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前 言<br></h3><div> 许多年前,做过一个梦,梦中,我一步三叩首来到了布达拉宫的脚下,我匍匐在地、拱手作揖、虔诚跪下、嚎啕大哭,哭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醒来,仿佛所有的阴霾一扫而光,所有的心结瞬间打开,顿觉神清气爽、意气风发。后来看到仓央嘉措的诗集,十二分的喜欢,甚至到了狂热崇拜的地步,每一首诗我都能倒背如流,每一个词语都进入了我的心里,花痴的种子从此在我心里开始发芽、生长。于是,想在有生之年去一趟西藏的梦执拗地在我心里扎下了根。 </div> <h3> 放暑假之后,去西藏圆梦旅游,去看看仓央嘉措从小生活、修行的地方,去追寻他的踪影,又一次地被我列入计划,并开始付诸行动。我不顾家人的反对,在网上找了一个进藏群,结识了一些已经去过的、或准备去的朋友,我们相约一起去西藏旅游,因为共同的兴趣与爱好,我们相聚群里,每天聊的话题都是西藏。还买了中药红景天每天泡茶喝,据说可以防高反。终于有一天我背上行囊,在武汉火车站与网友们见面了,并与接我们的导游一起坐上了去拉萨的火车。我还带上了护照,计划西藏之旅结束之后再去尼泊尔转一圈,然后再回来。 </h3> <h3> 下午14:00点--17:00点多到武汉火车站,晚上21:00点多,坐上了广州-拉萨的火车,晚上宿火车上。 第二天,在火车上度过,沿途基本上没有什么风景,或者说沿途的风景对于已走过大半个中国的我来说不算什么风景,也没什么特别可以记载的。我随身携带两本书,以看书打发时光,车上也没怎么和人交谈。火车大概在下午4、5点钟到达西宁,然后换乘西宁--拉萨的有氧火车。</h3> <h3> 第三天,在同伴的“快看雪山看日出”的叫嚷声中,我睁开眼睛,火车已进入可可西里草原,远处的雪山在早晨太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仿佛在那里已等待了千百年,无形中增添了一份肃穆与神秘,这种场景是我在云南的玉龙雪山都没看到的,我的心情一下子兴奋起来。车窗的另一边,草原一望无际,天高云淡,高旷深远,蓝天白云,悠然自得,偶尔有牦牛、羊,毡房,同伴说还看到几只小藏羚羊一掠而过,只是我是近视眼看不到,车厢里播音室提醒如有旅客不适,可到吸氧室去吸氧,也有乘务员来出售吸氧管,也有同伴说身体不适开始吸氧,我没有一点感觉,身心各方面状态都感觉很好。伴随着车厢里“坐上火车去拉萨”的音乐,西藏的阳光、蓝天、白云、草原以最美丽的姿态欢迎着我,我多年的梦想--西藏之旅从此开始。</h3> <h3> 邻铺小伙的高反好像越来越厉害,他的妈妈着急请来医生,医生建议喝点葡萄糖,我毫不犹豫把老公跟我买的葡萄糖捐献出来,邻铺连连称谢,并回报我西洋参合着红景天泡茶喝,看来我赚大了。这大概就是佛说的“有舍才有得”的诠释吧?车上有几位大姐心情超好,还唱起了藏歌,我也跟着附和唱了几句,慢慢的,不知道是火车上太闷了的原因,还是太激动的原因,我也开始感觉有点轻微的头疼,赶紧躺在床上,不再动弹。同伴见我不言不语,给我冲了一杯“感冒冲剂”,叫我不要太兴奋。可经不起同伴们地诱惑,一会儿起来看雪山,一会儿起来看藏羚羊,这样几经折腾,头疼的更厉害了,我暗暗告诫自己,那么多的大风大浪我都走过来了,一点高反算什么?我坚持不吸氧,也不吃药。又睡了一会,醒来已经过了纳木错湖,草地越来越多,湖水也越来越多,随处可见牦牛、羊,都说可可西里草原是无人区,但我却感觉这里土地肥沃,雨水充足,牛肥羊壮,景色迷人,好一副天高云阔、悠然自得的草原景象。 </h3> <h3> 火车上,亚东唱的“康巴汉子”在我耳边来回播放,于是我傻傻地想:如果有一匹骏马,还有一个套马杆,我是否能套住一个雄壮健美的康巴汉子?然后是否愿意和他生儿育女,世代生活在这里?远离尘世的喧嚣、物欲的膨胀、工作的压力,日出日作、日落日息,做一对神仙眷侣,逍遥尘世?想想好美,不过,也只能是想想罢了。就在我的胡思乱想中,一块一块的油菜花,一垄一垄的青稞、一片一片的小麦突然出现在眼前,又飞速的后退,让人应接不暇,给单调的草地平添了许多的妩媚与妖娆。越发让人觉得美不胜收,充满生机。沿途的风景旖旎峻美,草原连接着绵延不绝的雪山、苍岭,悠悠白云停滞在湛蓝的天幕之下,像是一幅幅凝固的油画,带着远古的信息,给人以无限遐想。下午六点多钟的时候,火车终于到了拉萨站! </h3> <h3> 到达拉萨火车站之后,早有当地的藏民迎接我们,弓身低头,双手向前,每人献上一根白色哈达,说着“扎西德勒”,我们也回应他“扎西德勒”。导游把我们带到一大巴上,七弯八拐送到了住宿的宾馆,那时候已经是八九点了,天还未黑,我们出去吃晚饭,晚饭自理,街上人很多,大多都是内地来的,形形色色的人们,穿着各种各样的服饰,各种酒店、餐馆生意都超好,各种食物菜谱也都有。让人有一种错觉,这不是在拉萨,西藏的旅游旺季貌似已经来临。回到旅馆,大概十点多吧,天才慢慢黑下来。晚上开始有高反的感觉了,头疼胸闷呼吸急促,听导游的话,没有洗澡,只简单梳洗一下就睡下了。晚上不知道哪里的藏獒叫声此起彼伏,吵得我几乎没怎么睡着。</h3> <h3> 大昭寺偶遇康巴汉子</h3><div> 早上起来就感觉头疼的厉害,到大厅集合,团友都或多或少有这种感觉,晚上都没有睡好。不过一起床就好多了,在没出发前,我就喝了一个星期的红景天,感觉红景天也没什么作用,晚上下了一夜的雨,早上雨继续在下,感觉冷,穿上了毛衣秋裤,今天的目的是大昭寺与布达拉宫。尽管雨下的比较大,但不能影响我们的行程,冒雨也要参观大昭寺。</div> <h3> 大昭寺位于拉萨老城区的中心,是一座供奉众多佛像、圣物以使信徒们膜拜的殿堂,镏金铜瓦顶,辉煌壮观,具有唐代建筑风格,也吸取了尼泊尔和印度建筑艺术特色,距今已有1350年的历史。大昭寺门口,有很多三步一磕朝拜的藏民,嘴里还念念有词,大多都是从外地很远的地方,用身体一步一步丈量着朝拜的路,甚至有的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或几年的时间三步一磕十二分的虔诚而来,大多衣衫褴褛,蓬头垢面,面容愁苦。电影“冈仁波齐”里面很多的画面在这里亲眼所见。只觉得他们好辛苦,难道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表达自己的虔诚吗?</h3> <h3> 大殿正中供奉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时等身镀金铜像。两侧配殿供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等塑像。导游一边带着我们参观一边解说,里面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来自全国各地甚至还有外国友人。传说大昭寺寺址最早是一片湖,松赞干布曾在此湖边向尺尊公主许诺,随戒指所落之处修建佛殿,孰料戒指恰好落人湖内,湖面顿时遍布光网,光网之中显现出一座九级白塔。于是,一场以千只白山羊驮土建寺的浩荡工程开始了。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经历多次整修、增拓,遂形成了如今占地25100余平方米的宏伟规模。 </h3> <h3> 因为游客太多了,有几次我们都被游客挤散了,还不让拍照,只有在二楼顶上才可以拍照,在大昭寺顶上,可以远远的看到布达拉宫。那白墙红屋顶,层层叠叠,仿佛在远远地向我招手呼唤,不禁让我灵魂出窍、浮想联翩......</h3><h3> </h3> <h3> 参观完大昭寺,在大昭寺门口的广场上,终于见到一康巴汉子,同伴赶紧喊我去看,说我的男神出现了,我一看,妈呀,浓眉大眼、高鼻梁、络腮胡、高大伟岸健壮,如果他不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还拿一破碗,沿街乞讨的话,我真的觉得有点腾格尔的模样。老远就闻到他身上的那股膻味让我掉头就跑,我的心瞬间石化,对康巴汉子的完美想象就此打住。</h3><div>我对此现象很不理解,导游解释说,乞讨的藏民都是外地来的,现在国家政策好,不要藏民一分钱的税,还每年给藏民不菲的补贴,整个西藏只有原住藏民2千多万,但还有很多的藏民生活在其他省份,原来大街上随处可见乞讨的藏民,都是外省来的,有的还是一家人都出来乞讨,身上穿的破破烂烂,说着不懂的藏语,还有的小孩拉着游客的衣服,不给钱不让走。更为可笑的是,一乞讨者向同伴乞讨,同伴说没有零钱,乞讨者说:我找给你,同伴拿出十元钱给他,结果乞讨者拿着钱转身就跑,同伴追着他倒要他找钱。这个故事让我们走一路笑一路,再遇到乞讨者不再怜惜。</div> <h3> 不一会儿,雨已经停了,太阳出来了。我们漫步在八廓街,天晴得像一张蓝色的纸,一朵一朵的白云随风缓缓浮游,仿佛是一本翻开的情书,云朵里藏着醉人的诗句,谁要是懂得阅读,谁就会感到浪漫与幸福。传闻八廓街是仓央嘉措和他的情人私会的地方,此情此景,他的经典诗句一字一句地从我的心里蹦出来:</h3><div> 好多年了 </div><div> 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 </div><div> 我放下过天地 </div><div> 却从未放下过你……</div><div> 我边走边寻,想象着他与情人私会时的欢喜,想象着他会不会突然推开一扇门,转着经筒,微笑着向我款款走来……这么多年了,他又何尝不是在我的心口幽居?</div><div> 八廓街的商品琳琅满目,各种土特产应有尽有,满大街都是披着披肩或围巾的女人,好像每一个到西藏的人,不淘一件披肩或围巾回去,就不算到了西藏,我也是俗女子一枚,于是我也不例外淘了一件披肩。中午吃的具有西藏特色的“八菜一汤”,这几乎是全中国的“旅游特色餐”。(未完待续)</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