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三月底的江南,难得天公作美,收敛了绵绵阴雨,暂别了春寒料峭,温度骤然上升,迎来了一连数日晴好的天气。“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春天如约而至,正是踏青游访的好时节。 </h1><h1> 趁着出行淡季,经过提前预约, 三十日一大早,我便踏上了南行的列车直下江西上饶,前去寻访阔别已二十年的好友林正君。科技的日新月异,发达的通迅和便利的交通,拉近了彼此时空的距离,让人全然无忌古人寻友“九日驰驱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的那种沮丧和懊恼,尽情享受着旅途的舒心和惬意。 转瞬即逝的风景 , 悠然自得的心境,不觉间勾起了无尽的遐思……</h1> <h1> 与林正君的相识,缘于九八年的福建石狮。经朋友引荐,我辞掉了工艺厂的工作,去了当时业界颇具盛名的画苑开始学习油画。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欧美等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那里数以万计的油画工作者,也造就了许多名师大腕,各种名号的画苑星罗林立,吸引着全国各地众多行业的美术爱好者慕名而来。初进画苑,经过短暂的相处,性情谦和、为人诚恳的林君自然与我一见如故,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h1><h1> 林君是江西弋阳人,自幼酷爱绘画艺术,能远赴福建学习,一直得益于姐姐的倾力资助,才有幸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发展。 </h1> <h1> 与林君分别还是两年后的事情, 由于后来生活上的难以为继,我迫不得已中断学习,去了当地一家玻璃工艺厂工作。虽然相距十多公里,没能朝夕与共了,不过工余之际,几个关系甚密的画友还是时有小聚,黄金海岸的嬉戏、侨乡小镇的徜徉……我们一起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 </h1><h1> 2000年离开福建后,由于人生的跌宕起伏、前途的辗转奔忙,加上当时通讯的落后等各种因素,导致众友之间一直了无音讯。待生活落定、重拾友情时,才发现世事沧桑、别时容易见时难。 </h1> <h1> 一次无心的百度姓名搜索,并通过电话确认,让我惊喜地找到了一直念念不忘的林君!历经多年孜孜以求的磨砺,苦尽甘来,林君已在艺术领域颇有建树,纯熟的画技画风在圈内早已是赫赫有名,并多次获得大奖。艺术是相通的,当地优质的玉石资源,又让林君找到了另一种契机、另一块可以施展才华的天地。凭着对艺术独到的敏锐力,在玉雕领域,林君同样成绩斐然,获得了业界一致的推崇和众多的殊荣。从油画到玉雕,相得益彰的艺术融合,林君一直在不懈的探索和追求…… </h1><h1>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山路,不觉到君家”。飞驰的列车,甩开了一路路目不暇接的风景,还未从往事的回忆中恍过神来,三小时短暂的车程已攸然而过。 </h1> <h1> “久别重逢非少年,执杯相劝莫相拦。额头已把光阴记,万语千言不忍谈”。二十年的分别,风风雨雨的人生,有太多的坎坷艰辛,也有太多的美好回忆。生活磨掉了年少的轻狂,却磨不去内心的本真,从意气风发的韶华到历尽沧桑的中年,我们相顾无惊,植根于骨髓的敦厚平实的本性,让我们依然心无旁骛、畅所欲言。岁月的淬炼和生活的沉淀,也让林君平添了更多的儒雅、睿智和从容。</h1> <h1> 朋友,是阳光下色彩斑澜的浪花, 每一次美丽的相遇,带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欣喜和感动,也带给我们更多的自信和成长。“君子之交淡如水”,人生,是一次远足的修行,以德相交、以礼相待,才能天长地久;心存感恩、共进互勉,才能一生一世。</h1> <h1>深圳文博会金奖</h1> <h1> 最近,林君正潜心为客户打造的一组黄腊石雕《十八罗汉》,即将亮相省文博会,相信在群英荟萃的玉雕界,一定会大放光彩……</h1> <h1>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h1> <h1> 最后,引用林君的一段分享作为共勉:“修行,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坦然地接受残缺,用智慧看透世间黑白,并用一颗善良的心成就一切美好;修行,就是用一颗宽容的心,坦然地接纳无法改变的不好,容得下别人的中伤,忍得住困苦的折磨,放得下挽留不了的美好。”我想,这也或许就是林君的艺术人生和艺术情怀吧!</h1><h1>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愿林正君在当下艺术的春天里再接再励、再创辉煌!</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