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严格来讲,拍鸟我是门外汉。按摄影圈的行话说,配备400定焦镜头,是摄鸟的入门级别,携带价值10余万元的超级远摄定焦镜头的人,比比皆是,所以,摄鸟是富人的行当,是烧钱的行业,是大亨的选择,绝对豪华。</h3> <h3> 说来不好意思,我观鸟摄鸟,是从手机拍拍玩起,后购置佳能相机5D3,配备24/105普通级别的变焦镜头,现使用70/200变焦镜头,至今已有两年多了。因此,我是摄鸟圈外人,没有参加摄影培训,哈哈,说得好听的话,是自学成才,亦无加入诸如此类的协会,是随手拍,是穷拍,是独拍,是野拍。</h3> <h3> 我只把拍鸟只当作爱好、娱乐和锻炼,也并不想成为,也不可能成为什么摄鸟大师,因为那要下大血本,付大代价,花大力气的。据介绍,在英美等西方国家,观鸟摄鸟只流行于低收入人群中,富人大亨不玩这玩意儿,不知道是否真的,哈哈,我就向他们看齐吧!!</h3> <h3> 先说说我的穷酸拍摄设备吧,70/200变焦镜头,加两倍增距镜,绝不是摄鸟的专门东东。我也知道高档器材,速度快、色质优良,但太笨、太重,不灵活,又奇贵,加上脚架和云台等配套设备,需要十几万,乃至几十万。我的相机加镜头,虽然价格不足三万,但是优点是携带方便,手持拍摄,操作简便,打打游击,应该绰绰有余吧!!</h3> <h3> 几年来拍鸟,没有东奔西跑,走南闯北,更没有周游四海,在家门口的公园里拍摄,也可以取得收获,享受乐趣。我只是在县城昆阳镇的本镇,偶尔,往老家鳌江江畔跑跑,随手拍拍。</h3><h3> </h3> <h3> 还是说说我自己拍鸟点吧……主要根据地凤湖公园,离我家来回3公里多,手机测数6千余步,去拍鸟过程,闲庭信步,暇意得很。看看凤湖公园,又名凤湖健康主题公园,是怎么样子的!!</h3> <h3> 凤湖公园位于平瑞塘河最南端,由多块湿地改建而成,河汊密布,树木茂盛,风景秀丽,在温州各县市区中,堪称一绝!!置身其中,妙不可言!!</h3> <h3> 空气.水质一流,环境优雅,赏心悦目、美不胜收。</h3> <h3> 有水流,有树木,自然会有鸟儿,这大概就是规律吧!</h3> <h3> 天水一色,浑然一体!!</h3> <h3> 在这里摄鸟,面对的是一汪碧水,一片丛林,看绿树红花,听鸟鸣蝉噪,拥抱自然,领略和谐,在大自然的氧吧中,放松陶醉,无忧无虑,有点飘飘然!!</h3> <h3> 拍鸟,有它特有的魅力和无穷的乐趣。拍鸟🐦,我最大的收获,是感知了大自然的魅力,也是自己的心灵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过程。两年多来,在这里,我拍下了80余种鸟儿,自己觉得,也有一些不可思议。</h3> <h3> 拍鸟,置于大自然之中,品味一份静谧,一种舒畅,一缕淡然。拍鸟是奔向大自然的运动,回归自然、投入青山碧水怀抱中,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抖落都市生活中的喧噪烦恼。此时此刻,人已忘我,心如空灵。</h3> <h3> 尽管,或站或坐,或行走于水边,河畔,塘边,也累得腰酸背疼,四肢疲乏,但心灵的轻松和宁静,是什么也换不来的!常在青绿世界中拍鸟,也是一项免费的运动,也是欲罢不能,容易上瘾的活动。</h3> <p class="ql-block"> 在这么小的地方,大型的鸟儿,有苍鹭.大白鹭,属冬候鸟,秋冬季节才能看到。</p><p class="ql-block"> 中型的如小白鹭.中白鹭.夜鹭.池鹭.红嘴蓝雀.白胸苦恶鸟.牛背鹭.小鸊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小型鸟居多,如红头山雀.青背山雀.麻雀.白腰文鸟.白腰杓鹬.白头鹎.领雀嘴鹎.黑短脚鹎.绿翅短脚鹎.北红尾鸲.鹊鸲.白脊鴒.绿绣眼.棕头鸦雀.纯色山焦莺.珠项斑鸠.黄鹡鴒.灰头鵐.海鸥.斑文鸟.翠鸟.乌鸫.家燕.北灰鹟.黄腰柳莺.树莺.戴胜鸟.金腰燕.金翅雀.山斑鸠.伯劳鸟.画眉.丝光椋鸟.树鹨.八哥.反嘴鹬.黑尾蜡嘴雀.红胁蓝尾鸲.野鸭.矶鹬等。还有一些,至今不知鸟名。</p><p class="ql-block"> 春夏秋冬不同,四季鸟儿有异,精彩纷呈,目不暇接!!</p> <h3> 原来只知道麻雀,斑鸠,不拍不知道,拍了吓一跳,哈哈,鸟儿的世界竟然如此精彩。</h3> <h3> 玩摄影、尤其是玩拍鸟,与其他爱好比起来,似乎显得高雅,既与艺术搭边,又与鸟类科学有缘,同时,还顺应了生态环保的大趋势。</h3> <h3> 当你在公园里拍鸟时,游客看你的眼神,都带着恭敬;当你向亲朋好友展示鸟片并介绍这只鸟的习性的时候,人家保不齐,就把你当成鸟专家,看不出来啊,连这个你都懂,拍了这么多,我们为什么没发现,就你独具慧眼,厉害!</h3> <h3> 谈谈一些技术性问题吧,以供探讨,掌握它,需要时间和积累,有一定难度,却相当关健。</h3><h3> 拍鸟,要掌握好光圈、速度和感光度,但最主要的,还是对焦要准。首先要拍到,其次拍清,再次拍好,最后是拍妙。</h3><h3> 有人说,拍不动的鸟,用单次对焦,拍飞鸟,用自动伺服对焦,理论上确实不错,实际上操作难度很大。</h3> <h3> 单次对焦,拍不运动的物体,要比自动伺服对焦清楚多了,但是,鸟都是会动的,特别对于打游击随手拍的人来说,鸟儿的活动是不可控的,根本没时间临时调整对焦键,所以,只能一直放在自动伺服对焦档上。</h3> <h3> 对于拍摄速度,一般设在500,对付静止和慢速飞行的鸟儿,均没问题,如有需要和可能,上下再调整。光圈可以设置到最大,感光度不好掌握,就放在自动档,天气不好或光线不足,视情酌定。我尝试过全自动和速度优先拍摄模式,这两种方法比较省事,相机会根据光线明暗,自动调整,但效果并不理想。现在,用M手动档、自动对焦,总觉得,这样拍出来的鸟更清楚,更漂亮!!</h3> <h3> 一张鸟片,既使这只鸟,非常漂亮和稀有,但如果对焦不清楚,糊掉了,就是一张废片。</h3><h3> 我的经验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用中央单点对焦,中央单点或中央重点平均测光。讲这些技术术语,可能费解,但是很重要。</h3> <h3> 另外,拍鸟,能够近距离拍摄最好,因为越近拍摄,就越清楚,近是硬道理。鸟儿是不会受你摆布和指挥的,你必须想方设法,捉摸技巧。</h3> <h3> 一张鸟片,吸不吸引人,入不入眼眶,当然要看鸟种是否稀罕,鸟是否漂亮,动作是否精彩,所谓是"物以稀为贵"。</h3> <h3> 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有时一群麻雀或家燕也能拍出美图。凤湖公园的鸟种,主要是大小白鹭、夜鹭等,好看的鸟种不多,有时候,菜鸟也能拍出好片子,把菜鸟拍得不菜,也是享受。</h3> <h3> 拍鸟俗称打鸟,虽不是真正意义的打猎,但其经历,同样是一个守候、寻找并充满了期待的过程,也是对视力、观察力、反应速度、摄影技术的综合考量。</h3><h3><br /></h3><h3> 几年的拍鸟经历告诉我,一要有兴趣,二要有坚持,三要有耐心,四要有技巧,五要有积累,六要有总结。此外,能否拍一张精彩的鸟片,还要看你的运气、机遇。</h3> <h3> 想拍好鸟,就要比鸟起的早。俗话说:"早起的鸟有虫吃。"早晨的鸟儿最活跃,早起的鸟人也就有鸟拍。太阳没出来,到了点上,有鸟拍鸟,没鸟遛早。</h3><h3> 拍鸟是一个苦尽甘来的过程。拍到漂亮的鸟儿,必须付出劳动和艰辛,你的付出,往往跟获得成正比。</h3> <h3> 与有固定鸟点的诱拍.棚拍不同,在野外游拍的环境下,不宜群出群拍,两三个人一起,是拍鸟的最佳人数组合。一个人眼神不够用,视野范围和搜索能力有限,可能错过很多机会;人多了,相互影响,彼此干扰,拍好也就难上加难。我就有两个摄友,因共同的志趣,经常互通信息,协作配合,乐此不疲!!</h3> <h3> 总之,我的摄鸟技术和设备上不了档次,所以,只能通过勤奋和努力去弥补。古人云:“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勤能补拙,也是这个道理。技术可以逐步提高,设备亦可不断更新,但是,我依然认为,再好的设备也代替不了勤奋……。<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