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七彩云南(除本人照片外,其余均为手机拍摄)

双馨

<h3>走进云南第一站,就是游览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第一次坐着小马车游览桃花源</h3> <h3>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h3> <h3>入源洞口,上小下大水深5米左右</h3> <h3>洞内黑黢黢一片,没有任何光源,据划船的师傅讲,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出了洞就如陶渊明所讲“豁然开朗”。这个是石狮在看护着洞内的宝石</h3> <h3>洞内的宝石,洞内空间宽大,划船的小师傅讲:洞内若没水,可轻松住下千军万马。洞顶及周边布满着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钟乳石</h3> <h3>洞内天然窗户,类似这种天然窗户共有3个</h3> <h3>“豁然开朗”</h3> <h3>出口果然是另有一番天地,出口的不远处有个水车还在吱吱呀呀不停的转动</h3> <h3>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云水间?暗香浮动心自清,桃花源里可耕田</h3> <h3>《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拍摄地</h3> <h3>我们早上去的早,游人很少,风景很美</h3> <h3>找下“仙”的感觉😊</h3> <h3>元阳哈尼梯田看日出</h3> <h3>早上5点人们冒着寒意陆续涌向观看梯田日出的观景台。</h3> <h3>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h3><div>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元阳县境内有17万亩梯田。这是哈尼族人1300多年来生生不息地“雕刻”的山水田园风光画。</div><div>2013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5处世界遗产。</div> <h3>冉冉升起的红日照耀在层层梯田上。随着太阳慢慢的升起,梯田也随着太阳不同的光线变换着不同的色彩,如梦如幻</h3> <h3>波光粼粼,镜子一样的水面,世世代代的哈尼人守着这片热土繁衍生息</h3> <h3>​暖风吹,水溪连, 哈尼梯田透镜颜,游人如织留美景 盛世中国太平年。</h3> <h3>如童话故事般的梦幻的色彩</h3> <h3>天亮了,梯田又是另一番景象</h3> <h3>勤劳智慧的哈尼人祖祖辈辈守着这方水土,汗水滴下落地成金。</h3> <h3>云南省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位于北纬22。51~23。59,东经101。07~102。04之间,北回归线从其县城穿过。</h3> <h3>玻璃镶嵌的北回归线一直向上延伸,每层向上延伸的墙壁上都镌刻着象征着哈尼族图腾的浮雕</h3> <h3>广场上有一圆形水池,北回归线从水池中间穿过。在水池中央有一个圆形的平台,两个据说重达106吨的大理石圆球摆放在平台的两端,由于这两个大理石球分别代表着太阳和月亮,人们便把此景称之为“日月交辉”。</h3> <h3><font color="#010101">平台正中间有五根立柱,因上面有分别代表金、木、水、土、火的浅浮雕,故被称为五行柱。</font></h3> <h3>“北回归线”是一条线,是赤道以北一个纬度圈,也是太阳垂直照射北半球的极限。“垂直”就是指夏至(6月22日左右)这天的中午立根竹竿,太阳直射下来,一点影子也没有。<br></h3> <h3>12月22号冬至,立竿不见影</h3> <h3>墨江县是有名的双胞胎城,就连公交站台都是这个样子的</h3> <h3>墨江有一个独特的现象让世人惊诧,这里的双胞胎多,是特别的多。墨江县三十六万人口中,竟有1200对双胞胎。大大超出了正常的比例,特别是在该县境内的河西村,双胞胎的比例甚至超过百分之四。</h3> <h3>墨江县双胞胎广场</h3> <h3>站在这里俯视一下坐落在群山环抱的墨江县城,由于北回归线从这座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穿城而过,再加上优越的气候和地理的等自然条件,使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气候宜人、雨量充沛、空气湿润、草木不凋、四季常青,享有“森林中的城市”之美誉</h3> <h3>西双版纳大桥,雄伟壮观,座落在澜沧江上。如孔雀开屏一般</h3> <h3>晚上7点,我们乘坐“交融一号观光游轮”领略观赏澜沧江两岸的夜景,观看民族舞表演</h3> <h3>夜幕降临,霓虹灯如繁星点点照亮了澜沧江两岸</h3> <h3>邮轮上的各类民族舞表演</h3> <h3>西双版纳曼听公园。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府景洪市东南方,距城区约2公里,处于澜沧江与流沙河汇合的三角地带,占地面积400余亩,是个天然的村寨式公园,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景区集中体现了“傣王室文化、佛教文化、傣民俗文化”三大主题特色。傣族习惯把她叫做“春欢”,意为“灵魂之园”,过去是西双版纳傣王的御花园,传说傣王妃来游玩时,这里的美丽景色吸引了王妃的灵魂,因而得名。</h3> <h3>进入曼听公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纪念周恩来总理身着傣装,左手端水钵,右手持橄榄枝参加泼水全身铜像。铜像左边是泰王国公主种下的两株象征中泰友谊的菩提树。周恩来总理1961年曾在这里参加过泼水节,于是乎就刻了这个铜像留作纪念。</h3> <h3>总佛寺是西双版纳佛教信徒朝圣的中心,在傣族人民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总佛寺历经多劫,5次重建,如今的总佛寺几经波折终于焕然一新,金碧辉煌,信徒朝拜,香火旺盛</h3> <h3>这个白色的塔群,是一座仿建泰国建造的“曼飞龙白塔“,呈葫芦状,塔身洁白,有各种精美的塑饰和彩画,是傣族信奉的南传佛教古建筑的代表作建筑,有极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h3> <h3>大地女神像,大地女神是佛教的守护神之一,被视为充满母性的保护者,寓意平安与丰饶。</h3> <h3>御花园里溪水潺潺,鸟语花香,鱼儿在湖里自由自在地游着,园里的荷花正盛开,一朵朵,或含苞待放,或灿烂盛开,</h3> <h3>这个五彩缤纷的御花园是天然村寨式公园。可以观赏到很多叫不上名的热带植物和奇花异草。还可以免费观看大象表演</h3> <h3>见过这个吗?这是我们常吃的南方水果――菠萝蜜</h3> <h3>西双版纳勐泐大佛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府景洪市城郊,按照国家AAAA级景区标准打造。勐泐大佛寺是在古代傣王朝的皇家寺院“景飘佛寺”的原址上恢复重建的,“景飘佛寺”是傣族历史上一位名叫拨龙的傣王为纪念病故的王妃南纱维扁而修建。王妃一生信奉佛法,所以每逢节日傣王就亲临寺院,举行大型法会,以纪念爱妃同时弘扬佛法。寺院 占地面积400亩,佛寺依山而建,落差达122.8米,呈坐佛形,为国内外所独有。景区以佛祖释迦牟尼的生平及佛寺活动为主线,充分展示南传佛教的历史与传统文化色彩。从万佛塔前广场俯视景洪市区,旖旎的热带风光尽收眼底。</h3> <h3>正好赶上傣族傣历1380年的新年,赶上了祈福的泼水节</h3> <h3>看孔雀飞翔表演,只听工作人员哨子声一响,数百只孔雀从半山腰箭一般的飞向山下面的草坪,这是一只很稀罕的白孔雀</h3> <h3>看孔雀表演,上百只孔雀从半山腰的洞中飞下,非常壮观。这是难得一见的白孔雀</h3> <h3>今年是傣历1380年新年,相当于汉族的大年三十,他们载歌载舞,泼水祈福、澜沧江上划龙舟、放飞孔雀,好不热闹</h3> <h3>晚上的赶摆(集市)也热闹非凡,各种大小商品、特色民族工艺琳琅满目,吃的喝的一应俱全,精彩的节目表演也吸引了无数游人</h3> <h3>4月13日晚上8点――10点澜沧江两岸数十万只孔明灯缓缓升空,祈福来年平安,风调雨顺。人们欢呼雀跃庆祝傣历新年,场面壮观令人震撼</h3> <h3>由于放孔明灯,昆明航空禁航两小时(20:00――22:00)</h3> <h3>第一次看见,赶摆的人们把桌椅都摆在了水里,人们或坐或站在清澈见底的澜沧江溿的烧烤摊前,惬意的饱着口福</h3> <h3>在澜沧江上划龙舟也是庆祝新年的方式之一</h3> <h3>在茶马古镇小憩,偶遇茶马古道。茶马古道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分川藏线、滇藏线两路。</h3><div>2013年3月5日,茶马古道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div><div><br></div> <h3>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海拔1600米~2203米。碳酸盐岩分布面积达900千米,其中石林喀斯特面积超过400千米,素有“天下第一观”之称<br></h3> <h3>长湖,座落在海拔1907米的群山环抱之中。湖平面形状如身材修长的少女,是民间传说中阿诗玛的故乡,因湖体掩藏在青山翠岗之中,以往游人足迹罕至,故又被人们称为“藏湖”。</h3> <h3>云南民族村主大门是一组气势恢宏的钢架式建筑。门首悬挂着“云南民族村”五个雄浑遒劲的烫金大字,正中是一只振翅腾飞的金孔雀图形徽标,象征着云南民族村吉祥幸福,兴旺发达的美好前景。</h3> <h3>民族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南郊的滇池之畔,占地面积89公顷,是反映和展示云南26个民族社会文化风情的窗口,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基地。占地面积为1264.96亩,其中水域面积463.96亩。</h3> <h3>正赶上傣历1380年新年,人们载歌载舞喜气洋洋,,跳起了欢快的民族舞蹈</h3> <h3>昆明世博园。</h3> <h3>昆明东川红土地,一望无际,无比震撼。一块块梯田错落有致,每块梯田都有不同的颜色,冥冥中感觉是上帝之手在描绘的七彩之虹散落在人间</h3> <h3>置身于这片土地,神奇、壮美、震撼,所有的赞美都显得苍白无力,这就是云南昆明东川红土地!</h3> <h3>摄影者的天堂,大自然的调色板。</h3> <h3>一部分红土地翻根待种,另一部分红土地已经种上绿绿的豌豆或小麦和其他农作物,远远看去,就像上天涂抹的色块,色彩绚丽斑斓,衬以蓝天、白云和那变幻莫测的光束,构成了红土地壮观的景色。</h3> <h3>云南之行最后一站――昆明东川红土地,完美收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