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看到我写的有关伦敦大半马的美篇后,剑桥的龙博士鼓励我,说应该写写伦敦大半马一周后的剑桥越野全马。剑桥的越野全马的确应该写一下,它毕竟是我的首马。但好像之前写了几次跑半马的经历,风头都给半马占去了。</h3><h3><br /></h3><h3>我的第一次有关跑马的美篇就是去年6月初的剑桥半马,但根本没有介绍剑桥。其实剑桥以她的美丽秀气和大学的学术地位闻名于世。剑桥大学也好,在英国的其他名校亦然,这里的学生不会以考分为唯一标准,体育优秀才是炫耀的资本。所以在这里体育俱乐部五花八门,各种形式的半马全马也经常有之。本次3月11日的剑桥越野跑就是剑桥大学Hare及Hounds的越野跑俱乐部组织的。该赛事从1949开始,最初为随意举行,不成规矩。但现在已是每年一次,例行操作。因为是剑桥大学学生自己操办,一切因陋就简,朴素无华。而且主要是面对学生,因此报名费也很低,今年全马也只有14英镑。</h3><h3><br /></h3><h3><br /></h3> <h3>打从2016年12月在漳州跑了个半马(时间2:02)后,在英国也参加了几次半马,而且越跑越快,最近有记录的是本人去年60大寿时的Bedford半马(时间1:42)。一直想要挑战一下全马。去年10月本来信心满满,准备去跑南京马拉松锦标赛的。可是临跑前2天家中突发急事,无奈放弃。今年年初在网上发现了这次剑桥马拉松的信息,喜出望外,立即报了名。好奇地在网上查看有多少人报了名,结果发现剑桥的龙博士也早早榜上有名。我们真是兴趣相投行动一致。不过他依然还是报半马。龙博士原来是个军人。他个头小小的,意志特别坚强,在体育方面还是个铁人。他其实完全可以去试试全马的,只是因为其夫人是医生,认为全马对膝盖有害无益,强烈阻止。龙博士只好俯首是从。原来龙博士还是个听话的模范丈夫。我夫人在这方面基本上是支持的,或者说是听之任之。忽然悟到,原来被管理和照顾可能是一种幸福。不被管理和照顾也可能是一种幸福。</h3><h3><br /></h3><h3>报这次剑桥全马,有点小糊涂。剑桥的地势平坦,原来以为是个平常的公路跑,可以在众多的大学学院之间穿梭。如真这样,就是一种用跑步游览剑桥大学城的绝好形式。后来龙博士告诉我,那是个越野跑,路线是围着剑桥外围一圈,而且一半以上的路是穿越乡村田园的泥巴路。如遇下雨天,定会泥乱路滑。去年他也跑过,说很有挑战。没想到我的首马将是个越野赛。而且两周前不小心闪了腰,尚未完全恢复,因此龙博士建议还是改成半马,与他并肩作战。但跑个全马是自去年以来的愿望,而且一直都在为此努力。越野就越野吧,越野都征服的话,平常的马拉松就会更有底气了。所以还是不改初衷,铁心迎战全马。</h3><h3><br /></h3><h3>儿子为了这次剑桥马拉松,专门从Leisceter赶回来,当我的车夫。早就告诉他,我自信跑完后稍作休息应该可以自己把车开回来。他还是不放心,说把他妈妈也带上,在我跑马的几小时里他请他妈妈到剑桥市内去喝咖啡吃饭。那天正好是母亲节,做儿子的可以好好表现表现。这真是一箭双雕,两头做好人。情商比我高点。</h3><h3><br /></h3><h3>礼拜天本来儿子和夫人都习惯睡懒觉的,为了我的跑马两人也早早就起床了,简单吃点,一切准备就绪,问儿子我要不要带心率带,他说应该带,权当作是一个数据记录。搞大数据的博士,念念不忘的还是采集数据!想想倒是言之有理,也就把心率带老老实实地捆在了胸前,虽然觉得有点碍手碍脚。集合及起跑点在靠近Bedford一端的剑桥大学体育馆,从家到那半小时多一点,所以不慌不忙,到那停好车,刚好8点。</h3><h3><br /></h3><h3>不知道整个跑者中半马全马各有多少人。在体育馆,领号码的摊位半马的在外面,全马的在里面。我跑到里面说要领号码,站在那里的小伙子一脸疑问,说这里是全马。也许他觉得我已有一把年纪,充其量跑个半马。我笑了笑很自信地说,是的,我就是来跑全马的。领了号码,885,是个好号码。哈哈。上楼存包,上个厕所,轻松应战。下来见龙博士也来了。我和龙博士又站在一起了!不管半马全马,能跑起来就是好马。先照个合影,纪念我们的又一次同奔共跑。</h3> <h3>准时9点起跑。由于一切从简,没有计时感应等,计时采用平时的公园跑手动计时。天真是很作美:本来说要下雨的,起跑时老天爷还露出了一点笑容对我们打个友好的招呼。气温也比前几天高点,达10度左右,准备的手套也丢进了包里。我通常起跑后不由自主会有点过快。所以这次有意识地压低速度。但还是有个决心,即前半程跟着龙博士以他的配速跑完半马,后半段再看情况行事。跑出去后,想把龙博士盯上,以为他经验老道,刚开始控制速度,所以一个劲地往后找他。结果他倒跑到前面去了,我们一起跑了几公里后,我追了几个人,把龙博士也丢了。只好凭感觉自由发挥。看着前面有个看样子是中国人的小伙子,追上他,并行了好久。后来他几次想超我,都被我压住了。这时给自己一个小目标,就是老头子不要输给了小伙子。我们俩互相赶超了几个来回,好像变成了熟人,我问他是不是中国人,他说是泰国人。我说曼谷不错,边跑还边谈谈好多年前我的曼谷见闻。他说也想去中国旅游。在19公里时他问我还有多少路到终点,我说还早得很,要他加油。他吃惊地问,"原来你是跑全马?佩服!我跑半马,好像累得不行了"。我鼓励他加油,把朋友以前告诉我的经验也转给他,要他减少步幅,加快步频。然后就把他也撇下,以我自己的配速继续向前了。可惜当时没有记记他的号码,说不定以后可成为跑友。</h3> <h3>24公里前的配速都在5分钟多一点,其中有4公里的配速在4分多钟。半马终点处用时1小时52分钟。考虑到田间的乱泥路,这半程的速度可能快了点,以致后程更加艰难。24公里后开始进入6分多钟的配速。后半程田间小路更多。不仅多是乱泥,又滑又粘,而且还有不少水滩,必须走弯路小心避开。37 到39公里之间好像最艰苦,步履沉重,心有余而力不足,有几次由于路滑,用力不均,还出现过抽筋的感觉,所以之后有意放慢脚步,小心为宜,配速落到了7分多钟。38公里处经过美军二战阵亡军人剑桥墓地,干脆慢下来拍拍照,所以有一个唯一的8分多钟的配速。进入40公里后,希望在眼前,脚底也平生一股力量,配速回到6分多。曾试图把配速回到5分多钟,但腿已经不听我指挥了。接近终点,路面也好多了。回到剑桥大学体育馆前是一条很长的笔直的路,跑在这路上,有要冲刺一下的冲动。到了终点,仿佛意犹未尽,回头还向工作人员确认是不是过了终点。时间锁定在4小时8分10秒。一路跑下来,感觉甚好!途中也没有遭遇到很多人所说的撞墙的恐怖。以后再跑正常的公路跑全马破4,信心满满。</h3> <h3>儿子和夫人早早就等在终点了。我跑上到体育馆的直道,儿子远远地看不清,说拿不准是不是我,用照相机聚焦才确定是我回来了。赶快为我抓拍了几张冲线的照片。儿子感慨地说,"没想到你能跑这么快,而且最后还很轻松。"夫人也说上次公司有个同事跑马拉松回来,几天都是一瘸一拐的,举步艰难。人过六十,还宝刀不老,足可自满自足矣。<br /></h3> <h3>前面说了剑桥马拉松那天是母亲节。我之所以能克服困难意志坚定地要跑这个马拉松,是要以我的行动纪念我不久前仙逝的妈妈。本来准备把妈妈的生前照片戴在胸前一路奔跑的,比如伦敦马拉松经常有人这样做。但又觉得这样可能思想负担太重,如果万一跑蹦了,反使妈妈没面子。所以只是轻松完赛后才把妈妈的照片放在胸前留个纪念,向妈妈汇报成绩。也希望妈妈在天之灵,为我高兴,保佑我们大家的平安健康和幸福。</h3> <h3>完赛后回到体育馆,门口粘满泥巴的跑鞋记录着跑者们的艰辛和喜悦。</h3> <h3>最后来点故事:我们知道,标准距离的马拉松是42.195公里。怎么马拉松是这样一个零零碎碎的奇怪的距离?其实早在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创立了马拉松项目。当时为了纪念2000多年前从马拉松小镇跑到雅典通报胜利喜讯的希腊士兵菲迪皮德斯,赛道就是从马拉松小镇到雅典,全长约40公里。1900年巴黎奥运会,马拉松全长为40公里。1904年圣·路易斯奥运会,马拉松全长41公里。可是到了1908年伦敦奥运会,为了方便皇室观看比赛,具体来说是为了方便皇室的孩子们也能观看比赛,比赛起点位于温莎城堡当时皇家托儿所的窗户下面。而终点则是位于在白城体育场内的皇家包厢前,同样也是为了皇室成员观看比赛,运动员需要从体育场另外一段的入口进入,再顺时针跑385码之后冲线。而这个距离就是42.195公里。从此42.195公里就这样正式定下来为现代马拉松的距离了。原来是英国的皇室搞了特权。今年马上要开始的伦敦马拉松是这个标准的110周年纪念。听说为此英国女王要亲自替起跑发令。</h3><h3><br /></h3><h3>人生就像马拉松,关键不在于瞬间的爆发,而在于途中的坚持。你纵有千百个理由放弃,也要给自己找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很多时候,成功就是多坚持一分钟,这一分钟不放弃,下一分钟就会有希望。所以,再苦再累,只要坚持下去,属于你的风景就有可能出现。</h3><h3><br /></h3><h3>其实跑完一场马拉松,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可是跑马过程的每一个瞬间,痛苦和欢乐,都会成为我们生命中的美好经历。也许也可以是一个谈资。所以做个小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