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迁故事

向日葵

<h3>  一封写给习总书记的信,即唤醒了西安交通大学尘封已久的"西迁往事",也唤醒了众多西迁人的"西迁记忆"。</h3><h3> 3月28日,公司三位建厂初期的老前辈在陕西日报记者来厂进行西迁专访时追忆了他们当年的创业经历。</h3> <h3>  白述堂,原厂工会主席,尽管87岁高龄,但看上去依然精神矍铄,参与了汉江工具厂从选址到创建整个过程。老人记忆非常好,他说,当时本着"靠山、隐蔽、分散"的原则进行选点。建厂选址从1964年的四川重庆到青海西宁,从1967年的陕西杨家山到1968年最终选定汉中宗营,历尽周折与艰辛。建厂初期,条件非常艰苦,一边建设,一边还要搞"三通一平",即通水、通电、通路和平整土地。今天的狮子河桥,当时因没有材料,钱又不多不到位,大家想办法,硬是先用土一点点堆起,后用混凝土浇筑的土办法修建的。建厂初期只有四、五十人,大家没日没夜,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天一亮,全都出去干活,那时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快点把工厂建起来。</h3> <h3>  "没有奖金,只有精神"这是原厂宣传部长姜开祥在追忆往事时感人至深的一句话。姜部长1970年3月1日来厂,他说,当时汉工一片荒芜,厂里没有一棵树,电缆线都是职工家属自己挖沟铺埋的。看到此景真想打退堂鼓,尤其在修建一、二号井房时正值夏天,土多、灰大,尤其雨天,泥泞不堪。可一看到大家都这么干,都是拖家带口,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自己也就坚持下来。当时都住农村,没有通电,大家都按时上班,那时也不知道哪来的那股劲头,最让他感动的就是艰苦奋斗。</h3> <h3>  其次是不计报酬。先生产后生活,拉土方车大家全部出动,在褒河火车站卸水泥大家争先恐后,不分老少全部出动。从早到晚,挖地沟、挖电缆槽。五一节到留坝砍硬木盖房子,留坝距汉中路途遥远,那时交通又不方便,大家克服重重困难,每天每人只有两个馒头,工作繁重,生活艰苦但大家从无怨言。</h3> <h3>  感动之三是团结一心。修建厂房架钢梁没有吊车怎么办,五,六十人用肩膀抬着钢架。讲到这里让我想起了建厂初期的一些老照片。大家光着膀子,头顶烈日,风吹日晒抬钢架,一个个汗流浃背。生活中的粮食和蔬菜都是从外地拉回来的。有什么吃什么,拉回来什么吃什么。有时因连续多日吃同样的饭菜,日久伤食,有些饭菜直到后来都不想再吃。那时床上铺的是稻草,头顶露天,生活非常艰辛,但大家团结一致,只想着"三线建设要抓紧"。</h3> <h3>  徐振光,原厂总工程师。</h3><h3> 徐总提及汉工之所以能够生存发展,一是因为不断改进,不断学习,不断创造这一根本。公司先后引进涂层技术、热处理工艺、世界一流先进设备,认认真真学习他人的先进技术,结合实际不断改进,使产品内在质量提高有了可靠保证。</h3><h3> 二是&quot;三人行必有我师&quot;&quot;吾日三省吾身&quot;,促使我们有好的东西,就要学习。不只是看,还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向先进水平靠拢,引进技术不断发展。汉工正是适应市场发展规律,重视技术,重视产品开发,不断的发展,不断壮大,逐步处于国内工具行业领先水平。</h3><h3> 三是班子团结。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地传承,使企业不断的发展。</h3> <h3>  三位前辈鲜活的经历一次次感动着我,很想听他们继续讲下去,但因时间关系,我只能听到这些有限而又宝贵的心路历程。前辈的经历让我钦佩,更让我感到一个个普通人的伟大,"没有奖金,只有精神",多么朴素的话语,可又是怎样的一种境界,是胸怀大局,是艰苦奋斗,是无私奉献,是勇往直前。</h3><h3> 回想当时汉工的一片荒山,如今厂房林立,成为工具行业的引领者。汉工发展不易,50年风雨历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充分体现了一代代汉工人不忘初心、自强不息、追赶超越的西迁人的精神。</h3><h3> 是的,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岁月不断流转,精神永远传承。</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