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每年桃花盛开清明之时,村头的高大碑楼在春风的吹拂下会传来一阵又一阵悠扬的天籁之音,它是由清脆悦耳的风铃声和铜板相互撞击,组成的天然音乐,它是我这辈子听过的,最特别、最好听的音乐,人工是演奏不出来的,它的声音高低快慢由老天决定,由风速来控制。它是一曲曲天外之音。真惊叹古代的能工巧匠们结合大自然的神奇风力,创造的这天籁之音。于是引来了一群又一群春燕为它伴舞绕着碑楼上下飞跃,随风飘舞。我家的自留地就在碑楼旁边的崖上,我常常站在碑楼下仰望高不可及的碑楼,听着美炒的铜铃音乐,如痴如醉。仿佛进入了传说的仙境。</h1><h1>这时候比我大二个月的小表姐会跟着姑妈屁颠屁颠地象小燕一样飞来了,于是全家会时刻响起小表姐象喜鹊一样的叽叽喳喳欢笑声。小表姐是姑妈的掌上明珠,这要从姑妈的身世说起,姑妈从小父母双亡,由奶奶抚养长大和主持出嫁,对方家景不错,可惜处在兵慌马乱的时代,有一天村里下了通知要姑夫去抬担架,从此一去不复返活不見人死不见尸。那时候姑妈已怀有身孕,几个月后姑妈生下了表哥。姑妈望眼欲穿,每天以泪洗面,等呀等,一直等到表哥十二岁了,也没見个音讯和人影。</h1><h1>后来他公公見实在等不回来了就出面给她招了上门女婿,一年以后小表姐出生了,两口子别提多疼爱这小女儿,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丢了。</h1><h1>表姐来了三叔赶紧把表妹琴儿也接来。表妹是个苦命的孩子,母亲因为婚姻不幸抑郁而亡,父亲也不久去世了,爷爷奶奶心疼这苦命的小孙女,只怕她受了委屈,从小就处处护着她,所以表妹从小就胆小,見人怯生生的。我们三个遇到一起,快乐地跳起来,我说咱们叫上三奶家小姑,一起去碑楼玩耍吧。</h1><h1>碑楼在我们巷的东头,据说是薛家为记念祖上有功的先人建造的,连我老奶也不知是啥时代造的,因为她嫁到这里就已经存在,反正很久很久了。我们一路蹦跳着穿过打麦场就能看到了。远远望去它是那么高大,那么雄伟。挑起的飞檐上站着一排排走兽,上面是一个圆頂,天上飞着朵朵白云,园顶直接插入云霄,怪不得老奶说半截插入云里头。</h1><h1>这是一座大概十余丈的石刻和砖雕六角形建筑,最下边是六根石刻柱子,中间夾着六块宽而长的青石刻碑,虽然当时我们还认不了几个字,但好多次象看天书一样仔细欣赏,想找到一个自己认识的字,但最后都是徒劳的因为碑文都是繁体字,对于我们上一.二年级的小孩来说,觉得它好神奇、好漂亮。往上望去,一排排砖雕逐渐向外沿伸,形成了六个挑起的飞檐。下面一个角上挂一颗铜铃,后边分别挂几排铜板,风一吹铜铃晃动发出悦耳的响声,铜板一撞一撞的附合着,弹奏出一曲曲好听的音乐。</h1><h1>我们费劲地互相帮助爬上了它的底座,底座向外沿伸一米多,我们尽情地围着它转圈圈捉迷藏,跑累了就一块一块的摸着石刻和边柱上的雕刻花纹。实在太累了,表姐就在台上唱起了表花,说这里可比在二奶家的桌子上唱戏宽畅多了,不怕掉下去。表姐家在镇上,看的戏多见的世面广,</h1><h1>性格外向,我特羡慕她会唱很多戏,什么表花,游西湖,窦娥冤,……等等都会来上几句,小腰一扭一扭的唱的有模有样,引得我们一阵阵笑声。</h1><h1>今年过年見到了多年未見的表姐,说起那段往事,都记忆犹新不觉都哈哈大笑起来。</h1><h1>六十多年过去了,现如今忘这忘那,却总也忘不了那快乐的童年,那天籁般的美炒音乐,只可惜那雄伟的碑楼在六十年代毁于一旦,祖先的文化遗产和雄伟建筑,后辈再也看不到了,太遗憾和可惜了。</h1><h1>世上各种美好的东西,失去的永远不复存在。現在只留下遗址和传说。让我们珍惜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一切美好的人和事,祝一切都平安吉祥吧!</h1><h1><br></h1><h1><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