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根据海口市教研工作安排,深入推进自主游戏活动,在本学期自主游戏教研活动初期就找准方向,4月3日上午,教研院吴海虹老师和张娜莲老师走进省幼,对我园自主游戏分享活动进行实地教研与指导。</h3><h3> 活动分为两个步骤进行,分别是走班观摩和在会议室与主班开展面对面交流答疑。</h3> <h1><span style="font-size: 16px;"> 首先两个专家和四位年级主任以及教研室主任一同走进中三班,观摩了中三班梁虹老师组织的学习故事分享环节和幼儿自主游戏过程。</span><br /></h1> <h3> 这边厢,专家引领着主任们边看孩子游戏边进行点评探讨。</h3> <h3> 专家们也和主任们就材料的投放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h3> <h3> 第二站我们来到大六班,观看大六班的游戏墙创设,专家们和大六班吴彦燕老师面对面交流,探讨该游戏墙的创设思路。</h3> <h3> 接着我们来到小九班,观看小九班的班级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就材料的摆放与种类等方面与小九班陈莉老师进行现场交流。</h3> <h3> 10点半全园主班老师与专家和主任们齐聚会议室,进行零距离交流活动。</h3> <h3> 陈莲英主任介绍了本学期自主游戏的推进计划,重点介绍了三月份以来我们启动的三大行动,第一是去标签材料的重新分类摆放,第二是学习故事的分享活动,第三是游戏墙的创设。<br /></h3><h3> 请老师们们大胆的就这三个内容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疑虑进行探讨。鼓励大家大胆的提出来。</h3> <h3>Q1(尹凌):之前开展了一个月的户外对战游戏了,玩了一个月后感觉幼儿兴致下降了,不能深入玩下去了,是否还需要继续推动?如何推动?</h3><h3><br /></h3><h3>专家答疑:游戏要追随儿童的发展目标,例如这次游戏孩子的语言上有哪些发展。不要拘泥于游戏的内容与形式,要让这次游戏得到的品质能迁移到其他游戏中。如果这个打战游戏玩了一个月孩子不感兴趣了可以不玩了。</h3> <h3>Q2(梁虹):在我刚刚组织的游戏分享活动中提到建构区跑道的玩法,结果孩子都去玩跑道,这样是否会限制孩子自主游戏呢?</h3><h3><br /></h3><h3>专家答疑:孩子在习得新的游戏经验然后去模仿肯定是正常的,我今天看到幼儿的游戏是有进步的,所以不成问题。</h3> <h3> Q3(林小睿):有时候会不知道如何更好的推动幼儿游戏,老师的分享活动遇到瓶颈怎么办?</h3><h3><br /></h3><h3>专家答疑:分享有两种,当老师这次游戏觉得观察不到东西没有分享的内容了,可以采取另外一种分享形式,即让幼儿自己分享自己画的游戏故事,老师再进行小结梳理。</h3> <h3>Q4(符水灵):分享环节只有十分钟,万一有的孩子讲太多超时怎么办?</h3><h3><br /></h3><h3>专家答疑:孩子愿意讲多是好事,就怕孩子不说话。分享环节老师可以灵活一些,利用每周的两个选择性或者生成性课程这个弹性时间专门做分享,讨论孩子产生的新问题。</h3> <h3>Q5(潘泉为):现在提倡打破区域采访材料,重新摆放材料后觉得幼儿兴致确实提高了,但是新的材料规整方式有具体的目标吗?</h3><h3><br /></h3><h3>专家答疑:我们原来摆放的材料目标都是老师预设好的,玩法固定,现在的材料摆放是老师根据孩子的游戏水平投放相应的材料,材料不分类摆放后儿童心理上更加自主了,例如娃娃家的碗可以用来在建构区搭金字塔;美工区的水彩笔可以用来在建构区搭彩虹路,所以老师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然指导思路和理念不变的话也没有意义了。</h3> <h3>Q6(陈蔚):区域材料的标签是否可以不贴?</h3><h3><br /></h3><h3>专家答疑:孩子熟悉材料的位置的情况下可以不贴,贴标签的唯一作用是为了让幼儿取放方便而已。</h3> <h3>Q7(欧阳龙滨):有些情况下一种材料(例如纱巾)很难辨别是基础性材料还是开放性材料,要如何分类呢?</h3><h3><br /></h3><h3>专家答疑:不用太明确区分基础性材料和开放性材料,因为对于孩子而言并没有这种区分,只需要把同一类材料(例如自然物、工具类等)放在一起便于孩子取放即可。</h3> <h3> 答疑结束后吴海虹老师和张娜莲老师分别就区域材料摆放、游戏分享和游戏墙创设等3个方面给老师们提了几点建议。</h3> <h1><b>材料摆放建议:</b></h1><h3>1、成人化的标签要去掉,不要用标签暗示儿童,标签只用于让幼儿便于收纳材料。</h3><h3>2、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材料数量足够多但是种类还比较少,多种种类的材料可以激励幼儿游戏多样化,此外同一种类之间还可以注意它们之间的逻辑性与关键性,不要收集过来一股脑全投放进区。(例如大瓶子、中瓶子、小瓶子的容量恰好呈现等差关系)</h3><h3>3、材料分类可以再细一点,不要全部材料都靠墙放,反而把墙面遮住了。</h3><h3>4、要设置规则线,区分材料摆放区域和幼儿游戏的区域,建构区桌面材料与地面材料也要让孩子分开来玩,注重常规,不让幼儿在教室跑。</h3> <h1><b>游戏分享建议:</b></h1><h3>1、游戏分享的形式灵活,可以是老师分享自己观察到的,也可以让孩子分享自己的游戏故事。</h3><h3>2、明确游戏分享的概念,它主要把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零散经验整合起来,所以游戏分享环节很重要。</h3><h3>3、游戏分享就像一节微型的集体课,所以老师们要心里有数,稍微备课一下 :选取分享的主题➡️选取合适的照片➡️设计关键提问(包括提问当事儿童)➡️总结"哇"在哪里。</h3><h3>4、不要光就事谈事,而且挖掘出儿童发展的点出来,透过现象抓本质。</h3><h3>5、要紧紧围绕目标进行分享,不要分享不好的经验,多找"哇"时刻。</h3><h3>6、分享是聊天式的,老师要放松一点。</h3> <h1><b>游戏墙创设建议:</b></h1><h3>1、游戏墙与游戏分享是一体的,都是更好为自主游戏服务的。</h3><h3>2、明确游戏墙的概念,和主题墙相比是更加指向自主游戏过程性的东西,游戏墙的内容包括老师拍的和孩子画的。</h3><h3>3、在游戏墙的呈现上,老师要做一个设计和规划,将呈现的内容进行梳理与分类,更加便于儿童更好观看与学习,信息量不需要过爆。</h3><h3>4、可以观察孩子会不会去使用游戏墙,对里面的内容是否感兴趣,从而检验该游戏墙的效果。</h3> <h3> 最后陈莲英主任对今天的活动进行了小结,今天两位专家的现场答疑指导,为教师们在今后的自主游戏活动中指明了方向、给了我们最高程度的引领。今天的信息量也非常大,希望老师们回去后好好消化一下,深入贯彻《指南》精神,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不断在实践中支持幼儿自主游戏与自主学习,最后衷心感谢吴海虹老师和张娜莲老师的亲临指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