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我和我的画作</b></h3><h3> 一九七一年下半年,团机关司令部办公用房正式启用。在正门上方装饰墙上预留了毛主席画像的位置,画主席像的任务交给了我(照片中人王景志),为此,我把在学校学到的美术知识全部用到了这次画毛主席像的任务上,必须画好,因为这是政治任务。我用了五天时间,将这幅高2米的画像完成。后来,由于毛主席画像的存在,很多人都在这里拍照留念。因此,司令部机关正门成为了当时五十七团的一景。</h3><h3>作者 田忠意 </h3><h3>时间 1973年 </h3><h3>地点 57团团机关</h3> <h3><b>一线新闻工作者</b></h3><h3> 宣传报道战斗在生产建设第一线指战员的先进事迹是新闻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享誉全兵团的“大兴岛上大寨花”,五十七团十九连当年开荒、当年播种、当年打粮的先进事迹惊动了沈阳军区,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新闻摄影师乐干事来到十九连。追踪报道了“大兴岛上大寨花”的先进事迹。这是在拍摄现场合影。</h3><h3>作者 荣国一 </h3><h3>时间 1973年 </h3><h3>地点 57团19连</h3> <h3><b>种中草药 </b> </h3><h3> 纪念毛主席六二六批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六师五十七团卫生队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队长蔡保声的带领下,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种植中草药。</h3><h3>作者 王景志 </h3><h3>时间 1975年 </h3><h3>地点 57团医院西南侧</h3><h3><br></h3><h3><br></h3> <h3><b>五十七团团直学校</b></h3><h3><b>第一支鼓乐队</b></h3><h3> 六师五十七团团直学校的音乐老师、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上海知青郑福梅(她曾是电影草原英雄小姐妹歌曲的伴唱)组建了团直学校第一支鼓乐队。这是她带领鼓乐队参加学校运动会。</h3><h3>作者 王景志 </h3><h3>时间 1973年 </h3><h3>地点 57团团直学校</h3> <h3><b>银线通北京</b></h3><h3> 六师五十七团组建后,通讯工作压力很大,新建连队地处边远,通讯战士不畏艰难困苦,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连连通电话,户户通广播。</h3><h3>作者 王景志 </h3><h3>时间 1971年 </h3><h3>地点 57团团部</h3><h3><br></h3> <h3><b>知青老师</b></h3><h3> 在兵团的建设发展中,为了兵团职工二代的成长,广大知青教师承担了教书育人的职责,他们为兵团二代的健康成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老师带领学生绘制幻灯片。</h3><h3>作者 王景志 </h3><h3>时间 1973年 </h3><h3>地点 57团三连</h3><h3><br></h3> <h3><b>拓 荒</b></h3><h3> 六师五十七团十九连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在开荒建点的同时,在全连指战员的努力奋斗下,“当年开荒、当年播种、当年打粮”。在全兵团传为佳话,被誉为“大兴岛上大寨花”。这是十九连指战员拓荒的情景。</h3><h3>作者 王景志 </h3><h3>时间 1972年 </h3><h3>地点 57团19连</h3> <h3><b>英姿飒爽女农工</b></h3><h3> 在兵团建设中,广大女战士不怕艰苦,不畏困难,长期坚持战斗在生产第一线, 这是三连女战士在田间喷洒农药。</h3><h3>作者 王景志 </h3><h3>时间 1973年 </h3><h3>地点 五十七团三连</h3> <h3><b>给我的伙计做体检</b></h3><h3> 拖拉机在垦荒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机务人员们对待自己的伙计格外精心,时刻使它们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这是拖拉机驾驶员吴学勤在给拖拉机做日常维修保养。</h3><h3>作者 王景志 </h3><h3>时间 1972年 </h3><h3>地点 五十七团十九连</h3> <h3><b>夜 播</b></h3><h3> 在多开荒、多打粮口号的激励下,广大指战员抢时间、争主动,人歇车不歇,昼夜奋战在田间。 </h3><h3>这是十九连夜间播种。</h3><h3>作者 王景志 </h3><h3>时间 1972年 </h3><h3>地点 五十七团十九连</h3> <h3><b>北大荒的孩子们戴上了红领巾</b> </h3><h3> 红领巾,红旗的一角,是用烈士们的鲜血染成的。戴上红领巾,是每个少年儿童的心愿。这是六一儿童节,老师(北京知青宁秋荣)为学生戴红领巾。</h3><h3>作者 王景志</h3> <h3><b>临时手术室</b></h3><h3> 一张饭桌半拉炕,接在一起就是临时手术床,五十七团卫生队计划生育小分队在二十连为育龄妇女做计划生育结扎手术。</h3><h3>作者 王景志 </h3><h3>时间 1974年 </h3><h3>地点 五十七团二十连</h3> <h3><b>送电影到连队</b></h3><h3> 那年代文娱生活十分匮乏,能看一场电影就像过年,男女老少兴高采烈欢聚在一起。</h3><h3>作者 王景志 </h3><h3>时间 1971年 </h3><h3>地点 57团工程一连</h3> <h3><b>送书到连队</b></h3><h3>作者 六师宣传科 </h3><h3>时间 1973年</h3> <h3><b>花车巡游</b></h3><h3> 为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30周年,五十七团宣传队荟萃八个革命样板戏英雄人物组成花车巡游。</h3> <h3><b>剧照《艳阳天》</b></h3><h3> 1973年8月,宣传队以小人书《艳阳天》做蓝本,自编自导,自制道具和布景,成功排演了话剧《艳阳天》,多次到友邻县团慰问演出,反响热烈,极大丰富了兵团战士的文化生活。这是话剧《艳阳天》演出现场(此时电影《艳阳天》还未上映)。</h3> <h3><b>赴抚远演出</b></h3><h3> 57团宣传队话剧《艳阳天》剧组去抚远县慰问演出归来。</h3><h3><br></h3> <h3><b>丰收的喜悦</b></h3><h3><b><br></b></h3><h3><br></h3> <h3><b>知青化验员</b></h3><h3> 科研班的知青在团部化验室作业。</h3> <h3><b>《学习是攀登的阶梯</b>》</h3><h3>1971年初春假日的一个夜晚。在57团21连的知青女宿舍。北京知青王坚、林淑萍、佟桂荣、腾化清和哈尔滨知青梁玉华正围坐在土炕上的小桌旁,交流学习体会当时政治学习是知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彰显了女知青相互鼓励追求上进的风气。</h3><h3>作者 张铁良 </h3><h3>时间 1971年初春 </h3><h3>地点 57团21连</h3><h3><br></h3> <h3><b>剪羊毛</b> </h3><h3> 57团1连知青张欣茹、赵富全、邹本馥1973年剪羊毛的劳动场面。</h3><h3><br></h3> <h3><b>我们的足球队</b>(组照5张)</h3><h3>工程二连的知青分别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哈尔滨,最多时达180人。这些来自大城市的青年人,在艰苦的劳动之余,非常喜欢足球运动,有的还曾是校队的成员,颇有点专业范。在部分骨干成员的组织下,成立了工程二连的足球队。利用业余时间训练,热情刻苦。1976年“十一”与25团武装连进行了一场友谊比赛,并取得胜利。赛后,队员们在赛场合影留念,保存至今。照片中:北京知青5人,天津知青7人,上海知青4人。</h3><h3>作者 钱瑞之 </h3><h3>时间 1976年 </h3><h3>地点 25团团直学校操场</h3> <h3>战严寒,背冻土,修水利</h3> <h3><b>伐木</b></h3> <h3><b>老兵.新兵</b></h3><h3>团首长到十九连规划大兴岛新蓝图。</h3><h3><br></h3> <h3><b>拓 荒</b></h3><h3> “先治坡,后置窝”五十七团,十九连当年开荒,当年打粮。</h3><h3>被誉为“大兴岛上大寨花”。</h3><h3><br></h3> <h3><b>惊醒处女地的人们</b></h3><h3><br></h3> <h3><b>我们来啦</b></h3><h3><b>作者 荣国一 </b></h3><h3><b>时间 1970年冬 </b></h3><h3><b>地点 57团19连</b></h3> <h3><b> 进点</b></h3><h3><b>作者 荣国一 </b></h3><h3><b>时间 1970年冬 </b></h3><h3><b>地点 57团19连</b></h3> <h3><b>五十七团一连女子篮球队</b></h3><h3><b>作者 周文川 </b></h3><h3><b>时间 1971年9月 </b></h3><h3><b>地点 57团1连</b></h3> <h3><b>讲故事</b></h3> <h3><b>汪蓉和她的学生</b></h3><h3> 时任19连教师的上海知青和她的四位学生,分别是: 蔡秀基、郑德庆、蔡成基、韩晓萍,目前他们已是大兴农垦中坚力量的二代。</h3><h3>作者 王景志 </h3><h3>地点 57团19连</h3> <h3><b>修铁路炊事班在工作中</b></h3> <h3><b>青春时光一瞥</b></h3><h3>1972年9月下旬的一天,57团21连知青宿舍的窗台前聚集着刚刚从水涝湿地收割大豆午休的一些北京、上海、哈尔滨的知青们,大家吃过午饭习惯地聚在一起或坐或蹲或倚在窗台晒着太阳,一位北京69届知青周安颇有艺术细胞,正在旁若无人地弹着他的吉他,有的知青在静静地欣赏着委婉的琴声,有的在谈论玩笑,有的吸着烟缓解疲劳,深秋正是乱穿衣的时节,这个穿着半袖衣,那个穿着厚厚的军大衣;有的穿着沾满草泥巴的半高筒雨靴,大家的鞋上则无一例外的沾着泥巴……。好一副那个年代知青生活的真实照!</h3><h3>作者 吕龙年 </h3><h3>时间 1972年9月 </h3><h3>地点 57团21连</h3><h3><br></h3> <h3><b>女子车组</b></h3><h3>57团第一个女子车组,由两名哈尔滨知青和三名北京知青组成。她们驾驶着拖拉机开荒、粑地、播种、收割,战天斗地,与男战友比肩。1970年被评为57团四好车组,优秀三八车组,受到嘉奖。</h3><h3>车长:哈尔滨知青周晶,副驾驶员哈尔滨知青:赵秋华,拖拉机手:北京知青郭秀英,赵凤琴,黄淑珍。</h3><h3>作者 周晶 </h3><h3>时间 1970年 </h3><h3>地点 57团7连</h3> <h3><b>七星河渡船</b></h3><h3>我们所在的“大兴岛”,三面环水,一面连接无边的亘古荒原。那时,除了冬季河水封冻季节,进出大兴,都要用船。图为新来的知青乘船进入大兴岛。</h3><h3>作者 翁乃强 </h3><h3>时间 1968年 </h3><h3>地点 57团</h3><h3><br></h3><h3><br></h3><h3><br></h3> <h3><b>水陆运输</b></h3><h3>这是用船向大兴岛运送生产和生活物资。来回需要半天的时间。</h3><h3>作者 翁乃强 </h3><h3>时间 1968年 </h3><h3>地点 57团</h3> <h3><b>返航</b></h3><h3>知青和老战士外出大兴执行任务后有乘船返回。</h3><h3>作者 翁乃强 </h3><h3>时间 1968年 </h3><h3>地点 57团</h3> <h3><b>收麦</b></h3><h3>知青第一次跟随收割机参加麦收体验劳动的快乐。</h3><h3>作者 翁乃强 </h3><h3>时间 1968年 </h3><h3>地点 57团</h3> <h3>灌袋</h3><h3>在“场院”,将晾晒好的小麦装入麻袋,或入囤贮藏或扎口运送国家粮库。图中撑袋者为57团2连北京知青宁秋荣和杜志军。</h3><h3>作者 翁乃强 </h3><h3>时间 1968年 </h3><h3>地点 57团</h3> <h3><b>入 囤</b></h3><h3>将小麦“入囤”儲存,待送交国家粮库。当时还没有入囤机,扛麻袋练硬了知青稚嫩的肩膀。</h3><h3>作者 翁乃强 </h3><h3>时间 1968年 </h3><h3>地点 57团</h3> <h3><b>犁地</b></h3><h3>在机务工作的男女知青正在跟拖拉机学习翻地。</h3><h3>作者 翁乃强 </h3><h3>时间 1968年 </h3><h3>地点 57团</h3> <h3><b>知青车把式</b></h3><h3>作者 翁乃强 </h3><h3>时间 1968年 </h3><h3>地点 57团</h3> <h3><b>女饲养员</b></h3><h3>女知青学会了养猪</h3><h3>作者 翁乃强 </h3><h3>时间 1968年 </h3><h3>地点 57团</h3> <h3><b>向老战士学习割草</b></h3><h3>作者 翁乃强 </h3><h3>时间 1968年 </h3><h3>地点 57团</h3> <h3><b>装车</b></h3><h3>说是装车,其实拖拉机拉的是爬犁。知青用镰刀割草打捆,用爬犁拉回连队,苫盖草房、烧火做饭。</h3><h3>作者 翁乃强 </h3><h3>时间 1968年 </h3><h3>地点 57团</h3> <h3><b>拉合辫房</b></h3><h3>知青就地取材用茅草和泥浆拧成“拉合辫”,顶替砖石。这种房屋密封保暖,是北大荒独有的建筑。</h3><h3>作者 翁乃强 </h3><h3>时间 1968年 </h3><h3>地点 57团</h3><h3><br></h3> <h3><b>架桥施工</b></h3><h3> 知青与老战士一起架设七星河大桥,1969年9月大桥建成通车。</h3><h3>作者 翁乃强 </h3><h3>时间 1968年 </h3><h3>地点 57团</h3> <h3><b>早请示</b></h3><h3> 每天出工前,连队知青都要集合,先进行“早请示”。</h3><h3>作者 翁乃强 </h3><h3>时间 1968年 </h3><h3>地点 57团</h3> <h3><b>晚汇报</b></h3><h3>每天收工后,也要进行“晚汇报”,学习毛主席语录,汇报总结当天的工作。</h3><h3>作者 翁乃强 </h3><h3>时间 1968年 </h3><h3>地点 57团</h3> <h3><b>颂扬会</b></h3><h3>连队召开学习毛主席著作颂扬会。</h3><h3>作者 翁乃强 </h3><h3>时间 1968年 </h3><h3>地点 57团</h3> <h3><b>知青代表刘美华</b>(曾任57团副政委)</h3><h3>作者 翁乃强 </h3><h3>时间 1968年 </h3><h3>地点 57团</h3> <h3><b>肖复兴</b></h3><h3>北京汇文中学(原26中)66届高中生,于1968年7月下乡到6师57团2连。很快被调入57团学校任教,成为学校教学骨干。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当过十年记者,后任 《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 </h3><h3> 肖复兴是中国八十年代以来创作较为活跃,收获颇为丰厚的作家之一。已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80余部。曾有长篇小说“青春三部曲”《早恋》、《一个女中学生的日记》、《青春回旋曲》,报告文学《和当代中学生对话》、《和当代中学生通信》。曾经获得过全国以及北京上海优秀文学奖多种。《音乐笔记》获首届冰心散文奖。《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向往奥运》、《荔枝》、《银色的心愿》、《寻找贝多芬》等篇入选大中小学课本。</h3><h3><br></h3> <h3><b>李龙云</b></h3><h3>著名作家、剧作家。北京汇文中学(原26中)66届高中生,于1968年7月下乡到6师57团2连。1972年调入6师创作组。1979年进入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研究生,师从陈白尘先生。1982年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专职剧作家。1987年在《半月谈》第12期《中国人物》专栏中被列为当代中国九名剧作家之一。1988年,入选 “中国当代十名优秀剧作家”。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特殊津贴。</h3><h3>主要作品有,剧作:《有这样一个小院》、《这里不远是圆明园》、《小井胡同》、《荒原与人》、《李龙云幽默短剧集锦》、《正红旗下》、《叫我一声哥,我泪落如雨》、《万家灯火》、《天朝上邦》三部曲—《家事》《国事》《天下事》,并著有多部中篇、长篇小说。</h3><h3><br></h3> <h3><b>从养猪倌到省劳动模范</b></h3><h3>1973年春,57团21连上海知青养猪班班长叶惠珍当选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并光荣出席了省举行的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会后参加会议的6师4名劳模在师部合影,从左至右是叶惠珍,朱敏(上海知青)、王秀兰(天津知青)、洪波(北京知青)。叶惠珍当了3年多猪倌,之后她接任了班长工作,曾经和原班长(北京知青叶虹)与其它4名知青及职工们团结拼搏荣获过“黑龙江省先进集体”称号。当时连队猪号设施相当简陋,但女知青们和职工们苦干实干,钻研养猪技术,精心管理,活猪的存栏量由</h3><h3>最初的几十头发展到二百多头,成活率达98%居全团之首。</h3><h3><br></h3> <h3><b>叶惠珍获奖证书。</b></h3> <h3><b>叶惠珍的劳模奖章。</b></h3> <h3><b>一连女拖拉机手工作照</b></h3> <h3><b>哈市知青马淑萍是一连第一位老师. 后排右起:马淑萍 唐铭兰和学生合影</b></h3> <h3><b>一连知青毛宝华等。</b></h3> <h3><br></h3> <h3><b>67届北京知青九姐妹在一连场院</b></h3> <h3><b>67届北京知青刘主雪当了三年马车老板后当上了拖拉机手,工作任劳任怨,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好评。</b></h3> <h3><b>1968年2月67届北京知青第一位知青马车老板刘主雪马车上坐着一个车皮下乡的战友前排左起:姜曼娜 常志耘 刘主雪 魏洪夫 希乃银 张金栋 后排左起:王素敬 王祖珣 何征 林英 高芳 杨树春 郭敏慧 魏展祜 刘兴国</b></h3> <h3><b>1971年69届北京知青徐秀琴(左)和王晓华(右)抓狼护羊的事迹。被称为“荒原英雄小姐妹”。</b></h3> <h3><b>1972年7 月二 连连部和机务人 员合影。</b></h3> <h3><b>当年宁老师和她的“红灯记”小演员们。</b></h3> <h3><b>二连学校演出合影。</b></h3> <h3>二连演唱组照片前排左起:杨平、朱延福、徐振铎股长、肖复兴、刘树才、后排左起:杜志军、曾莹、刘慧芳、朱悦萍、刘宝凤。</h3> <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