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清明

范司渝

<h3>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h3> <h3>  &nbsp;清明节吃清明粿当然是少不了的了!</h3><h3> 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李秀成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没有抓到陈太平,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h3><h3>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来。</h3> <h3>  奶奶先把淡绿色的艾草米粉团搓圆放到锅里蒸。蒸了一刻钟左右,艾草的清香扑鼻而来,更神奇的是原来淡绿的艾草团变成了翠绿色,就像一个个无瑕的翡翠球。奶奶把蒸熟的艾草团拿出来,使劲地揉,揉成一长条,把长条切成一块块的,再搓圆。最后用擀面杖把它滚成圆皮。好一道繁琐的程序呀,我的眼睛都看花了,可奶奶却得心应手,忙而不乱。我觉得奶奶的手真像魔术师的手,经过奶奶搓、压、滚的艾草皮子每个都圆圆的,像十五的月亮!</h3><h3> 你们瞧!这是我们做的哦!是不是很诱人呀!</h3><h3>我拿起一个,蒸起来吃。刚咬下去,那一股腌菜的酸爽和肉末那特别独特的香味儿就充满了味蕾。那几种食材搅拌在一起,无不需要任何添加剂,浑然天成。那种香味是独一无二的,无不让人啧啧赞叹!在嘴里咀嚼,慢慢回味,细细品味,只觉得口中的香味儿充满了整个喉咙。天地间就只剩下这股香味,在口中,含着,不舍的咬下,仿佛一只只精灵在舌尖跳舞。。 </h3><h3><br /></h3> <h3>  清明踏青赏花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啦!</h3><h3> 我和爸爸妈妈,妹妹,叔叔阿姨一起来到了野外踏青。</h3> <h3>  我和叔叔选了一条脚踏船。买好船票后,等工作人员把缆绳解开,我就急促的进入了船舱,船左摇右晃,起伏不平,我心里感到一丝丝的惶恐不安,脸上露出了害怕的神情。叔叔说:&quot;我们先坐下,保持一下平衡,再划船。&quot;我看看那个蹬板像自行车的转轮,想:哼,我的骑车技术那么高,这点小事能难道我?我使出了全力,一会儿向前蹬,一会向后蹬,可船还在码头旁打转,甚至有些后退,当我看见其它只只小船从我身边划过,我可真是心急如焚呀!经过叔叔细心的指导,船终于能歪歪扭扭的向前划进了。不一会儿我们就划到了水中心。</h3><h3> 蔚蓝的天空上飘着几朵朵散落的白云,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一阵阵凉爽的微风掠过水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水面上微波荡漾,泛着金光;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若隐若现,不时的从水中窜出来,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一条条小船纵横交错,来回穿梭,在水面上飘来荡去。</h3><h3> 时间过的真快,一小时转眼间就过去了,该返航了,此时,我已经掌握了划船的技巧,熟练的划着船返航了。恋恋不舍的回岸了。划船虽然很辛苦,但它让我感到在水面上美妙的感觉。</h3> <h3>  只见许多的花朵已经开放。远远望去犹如天空中的 一缕彩霞一般。微风中的花朵又如同一只只粉蝴蝶在舞蹈,美丽极了。走近看看,花朵的样子小巧玲珑。五个花瓣淡粉中加点白色,中间更有黄色的花蕊做点缀,十分可爱。低头闻闻花香,淡淡香味,沁人心脾,我不由有种想摘一朵花的欲望,可我又于心不忍,只跟他们拍了几张照片!</h3><h3>最后,祝大家清明节快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