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四月,是一个让人心情愉悦的季节,前有清明小长假,后有五一黄金周,中间的二十多天再请个假,连起来就是一个多月啊,想想就很美好。</h3> <h3>其实,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中国还有一个传统节日,这就是寒食节,在古代,寒食节也是一个重要的假日,全国放假,在唐代,更是将寒食节、清明节延长到七天时间。人们放假干什么?当然是四处坐火车——逛吃逛吃啊,这么闲,这么幸福,也难怪唐朝的人体态都比较丰满了。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么一个美好的放假制度,竟然无声无息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想想就有些郁闷。</h3> <h3>关于寒食节,我的印象中,有“一事一诗一帖”。</h3> <h3>所谓“一事”,既是春秋时期介子推的故事。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后来,晋文公翻身得解放,一跃成为一国之君,分封群臣,独介子推不愿受赏,携年迈的母亲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避到深山老林里。这时,晋文公的手下出了一个馊主意,放火烧山,逼他出来。于是,士兵们将绵山三面点火,留出一面的下山小道,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性格倔强的介子推宁死不屈,最后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晋文公下令:以后每年在介子推死难的这一天,全国官民不准生火做饭,要吃冷食,后来逐渐演变为寒食节。</h3> <h3>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待考证。“割股啖君” 记载于《韩诗外传》,是说晋文公在流亡路上,粮草断绝,饥饿难行,介子推毅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为晋文公煮了一锅汤。这事可能吗?大腿上大动脉割断了引起大出血怎么办?这么重口味?!放火烧山更是有些扯了……</h3> <h3>所谓“一诗”,即唐朝诗人韩翃的《寒食》——</h3><h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h3><h3>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h3><h3><br></h3> <h3>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h3> <h3>一直以来,这首诗都受到人们的偏爱,一些文人雅士更是把 “春城无处不飞花”运用到行酒作乐中,延伸出“飞花令”,使饮酒之乐融入诗词趣味,使诗词之雅充溢烟火之气。近几年,央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河北电视台《中华好诗词》等诗词综艺栏目也出现了“飞花令”,随机抽出“云”“春”“月”“夜”等诗词中出现的高频字,用于两位选手间的对抗赛,轮流背诵含有关键字的诗句,直到有一方背不出,则另一方获胜。这种“飞花令”,是真正诗词高手之间的对抗,参与者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完整说出一联含有关键字的诗句。这不仅考察选手的诗词储备,更是临场反应和心理素质的较量,让人叹为观止。</h3> <h3>所谓“一帖”,即苏轼的《寒食帖》。</h3><h3>1000多年前的暮春时节,在湖北黄洲,下了一场绵绵春雨,这是一场注定载入书法史的雨。</h3> <h3>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h3><h3>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h3><h3>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h3><h3>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h3><h3>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h3><h3>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h3><h3><br></h3> <h3>自从我来到黄州,已经度过三次寒食节了。每年都惋惜着春天残落,却无奈春光离去并不需要人的悼惜。今年的春雨绵绵不绝,接连两个月如同秋天萧瑟的春寒,天气令人郁闷。在愁卧中听说海棠花谢了,雨后凋落的花瓣在污泥上显得残红狼藉。美丽的花经过雨水摧残凋谢,就像是被有力者在半夜背负而去,叫人无力可施。这和患病的少年,病后起来头发已经衰白又有何异呢?</h3> <h3>因为所谓“乌台诗案”,苏轼被贬到了湖北黄州,生活非常窘迫,每天开荒种地,自耕自食,无比寂寞。这是谪居第三年的一个寒食节,阴雨绵绵,看见窗外的乌鸦吊着纸钱飞过,苏轼心中那个悲凉,于是捕展纸张,信笔书来。诗中阴霾的意象如小屋、空庖、乌衔纸、 坟墓……渲染出一种沉郁、凄怆的意境,饱含着生活凄苦、心境悲凉的感伤。</h3> <h3>一直以来,喜欢临帖王羲之《兰亭序》、赵孟頫《赵松雪书心经》、卢定山《千字文》,而对《寒食帖》,则是敬而远之,不是觉得其字不好,而是感到临帖太难,很难把苏轼的笔意临摹出来,犹如青年时期蓦然见到一位绝色女子,有种手足无措、口拙讷言的感觉。《寒食帖》是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品的,全篇字帖笔酣墨饱,神充气足,恣肆跌宕,飞扬飘洒,巧妙地将诗情、画意、书境三者融为一体。黄庭坚就说这种字简直美得不得了,因为它是率性而为,自然而不做作,它确实很难临摹,因为它难的不是技巧,而是难在他人很难有苏轼相同的经历!因此,历代鉴赏家均对《寒食帖》推崇备至,称道这是一篇旷世神品,并将《寒食帖》与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h3> <h3>喜欢苏轼,因为他是文豪中的大吃货,能一口气吃下300颗荔枝,发明的东坡肉,至今是餐桌上最受欢迎的菜品!喜欢苏轼,因为他是文豪中的发明家,听说为了研制一种墨,不小心把自己家房子给烧了!喜欢苏轼,还因为这一篇《寒食帖》,虽然这个假日已经离我们远去,当一个人静静地赏帖、一个人发呆时,依然会有一缕淡淡的愁绪和美丽的怀想环绕在身旁,让我们不至于寂寞。</h3> <h3>(非常喜爱小楼莲花的水彩画,终于有机会用在文中了,谢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