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br />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快要到了,大寒食就早早地给父母上了坟,几天来心情总是处在对父母的怀念之中。特别是回到老家见到的街坊四邻、看到的旧屋房舍,睹物思人,家乡的一草一木更勾起了对父母的无尽思念。<br /> 难忘我们小时候经济困难,父母为我们吃上饭而奔波,父亲从几十元的工资中自己仅仅留下必须的生活费,把大部分工资带回家买供应粮;父亲那件西式棉衣不知道穿了多少年,对我印象最深,棉衣非常整洁但补了很多的补丁。难忘父亲的自身洁好,那个时候父亲掌握着一定的贷款权利,某年有一个村给我家送去了两麻袋粮食,我见到时非常兴奋,心里想这次可以放开肚子吃饱饭了。但是父亲回家见到粮食后脸色很不好看,记得第二天就借了生产队的马车让大叔给那个村送了回去。<br /> 生活困难最难的是母亲,我们在家姊妹兄弟六个都要给母亲要饭吃。现在想起来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特别是每年的春天是饥荒最大的时候,吃了上顿没下顿就是真实感受。记得那个时候母亲每天都在筹粮做饭,母亲把草种子在水里泡发,然后做成菜团子给我们充饥。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太难为母亲了。<br /> 难忘那样困难的日子里,父母一直坚持让我们上学读书,家里的事情再多,母亲也不耽误我们上学;家里再困难,母亲总是把我们装扮的整齐干净;家里经济再拮据,母亲总是告诫我们不要学校里的救济。<br /> 父亲的工作再忙碌,每每回家都要问我们的学习情况,都给我们正向的鼓励,教育我们好好学习、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父亲回家给我们的最好礼物就是铅笔和本子,给了我们学习的强大动力。<br /> 母亲尽管不识字,但是对于我们的学习却是一切优先,无论家里多么忙,母亲也不会耽误我们上学,总是按时辛苦做好的饭菜等我们放学回家就能吃上饭。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母亲总是把家里最好的干粮给我装进口袋里,嘱咐我们一定要吃饱,因为学习累、长身体,吃不好不行。母亲总是千叮咛万嘱咐。<br /> 父亲是我们家里的顶梁柱。记得父亲得病那年,我们接父亲在县医院治疗,晚上陪父亲在病房的时候,父亲总是问我的工作情况,嘱咐我老实做人、坦荡做事,特别是针对从事经济工作,父亲还是不放心的和我说"要看贼挨打,不要看贼吃饭",这句话影响了我的大半生。父亲病重期间,给我们写下了"万言书"作为遗嘱,告诉我们爱护母亲、关照叔婶、团结和睦……。父亲在病危弥留期间告诉我们,他去世后要一切从简处理,不要给街坊和同事造成破费。父亲离开我们最遗憾的事就是没有送走我奶奶,我们懂得父亲的心思,当我们告诉父亲放心奶奶的时候,从不流泪的父亲哽咽地流着泪说不出话。<br /> 父亲离休回家后参加了本村的党支部生活,并被推选为支部委员。父亲总是利用和乡亲们喝茶聊天的时间宣传党组织的政策,给乡亲们注入正能量。特别是在帮助街坊处理红白事的时候,父亲总是替街坊们着想,深得民心。父亲把本身就拮据的钱财资助家庭生活困难的街坊,资助乡亲们的孩子上学。<br /> 父亲去世后直到出殡三天的日子里,全村老幼自发地守候着,出殡路上排起了送葬长龙。村里有名的河大爷含着泪水不停的叨念"成文,好人呢、好人呢",父亲接济过的一位马姓老叔一直陪在父亲的灵柩旁,泪流满面"俺成文哥救了我,我不会忘记大恩的"。<br /> 父亲去世后我们担心母亲自己在家孤独,就把母亲接到城里。母亲80岁那年突发脑出血,经过医院抢救奇迹般的闯过了鬼门关,但是留下了小脑萎缩的后遗症。母亲的记忆力减退,到了后期不认识人,有时候连我们兄弟姐妹都认不出来。但是,母亲清醒的时候总是说"我这个病给你们添乱了",看着她的表情很内疚。尽管我们一再安慰她、宽慰她,但是她总是很自责。母亲对儿女的爱是无私的,记得母亲不能自理的日子里,我陪母亲在床上睡,母亲清醒的时候还坐起来给我搭被子,生怕冻着我。每当母亲给我揪被子的时候,我的泪水不能控制。记得有一次我和母亲聊天打发时间,母亲坐在沙发上,我拿了马扎与母亲对面坐着,母亲摸到了我的膝盖,随口说"这么冷你没有穿裤(棉裤)",我深受感动,母亲是深度的小脑萎缩症,但是还知道担心她儿子的冷暖。<br /> 母亲在世的时候给我最大的快乐就是我的小家带母亲出去踏青,午餐我们在酒店吃饭,看着母亲开心的样子,我心里感到特别的幸福。春节、中秋节等节日,母亲坐在我家正面沙发上,那是我心中最美的画卷,"家有一老,就是一宝"。<br /> 后来,母亲患了脑血栓。病魔致使母亲吞咽困难,随之而来的就是身体功能性衰竭。在医院里,母亲一直吃不下饭,靠输液维持生命,意识不清楚。但是,当我的女儿从济南赶回来的时候,祖孙俩拉着手,尽管母亲已经说不出话来了,但是从母亲充满激动的眼神里我能读懂母亲的心事和对下一代的期望。<br /> 母亲离开我们的时候我一直按着母亲的脉搏……。<br /> 明天就是清明节了,愿我们的父母天堂安好!<br /></h1><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