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早春的寒气还未完全褪去,病房就上演温情的一幕。64岁的朱老满脸感激的用他病愈后还留着针眼的手,颤颤巍巍的送来一面“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旌旗。 这到底有怎么样的渊源呢?</h3><div>3月5日,朱老怀着痛苦而焦灼的心情,来到外二科,经询问:他已经腹痛伴恶心呕吐1天了。主治医生张焕林认真给他查体并结合检查结果诊断为:小肠高位梗阻,急性胰腺炎。</div><div>责任护士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液,胃肠减压。由于朱老对疼痛的耐受性比较差,血管脆性比较高,护士就选择静脉留置针为他输液。本来就有呕吐所以对胃管比较抗拒,小陈先详细的讲解胃肠减压是怎么回事,然后观察鼻腔情况,最后一只手握住老人的手,一只手轻柔的插入胃管,并小心的固定好,随着胃内容物被胃管缓慢吸出,朱老感觉肚子的胀痛减轻了。</div> <h3> 医生早晚来查房评估治疗的情况,并为患者加油鼓劲。护士做好卫生处置,床铺清洁,安全用药,为患者每天两次冲洗胃管并口腔护理。液体输完后鼓励并协助患者下床活动,宣教合疗最新政策,免除患者经济顾虑。</h3><div> </div> <h3>经过合理药物治疗,功能锻炼,心理支持安慰,朱老康复出院了。想起医护人员这段时间的精心照顾,就是亲子女也未必有这么多时间,这么耐心的照料呀!一种感激不尽之情油然而生,这才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h3><div> 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我们再一次用行动证明,用我们医者的仁心,精湛的技艺,暖心的人文关怀“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帮助患者摆脱病痛的折磨,迎来健康舒适的好日子,就会赢得患者的口碑,社会的称赞。</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