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又是一年清明节,我借美篇这个平台以自己的方式寄托对母亲的思念🙏🙏🙏</h3><h3><br></h3><h3> 我的母亲是人世间最普通不过的母亲了,13年前的秋天,年仅六十八岁的老母亲就永远离开了我们,但在我们儿女心中,母亲所留下的桩桩件件就象是一座座丰碑,永远难以忘怀。<br><br></h3><h3></h3><h3> 由于外祖父家家道中落,儿女众多,母亲12岁就到了我家做童养媳,在我家读完了高小,教了几年小学,后因生产队请她回来做会计,就此辞职回家务农、并操持家务;我父亲很小就参加了革命,工作忙碌,很少顾家,家里的大事小事都由母亲一手操办;成年的父母结婚后,母亲许久未曾生育,祖母盼孙心切、时常数落母亲(至我父亲时我们家已单传三代了);母亲直到27岁时才生了我哥,后接二连三的怀了五胎,目前长大成人的就我们兄妹四人。</h3><h3> </h3><h3> 在工人农民当家作主的年代,我们这样的四属户家庭是多少要受些歧视的。从我懂事起,母亲就带着我一同干农活、挣工分;我放过牛、拾过粪、打过柴、担过脚,插田扮割禾、开田修路更不用说了;那时的父亲就三十几块钱一个月的工资,每年得拿出一半交到生产队买工分,不然就没饭吃。</h3><h3><br></h3><h3> 母亲对我们管得很严;儿时的我年少不懂事,常和母亲顶嘴,因此少不了受母亲的责骂,当时还时不时和母亲睹气,现在想来何常不是一种幸福啊。</h3><h3><br></h3><h3>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是我们村三个女能人之一,能写会算,能说会道,农村几乎没有事情能难得住她;抚养着四个小孩的母亲就象一架整天忙碌的机器,没得停息。祖母在世时,还要照顾老祖母。</h3><br><h3></h3><h3> 父亲虽然是国家干部,但靠父亲那点微薄的工资、对我们这样一个七口之众的大家庭来说家境并不宽裕,但是有了母亲的勤俭持家,我们兄妹几个从小到大很少碰到过缺衣少食的时候;困难时期虽然不能餐餐吃上白米饭,但红茹杂粮还是足可充饥;母亲手聪,儿时我们兄妹的衣服都出自母亲之手;老大穿过、改一改给老二穿,一件衣服要穿三、四个人,破得不能再补了才会卖到代销店;母亲生性好强,我记得,母亲很少求人办事,向人借钱借物;她常教育我们说:“不要随便就求人,凡事求人矮三分,自己的事情要尽量由自己解决”。</h3> <h3></h3><h3> 改革开放后,农村生活稍有好转,近50岁的母亲准备给家里盖几间新房,在一次烧砖时不小心从窑上摔了下来,摔断了双手。父亲把母亲接到县人民医院,治疗了一个多月、手臂慢慢地康复了;母亲出院后不久,照样奔走于堂前屋后、田间地头。在我们兄妹相继长大后,母亲也快60了,可能是劳累过度的原因,母亲犯起了腰痛病,本来笔挺的腰板痛得变成了一张弓;经多方治疗也没见好转;父亲退休返乡后,我们都劝母亲不要干活了,但她还坚持要喂猪,说是轻活养身体,同时也能增加点收入、供我弟弟读大学。</h3><h3><br></h3><h3> 几年后,又一次不幸降临到母亲身上,62岁的老母亲高血压中风住进了医院,治疗一个多月后还是落下了残疾,右手和右脚都不灵活了,顽强的母亲凭着超常的毅力学会了用左手做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操劳了一辈子的母亲本该到了享清福的年龄了,但无情的病魔却在不时的摧残我的母亲,但母亲仍能笑对人生的艰难和不幸。</h3><div><br></div> 母亲从医院出院后,我哥接她和父亲来娄底住了半年,以便继续治疗;时间一长,母亲就要求回老家居住;我们了解母亲的性格和心思,就顺了她的意;送她回老家时,老人家特意交待我哥,要我哥开车从我妹妹家过、要看看她家盖的新房;车到小妹家门前时,母亲高兴的打开车门,凝望着她家的新房,这时我小妹全家人欢天喜地的来迎接老人家;母亲看过新房后说:“起得好,起得好,只要细妹子房子起好了,日子过得好我就放心了”。<div><br></div><div> 母亲后来就在祖屋度过了最后的六年多人生岁月。平时就和乡邻友好唠家常,看电视,打扑克;还时常帮助左邻右舍调解一些小纠纷。我父亲退休回家后,经常自己掏路费,为村组及当地学校找关系,跑资金,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有人和母亲说:你老倌子傻;可母亲笑称助人为快乐之源;对父亲所做的事情竭力支持,从不拖我父亲后腿。<br> </div><div> 母亲的最后岁月,基本上是与病魔抗争和对儿孙的牵挂中度过的,特别是对我哥的小孩,怪他们不应该把这么小的孩子送到好远的地方去(我侄女13岁就去了长沙读书、学艺),我母亲最为挂念;孩子偶尔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老人家总是拉着孙女的手问长问短,舍不得放下。<br> </div><div> 05年的农历十月十一日傍晚,母亲高血压再度中风,发病摔倒后就不省人事,县人民医院的医生看过后说,只有准备后事了;亲戚朋友、左邻右舍纷纷前来看望母亲;我们兄妹也从天南地北赶回老家陪母亲;我哥小孩从学校请假回来看望深爱着她的祖母;按照农村的习惯,我父亲从衣柜中拿出一枚戒指,说是我母亲在生时给长孙买的,原本是准备给孩子出嫁时做纪念的,但上天不予母亲便,母亲已无力等到那一天了;父亲把戒指经过母亲的手送给孙女,权当做个遗念吧;15岁的妹子也懂些事了,抱着祖母,热泪长流,一声声奶奶撕心裂肺,我母亲竟奇迹般地睁眼凝视着长孙女,好象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又说不出来似的,好久才合上眼睛。<br> </div><div> 复中六天后的中午,我的母亲与世长逝,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没有给我们留下片言只语,半点叮咛;留下的只有我们愧对母亲养育之恩而未报之遗憾和无尽的思念。<br><br><h3>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平凡中蕴藏着伟大,传统中透着开明的东方女性!</h3><h3><br></h3><h3> 我敬爱的母亲啊,您对我们的艰辛抚育之情和谆谆教诲之语,我们将受益终生,母亲!我们将永远怀念您🙏🙏🙏</h3></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感谢每一位美友对我原创作品的关注和认可,祝你们开心快乐每一天🌹🌹🌹</b></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vt82sla"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母亲的煤油灯</a></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uucagw9"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长寿面</a></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