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是油匠—-写在父亲百年诞辰之际(副本)

乌犍

<h1>  父亲赵立德1918年10月20日出生(戊午年九月十六),2001年6月21日因病逝世,享年83岁。父亲生前是一位从事园林古建油漆作的普通工人,辛勤劳动一生,为古建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由于贡献突出,曾于1956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是首都园林系统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人。四次获得北京市劳动模范、三次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一次北京市五好职工的荣誉称号,是首都园林系统获市级劳模称号次数最多的人。</h1> <h1> (一)、艰辛刻苦的少年</h1><h1> 父亲出生在亦工亦农的家庭,爷爷赵洵很早就在京城从事古建筑修建工作,奶奶在老家务农。1935年爷爷带领工人大修天坛祈年殿(俗称大兰亭)时,不幸从脚手架上掉下来摔成半身不遂,卧床三年后于1938年去逝,享年57岁。家中只剩下了年过半百的奶奶和年轻的父亲,时年父亲20岁。此前俩三年间,父亲的哥哥、嫂子相继因病英年早逝,出嫁之后的姐姐在1937年被日本鬼子的飞机炸死。此后,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父亲尚稚嫩的肩膀上。</h1> <h1>  这张十六岁在前门益泰和油漆局学徒时的照片,是父亲留存下来最早的照片,估计也是生来第一次照相。<br /> 父亲继承了爷爷搞古建的家传,小学四年级尚未毕业在老家农村劳动两年之后,于1933年不满15岁时就从涿州挟河村到北京前门外晓市大街的益泰和油漆局当学徒。益泰和油漆局是北京有名的油漆作坊铺,承揽着宫殿衙门、王府宅院和私家花园等古建修缮事项。尚未成年的父亲忍受着生活的艰辛,凭着心灵手巧和细心钻研,加之为人厚道勤快练就了一身古建油饰的好技术,后来又自学了预算和计划。学徒三年后还没出师就被委以"重任",带领几十个人出去干活。掌柜的去世后,父亲做了领班。解放后,又和几位工友创建了前进油漆局,任经理。</h1><h1><br /></h1><h1><br /></h1><h1><br /></h1><h1><br /></h1> <h1>  (二)、苦干拼博的中年 </h1><h1> 1952年颐和园维修东宫门外的大牌楼时,父亲只是颐和园临时工,负责该工程的油饰任务。他精心核算,统筹安排,组织油作工匠施工,仅用2700元、18天的时间就把大牌楼修饰一新,工程预算准确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做到造价低质量好,得到当时颐和园主任藏文林(后任市园林局副局长)和市公园管委会领导的好评,一位当时公园管委会的老领导高兴的说:"万事开头难,这个工程给(解放后)公园的修复带了个好头"。为此,父亲于当年10月在颐和园转为长期工,按技术定了最高的七级,并任命为修建队油画工工长。</h1><h1> 从此以后,父亲就和北京及国内多处公园的古建筑维护修复结下了不解之缘。</h1> <h1>  五十年代初期,抗美援朝战争刚刚胜利结束,人心思进,全国掀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潮,已荒芜残破不堪的公园古建筑修复也提到政府的日程上来。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国家财力捉襟见肘,颐和园管委会想用有限的财政资金先启动修缮标志性建筑佛香阁工程,以41万元的预算价格准备外包给一个大型建筑公司<br /> 年方35岁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后,经过反复测算认为工程造价高估冒算不少;又经与工友商量认为颐和园自己的工队再聘几个画工完全有能力完成这项工程。父亲找到园领导和当时市园林处领导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且保证按期竣工并节省资金一半。开明的领导碰到年轻敢为勇挑重担的父亲,当即拍板修缮佛香阁的工程交给父亲组织实施。<br /> 父亲接手任务后,精心组织工程队人员,合理安排施工,身体力行起早贪黑,苦干加巧干,改革操作工艺和贴金方法,创立了一麻五灰地仗工艺,设计了便于狭小空间使用的双刃斧头及金罩油技术,组织工人实施分档流水作业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没有大型施工机械和工具的情况下,带领工人肩扛手抬,完成了八面三层四重檐41米高佛香阁的打牮拨正,更换了35种18.4万块琉璃瓦,工期仅用了八个月,就按原貌将佛香阁油饰彩画一新,费用只用了21万元,节省资金近百分之五十。省下的资金又修整了长廊、智慧海、谐趣园、五方阁等景点,真正做到了多快好省,且工程质量上乘。由于贡献突出,父亲因此也获得了不少荣誉:当年入了党,被评为北京市劳模,1956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h1><h1> </h1> <h1>  1956年父亲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也是解放后北京园林系统第一个全国先进工作者(劳模),并出席了全国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大会4月30日下午开幕,毛泽东主席和全体中央政治局委员出席了会议。大会正式代表和特邀代表6156人,北京市正式代表49人(不含中央在京单位行业选出的代表)。北京市代表团成立临时党支部,父亲被推举为临时党支部第一党小组组长。</h1> <h1>翻拍自父亲保存下来的1956年5月1日的北京日报</h1> <h1>  翻拍自父亲保存的1956年5月3日的中国青年报。五一节天安门前游行的队伍,全国先进工作者方队走在游行队伍最前列,当年父亲也在这个队伍中。</h1><h1> 那是一个朝气蓬勃火红的年代!那是一个比付出比奉献的时代!劳动者最光荣,劳动模范受到全社会的尊重。</h1> <h1>  父亲一生从事古建筑维修工作五十余年,他身体力行,刻苦钻研,常年坚持在施工一线,实践经验丰富,技术技艺娴熟。他参加或主持施工过的工程有:北京颐和园、香山、北海、景山、碧云寺、卧佛寺、潭柘寺、戒台寺、八大处、日坛、月坛、十三陵等名胜古迹、庙宇、皇家园林等;北京天安门、广安门城楼、东便门角楼;旧英国使馆、赵登禹、张自忠、冯志安、何思源等名人宅邸;邯郸丛台、北戴河鸽子窝、烟台博物馆、哈尔滨文庙、中央美院、老致美楼、同仁堂、新西苑饭店、惠中饭店等建筑。</h1> <h1>  维修过有特点的项目有:三十年代天津东大沽三官庙塑像拨金,碧云寺八百罗汉银箔罩漆,中山公园保卫和平坊扫金油饰,北海小西天观音殿二麻七灰一布地仗,北海天王殿楠木烫蜡,万春园别墅等多处匾额的刻字、堆字,佛香阁、转轮藏内檐传统不加血料地仗的保护等。</h1> <h1>实施过仿古建筑地仗新工艺的项目有:八十年代以来,在北京西郊花园、上海淀山湖大观园、东北五大连池、武汉黄鹤楼重建、济南解放阁、北京昌平公园、朝阳公园等新建仿古建筑混凝土构件上率先使用了不加血料的地仗新工艺,使传统地仗工艺在混凝土构件上有了创新和发展。</h1> <h1>1958年在北海公园白塔修缮工地</h1> <h1> (三)、继续奉献的老年</h1><h1> 五、六十年代当过全国劳模的人,在文革中大多都像著名劳模时传祥一样,有过被挨整的经历。父亲做为北京市和全国劳模,曾在开会期间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邓小平、彭真一起照过集体合影,也莫名其妙的成了罪证,被打成"黑劳模"、"工贼",施工队长被免职,隔离审查不让回家。被戴上二尺多高的帽子,脖子上挂上铁板做的大牌子,拉到局里给"走资派"陪斗,晚上不让睡觉,写检查,白天还要干活当壮工。虽然1972年又让当了油画队副队长(原来是队长),但直到1978年底,才在市园林局三级干部会上,正式给父亲平反恢复名誉。此前子女们在参军、入党等问题上也受到了影响。</h1> <h1>  等风停了,雨住了,文革结束了,父亲也六十退休进入老年人的行列了。</h1><h1>因为文革影响技术工断档,公司新招来的新工人多,接班的子弟多,应公司领导的要求让他留在公司把年青人带一带。此时父亲没有去社会上当高价老头,也没为一己之利去揽工程挣外块,退休后很多公司高薪聘请没去,而是弘扬劳模和工匠精神,留在原国有单位园林局古建公司返聘每月只多拿30元补差工资。多年来,传授技术以老带新,还利用业余时间,编写了"园林古建工程操作规程"(此规程1985年5月在公司正式试行),多次给青工办学习班和技术培训班,也曾到当时的北京林学院给大学生讲过古建油画技术课。</h1><h1> 退休之后的十几年里,他曾多次带队或作为技术顾问完成了公司的古建施工任务,还坚持亲自上架操作,一直没有离开过生产一线。</h1> <h1>1979年参加潭柘寺大修油作施工</h1> <h1>1981年在烟台毓皇顶工地</h1> <h1>1984年在武汉东湖与古建公司领导专家合影</h1> <h1>图为1984年在武汉黄鹤楼工地住处。</h1><h1> 父亲带队去黄鹤楼施工,武汉方面单独给他安排住在条件很好的大东门饭店。只住了两天,为了和工人一起便于组织施工,就搬到工地和工人住在了一起。</h1> <h1>  1984年8月在黄鹤楼工地施工时亲自上架登高操作贴金——-武汉长江日报记者拍摄报道</h1> <h1>  九月的武汉,气温高达40度;新重建的黄鹤楼60米高,66岁的父亲每天都要上下好几趟,看质量,查安全,安排施工。奋战40天,终于以优异的质量完成了黄鹤楼一期油饰任务。期间还为武汉市园林局领导干部举办了一次园林古建筑维修知识讲座。</h1><h1> 1984年,已经退休六年的父亲又一次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h1> <h1>  1984年9月黄鹤楼油饰完工后,又从火炉武汉转到了10月即飞雪的黑龙江五大莲池工期吃紧的工地上</h1> <h1>  1988年颐和园佛香阁建国之后第二次大修。虽然父亲退休已经十年了,还是被古建公司聘为技术顾问,与王殿贵、顾永林两位老师傅全程参与了这次大修施工。这三位老匠师都是1954年第一次大修佛香阁工程时的参与者。</h1> <h1>  解放后颐和园长廊四次大的油饰彩画修缮工程。第一次1959年国庆十周年献礼工程,第二次1978—1979年,第三次1988年,第四次1999年。父亲第一次是带队主持施工,第二次直接参与,第三次是退休之后返聘参加。</h1> <h1>  七十五岁了,得过两次脑梗之后的父亲年迈多病,身体大不如前,不能再干体力活了,就在家总结他几十年的古建油漆作经验。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父亲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完成了两部书稿的基础底稿工作。</h1> <h1>我在太原为父亲校对打印出的书稿</h1> <h1>  1999年底,凝聚了父亲晚年心血、以父亲为主编写的"清代古建筑油漆作工艺"一书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76千字,彩图32张,墨线图25幅。中国古建筑学家、原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为该书题写了书名;我国著名古建筑保护与研究专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杜仙洲先生亲自为该书作序。杜仙洲对父亲赵立德的评价是"从事古建油漆作工艺多年,操作技术熟练,实践经验丰富,成绩卓著,享有很高荣誉",并在序言中坦言在阅读书稿时"从中获得了许多专业知识,有些是未曾闻见的东西,可谓受益匪浅"。</h1> <h1>  全国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将他的"罗哲文建筑文集"一书赠与父亲</h1> <h1> (四)、丰厚的荣誉回报</h1><h1> 辛勤的付出也得到了组织上和工友们的认可。虽然物质上的回报微乎其微,但精神上荣誉上的回报是丰厚的,还数次参加了工会组织的劳模休假疗养。父亲除1956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之外,还先后于1954年、1955年、1957年、1984年四次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58年、1959年、1960年三次连续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1964年被评为市五好职工。一生获得全国和省市级如此多的模范先进称号的普通工人,起码在园林系统的职工中是为数不多或者是仅有的。</h1> <h1>1957、1958、1959、1960连续四年被评为市劳模和先进工作者</h1> <h1>  1960年油画队被评为北京市先进集体,父亲作为先进集体的代表出席了北京市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h1> <h1>1964年参加市五好集体和五好职工代表大会</h1> <h1>八十年代连续多年被市园林局评为优秀党员</h1> <h1>获得的部分奖章</h1> <h1>  那个时期劳模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市总工会组织劳模到风景名胜区休息疗养。父亲有幸在常年辛苦的劳动之余,多次参加暂短的劳模疗养,得以放松一下疲惫的身心。</h1> <h1>北戴河海滨.1954.9</h1> <h1>1955年6月在北戴河休养</h1> <h1>1979年7月北戴河</h1> <h1>  1982年9月与园林系统全国和市级劳模在北戴河休养期间在山海关留影。父亲右侧是197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刘长文。刘叔在颐和园工作,是我家一个大杂院对门相距不到十米的老邻居。一个户数不多的小院出了两个全国劳模,在当时一时传为美谈。</h1> <h1>1985年北戴河</h1> <h1>与北京园林系统的劳模游桂林漓江</h1> <h1>与同游漓江的老邻居全国劳动模范刘长文等合影留念</h1> <h1>  (五)、与家人在一起的老照片</h1><h1> 父亲把全部精力和时间放在工作上了,和家人在一起的机会就少了,合照的照片更少。</h1><h1> 这张照片是我记忆中第一次家庭合影。1954年冬天在老家,与父亲同村的工友赵德水用120相机拍摄的。当时我才5岁,父亲36岁。<br /></h1> <h1>1987年3月,在江西九江参加农业部会议之后绕道上海青浦县淀山湖大观园建设工地,看望已届古稀仍在工地干活的父亲。这也是我单独和父亲唯一的一张合影。</h1> <h1>  (六)、子女心中的丰碑</h1><h1> 1999年,北京工人报推出了"采访当年创业者"专栏,集中报导了几位解放初期五十年代为北京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全国工人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在当年8月30日第一版以"画栋雕梁六十年"为题,报导了父亲赵立德。</h1> <h1>  劳模起家后来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李瑞环动情地形容五、六十年代的劳模:那时候的劳模简单说就是干得多、干得快、干得好,吃苦多、吃亏多、奉献多。多干、吃亏几乎成了劳模的缩影。劳模出身的张百发当时作报告讲劳模的一句话,叫"学吃亏,会吃亏,经常吃亏不皱眉"。我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干的多、奉献多、不计报酬、一生甘于清贫的老劳模。<br /> 感谢北京工人报和记者黄葵,不辞辛苦接地气深入普通家庭采访一位年逾八旬的普通老工人,图文并茂的把父亲赵立德的主要事迹立体全方位呈现给了读者,也让我们做子女的对父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因为母爱可以直接体会到;而父爱,深藏于心,则要慢慢去体会。从父母身上获得的遗传基因和做人的美德将伴随子女终生!<br /> 父亲时年81周岁,接受采访两年后辞世。这也是父亲一生中最后一次接受记者的采访。</h1><h1> 此前,父亲印象深刻的是八十年代初著名记者司马小萌对他的摄像采访报导,采访内容曾在北京电视台晚间专栏节目中连续播放了一周。</h1> <h1>  北京市园林古建公司成立55周年之际,印制了一本图文并茂的纪念文集。其中登载的由父亲徒弟的徒弟、获得公司55周年特别贡献奖得主郭维合写的文章,给予了父亲很高的评价。</h1><h1> </h1> <h1>  古建公司从成立55年以来在所有员工中评选出为首都园林和公司建设贡献突出的55名领导和工人代表,父亲名列其中。</h1> <h1>  2007年市园林古建公司给父亲颁发的特别贡献奖,此时父亲已去世六年。</h1> <h1>  2016年12月28日上午,在明城墙遗址公园内又添城市新景观,北京首个市级劳模墙正式落成,北京市解放以来历届1197名全国劳模的名字全部被镌刻在取自房山高四米的四块青白石劳模墙墙体上。</h1> <h1>  在1956年全国劳模的碑刻上找到了父亲赵立德的名字。此情此景,辛劳一生把奉献和荣誉看得高于一切的父亲在天之灵一定会感到很欣慰!</h1> <h1>  在劳模广场巧遇这位老人家,老人热情地给我看她当年的照片。她就是第一位纺织挡车工全国劳模~ 韩茶仙<br /> 韩老曾是北京清河制呢厂一名纺织工人,四次被评为北京市劳模,1959年被评为全国劳模。退休前曾任北京纺织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工会副主席。<br /> 热情的老劳模与我这个劳模后代合影。老人家86高龄了,耳聪目明,行动自如。说起我父亲赵立德的名字她还记得很清楚,说一起参加过好几次市劳模表彰大会呢!</h1> <h1>  " 劳模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是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人民的楷模,劳模是时代的永远领跑者"(摘自北京市总工会在劳模广场碑刻前言)。国家和人民不应忘记他(她)们。<br /> 为北京市总工会建立劳模广场的举措点赞!为劳模墙建在明城墙遗址公园点赞!</h1><h1> 父亲永远是子女心中的骄傲!</h1> <h1>补记:1、父亲全部精力放在了他喜欢的古建油作工作上,家庭家务就全部落在了没上过学也没有参加过工作的母亲身上。记得我十几岁时,家中上有年迈的奶奶,下有年幼的弟弟妹妹,一家八口人仅凭父亲一人的工资收入,月月入不敷出,确实让操持家务的母亲操碎了心。所以父亲获得的荣誉,很大程度也有母亲的心血付出。父亲去世后,弟妹们对母亲都很体贴孝顺,2017年母亲以96周岁高龄离世,去天堂与父亲团聚了。母亲生前是所在小区年龄最高的老人,此足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h1> <h1>补记:2、父亲是个内向不善言辞的人,记忆中每天上班早出晚归的父亲已经很累了,没有时间、精力和子女们交流,在家也不愿多说工作情况,所以对父亲在单位的事情了解不多,只知道每年都能得奖状(文革中断了档)。对父亲小时候的事情和工作中的业绩很多都是来自于市园林局、市园林古建公司编印的"优秀共产党员事迹选"、"当代北京园林发展史"、"1952-2007辉煌55周年"等书册和父亲遗存文革中写的简历自传等资料。</h1><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