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清明祭祀在秦汉时代就有记录。《汉书.严延年传》有载,严氏从千里之外回乡祭墓。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h1> <h1> 参加祭祀都是血缘亲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家庭要想兴旺发达,做人做事都要懂得讲规矩。写成文字就是家训,表现形式就是家风。</h1> <h1>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几乎所有家庭都以此为标准,其核心内容是“忠孝礼义信”。我家的家风是“忠孝仁义礼智信”。</h1> <h1> 犹记得自醒事起,每日祖母带着我打扫庭院、擦拭桌椅,洗漱完毕先摆好桌椅、端菜舀汤,分发碗筷,从长辈开始动筷,爷爷教我用筷子有几大禁忌1.三长两短,筷子长短不齐;<br> 2.仙人指路,像拿筷子指人;<br> 3.品箸留声,含在嘴里发出声音;<br> 4.击碗敲盘,像敲鼓一样;<br> 5.迷箸刨坟,在餐盘里乱翻;<br> 6.执箸巡城,在满桌盘子上空逡巡;<br> 7.泪箸遗珠,加菜时汤汁滴撒;<br> 还有将筷子插在碗里,将筷子颠倒使用,交叉放在碗盘里……等等。</h1> <h1> 出门游玩要告知家里长辈,黄昏前必须返家,在伙伴家看到人家开始摆桌吃饭就得告辞回来……整个童年就按此规矩成长为少年,祖父祖母勤俭的习惯也传给了我,忠厚处世的手段烙印在我的骨子里,老家房子在03年的秋雨中化为废墟,房子塌了,门楣上的“耕读”二字依然存在。祖父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br> 读书能吸取前人的才识,把见识化为自己的知识,需要在生活中学以致用,开阔视野还是需要行走四方的。我家的家训是“忠厚传家久,读书继世长”。</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