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瓦黄墙牵画魂—双溪行记

文蕙

<h3><b>  喜欢乡野,如此喜欢,是此行之前自己也未曾料到的。</b></h3><h3><b> 虽说是关注期盼了多年的目的地,临行前对于乡村生活,自己也是抱着去了再说,试试才知道的想法启程的。想不到,取暖不够充足的南方山区的寒冬,着实给了我好一段漫长的下马威。好在,这些都可以忽略,喜欢终归是喜欢的。</b></h3> <h3><b>  离开已经多日,眼前和脑海依旧时常浮现出画室门口的那群山,云雾缭绕中的苍翠延绵……我知道它并非我所见之最美,却定是我最留恋的。</b></h3> <h3><b>  双溪推窗可见的山水,不仅彰显着名流大川的伟岸奇雄,同时也深藏着撩人心脾的纯真野趣。置身其中,远眺是漫山遍野的原始植被,近瞧有随时随处的奇妙微观。以至于相距仅几公里的两处国家5A级景区—白水洋和鸳鸯溪,仿佛都失了许多颜色和吸引。</b></h3> <h3><b>  那山水间散落的座座老屋,历经了多少沧海桑田的岁月洗礼,承载了多少数不尽的悲欢离合,不知何故,不解渊源,我就是对它万般着迷。一幢幢掩映在草木萋萋之中断壁颓垣的老宅,总能让我沉浸其中观瞻许久……</b></h3> <h3><b>  山野、老宅本是我爱,迷恋无可厚非。意料之外的是此行之前,对老物件不怎么入眼的我,看到那些残桌破椅、歪瓶土罐,也会唏嘘不已的爱不释手。端杯饮茶,仿佛就在和古人对话一般……只可惜现有的鉴赏能力还仅限于非破不爱的层面。</b></h3> <h3><b>  张爱玲说:"因为一个人,爱恨一座城"。对于爱双溪的我,亦或是因为一群人,爱上一座城。山水田园的生动美妙,滋养着一群真挚可爱的人。</b></h3><h3><b> 传奇又真实的林正碌老师,是双溪镇安泰艺术城乃至周边几个古村落文化领域的灵魂人物。早年推行"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公益油画教学项目。三年前,又带领寥寥数人的团队,深入衰败的福建古村,鼓励村民拿起画笔描绘生活、改变生活。许多老无可依、残无可依的人通过一幅幅画作,不仅收获了金钱和勇气,更是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妇孺、老人、残疾人、文盲、学者、农民、村干部、各行各业的游客们都纷纷加入其中。艺术和古镇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向往者。同时,这些充满生命热情的人们也给往昔孤寂的古镇平添了无限的生机。</b></h3><h3><b> 在屏南县政府的热切关注和支持下,林老师全面策划启动了复兴古村落的文创项目。除了春节的几天假日,寒来暑往,日复一日的往返于方圆近百公里的崎岖山村和双溪镇安泰艺术城之间,指导工作和教学。即便是曾经非议于他的理念的人,也无一不钦佩于他执着敬业的赤子之心。</b></h3> <h3><b>  下从不满2岁家住附近的孩童,上至年近90岁从新疆赶来福建的老人,其中的绝大多数在到来之前,都是从未拿过画笔之人。室内零度的气温,在1000多平没有暖气的画室,大家一画就是大半天……梦想不会被光阴轻易磨灭。在双溪安泰艺术城,"人人都是艺术家"不仅让普通大众有机会贴近艺术,更是帮助每个人完成了一次内心渴求的自我成长。</b></h3> <h3><b>  和会画画、会裁衣、会木工、会烧菜、会养猫种多肉无所不能的王亚飞老师(中)及人见人爱的北京画友妮妮在一起。</b></h3> <h3><b>  和双溪镇安泰艺术城最美画室的主人雪莲姐及大名鼎鼎的本土画家沈明辉在一起。</b></h3> <h3><b>  和逍遥似神仙的才子星原与他的狗狗大黄,及众画友在一起。</b></h3> <h3><b>  还有诸多位虽是萍水相逢,亦能把酒品茗一见如故的好友,都一一记挂于心。期待重逢之日,再绘心中图画,再品香茗美酒,再享山水自由……</b></h3> <h3><b>  后附几幅此行的画作和老师用心良苦的点评。谨以此文留念三个月有余的,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双溪镇安泰艺术城有幸之行。</b></h3> <h3><b>  林老师点评:"其实你画的很好。可是你不管是画画还是生活,总是先给一个设定,跟着这个设定走。有一天你遇到一个男人,恐怕完全不是你设定的那个样子,但他却会让你砰然心动。</b></h3><h3><b> 大千世界,不必像美院考生一样都要按照设定的石膏像来画,任何一个有生活情趣、生命气息的角落都可以来表现。要像特工一样先把自己放生到原始森林,也能生存,有了这个能力回来再做设计"。</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