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课前孩子们在梁老师的带领下,安静的进行课前的最后预习,了解本节课的疑惑之处,带着问题开始学习。</h3> <h3> 用礼物🎁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孩子全身心投入课堂。让孩子们观察图片,运用上学期的内容~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既使孩子们温习了旧知,又为本节新课买下伏笔。孩子们很快发现可以列出不同的式子,老师抛出问题:为什么一样的礼物会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孩子们踊跃发言“因为观察图片的角度不一样”,老师由此引出本节内容~分类与整理。</h3> <h3> 梁老师及时表扬孩子们,并且带着孩子们去游乐园玩,出示主题图,让孩子们观察图片,说一说如果把这些气球进行分类,说出自己的方法和理由(让孩子们进行集体表扬,对回答不上来的孩子进行鼓励)。</h3> <h3> 先说后做,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教具,自己动手试着在白纸上按照形状先摆一摆。孩子们课堂纪律很好,全都投入到活动中,自己动手贴,还有的同桌进行讨论交流,整理完毕后抱臂坐端认真检查自己的分类。</h3> <h3>老师被孩子们的认真吸引</h3> <h3>老师走下讲台帮助有困难的孩子</h3> <h3>👍👍</h3> <h3>已经完成,认真检查</h3> <h3> 孩子们认真完成时,老师走下讲台并帮助有困难的孩子,挑出学生的作品展示并在黑板上。先让孩子们进行评价,老师根据孩子的评价,引导孩子“一一对应”并且帮助孩子把个别图形重新整理,告诉孩子们分类时的注意事项,并交给孩子们简单的统计方法。</h3> <h3> 接着梁老师又让孩子们自主学习,按照颜色进行分类,孩子们快速动手,把自己的气球按照颜色整理好,开始动手操作。</h3> <h3>听课老师检查孩子们的摆放粘贴</h3> <h3> 梁老师运用同样的方法,挑出不同的作品,让孩子们观察,孩子们主动发现错误之处,并且集体进行纠正。并且在教学中梁老师告诉孩子们应该在遵循正确规则的前提下,在进行达到美观的要求,孩子们因为自己动手贴出了完美的图案都特别开心。梁老师趁热打铁让孩子们试着用刚才学到的知识画出简单统计表,孩子们运用尺子和铅笔开始“忙起来了”(从孩子们的纪律和画图说明梁老师平常对孩子的细节培养很棒)。画表格时孩子们很快就完成了,梁老师让孩子们展示,并讲解自己画的表格,说出每格的含义。孩子们的需要表达能力很强,说的很棒👍。</h3> <h3> 新课往往离不开练习,梁老师在练习时运用主题图二游玩,让数学课堂和生活相结合,从课堂回归生活。游客到不同的两个地点,让孩子分类,孩子发现在分类时标准有很多,但是具体怎么分还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和情景进行分类。让孩子们对分类与标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也为主题图二的讲解铺设。</h3> <h3> 在课堂结束后,各位听课老师对梁老师的课程进行了微信群内的评课,梁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打破传统的老师授课,真正做到孩子们是课堂的主人,教学环节的设置遵循一年级孩子的认知。让孩子们全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手动操作,不进培养了孩子的社会实践动手能力,还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