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下车,沁人心扉的茶香便随风弥漫飘来,而我,只闻香不喝茶也就醉了。</h3> <h3>离开家乡23年,在茶忙这个季节回来的极少。结果受不了一张图片的诱惑和对远方的牵挂,一个人千转百回回到了飘着茶香的白茶小镇---安吉溪龙。</h3> <h3><font color="#010101">下午三点多,阳光还有些耀眼,气温也在将近30度。顾不上这些,便骑着妈妈的小电驴出发了。一路,平时寂静的山村在这个季节喧嚣了起来,车声人声空前鼎沸。</font></h3> <h3>满眼的绿,漫山遍野的摘茶人,花花绿绿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组成了一幅幅采茶图。但看着枝头满是鲜嫩的茶叶又不免焦急和心痛,气温高,茶叶长势迅速,又因安吉白茶对采摘的严格要求,即便在这个季节拥入大量的采茶工也还是满足不了采摘的需要。</h3> <h3>学摄影也有两年多了,也许是因为热爱,对家乡对摄影的热爱,这个地方是我百拍不厌的地方,也是每次都有新发现的地方,我只是希望我的家乡在我的镜头下更加美好旖旎。</h3> <h3>夕阳沉了,远山上的采茶人已经下山了,只有近处还有忙碌的身影,感谢他们的付出和奉献,为一片叶子富了一方土地的茶农们添砖加瓦。我追夕阳,也追她们的身影。</h3> <h3><font color="#010101">第二天,当我睁开眼睛的时候,窗帘的缝隙里还没有光透进来,可远处已隐约传来许多嘈杂的声音。一看时间,已经五点,赶紧起床洗漱。原来的白茶街成了临时的人才交易市场,人自熙攘嘈杂,各家的种茶老板在找摘茶工,原先过年时就从外地预订的摘茶工远远不够,于是,附近空闲的摘茶好手们和老板商定摘茶工资后,一车一车的被拉去山里。</font></h3> <h3>天空才泛起鱼肚白,到处都是成群结队来来往往的人,她们都是往各处茶山赶。最高的山,估计行程至少要40分钟。相机还没架好,几对人马已匆忙而过。人们在泛着青草茶香的晨曦中律动。</h3> <h3>平时车子直接开到观景台便不再上山,可为了更好的一览全景,我也往高处爬。太阳慢慢越过对面的山头,金色的光撒在纵横交错层次分明的茶树上。我连鸟儿的欢唱都无暇顾及,又饥又渴一身汗的也只有爬到大半,山顶实在没有勇气冲刺。心下佩服摘茶工人们每天都往那最高的山头爬几个来回,还坚持即将10来个小时的摘茶工作,顿觉一杯茶来的是多么的不易。</h3> <h3><font color="#010101">高山云雾茶原来自有它的精华,离日月最近,茶色愈白,茶叶愈加肥厚。记得有一次,我一个人走在雨后的茶山,四面云雾缭绕,茶园翠绿欲滴宛如走在仙境里,一切都显得那么的不真实。</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个比徐娘更老的“摘茶姑娘”(我喜欢这样叫她摘茶姑娘),鲜红色的毛衣,围着格子围巾,脸上透着能感染人简单快乐的笑,这笑脸一下就吸引了我。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依然能有发自内心的笑。这是我见过最美的笑脸,比任何年轻姑娘都美,即便她满脸的斑和皱纹。即便她不再年轻,还做劳苦的工作,但依然把自己打扮的美美的,那种精气神是许多的年轻姑娘们无法比拟的。</font></h3> <h3>山脚便是大妹的茶场,茶香自有远客来,大妹和妹夫忙着招待茶商,包装车间里忙忙碌碌。大妹抽空从食堂找来了馒头给我,我则自己动手沏了一杯茶,看着茶慢慢遇水而舒,茶汤清黄透亮。(遇水而舒是从老茶客安静那里看来的,自称是可以为了茶不要脸不要皮的女人。她把茶当成她的命。一杯茶在手,一切烦苦困顿便烟消云散。)只一口,便唇齿生香。十多年,没有爱上安吉白茶,却在这一刻入心入肺。一如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恋人。许多年,总是风风火火,静不下心品尝一杯茶的醇香,也许是因为爱惜,所以更加远离。家里一般都是先生茶不离手,再忙再急都要先泡一杯茶等待着,我则是一杯白开水一顿牛饮,一如我的个性。话外:安吉白茶一定要85~90度的开水浸泡,刚滚的水会破坏它的营养成分和香味。</h3> <h3>时间接近正午,没有茶场的茶农们开始把山上摘的茶叶往青叶市场运输。每年这个时候,交通瘫痪,卖茶的买茶的把白茶仙子广场挤的水泄不通。今年政府做了修整,留了更多的停车位,而今看上去,整个市场还是比较井然有序的。我在亲戚家的楼上看他们交易,相机里,动静之间,虽然处理的不是很好,但自己喜欢就好,因为用心记录了真实。</h3> <h3>鲜黄嫩绿的鲜叶在摊青,制茶车间只有烘干机在运转,炒茶估计要在下午一点以后开始,于是通宵达旦直至把所有的鲜叶炒制完成。这一季是所有茶农最辛苦的一季,日夜连轴转,且谓茶香不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