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深邃,又有艺术般高雅。</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一、怀特海说:教育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最美好的东西遭到了侵蚀。在中国当今学校,还有存在着大部分老师用填鸭式输送知识,使得学生的思维呆滞。学习好无兴趣,久而久之出现了学生厌学。而有些教师在整个的教学生涯中不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不研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不研究教法、学法,以为的别人归纳出的二手货用讲述法传授给学生。真正地好老师是告诉学生如何观察世界,如何整理观察得到的素材,如何通过分析比较抽象出规律的知识。</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所以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二、儿童时代不可教其太多科目,每一点东西都是蜻蜓点水,特别对于科学性的东西,让儿童从小就他索云里雾里,造成一些东西被动接受,应让学生展开自由的想象和组合,让学生发现的一些基础的概念,这些概念能够帮助孩子理解他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层出不穷的各种事情。象孩子在儿童时代教他们背一些诗词,这些诗词我认为一定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情绪,而不是盲目背诵很多,现在电视上和网上流传着山东青岛的一个四岁小男孩背过若干诗句并能解读个别诗中的意思,这只是一个个案,我个人观点,还是在背诵的同时让孩子多观察一个实物和实景,象观察一春天来了的样子,鸭戏水的样子,下雪了山川,树木的样子。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或者用诗句还描述这些景物。再例如在儿童时代多让孩子动手搭建、穿插一些东西,即使学数字也是一样,摆一摆、看一看、真正理解数字1的含义。</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所以怀特海说:知识唯一用途,就是武装我们的现在,没有比轻视现在对年轻人的危害更大的了。</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三、一所学校开始及至整个教育,最理解的教育取决于几个不可或缺的因素:1、教师的天赋,我理解的教师的天赋,不单单是一个好的文凭,好智力,应是对教育的热爱,对课程的理解及重组,检测学生学业能够做到对学材事先有设计和修改,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塑造,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其判断力,锻炼其对复杂环境的掌控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特殊事例做出预见。</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四、课程的建设是一个学校为学生学习成长过程创设的首要学习灵魂,如果课程零散就是出现,只见树不见林,如何让学生借助于树木来认识树林,就是把多个学科融合在一个主题进行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个独一无二的整体。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正如我们进行的超学科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各科学科是彼此相联的,学习策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异曲同工的。同时在学习的过程能够把各科打通,省下了重复性的学习。</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五、教育过程的四个阶段:幼儿期的任务、智力发展的阶段、精准阶段、综合阶段这思个阶段是彼此相联的,并且是有轮回的,持续不断的重复的。智力发展的第一个循环周期,既从感知到语言能力的获得,再从语言能力的获得到分类思维和更敏锐的感知,,这个周期对学习者非常重要。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引导高度重视。而在这个环节过程中,课程的构建也是很重要的,我们现行的课程也是存在的零散和重复的现象,我们更需要一份未来教育课程体系的重新建构。正象怀特海说的:要努力在学生的心灵中纺织出一幅和谐的图案,把对学生直观理解来说各有其内在价值的不同教学内容,调整到各个从属的循环周期中去。我们必须在合适的季节收获合适的作物。</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而课程的选择轻重更是学生学习的的关键因素,而我们的现行课程及学校教育的实施也是均衡的。这样就造成了在该智力教育的训练时候,变成了学习课本时间太长,也是就是学习前人总结下来的东西,进行了填鸭式的灌输太长。而文学学习和技术能力学习也没有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而进行长短调动,以至于错过了技术培养,思维能力形成不了。</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总而言之,要想教育大变革,一定是视学生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一定根据学生的成长过程设置课程及课程的长短调动,方可学生的智慧的光芒闪耀。</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