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飘着浓浓的雾

沈力

<h3>《今夜飘着浓浓的雾》</h3> <h3>  今夜飘着浓浓的雾。推开窗,窗外变成一大团白色,花草树木看不见了。 </h3><div> 那天晚上也有雾。出国的他拥抱了怀着身孕的妻子,告别了亲人和朋友。清秀的脸庞依然戴着一副大眼镜,嬴弱的身材走路还是挺着胸。远去的他踌躇满志,风风火火,像一个练就武功身怀绝技的少年走出江湖。 </div><div> 一去就是二十年。撇下了当年美丽的妻子和现在刚满二十岁的女儿。</div><div> 我和他认识是在1970年,那时候我和他同在嘉定县城区一中念书,我比他高一届,和他认识是因为我有一个同学和他是邻居,而且我们都喜欢拉小提琴,于是就结为好友,相约为伴,号称“小提琴之友”,大家经常相约在一起练习拉小提琴。 </div><div> 那时候在学校念书,其实书是不念的,学校正在罢课闹革命(文化大革命),校园里批斗会、批判会的口号声震耳欲聋,学校的四处墙上也都贴满了毛主席的最高指示和文化大革命的标语,还有很多很多造反派的大字报。</div><div> 我和他以及几个自称“小提琴之友”的同学选择了逃学,躲在校外一个同学家一间低矮的小屋里拉小提琴。他琴艺不错,比我拉的好多了,我学的曲目大多是《新疆之春》、《北京有个金太阳》一类红色乐曲,他却敢拉西洋曲,一首《西波涅》小夜曲演奏的如痴如醉,听了感觉极其优美,不过在那个时期可是靡靡之音,被公安局发现要抓起来,轻则坐牢,重则枪毙,所以那时候他拉这首曲子我们就会有一个人去外面放哨,一见到有人走过来就吹口哨,为此我口哨学的非常好,吹起来恨不得整个嘉定城都能听到。</div> <h3>  初三时他热恋上一个姑娘,一个“像朝霞一样美丽”的姑娘。那个年代中学生恋爱将被视为流氓行为,闹不好连性命都要丢掉。他只能偷偷地给她写信。也许为了写好他的情书,就去读文、习字、学诗、作画。人是极聪敏的,也很刻苦。很快练的落笔成章,挥毫出画。他写给那姑娘的情书落款总喜欢签上“快乐王子”的笔名。但是后来他没有追上那个姑娘,失恋后的他很痛苦,写了很多忧伤的诗,并把笔名改为“寒山居士”。每次看他的画,读他的诗我都会受他的感染,看的自己也一副愁云惨雾的样子。 </h3><div>  一九七一年,他插队去了农村,我屯垦去了边疆。后来,他考入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系读书,等我在1979年从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返城回到嘉定后,他巳经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分配到一个很著名的文艺美术单位,从事书法与绘画工作。人依然很勤奋,他的画室小屋窗户深夜经常亮着灯。我喜欢他的画,觉得很美,有一种浓情悲意的风格,也许他还在爱恋那个“像朝霞一样美丽”的姑娘。</div><div>  后来,不知为何他决意要出国,去学习,去深造,去漂洋过海开创他那更美好的前途,实现他梦想中的辉煌。</div> <h3><br></h3><div>  在结婚不到一年,孩子即将出生的时候他去了日本,一去就音讯全无。后来,便有了传闻:传闻他遭人暗害,传闻他绝望自杀,传闻他…… </div><div>  传闻毕竟是传闻,没有确切消息。确切的是他的妻子泪水哭干,女儿不知道爸爸模样。我为他的失踪感到惋惜。</div><div> 雾更浓了,夜雾中我似乎又听见了《西波涅》那一曲优美动听的小提琴声;感觉到那熟悉的画室亮着灯,他在里面写着诗,画着画…… </div><div> 沈力写于2003年</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