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放假通知—【横市镇中心幼儿园】

允许

<h3>首先衷心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园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清明假期即将到来之际,为了让您的孩子度过一个充实平安的假期,现把放假时间安排及注意事项通知如下,敬请家长配合做好孩子的监护、教育工作。幼儿园会在清明节前后做好教室内各类物品的消毒工作,<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4月4日(星期三)请将孩子的被褥带回家清洗晾晒,并且天气转暖,如被子较厚,请帮孩子换稍薄一些的被子来园。</span><br /></h3> <h3> 【放假安排】</h3> <h3>2018年幼儿园清明放假安排:</h3><h3><br /></h3><h3>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4月5日(周四)至4月7日(周六)</span>放假调休,共3天。4月8日(星期日)照常上课。</h3><h3> </h3> <h3> 【清明由来】</h3> <h3>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quot;时年八节&quot;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h3><h3>《历书》:&quot;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quot;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quot;清明前后,种瓜点豆&quot;之说。</h3><h3>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quot;墓祭&quot;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3> <h3>   【假期注意事项】</h3> <h3>1、结合清明节对孩子进行热爱祖国、缅怀先辈等传统教育,引导孩子自觉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做个合格的小公民。特别在祭祖期间严禁孩子玩烟花、爆竹,做到文明拜祭、文明扫墓,确保人身安全。</h3><h3><br /></h3><h3><br /></h3><h3>2、清明也是踏春好时节,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春游、放风筝,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和孩子一起亲近大自然,在活跃孩子身心的同时,开阔孩子视野,增进亲子感情。</h3><h3><br /></h3><h3><br /></h3><h3>3、带孩子游玩、参观、进餐时,家长要关注幼儿的安全,谨防走失,并注重对幼儿进行一些应急措施的随时传授。</h3><h3><br /></h3><h3>4.<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要文明祭扫,提倡送花等有益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文明方式祭奠先祖寄托哀思。不要点明火香烛!不要烧纸!把墓地周围的杂草、枯枝等清理干净!</span></h3> <h3>      【清明传统习俗】</h3> <h3>按习俗,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将食物供祭在墓前,文明祭扫,为坟墓培新土,折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并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们要注意森林防火哟,不要带明火上山哟^_^</span>)</h3><h3><br /></h3> <h3>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h3> <h3>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quot;植树节&quot;。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h3> <h3>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专家介绍说,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一是为了纪念&quot;教民稼穑&quot;的农事祖师神农氏;二是插柳戴柳以辟邪;三是为了纪念介子推。</h3> <h3>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h3> <h3>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quot;神灯&quot;。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