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与父母兄长过完团圆年,大年初二就来了场说走就走的旅行!</h3> <h3>楠溪江两年前就准备去的地方,今儿与宁波的大姑姐家相约一起去走走看看。楠溪江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的永嘉县。“永嘉是天下乐土,楠溪江是地上文章"。"永嘉"二字,蕴含着“水长而美"的意思,这水,就是境内的楠溪江。是融天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景区。悠悠三百里楠溪江有以水美、岩奇、瀑多、林秀组成的众多自然景点,江畔又有数百个古村落,历史悠久,人文丰赡,都是藏风聚水的宝地。</h3> <h3>大年初三下午3点多从宁波出发,通往景区的路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越靠近景区路上越拥堵。晚上七点多才到了住宿地——苍坡村,村落路旁停满了车子,要不是提前跟房东打了招呼给占了车位,恐怕车都没处停!吃过晚饭己经九点多了,灯光照在石板路上,村落一片宁静。</h3> <h3>第二天清晨5点多,两位业余摄影爱好者就早早出门去拍楠溪江了。</h3> <h3>一层薄雾笼罩在山腰,楠溪江正是涸水季,江面不很宽阔。没有拍到想像中的楠溪江画面——晨曦初照,一支蓬船从薄雾中穿出……</h3> <h3>楠溪江一带的古村落几乎是血缘村落,一村一姓,或一姓数村,一个宗族。他们的先祖大都是避战乱而迁涉至此,定居谋生,繁衍子孙。也大都是历代名门望族后裔。这些古村落蕴含着耕读文化、宗族文化、风水文化、建筑文化、长寿文化的重要元素,值得人们流连和贊收!</h3> <h3><font color="#010101">苍坡古村位于永嘉岩头镇北首,为李氏宗族,建于南宋,至今己有800多年的历史。村中布局匠心独具,将“文房四宝"汇于地上文章,以“田畴为纸"、"街道为笔"、"方池为砚"、"长石为墨“组成,堪称一绝!</font></h3> <h3>因住在村旁入村不要门票👌。进村先找这文房四宝,这条长306米、宽2米的直街为“笔街”,就是文房四宝的笔了,笔街对着的山就是笔架山,很形象;路旁摆放的条石就是墨锭。</h3> <h3>这两方池水为“砚台”。</h3> <h3>笔街旁就是古老的李氏宗祠,走进李氏宗祠,进入眼睑的是李氏先祖家训牌。苍坡李氏子孙后裔遵循先祖"读可荣身,耕可致富"家训,族风世泽未湮,纲常纶纪秩然不乱。出自苍坡李门科举功名成就者不计其数,宋、元、明、清历代考取进士不下百人。</h3> <h3>宗祠中的戏台让人浮想联翩。</h3> <h3>仁济庙前两棵苍劲有力的古柏己有825年的树龄,如今仍然挺拔郁郁葱葱。</h3> <h3>这古老的庙宇现为永嘉昆曲博物馆。</h3> <h3>开门见福展示了当地建筑的特色。</h3> <h3>什么是福?和睦的家庭、健康的身体、平稳的生活就是福。</h3> <h3>有精力、有能力游走在路上就是福!</h3> <h3>沿着河堤绕村而行,古老的村落己透出春的气息。</h3> <h3>虽是过年期间,苍坡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庆典活动。老人们坐在亭前静观着在村中游来荡去的在他乡寻故乡的陌生人。</h3> <h3>年青人则围在老屋前自娱自乐!</h3> <h3>这里家家户户都装上了自来水,但村民们仍然愿意用门前古井里的水洗菜淘米。</h3> <h3>在门前的池塘里浆洗衣物,一派田园景象。</h3> <h3>古老的院落围墙,展示着历史的桑沧。</h3> <h3>此图有亮点!</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苍坡村在古村旁新建的宗氏祠堂,也是村里的文化活动中心,修建的更加富丽堂皇。以"忠"、“孝”、“耕”、“读”为主题的玉镌壁画展现了苍坡李氏宗族核心文化传承的美德。</font></h3> <h3>离开苍坡村我们来到下一个古村落芙蓉村。芙蓉村是楠溪江各古村落中历史最悠久的,始建于唐朝,是陈姓聚集地。整个古村呈正方形,坐西朝东,按照“七星八斗”的思想进行规划设计,意为天上星与地上人相对应,星筑台、斗凿池以为象征,卵石砌成的寨墙,使得整个村庄犹如一座小城堡。东面寨墙正中开一寨门,两边稍远处开二小门,寨门为砖木结构,两侧有砖砌围墙相连,整个寨门保存的比较完全。</h3> <h3>芙蓉古村独特的历史积淀、街巷风貌、以及沿袭至今的传统文化,赋予这古村建筑以生命力,虽经风雨侵蚀,虽历沧桑变换,却不褪色,反而愈加鲜活。这一条条鹅卵石铺成的长巷、绕村流淌的清渠,一面面由原色的、有点泛黑、长着青苔的石头砌就的矮墙,原来都承载了近千年的沧桑。</h3> <h3>这是村落中最热闹的古街——如意街。</h3> <h3>陈氏大宗祠坐落在东门内如意街的北侧是礼制建筑,因而格局严谨,形制完备,是芙蓉古村建筑中的精华之一。陈氏大宗祠建筑坐西朝东,前面有一个大院子,院的南北各有一门,南门叫"光宗门",北门叫"耀祖门"。院的前方开有一方小池,叫"相承池",池的东岸有一照壁,照壁上雕有"八仙乘槎图"。陈氏大宗祠的主体建筑为七开间,两进建筑,正厅左右为宽敞的廊间。</h3> <h3>宗祠的正厅上方高悬着许多功名牌匾,享堂的柱上写有许多楹联。其中有一对柱上写着:"地枕三崖,崖吐名花明昭万古;门临四水,水生秀气荣荫千秋",说的就是美蓉村的鼎盛文风和好风水之间的关系。</h3> <h3>陈氏宗祠中也有个精美的大戏台,它向院内凸出,三面开敞临空,便于观众于三个方向看戏,戏台的屋顶为歇山顶,檐口高,翼角飞扬,木结构上有雕成神仙人物的斜撑,精美的花篮柱,覆莲式的梢子,雕工非常精美,像这样的建筑,在全国也属罕见。可以想象当年是何等的气派!</h3> <h3>想象中在看戏😆。</h3> <h3>村内道路交汇点筑有方形平台,称为“星”,村内水渠交汇点有方形水池,水池称作“斗”,合在一起为七星八斗。这四方池水就是村中有名的芙蓉池,水中的亭为芙蓉亭。</h3> <h3>古村风貌让摄影爱好者驻足不前,一个景点没完没了的拍!真耽误时间呢!</h3> <h3>无奈的等待!</h3> <h3>等待中自拍!</h3> <h3>村中民宅大多系木质结构,以参差错落的屋顶,朴实素雅的形态,优美亲切的比例尺度,白墙青瓦的明快色调,兼以家家石砌矮墙,户户绿树成荫,使整个村落构成一种和谐美。</h3> <h3>在过去与现代中穿梭的少年。</h3> <h3><font color="#010101">愿岁月静好!古老的村落不被现代建筑碾压。</font></h3> <h3>想拍个府视的村落景象,站在护院墙上把自拍杆抻向最高点,也够拼的😝!</h3> <h3>效果却是这样的(论航拍器的重要性)</h3> <h3>芙蓉村最高的建筑就是这个三层楼,两位摄影爱好者每人花20元钱跑到楼顶拍全景。</h3> <h3>效果也不过如此(再论航拍器的重要性)</h3> <h3>无意间发现这家的主人是名抗战老兵,家里墙上、柜子上放满了纪念抗日胜利的牌扁和照片。我问他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他说他是国军。</h3> <h3>曾经的热血青年!</h3> <h3><font color="#010101">永嘉县是全国有名的长寿县,百闻不如一见,这位抗战老兵今年整100岁了,他的老伴也有88岁高龄了,世纪老人见证了祖国的发展变迁。祝老人健康快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两个古村落的游揽占去了大部分的时间,下午去风景区时间就很紧张了。</font></h3> <h3>驱车来到崖下库,一进山门就被这山势震撼了。犹如一幅气势磅礴的中国画。</h3> <h3>由于时间关系未进山,直接奔向下个景点石门台。到了石门台被告之景区塌方被关闭,运气不好!转头奔向最后个景点儿百丈瀑。</h3> <h3>到了百丈瀑被告之过了放水时间,看不到瀑布了!什么!什么!自然景观竞是人为控制!这景点也不用进去了!天色渐暗只能拍个门楼以示到此一游!</h3> <h3>傍晚回到岩头镇的丽水古街,听说丽水古街的夜景最迷人。</h3> <h3>丽水街,位于温州永嘉岩头镇东缘的蓄水堤上,又名丽水长廊。全长300多米,有90多间店面,每间面宽约3米,进深10米,为两层楼建筑,临水呈一弧形。</h3><div><br></div> <h3>等到华灯初上,丽水街临水的红灯笼还未亮起,街上的商家告之不会亮了,电路己坏了二天了。今天这运气!</h3> <h3>失望,气愤!决定投诉景区管理部门。拨通投诉电话却是语音提示政府部门己下班,可语音投诉!投诉:这是怎么学习习主席的十九大报告的!怎么理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坏了两天的灯都没人修怎么对得起远道而来的游客&#$www.…… </h3><h3><br></h3><h3>深夜开始下雨……</h3> <h3>清晨,一场春雨湿润了远山大地。</h3><h3><br></h3> <h3>我们居住在苍坡村的民宿是个木质结构的三层楼,客房干净整洁。</h3> <h3>墙壁上掛着房东的姑娘画的水彩画,清新淡雅。</h3> <h3>房东为人热情宽厚,家里二个儿女都在单位工作,节假日回来帮着父母打理生意。得惠于老祖宗留下的恩泽,生意做得也很灵活。我们预订房时只有大床房了,5个人订了两间,老板也没再加钱,还主动给送床盖被。老板娘说经常有一个标间住进四、五个人的,她也不计较的,说没什么也就是多送几个人的早餐罢了,只是不知道他们怎么睡下的😇。</h3> <h3>早餐都是老板娘自己做的,食材新鲜花样多。</h3> <h3>狗年小狗当家。</h3> <h3>冒雨向龙湾谭森林公园出发!</h3> <h3>沿着东皋溪(楠溪江支流)向前行驶,一路上的风光犹如一幅幅流动的山水画!怪不得说楠溪江是中国山水诗的摇篮,这秀丽的风光总能激起诗人的灵感。</h3> <h3>春江水暖鸭先知!</h3> <h3>溪边现代化的村庄、宽敞的公路、气派的民宿都是“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成果。</h3> <h3>到达龙湾潭时雨歇了,今天运气还不错。</h3> <h3>龙湾潭的大门别具风格</h3> <h3>雨后的山涧空气清新,透明的潭水让人想起九寨沟的海子。</h3> <h3>人与自然相映成趣</h3> <h3>抢个景儿不容易,是要有功夫呢!</h3> <h3>幽幽栈道,无人处老的小的尽显逗比天性。</h3> <h3>布满青苔的石径伸向山的深处。</h3> <h3>荒野求生</h3> <h3>可爱的萨摩耶也随主人出来旅游了。</h3> <h3>江南山水总得来说秀气,小家碧玉。龙湾谭有七瀑七潭景观,一瀑一潭排列错落有序,宛如白练呼啸下山。</h3> <h3>三个女人一台戏😄</h3><h3><br></h3> <h3>走过七潭七瀑,就要向上登顶了。姐夫体力跟不上了,姐陪他原路返回。我们一家继续前行。</h3> <h3>这崖壁上的空中栈台别看它规模不大,这可是国内建的第一个高空观景台。</h3> <h3>登高望远,俯瞰山下龙湾谭如一条巨龙卧于山中。</h3> <h3>远处的五连瀑如一串翡翠掛于山涧。</h3> <h3>佛掌峰五指拨云</h3> <h3>走出龙湾潭天空又开始飘雨了,返程的路上还有个石桅岩景区,拼运气了!</h3> <h3>来到石桅岩景区,迎面就看到这一巨峰,擎天拔地,形似船桅,其相对高度306米,通体皆石,呈浅红色,岩顶如并蒂莲蕾,比肩而耸。此岩就是有“浙南天柱”之誉的石桅岩。雨越下越大,今天也只能到此为止了!</h3> <h3>狗年处处遇到狗,石桅岩旁看摊的怂狗🐶。</h3> <h3>再大的风雨也挡不住众多在他乡寻故乡的人们!</h3> <h3>此次出游可谓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没有尽兴!都是因为这两个人!这两个业余摄影爱好者!就是他俩!把这次游玩弄成了摄影采风活动!耽误了许多游揽的时间!有必要楠溪江深度游!(文中多处采用了两位摄影师的作品😜)</h3> <h3>题外话:大年初三有幸与堂姐一家在宁波相聚,我们从不同的地方汇聚在此相聚,真的很难得!</h3> <h3>这位老人是堂姐的公公楼吉康先生,他是黄埔军校十八期学员,现己98岁高龄的国民党老兵。老先生在1985年起就担任宁波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浙江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省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2008年任全国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老先生一生致力于联络海内外黄埔同学,寻求祖国和平统一为己任;多年致力于寻找和帮扶国民党抗战老兵。</h3> <h3>老先生热爱书画艺术创建了宁波天云轩书画社,并担任社长,天云书画学校校长,中国书百山函授大学顾问等职。为弘扬爱国的“黄埔精神",老先生主持编著了《黄埔军魂爱国情》、《黄埔情,翰墨缘》等纪念作品。老先生还将他的书画作品进行义卖,以筹集资金去帮扶那些生活贫困的国民党抗战老兵。老先生虽年事己高,但仍在尽绵薄之力为社会服务。</h3> <h3>老先生的家如同艺术的殿堂,到处都是书画作品。</h3> <h3>堂姐夫楼毅先生为父亲黄埔爱国情怀的感染,多年来也在义务帮助父亲作了大量的工作。就在年前还跟志愿者们深入到乡村农舍,为那些年近百岁的抗战老兵拍照留影。全国现存国民党抗战老兵还有近七千人,他们都年事己高,大部分都生活在农村,生活不富裕,有的一辈子都没有张象样的照片。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在民族危亡关头,他们都舍身为国家做出了贡献,愿社会各界人事、政府部门共同善待关爱他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