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昨夜雨疏风骤"--如梦令 【宋】李清照。</h3><h3>"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日看花花欲落"。--惜花吟 【唐】鲍君徽</h3><h3> 昨晚雨雪飘然,今晨骤然降温,冻得不能出门,阳台远望路边的花儿尽显憔悴,似乎冷清的街道更适合清明的氛围。</h3><h3> 不记得多久未在家乡过清明了,似乎记忆里只有小时候的情景。</h3><h3> 清明,家乡多叫"寒食",妈妈曾告诉我,这一天是不允许开火做饭的,所以头一天把鸡蛋煮好,用不同颜色的染料,把鸡蛋染成各种颜色,用五彩毛线编织成网兜,陆续把鸡蛋放入,一串串的提在手中,仿佛一盏盏五彩的古灯笼,感觉特别好看。当然偶尔也会掺杂大大的鹅蛋在其中,放入一两个,感觉倍牛!</h3><h3> 提一串熟鸡蛋,约三五玩伴,爬附近的罗鼓子山(只记得乡音称呼,名字为何字可惜未曾用心探寻),拿出一个鸡蛋从山顶往下滚,看谁的鸡蛋滚的最远,寓意也最好。</h3><h3> 滚完鸡蛋,剥皮吃下,然后就开始了彼此之间的较量,选取自认为厉害的鸡蛋,两两相碰,破碎一方为输,鸡蛋归对方所有,如果谁连续碰赢几个对手,仿佛感觉自己手里的就是"神蛋",无往不利。</h3><h3> 偶尔不与玩伴同行,也会和哥哥较量一下,记得曾有一年,哥哥找了一块极像鹅蛋的石头,染上玫红的染料,逗弄于我,现在石头还在老家放着,每每看见,想来,极是有趣。</h3><h3> 除了不能开火吃鸡蛋的风俗,每逢清明,每家每户都要在院门上插上柳枝松枝,红漆大门上绿枝随风摆动,一遛大街看去,别有一番氛围。</h3><h3> 小时候不知道这些习俗的来历,后来知道了清明节的来历,听过介子推的故事,方知"寒食""插柳松"习俗的由来。</h3><h3> 清明节在小时候的我眼里,纪念的意味似乎远没有父母会带我们去踏青来的有吸引力。这一天父母如果闲暇,会带我们去登跋山,会去跋山水库游玩一番,听说水库底下,有一个跟水库一样大小的乌龟,甚是神奇。最喜欢的是在黑黑的淤泥里,扒出一个个斗大的河蚌,满载而归,等父母把蚌肉扒出,来日或炒或煮,满足小时候贪吃的欲望。</h3><h3> 离家求学工作以后,也或许是女孩子的缘故,清明节成了可有可无的节日,只是在他乡,当清明这一天,还是会忆起小时候的情形,思乡之情悄然落入心间,想来故乡的清明依然如故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