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匠心、“纸”高气扬

翔哥

<h3>  作为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的黄河流域,有着太多让华夏儿女自豪的历史足迹。东汉蔡伦造纸时,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古印度人用贝树叶、古巴比伦人用泥砖、古罗马人用铜板、欧洲人用羊皮书写自己的文明。蔡伦,让中国人的书写鹤立于世界。</h3><h3> 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主管尚方期间,曾&quot;监作秘划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quot;蔡伦每有空闲,便闭门谢客,亲自到作坊进行技术调查,学习和总结工匠们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再加上自己的聪颖创新,对工艺技术精益求精。蔡伦在造纸方面有三大杰出贡献:一、组织并推广了高级麻纸的生产和精耕细作细作。二、促进皮纸生产,东汉创始并发展兴旺。三、使纸本书籍成为传播文化的最有力工具。</h3><h3> 一张张薄如蝉翼的宣纸,像天使的翅膀,从朝鲜飞到日本,从丝绸之路一路西传,古印度从而有了用纸印刷的佛教经卷,在阿拉伯地理著作《旅程与王国》一书中,对中亚造纸技术的来源是这样记载的:&quot;纸,是由俘虏自中国引入撒马尔罕的。&quot;紧接着阿拉伯帝国、意大利、法国……中国的造纸术,从丝绸之路迈开了走向世界的步伐。</h3><h3> 历史的长河波澜向前,虽然过去了两千多年,现代科技亦飞速发展,但华夏儿女没有忘记古老的造纸术,造纸术的四个流程依然牢牢地铭刻在历代中国匠人的心里:一、原料分离。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二、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思纤维,使纤维帚化,成为纸浆;三、抄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篾席捞浆,使纸浆在篾席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四、干燥。即把湿纸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至今,在安徽泾县还有用传统工艺制作宣纸的工厂。宣纸制作的108道序在这里无一遗漏。一张千年不坏的宣纸蕴藏了现代人不能想到的玄机与奥秘。薄薄的宣纸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大国工匠,</h3><h3> 青山不老,绿水长存。古老的造纸术必将在中国匠人的手里永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