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化产业金融体系~春

悟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h3>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h3> <h3>有人笑我愚笨,将大好时光浪费在这无用的凝望上;我却笑他无知,他难道曾见过那些山水美景,曾见过那些恬静与美好?</h3> <h3>世界上最贵的东西,往往都是“无用”的。</h3> <h3><font color="#010101">有用之物是水,无用之物是源;有用之物是雨,无用之物是云;有用之物是枝,无用之物是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愚笨的人往往只眼盯有用之物,真正的聪明人才懂得无用之物的奥秘。</font></h3> <h3>你过得不好,不是因为你不够努力,而是因为你活得太“有用”。</h3> <h3>决定人生的往往是无用的东西</h3> <h3>老子曾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相依相存,世间看似无用的东西往往有大用。<br></h3> <h3>无用之物就像数字0,看起来没有什么作用,但零的位置决定了数字的大小。</h3> <h3>人不能只在看得见的有用之物上下功夫,而忽视了无用之物,真正决定人生高度与厚度的通常是无用之物。</h3> <h3>有用之物就像粗壮的树干,无用之物则是深藏的根系,树干固然显眼,但倘若失去了根,树干也就没有了生机。</h3> <h3><font color="#010101">世间“无用”之物很多,但乐于“无用”之物的人却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就像读书,很多人认为读书是“无用”之物,它既不能在短期内给自己带来财富,也不能给自己的人生带来立竿见影的改变。</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但书能提高人的修养与素质,人能从书中获得许多知识。</font></h3> <h3>这些知识或许你暂时用不到,但沉积在你生命里的知识与素质就像一堆薪柴,在未来遇到一点合适的火苗就能燃起熊熊大火。</h3> <h3><font color="#010101">很多人认为才是第一位的东西,德是无用之物。但倘若没有“无用”的德,才就如失去了方向盘的汽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无用的东西并非无用,而是你以为他们无用。它们往往如冰山,力量隐藏在你看不见的地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对多数人来讲,青年时期最有用的事就是读经科举,但左宗棠却偏好读“无用书”,下“无用功”。</font></h3> <h3>各种经世致用的书籍他看的不亦乐乎,水利兵法各类书籍他都来者不拒。</h3> <h3>别人见此多嘲笑,认为他脑子坏了,他自己也说“于时承平日久,士人但知有举业,见吾好此等书,莫不窃笑,以为无所用之。</h3> <h3><font color="#010101">有用与无用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决定人生的恰恰是“无用”的东西。</font></h3> <h3>生活不只有目的更需要快乐</h3> <h3><font color="#010101">总是以功利心面对这个世界,做任何事情都有目的,与任何人交往都有企图,这样的人的生活是混乱且无趣的。</font></h3> <h3>生活并非数学题,不仅仅是简单的计算与公式模板。人心不能靠算计,生活得失也非加减那么简单。</h3> <h3><font color="#010101">生命不能模式化,当你把自己活成了一只上了发条的闹钟,那世界在你眼里都只是数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夏雨冬雪,春红落叶,生活是美好的,但功利之心早已让你失去了发现美好的眼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样样追求有用,事事苛求全能,总是追求完美,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font></h3> <h3>人生的意义并不仅仅是活着,而是要让自己活得高兴,要学会享受自己创造的生活。</h3> <h3>做人做事不必把自己逼得太紧,适当放慢脚步,看看沿途的风景。没必要太有目的性,随心所欲不逾矩便是最好的人生。</h3> <h3><font color="#010101">与朋友交往大可不必看谁有用,谁没用,带有目的的交往往往是得不到真心的友谊的。</font></h3> <h3>生活不只有目的,更要有快乐。生命不只有远方,更有爱与歌。</h3> <h3><font color="#010101">左宗棠处世随心,他有一副对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font></h3> <h3>结中等缘,向宽处行,人生没有十全十美,有爬上梯子的时候,也有从梯子上下来的时候。与朋友交往关键看心意相投,功利性太强的交往不仅累人,也会伤人。</h3> <h3><font color="#010101">有用之物能给生活锦上添花,无用之物才能让生活成为有源之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做人不快乐,并非你不够努力,而是你太功利;生活不幸福,不是你不够认真,而是你太在意“有用”的东西。</font></h3> <h3>中华历史文化上下五千年,留下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瑰宝,这是历史的物证,而一些无知的文人,认为自己上了几年学,活了一些岁数就成神仙了,殊不知一纸文凭,会写字,会画画,能当官,会做生意…这些根本谈不上什么文化,中国人之所以聪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我们有丰富历史文化基因的传承,盲目的否定历史是无知的,发扬光大中华历史文化,让我们的文化丰富多彩,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这是我们民族的光荣,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真正的爱国主义,是无需提醒的自觉的中华优良传统!!!</h3> <h3>语言是心灵的窗口,心里没有是讲不出来的,编出来的东西也是不会符合实践逻辑的,不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历练,不交大量的时间和实践的学费,有些东西是永远看不清楚的,回顾古人说过的话,在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时期,同样一句话却又有不同的感悟和认知,从而我们能体会到,盲目性的漠视是无知的!!!</h3> <h3>吾本崖东兰,幽谷涧边生。一花一世界,异彩异芬芳。</h3> <p class="ql-block">生活在山谷里,只能看到谷底的那点风光,爬到半山腰,看到的风景多了,才知道谷底的那点风景的渺小,到山的背后由于挡住了视线却是看不到的,一旦爬到山顶,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风光尽收眼底,回头望去,原来上山的路有千万条,才知道自己上山的路是不是捷径,原来山的另一侧还有缆车。原来山的不远处还有更高的山…文化就是善于在夹缝中“善假于物”的生存能力体系!努力前行吧,无限风光在险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