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古茶树

雨林

<h3>潮州凤凰山的产茶历史十分悠久,当代学者已将潮州的产茶史追溯至唐代。民间盛传宋帝南逃时路经凤凰山,口渴难忍,侍从们从山上采下一种叶尖似鹪嘴的树叶,烹制成茶,饮后既止渴又生津,故后人广为栽种,并称此树为"宋种"或叫鹪嘴茶。</h3> <h3>大庵宋种,树龄约”580年左右“,是大庵村名单丛茶树之一。生长在海拔950米的凤西大庵村村后的茶园里。据说,这么大株的古茶树也就只能采摘12斤茶叶,一斤卖到3万多。</h3> <h3>凤凰单丛茶,属乌龙茶类。是从国家级良种凤凰水仙群体品种中选育出的优异单株,其成品茶品质优异,花香果味,沁人心脾,具独特的山韵。凤凰单丛茶有几十个品系与类型。其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清香持久,有独特的天然兰花香,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凤凰单丛茶的采摘初制工艺,是手工或手工与机械生产相结合。其制作过程是晒青一晾青一做青一杀青一揉捻一烘焙6道工序。</h3> <h3>凤凰山太平寺位于广东潮州潮安县凤凰镇凤西村委会大庵村(古属饶平县)高山中,俗称“大庵”。系清名将、饶平总兵吴六奇(1607―1665)所创建,始建于清代顺治十三年丙申(1656),迄十七年庚子(1660)竣工,光绪二十一年(1895)秋月由多人捐款重修,2010年重建。</h3> <h3>据传说,明末清初期间(即公元1644年前后),明朝末代太子南逃避难,一行数人,历尽千辛万苦,最后逃进乌岽天池山,随行官员吴六奇将太子藏于天池边一个山洞中。因追兵随至,吴藏身不及,被清兵活捉。吴逼于形势,终于供出太子藏身之所,将太子献于清廷。清朝皇帝念其献太子有功,未加杀害,并钦命吴为驻镇饶平等处挂印总兵官。时至今日,凤凰山一带民间,还广泛流传着吴六奇藏太子献太子之说。</h3><div>吴六奇受封之后,官瘾尚未就此满足,在辖区内,他广罗人才,选择地方企图另立门庭。就在吴藏太子于天池山时,发现天池一侧的山脚下,有片小平地,此地三台后耸,七星前罗,天门地户,虎踞龙蟠,而中峰绝顶又有天池一区,上接云汉,无胜异景,视野辽阔,后倚与左右有奇峰环抱,屏障天然,藏风聚气,别有洞天,便认定是块风水极好的地方,决定在此兴土木,逐步实现其目的。</div><div>吴六奇于是利用手中权力,广集资金,筹备材料,并将筹到的材料陆续运进工地。不料事机泄露,消息传到朝廷,清帝立即命钦差大臣前来视察真假,若果有此事,一定耍兴师问罪,株连九族。吴六奇临危不惧,在钦差未到之前,立即把从泉州请来的建筑工人全部杀害,以防泄密,一面派人扩建原有的“涌莲庵”,并将筹集来的三大水缸银元和三大水缸盐,以及计划用于建设的巨大石料,全部埋入地下,暂时掩盖原计,以图东山再起。吴还灵机一动,把扩建中的“涌莲庵”改名为“太平寺”,扬言是歌颂朝廷国朝定鼎,天下太平盛世的意思。钦差大臣把视察到的情况回京复旨。皇帝闻奏大喜,遂敕下圣旨,把庵堂正式赐名为“太平寺”。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