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古巴游记</h3><h3> </h3><h3> 女儿一家移民加拿大一年多了, 3月中旬,我和老公从老家浙江来到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女儿家,与孩子们一起,共享天伦之乐。</h3><h3> 3月22日至30日,我与老公、女儿及两个外孙,随同阳光旅行社组织的共38人组成的华人旅行团,赴古巴为期8天的旅游。22日下午,经过4个小时的车程到达哈利法克斯机场,又经过4个多小时的飞行,古巴时间晚上8点到达巴拉德罗机场,10点顺利入住酒店。</h3><h3> </h3><h3> (一)</h3><h3> </h3><h3> 古巴位于加勒比海北部,北挨美国,东邻海地,南望牙买加,国土面积11万平方公里,人口1300多万,其中60%为白人,40%为黑人。如果不是去古巴旅游,可能就不会去认真深入地了解这个国度的风土人情和革命历史了。</h3><h3> 十五世纪中叶,著名航海家哥伦布发现了古巴,随后,西班牙三百人登陆古巴,并通过残酷杀戮当地土著人和印第安人,达到统治的目的,而后,从非洲买来大量黑人为奴,逐步建立了殖民统治,通过二次独立战争,1902年,古巴终于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国家。1952年,以卡斯特罗为首的反政府力量崛起, 经过近7年的艰苦卓越的斗争,1959年终于推翻了独裁统治,建立了古巴共和国,并于1961年宣布走社会主义道路,一直坚持到现在,成为世界上仅存的五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中国、越南、缅甸、朝鲜和古巴)。因为同样的社会制度,使我国与古巴缔结了最坚固的社会主义同盟,我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古巴是我国的友好国家,古巴人民是我们的最好朋友,卡斯特罗是古巴人民的领袖,也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h3><h3> 怀着儿时对古巴的美好影响和向往,此行古巴就是最好的印证时刻。 </h3><h3> 一踏上古巴的国土,只觉得暖风阵阵,浑身舒适,对于我们这些顶风冒雪,穿着厚重衣服从北美过来的人来说,犹如沐浴春光,其实,此时的古巴正值冬季。</h3><h3> 古巴地处亚热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25度,冬季正是度假休闲的最好时光,而巴拉德罗是古巴风光最美的旅游城市。</h3><h3> 我们住宿在巴拉德罗一座半岛的五星酒店。这座半岛是几年前才开发的,约有上百家度假酒店,专门接待外国人来旅游度假,越往半岛深处,酒店的级别越高,我们的酒店就在半岛的尽头。酒店设施高档,酒店由30多座楼房组成,最显眼的是由二十多个形状各异的游泳池组成的二大泳池群,分布在酒店中央二侧,蔚蓝的天,淡蓝的水,高高的椰树,构成一幅亚热带风光画,美丽至极。酒店还拥有几百米长的私家海滩, 细软的黄沙,碧绿的海水,雪白的浪花,蘑菇形的凉亭, 呈现了一片最完美的风景。 </h3><h3> 阳光、沙滩、海浪、泳池,永远是休闲度假的主题,度假期间,但凡不外出游览的话,我们都要去海边转转,虽然风大浪高,但爱好运动的游客仍然热情高涨,人头拥挤,好多没拿到躺椅的,都直接躺在沙滩上晒太阳,特别是勇敢的冲浪爱好者,在大伞的牵引下,踩着滑板,乘风破浪冲向大海远处。水温不高,有点冷,我们还是和其它游客一样迎着风浪下海,顶着风沙打排球,跳劲舞,不同肤色,不同国藉,不同语言,但音乐、舞蹈、体育无国藉,大家玩得不亦乐乎。 泳池游泳的节目更多,在泳池里打排球、玩皮球、打橄榄球的,在泳池边玩魔术的、搞演出的、跳舞的样样都有,更多的是趴在躺椅上,享受阳光的恩赐日光浴。最有创意的是,在工作人员的带动下,随着音乐伴奏的节拍,岸上的人们与池中的泳者一起齐舞,上下呼应,组成队形,时而从池里跳到岸上,时而从岸上跃入水中,最终浑为一体,开心至极。我家爱上大海的美少女贝贝,无论在海边,还是在泳池,都要下海游泳,下池玩球,与小伙伴们玩上几个小时还迟迟不肯起来,几乎毎天黑一度。</h3><h3> 休闲度假,最重要的是吃喝玩乐,现在就来聊聊吃喝。我们入住的酒店有一个大餐厅,一次性可容纳几百人同时用餐(自助餐,也有现点现炒的菜),龙虾、海蟹、青口、虾等各色海鲜,炸鸡、牛排、烤肠、烤乳猪等各类美味,米饭、炒面、面包、吐司等各种主食,还有各种各样的甜品、水果和冰淇淋,任你品尝,秩序井然。工作人员满堂穿梭,热情地为你斟酒加水,还不时有小乐队的演奏为你助兴。餐厅从早上6点一直到深夜11点,都有供餐,只要你愿意,任你海吃不为过,还可以任意将食物酒水带出餐厅到房间里吃。酒店里同时配有亚洲、古巴、南美、法国、意大利等五个特色餐厅,只要提前预约,你就可以享受世界各地的美味佳肴和美好服务。我们一家预约了古巴和意大利两个餐厅尝试了一下,古巴餐厅四道菜,耗时1.5个小时,每人一只大龙虾,使大家感到比较满足,意大利餐厅装盘精美,但口味不合适,习惯不一样,纯真的西餐中看不中吃。这里的酒吧随处可见,大厅酒吧、泳池酒吧、海滩酒吧、水上酒吧、走廊酒吧、路边酒吧、客房酒柜等等,走到哪都有可口的酒水饮料任你选用。酒吧里有各色鸡尾酒,各款饮料,任你自选,大厅酒吧通常开到凌晨,只要客人不走,工作人员就不散。最最关健的是:所有餐饮酒水都是免费的,如果你认为服务满意,给点一元钱的小费就行了。行走天下,这样的免费、自由、任意的吃喝真的还是第一次碰到,我们算是大开眼界,大饱口福,一周下来,胖上一圈。</h3><h3> </h3><h3> (二)</h3><h3> </h3><h3> 古巴有得天独后的自然优势,亚热带雨淋气候,年降水量充沛,森林复盖率较高,有保护良好的湿地和自然生态,所以,古巴国家很美。我们除了在酒店里吃喝玩乐,休闲度假,也去外面游览风景名胜,了解古巴市井,风土人情。</h3><h3> 巴拉德罗城市,最美的是沿海风景,我们坐上马车,悠然自得地在大街上兜上一圈。最显眼的是满街的出租车,都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爷车,据导游介绍,这些都是卡斯特罗闹革命取得的战利品,1959年建立古巴共和国时没收的美国资产,沿用至今,发动机早已更新换代,旧式的外壳保持完好,几万辆颜色鲜艳,形态各异的老爷车分布在全国各大城市,穿梭于大街小巷,成为古巴特有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女儿还特意在艺人画摊上化了40古巴比索(约合人民币300元),购买了一幅市井老爷车为内容的油画,并与作者合影留念。傍晚,我们坐上一辆敞篷的老爷车回到酒店,满满的新鲜感让人兴奋不已。</h3><h3> 在去关码湿地的一路上,沿途都是大片的荒芜之地,只有国营农场,才有连片的土地种植农作物。据介绍,古巴的土地属国家所有,个人无权开垦,国家的粮食靠援助,大多来自我国五年陈的储备粮,古巴国家对人民的口粮实行限量供应,每人每天可得到二个免费面包,每月还有二个鸡蛋补贴。沿途看到的民房,都比较简陋,导游说,古巴经常停电停水,春夏秋三季常温在35至40度,大多数民房没有空调。古巴盛产水果,且非常便宜,我们在路边息脚的水果小摊上,用一块古巴比索就能买到一串芭蕉,或二个菠萝,或半篮番石榴,或一个很大的椰子。沿途看到好多人在路边等候顺风车,据说古巴的交通还很落后,全国所有的大巴车、公交车都是中国宇通赠送的,长途车很少,当地人出门要一周前预约车票,多数人只能在公路边守候顺风车。古巴人的私家车刚在几年前才有的,小车的税收很重,买一辆二手车也要二十多万比索,如果有辆中国吉利牌的小车,就是富豪了。到达关码湿地附近,看到公路两边有许多烈士墓,导游说,著名的猪湾事件就发生在这里。1961年4月17日,美国纵容1500名雇佣军从猪湾登陆入侵古巴,向古巴革命政府进攻,卡斯特罗领导的人民英勇反击,把入侵者赶出了古巴,挫败了美国的阴谋,进一步巩固了红色政权。为展示功勋们的事迹,把一些著名的烈士安葬在公路两边,供人们瞻仰。美国的这一次武装入侵失败后,在以后几十年中就采取经济垄断和封锁,妄图压跨古巴,不屈的古巴人民坚持与美国抗争一直至今。在关码,我们参观了有好多植物和小动物的农庄、游览了淡水与海水交融的鱼洞、观看了鳄鱼养殖基地,贝当姐弟俩买来饵料,象钓鱼一样,千方百计地引诱和挑逗鳄鱼抢食,惊险的鳄鱼食物争斗场景,引来游客们的呼喊声。在我们的记忆中,加勒比海就是海盗出没的地方,当真正站在加勒比海岸一睹风采的时候,美丽的壮景尽收眼底,一股征服海盗的壮士雄风油然而生。贝姐忍不住下海浮潜,外公陪伴,亲身体验加勒比海的风浪,当然,没有碰到海盗。</h3><h3> 美丽的哈瓦那,那里有我的家,明媚的阳光照新屋,门前开红花。……跟着那英雄卡斯特罗,拿枪去打天下。这是我小时候的一首歌,刻骨铭心。当慕名来到了古巴的首都哈瓦那,心情还是有点激动。哈瓦那是个滨海城市,非常美,有212万人口,全城分为老区、中区和新区三个区域,老区积淀了几百年的文化底蕴,著名的作家海明威曾经写作生活的酒店与酒吧、古老的教堂、啤酒广场、总统府和国会,斑驳的建筑物,无不尽现西班牙殖民时期的繁荣与苍桑。革命广场、纪念碑塔、经典广告牌,满城老爷车无不昭示着老卡领导的革命胜利象征。中区就是过渡,毫无特色而言,新区云集了大量的达官贵人,是古巴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古巴现在依然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劳动和分配方式,包分配,低工资(人均收入30美元/月),高福利(医疗教育全免费,福利分房),农民不能进城,人口不能流动,企业多数为国营,物资非常匮乏,国家比较贫穷,生活水平低下,与我国改革开放前的80年代初较为相似。看到现在的古巴,正是我国三十年前的缩影,感概万千。</h3><h3> 古巴四面环海,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盛产龙虾,为此,我们特意安排了一天出海捕龙虾。清晨,我们的船劈波斩浪快速向前,一群海鸥争相觅食一路追随,到达龙虾聚集的海域,两个船员就下海徒手抓龙虾。说是捕龙虾,其实就是观看船员抓龙虾,因为海是国家的,海洋资源也属国家所有,一般古巴人未经批准是不得下海捕龙虾的,否则,就按偷盗国家资源论罪,我们这些由国家经营的旅游船,也不能用网捕,只能用手抓,而抓到的龙虾必须在船上吃掉,不能带上岸。</h3><h3>船员们只配备了简单的浮潜设备,在海浪中上下翻越,寻找、捕捉,不一会儿就徒手抓起4只龙虾,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大家争相与龙虾照相留念,经过船员7、8轮的捕捉,共抓住了30多只,直到我们全团人员中餐够数为止。午餐就在船上,每人一只龙虾,或生吃、或煮熟,按各人喜好烹调,大家美美地享受了一顿龙虾大餐。餐后返航,在船员的带动下,大家和着强节奏的音乐,在甲板上跳起了南美劲舞,笑声、掌声、音乐声,欢声笑语,一直到港。又是开心、饱餐、完美的一天。</h3><h3> </h3><h3> (三)</h3><h3> </h3><h3> 八天的游程眨眼就结束了,尽兴玩耍和吃喝满足之余,对古巴现状也引发思绪万千,非常值得深思。古巴和中国一样,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唯一区別就是古巴仍坚持计划经济, 加之美国对古巴进行几十年的经济封锁,古巴人生活有诸多困难可想而知。古巴人还很穷,但古巴人的医疗教育全民免费,住房实行分配制度。特别是医疗水平很高,远远超越一般发展中国家,甚至可与发达国家媲美,因此,有好多外国人冲着医疗水平高,治疗费用低而到古巴治病和休养的。古巴很重视知识人才,对国家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才实行奖励,如医生到外国援医几年回来,就可以分配别墅。古巴人每人每月的饮食定量供应,1300多万人,衣食住行不成问题。古巴政府对外汇严格控制,美元兑换古巴比索要加收税,所以,古巴比索比较值钱,古巴与人民币的兑换是1:7+。外国人在古巴的消费都在定点区域,企业都是国有的,当地人使用的是土比索,而外国人使用的被称作洋比索,洋比索也就是外汇币。旅游是古巴政府赚取外汇的主要途径,另外还有糖业,雪茄烟,朗姆酒、热带水果也是古巴的外汇主要来源。古巴的农村看起来还很落后,但贫富差异不大,也许是他们没有生活压力,不必为房价高涨而担忧。由于生态良好,环境优美,2006年古巴成为全球唯一符合世界自然基金会定义为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古巴人的人均寿命为78岁多,全民识字率为99% ,这样的国家及制度究竟如何评价,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同样古巴人也会有自己的选择。</h3> <h3>女儿家阳台外景</h3> <h3>全家福</h3> <h3>祖孙三代古巴五人行</h3> <h3>这是下榻的五星酒店里一组漂亮的泳池景色</h3> <h3>小美人贝姐</h3> <h3>俊俏姐弟俩</h3> <h3>泳池玩球</h3> <h3>快乐祖孙俩</h3> <h3>如鱼得水</h3> <h3>老俩口在海边</h3> <h3>共赴大海</h3> <h3>靓丽亲子照</h3> <h3>虎妈俏佳人</h3> <h3>贝姐倩影</h3> <h3>全体人员下海去</h3> <h3>泳后小息</h3> <h3>海滩劲舞</h3> <h3>海边乐队</h3> <h3>一组酒店餐饮的照片</h3> <h3>自助餐</h3> <h3>水煮青口</h3> <h3>龙虾刺身</h3> <h3>水果拼盘</h3> <h3>酒吧</h3> <h3>果汁加朗姆酒~红粉佳人</h3> <h3>可乐加牛奶加朗姆酒~自由古巴</h3> <h3>请喝一杯酒</h3> <h3>漂亮树花</h3> <h3>逗钓鳄鱼</h3> <h3>亲触鳄鱼</h3> <h3>畅游加勒比海</h3> <h3>各色各款老爷车</h3> <h3>坐着老爷车兜风去</h3> <h3>买一幅市井老爷车油画回家</h3> <h3>与油画作者合影</h3> <h3>哈瓦那印象,卡斯特罗广告宣传画</h3> <h3>西班牙殖民时期的教堂</h3> <h3>殖民时期的国会大厦</h3> <h3>革命广场留个影</h3> <h3>古巴广播电视楼为背景</h3> <h3>逛游街市</h3> <h3>牛奶蜂蜜椰汁液,好喝</h3> <h3>出海捕龙虾</h3> <h3>一群海鸥追随</h3> <h3>先在船上留个影</h3> <h3>船员徒手抓龙虾</h3> <h3>与龙虾合影</h3> <h3>开心的龙虾大餐</h3> <h3>船上古巴风</h3> <h3>古巴人的行为艺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