呈的“解读教材”比赛活动。<br></h3> <h3> 比赛评委由格尔木市教育局教研室何会均老师及三位高中语文兼职教研员组成。秉着公平公开的原则,四位评委分别从“课程标准”“编写意图”“教学建议”“团队反思”“课件制作”等几个方面对参赛选手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h3><h3> 比赛共分两个阶段,先由高一年级组三位选手比赛,接着是高二年级组三位主讲人角逐。</h3> <h3> 三位高一年级的语文教师依托课例《琵琶行》,细致研磨了新旧课程标准,准确把握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思想意蕴,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教学评价建议,并对文本资源进行了合理的开发利用,达到了从正确“解读文本”到“活用教材”的境界,真正做到了教师与教材的统一。</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来自二中的王兴丽老师细究文本,冷静沉着。</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中的王进霞老师条分缕析,落落大方。</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中语文团队的董磊老师出口成章,胸有丘壑。</h3> <h3> 高二的三位老师以经典议论文《六国论》作为解读篇目。三位老师对文本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和探讨,对文本实现了从宏观到微观的把握。</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二中团队的的冯剑豪老师得体自然,准备充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来自一中的李丽老师旁征博引,有条不紊。</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七中的袁永斌老师宏观把握,立意高远。</h3> <h3><font color="#010101"> 经过两个小时的精彩展示,选手们游刃有余,乐在其中;评委及听众们也时而沉思,时而了悟。似乎已经超越了比赛的约束,大家边讲边思,边听边学,把此次活动当成了一个学习、交流和自我提升的机会。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比赛结束时,教研室何老师动情地说,感谢大家的努力付出和精心筹备。希望我们把比赛当做一根小小的火柴,用它去点燃我们的语文教研激情,点燃我们的格尔木市教育。</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这是一群热爱语文的人。</h3> <h3> 4月,寒冷的冬日刚刚离去,我们语文大教研的春天正款款走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