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佳幼儿园清明节活动

✨W✨

<h1><b>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重要的是认识先辈。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带动后人。感悟人生的价值,去除先辈遗留的干枝枯叶,保留可借鉴的新芽,弘扬正能量。</b></h1> <h1><b>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b><b><br></b><b><br></b></h1><div><br></div> <h1><b>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放风筝、蒸寒燕儿、绘彩蛋等一系列风俗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b></h1> <h1><b>插柳是一种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br></b><b>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b></h1> <h1><b>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做柳枝</b></h1> <h1><b>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旧时曾以清明节为踏青节,不过,踏青节的日期因时因地而异,有正月八日的,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的,后来则以清明出游踏青居多。</b></h1> <h1><font color="#010101"><b>大二班小朋友也做好了柳条,准备要去踏青了。</b></font></h1> <h1><b>放风筝是民间传统游戏之一,清明节节日习俗。风筝又称风琴、纸鹞、鹞子、纸鸢。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通信工具,第一个风筝是鲁班用竹子做的,后来只有皇宫里才有纸鸢。闽南语称风吹。风筝是一种比空气重的,能够借助风力在空中漂浮的制品。晚唐,人们在纸鸢上加竹笛,纸鸢飞上天以后被风一吹,发出“呜呜”的声响,好像筝的弹奏声,于是人们把‘纸鸢’改称‘风筝’现代以风筝,风琴作为统称,包括没有哨子的纸鸢。</b></h1> <h1><b>今天下雪了,没办法带孩子们出去放风筝,不过老师还是仔细的讲解了如何制作风筝。</b></h1> <h1><b>清明最宜植树种花,中二班小朋友就在他们的作品栏里种满了鲜花。</b></h1> <h1><b>中一班小朋友亲手制作的柳条,带着柳条帽去春游喽</b></h1> <h1><b>每到清明节来临的时候,我们这里人家有蒸寒燕面食迎接万物复苏的习俗。寒燕儿是用白面捏成一个个小巧玲珑的各种飞鸟,因为鸟儿主要以燕子为主,就流传叫下个“寒燕燕”。捏寒燕儿用的是比较硬的发面,便于成型,蒸熟也较少变形,就同那活的一样,栩栩如生。蒸熟的寒燕儿再用颜色染画嘴、眼、羽、尾,形成层次鲜明的色泽对比。</b></h1> <h1><b>小一班小朋友做的迎春花实在是太漂亮了</b></h1> <h1><b>寒燕儿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幼儿体验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享受做寒燕儿的过程。</b></h1> <h1><b>小三班的小朋友也在老师的帮助下制作的寒燕儿</b></h1> <h1><b>小二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帮助下制作了寒燕儿和迎春花</b></h1> <h1><b>寒燕欣赏</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