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不如你~一峰一世界之婺源摄行

一峰

我笃定的知道,有些地方,你没有用自己的双脚亲自去丈量,你就不能感同深受;有些文化,你不用自己的心真正去融入,你就不可能真正了解。 婺源,位于江西东北部,是一颗镶嵌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的绿色明珠;婺源历史悠久,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乡。一直以来,婺源以其五彩缤纷的田园风光、敦朴厚重的古村文化、诗境画意的山水风情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天上人间——江岭,万亩黄灿灿的油菜花梯田与远山、近水、粉墙、黛瓦相印成趣,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谐“天人合一”在这里得以完美展示。尤其是山顶人家成了江岭风光的大背景,远眺白墙黛瓦掩在黄花绿树间,阵阵云雾飘来,恍若天上人间。 江岭的云海。 桃源深处——庆源,“空山隐卧好烟霞,水不通舟陆不车,一任中原戎马乱,桃源深处是吾家”,这里峡谷深幽,宽如太行之盘谷,美如武陵之桃源。 晨雾中的庆源。 思溪村建于南宋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村落背山面水,嵌于锦峰绣岭、清溪碧河的自然风光之中,房屋群落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山水互为点缀,如诗如画,意境神美。 村口明代“通济桥”和“如来佛柱”,是古时村落水口组合建筑的孑遗;村中清代商家住宅“振源堂”、“承裕堂”、“承德堂”、“孝友兼隆厅”等。 “三雕”(砖雕、石雕、木雕)工艺精湛,充分体现了徽派民居的建筑特色,清代“银库”屋,当世现已少见;“敬序堂”花厅古色古香,是品茶对弈、吟诗作画的理想之地。 历史上以商贾闻名的延村,现有房屋多为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建筑,也有少量系明代所建。最兴旺时全村有四座祠堂,一百余栋大宅,村人如遇雨雪天气,由村头走到村尾,可穿堂入室而衣裳不湿,足见“群屋一体”的规模。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距婺源县城12公里。李坑的建筑风格独特,是著名的徽派建筑。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气氛。李坑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这里本是个水乡小村,一条小河穿村而过,前有大片油菜花田,后是徽派民居建筑。两下结合,十分有画派意境。漫步于粉墙黛瓦的古民居之间,小桥流水人家的画卷。 群山环绕、一水横亘的上晓起,村屋多为明清建筑,风格鲜明,气势非凡。进士第、大夫第、荣禄第等商第官第无不折射出这方钟灵毓秀土地曾经有过的辉煌。两溪汇合处的下晓起有十几棵百年老树和成片的古樟树林,即使在古树遍布的婺源也不多见。村内小巷均铺青石,曲曲折折,回环如棋局。此外还有双井印月、濯台焕影等景。 浙源龙天塔耸立在浙源凤山村头小溪旁。始建于宋,后毁,复建于明万历年间。传因凤山村多火灾,村人遂建此塔以镇火神,并取名“龙天”,与“凤山”村名呼应,有“龙凤呈祥”之意。塔高30余米,为砖石结构,六面七层。腰檐层层展出,其宽度向上逐层递减,每层檐角悬吊有铁风铃,每当风起,铃声悦耳。内置木制扶梯与楼板层,扶梯而上,登顶层远眺,尽收古老的千烟之村于眼底。赏古屋飞檐戗角与天空的灵动;惊周遭山脉奔塔而来的气势;听古老得尽乎于传说的故事,让人不经意里错越时空。 弯钩上的绿洲——月亮湾,千年流淌的乐安河在这里划出一道漂亮弧线,遗留下月牙般的水中沙洲,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驻足拍摄。 徽州古商埠——汪口,是明清时期徽州与饶州重要水上商业交通的集散地,古埠头、古商业街至今保存完好。俞氏宗祠气势宏伟、工艺精巧,被国内外建筑专家誉为“建筑艺术宝库”; 宋代廊桥—彩虹桥,桥身宛若一道跨越时空的彩虹,全长一百四十米,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设计最为科学的一座古廊桥,被众多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 当最后一抹夕阳洒落大地,晚安,婺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