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鑫硬笔、毛笔书法集(简说中国书法演变史)

张鑫

<p class="ql-block">自序</p><p class="ql-block"> 一直以来有这么个愿望,就是想把我国书法演变的过程做一个深入的了解和研究。</p><p class="ql-block"> 无奈琐事太多,静不下心来。近日得闲,便以硬笔、毛笔分别临写各个时期的名碑名帖,记录心得,聊以自慰。</p><p class="ql-block"> 临稿多以凌云超先生临稿为范本,权作对先生的崇敬与追思!</p><p class="ql-block"> 感谢有了美篇,方便我陆续更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8.4.5</p> <p class="ql-block">行者—佛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p> <p class="ql-block">殷*甲骨文</p><p class="ql-block"> 殷甲骨文是殷代篆字,因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释文:考年立子,太甲,太乙,太庚,太戊,仲丁,祖乙,祖辛,一羊。</p> <p>和</p> <p>年年有鱼</p> <p>福禄寿</p> <p class="ql-block">释文:</p><p class="ql-block"> 碧玉妆成一树高,</p><p class="ql-block"> 万条垂下绿丝绦。</p><p class="ql-block"> 不知细叶谁裁出,</p><p class="ql-block"> 二月春风似剪刀。</p> <p class="ql-block">释文:</p><p class="ql-block"> 天街小雨润如酥,</p><p class="ql-block"> 草色遥看近却无。</p><p class="ql-block"> 最是一年春好处,</p><p class="ql-block"> 绝胜烟柳满皇都。</p> <p>益寿延年</p> <h3>周*石鼓文(大篆)</h3><h3> 刻于秦襄公(公元前777~766年)时期,是春秋时期的作品,乃当时的重要书迹。石鼓就是把大形石块做成鼓一样,在四周刻上颂诗,其文字后人遂名之为石鼓文,属于金石刻辞方面的宝贵遗产,也是春秋时期,把铸金推到刻石方面的字学古物。</h3><h3> 释文:其鱼惟何,惟鱮惟鲤,何以系之,惟杨惟柳。</h3> <p class="ql-block">释文:</p><p class="ql-block"> 田车孔安,鋚勒既简,左骖幡幡,右骖騝騝。吾以跻于原,吾止宫车其写,秀弓</p> <h3>秦《琅琊台刻石》(小篆)</h3><h3> 秦代篆文,又名"小篆"。它的体裁,已不同于周代"大篆"的纵横蜿曲,繁复茂密了,是周代字学的演进。</h3><h3> 秦代书法,计有两种不同的体裁:一是官方所习用的小篆体,也就是丞相李斯所写;二是民间所习用的隶书体,乃狱吏程邈所书。秦代官方,凡遇有重要的法令文告,则常以刻石来昭示天下。因那时的铸鼎风气,由春秋到战国时期已逐渐式微,所以秦代的刻石,已成为国家颂辞典章的记载和宣示告品了。</h3><h3> 释文:金石刻所为也,今石刻辞,不称其于久远也,为之者。</h3> <p class="ql-block">释文:</p><p class="ql-block">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p> <p class="ql-block">节临秦《峄山碑》</p><p class="ql-block">欣赏小篆,若游园林;仰观大篆,如临旷野。</p><p class="ql-block">释文:</p><p class="ql-block">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戎臣奉诏</p> <h3>汉《阳泉使者舍薰庐金刻》</h3><h3> 舍薰庐意思是屋内用的火炉,取暖或烧香用。此字体,可说是魏晋楷书的倡导者,也是古隶的突出者。</h3><h3> 释文:阳泉使者,舍薰庐一,有股及盖,并重四斤六,十三年正月乙未,内使属贤造,雒阳付,守长则丞善椽,胜传舍,啬夫兑。</h3> <h3>汉代隶书--八分</h3><h3> 隶书在演进的过程中,有几个不同的名称。例如西汉初期的隶书,叫做古隶。到了西汉中叶,因为隶体有了进化,便称之为"八分",又名"分书"。</h3><h3> 释文:</h3><h3> 右:五凤元年十二月朔</h3><h3> 左:二千六百九十人开通褒斜道</h3> <h3>汉《石门颂》</h3><h3> 在东汉明帝永平四年(公元61年)的时候,因为子午谷(在陕西长安县南,是一条通往汉中的谷道)路险难行,当时的司隶校尉杨涣字孟文,奏准了明帝凿通这石门。永平六年,汉中太守鄐君奉诏开凿,永平九年竣工。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汉中太守王升,于褒斜谷中的摩崖,刻此颂文,以纪念杨孟文的勋德,题额"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后世即简称之曰"石门颂"。</h3><h3> 释文:惟坤灵定位,川泽股躬。泽有所注,川有所通。斜谷之川,其泽南隆。八方所达,益域为充。</h3> <p class="ql-block">释文:</p><p class="ql-block"> 兴于汉中道田子午通斜(碑作余字)谷之川其泽南惟坤灵定位川泽股躬。泽有所</p> <h3>汉《乙瑛碑》</h3><h3> 此碑是东汉桓帝永兴元年(公元153年),鲁相乙瑛因孔子庙内应置守庙之官,百石卒史一位,司徒吳雄,司空赵戒,特为之奏准桓帝,而设立此碑的。(今存山东曲阜孔庙)</h3><h3> 释文:元嘉三年三月丙子朔,司徒雄司空武从事用者,经通一艺,杂试通利,能奉弘先圣之礼。</h3> <p class="ql-block">释文:</p><p class="ql-block"> 乙瑛,字少卿,平原高唐人。令鲍叠,字文公,上党〔屯〕留人。政教稽古,若重规</p> 汉《华山庙碑》<div>  此碑乃西岳华山的庙碑,建立于东汉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div><div> 释文:玉帛之贽,礼与岱亢,六乐之变,舞以致康,在汉中叶,建设宇堂,山岳之守,是秩是望。</div> <p class="ql-block">释文:</p><p class="ql-block"> 西岳华山庙碑于岁石有犹年易之五不者新用后祠以风所物加省道</p> <h3>汉《曹全碑》</h3><h3> 此碑建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明朝万历初年,在陕西合阳县出土。曹全曾任合阳县令,有功于民,时人特立此石,以颂其勋德。</h3><h3> 释文:…是以乡人为之谚曰:"重亲致欢曹景完。"易世载德,不陨其名。及其从政…</h3> <p class="ql-block">释文:</p><p class="ql-block"> 曹参夹辅王室,世宗廓斥竟,子孙迁于雍州之郊,分止右扶风,或在安定</p> <p class="ql-block">汉《张迁碑》</p><p class="ql-block"> 张迁,字公方,陈留己吾(今河南宁陵境内)人。曾任谷城(今河南洛阳市西北)长,迁荡阴(今河南汤阴县)令。</p><p class="ql-block"> 《张迁碑》,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亦称《张迁表颂》 。碑高290厘米,宽107厘米。东汉中平三年刻立(公元186年)。现存于山东泰安岱庙。碑文记载了张迁及其祖先张仲、张良、张释和张骞的功绩,并涉及黄巾起义军的有关情节,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p><p class="ql-block"> 此碑的隶体,又有独到之处,为方笔隶书的嚆矢(hao shi 意即开端或先行者)。写此碑的书家,师法《盂鼎》的方圆笔兼用,但方笔多于圆笔,故可以"厚重方朴"四个字,来形容此碑字体的特点。因此,它的体裁,也就"拙厚有味",加上少数捺笔的格外庄重,更衬托了它的"方拙有力"。</p><p class="ql-block"> 今人学隶书的,多喜从此碑入门。</p> <p class="ql-block">释文:</p><p class="ql-block"> 君讳迁字公方陈留己吾人也之先出自有周宣王中兴知其高祖张良</p> <p class="ql-block">汉《谯敏碑》</p><p class="ql-block"> 此碑书家笔法老练,信手挥来,活波多姿,且不拘章法,可谓隶书中之怪杰!</p><p class="ql-block">释文:</p><p class="ql-block"> 厥后其美幼而好学诗书是综言合雅谟公忠允笃诚,以直佐主帅振外</p> <h3>汉*史游《急就章》</h3><h3> 汉代的草书,乃起源于民间的简笔字,因为在往来频繁的公私应用上,写文件书信时,总免不了有省减笔画的习惯,再加上当时人民写隶字的时候,又欢喜草率一点,那就在有意无意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草书的字体了。</h3><h3> 周代的太史籀整理了大篆,秦代的丞相李斯统一了小篆,及御史程邈增改了隶书,汉代的王次仲规划了八分,均对当时的文字、书法,做了巨大的贡献。同样的,汉代草书的进化成功,也不例外,是由两位杰出的文字学家,整顿和倡行,并且有了两种不同的风格、不同体裁的草字体,相继流传,先后辉映书坛,为千秋万世所师法和崇仰。</h3><h3> 公元前48年,西汉元帝时的黄门令兼文字学家史游,把民间盛行的简省笔画和草率写来的隶字,搜集起来,加以截长补短,而统一了写这种草书的笔画。他为此特地编写了一本《草字歌诀》,共一千四百余字,分三十二章。成为千古不朽,流传后世的草字范本。因为这种体裁,是由一笔不苟的隶字化草,所以去隶未远,还有少许波磔笔法的存在。因而此种草书,名之为"草隶"。又因急就成章,又名之为"急就章"。(未完下篇待续)</h3><h3> 释文:第一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用日约少诚快意,勉力务之必有喜,清道其章,宋延年。</h3> <h3>汉*张芝《芝白帖》</h3><h3>(接上篇)到了东汉桓帝灵帝时(公元160年左右),又出了一位举世无双,前无古人的书法大家,名张芝,字伯英,敦煌酒泉(现在甘肃省)人。他平生不愿入仕途做官,专喜临池习书。他住宅前的池水,因为天天洗笔,朝朝济砚,致池水尽成了黑水。他的草体字,是由史游的草隶变法而来,就是他只师取了史游《急就章》的草法,但没有师承他的笔法,所以他的草书体,是他独自发明的,因为有异于"草隶"的体裁,后世即称之为"今草"。</h3><h3> 释文:八月九日芝白,府君足下,深为秋凉平善,广贤弥迈,想思无违,前比得书,不逐西行,望远悬想,何日不勤,捐弃漂没,不当</h3> <h3>汉*张芝《知汝帖》</h3><h3> 此帖是张芝写他自创的草书体"今草"的代表作。今草和草隶的区别,就是今草的体裁,是字字相连,一笔而成的。虽然偶有不连,但上下笔意贯串,呼应相顾,而血脉相通。</h3><h3> 释文:知汝殊愁,且得还为佳也,冠军蹔(zan通暂)畅释,当不得极踪,可恨吾病来,不辨行动,可耳。</h3> <h3>魏《三体石经》</h3><h3> 书有古文、篆、隶三种字体。书写者有卫觊、邯郸淳、嵇康诸说,但无定论。</h3><h3> 三国时代的书法,并不亚于汉代的兴盛繁茂。正如脍炙人口的魏代文章受到后世的重视和崇仰一样。</h3><h3> 东汉的"八分"体已因减省笔画,及草率笔法而演变成"章草"和"今草"。到三国时,始有"楷书"和"行书"的流行。桓灵时代,在民间已流行的简化隶笔的字体中,就具有楷书和行书的雏形,不过在那个时期,并未得到朝廷和书法家的重视,直到三国时代,经过钟繇太傅根据"约定俗成"的原则,加以整理提倡和发明,才正式流行。</h3> <h3>魏*钟繇《力命奏表》</h3><h3> 钟繇(yao),(?~230年)。字元常,颖川长社(今河南许昌葛东)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h3><h3> 钟繇擅长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推动了楷书(小楷)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h3><h3> 他致力于写字,三十年如一日,坐则画地,卧则画被。</h3><h3> 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人都潜心研究其书法。</h3><h3> 此表是他老人家黄初三年(公元222年)的亲笔正楷奏本。</h3><h3> </h3> <h3>魏*钟繇《荐季直表》</h3><h3> 此为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八月,钟繇70岁时上魏文帝曹丕表。</h3><h3> 大意是:建安初年,曾效命曹操的山阳太守关内侯季直,因为官清廉,罢任后却衣食无靠,钟繇表请念其旧功,让皇上赏赐一块地方,使其安享晚年。</h3> <h3>蜀*张飞《八濛山铭》</h3><h3> 张飞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是三国桃园结义的猛将。刘备和关羽都是能文能武的人才,张飞受其影响,也就能诗能书了。</h3><h3> 传说张飞打败曹操手下名将张郃之后,以丈八蛇矛在八濛山(位于四川渠县东北天星镇)石壁上凿隶书两行"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濛,立马勒铭。"这便是后世传颂的"八濛摩崖"。</h3> <h3>吴*皇象《天发神谶(chen)碑》</h3><h3> 皇象,字休明,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官至侍中、青州刺史。善八分,小篆,尤善章草。其章草妙入神品,时有"书圣"之称。</h3><h3> 皇象书此碑文以方笔为主,圆笔为辅,师于周代的《盂鼎》,但字的形态,似方又圆,又似取法于汉篆,再加上自发的变化,致体裁特殊,笔力雄劈,其横竖笔的开端,则方带垂芒,下垂之画,皆悬针出锋,此又师法了东汉的《景君碑》。总之,此碑若篆若隶,雄强转折,大有孙吴据江东,雄视中原之气概,可谓东吴的代表作。</h3><h3> 笔者猜想,因碑文内容与迷信有关,而皇象书法水平又如此高超,故而写出这等看似神秘的字体,迷惑百姓,使信以为真,也未可知。</h3><h3> 释文:书中万字文,方诸内史,海上三神山,是曰大观。</h3> <h3>晋*卫夫人楷书</h3><h3> 楷书和行书,是三国时期的新兴体裁,到了晋代,更形工美。</h3><h3> 自殷商甲骨、大篆、小篆、隶书八分、章草、今草,到三国的楷书、行书, 按照书体演变的过程,正确的排序应该是:篆、隶、草、真、行。</h3><h3> 据历代各有关史料记载,仅晋代大臣中,善书者就有四十多位,可见晋代书风之盛!他们的字迹,以草行字体为多。且王府伯叔子侄的书法作品占大多数,我们尊称"书圣"的王羲之就是其中的一位。</h3><h3> 卫夫人是谁?她就是王羲之的书法启蒙老师,是东晋著名女书法家。</h3><h3> 卫夫人,公元272~349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名烁,字茂漪。她的爷爷是晋尚书令著名书法家卫瓘(guan)。她的丈夫是汝阴(安徽阜阳)太守李矩(山西临汾人,善隶书)。</h3><h3> 卫氏家族世代工书,她幼秉家学,工章草及真书。真书师法钟繇,且字形较钟繇更端庄淑慧,略带长形。</h3><h3> 我国历代女书法家,数卫夫人名气最大,大概是因为她的学生王羲之荣及老师的缘故吧。有诗为证:"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杜甫诗句)。</h3><h3> </h3> <h3>晋*索靖《出师颂》</h3><h3> 索靖(公元239~303年),字幼安。敦煌郡龙勒县(今甘肃省)人。西晋将领,书法家。</h3><h3> 索靖的奶奶,是张芝的亲妹妹,也就是说,索靖应该管张芝叫舅爷爷。</h3><h3> 此《出师颂》是章草体,师从了他舅爷爷的《芝白帖》。</h3><h3> 古人学习书法,有这样的佳话流传:"笔秃千管,墨磨万锭,不作张芝,便作索靖。"他的书法地位如此之高,令后世学习书法的人,崇拜敬仰!</h3><h3> 后人学习章草,多以此颂为临本。</h3><h3> 释文:芒芒上天,降祉为汉,作基开业,人神攸赞,五曜宵映,素虚夜叹,皇运来授,万宝增焕。</h3> <h3>晋*王廙《二十四日帖》</h3><h3> 王廙(yi),公元276~322年11月4日。字世将。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著名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音乐家。</h3><h3> 王廙是王羲之的叔父,也是王羲之的书法老师。</h3><h3> 此草字帖的字迹,既不飞舞,也不放荡,在平稳书写之中,求其草法精熟,字态活泼。</h3><div> 释文:二十四日廙白,唯久白,想适妙成行,未面,迟想得示知同,云冀何生相见,述及不多,王廙白。</div> <h3>晋*王导《草书手简》</h3><h3> 王导,公元276~339年9月7日。字茂弘。小字赤龙、阿龙。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人。东晋时期的政治家、书法家。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是东晋初年的丞相。</h3><h3> 王导是王羲之的堂伯父,他对侄儿羲之视为己出,宠爱异常。</h3><h3> 王导和王羲之之间流传着这样一则有趣的典故:</h3><h3> 太尉稀鉴有个女儿,年方二八,名叫郗璿,字子房。生得人有人才,貌有貌相,郗鉴爱如掌上明珠。郗鉴要为女择婿,郗鉴觉得丞相王导家子弟甚多,听说个个都才貌俱佳,于是郗鉴希望能在王丞相家子弟中择婿。一天早朝后,郗鉴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王丞相说:“那好啊,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里挑选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郗鉴就命管家,带上厚礼,来到王丞相家。</h3><div>王府的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来觅婿,无不卯足了劲,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唯盼中选。</div><div>郗府管家看来看去,感觉王府的青年才俊个个都很好。最后,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就见靠墙的床上一个袒腹仰卧的青年人,原来王羲之在来相府半路上再三赏玩东汉著名书法家蔡邕的古碑后,沉迷不已,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相亲的事早忘光了。当他急急忙忙来到相府,因为天气实在太热,就随手脱掉外衣,袒胸露腹,边喝着茶,边想着蔡邕的书法。管家见他这般神情,惊呆了,问他话也不答理。</div><div>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对郗太尉说:“王府的年轻公子二十余人,听说郗府觅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着若无其事。”郗鉴说:“哈哈,我要选的就是他了!”郗鉴来到王府,见此人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下了聘礼,择为快婿。"东床快婿"又称"东床坦腹"一说就是这样来的。</div><div> 释文:省示具卿,辛酸之至,吾守忧劳,卿此事亦不蹔(zan意思同暂)忘。然书足下所欲致身处尚在彀中,王制正自欲不得许卿,当如何?</div><div><br></div> <h3>晋*王羲之《十七帖》</h3><h3>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今浙江嵊州)。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李志敏(李志敏1925—1994,北京大学法律系教授,著名民法学家,北京大学燕园书画协会--北京大学书画协会前身首任会长。早年求学于武昌艺专学习书法、绘画,后专攻书法,是我国当代草书大家、改革开放时期著名书法理论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艺委会副主任、北京书法家协会第一副主席。他精研文史,擅长真草隶和艺术理论,尤精狂草,著有三春堂《书论》、《草论》,是“引碑入草”的理论首创者和实践开创者。与沈尹默合称“北大书法史上两巨匠”,有当代草书”南林北李“--林散之、李志敏之誉,与林散之并称“当代草圣”。)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h3><h3> 王羲之的《十七帖》,全是手札尺牍(书信)。</h3><h3> 《十七帖》中的多封信札,是王羲之写给他的老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因为第一封信开头是“十七”二字,于是统称为《十七帖》。《十七帖》丛帖共二十九帖。</h3><h3> 本篇所临为第十一封《七十帖》。</h3><h3> 释文:</h3><h3> 足下今年政七十耶?知体气常佳,此大庆也。想复勤加颐养。吾年垂耳顺,推之人理,得尔以为厚幸,但恐前路转欲逼耳,以尔要欲一游目汶领,非复常言。足下但当保护,以俟此期。勿谓虚言,得果此缘,一段奇事也。</h3><h3> 大意是:</h3><h3> 足下今年刚好七十岁吧?知道你身体很健康,这是大可庆幸的事。推想你会勤加保养。我即将六十岁了,按照一般的人生规律,能活到这个年纪也不容易,算是我的大幸。但担心往后的身体变坏,可能会窘局难堪。正是这个原因,我想尽快到你蜀地,一游汶岭。这不是随便说一说的,足下你尽管多加保养身体,等着我来游的这一天。不要以为是虚言,如果能完成我们这一计划,可以说是当今的一段奇事了。</h3><h3> 注解:</h3><h3> 1."政七十"之"政"字为"正"。王羲之祖父名正,晋人避家讳甚严,故王羲之尺牍中凡遇"正"字均改写为"政"。而"正月"则改写为"初月"。汶领即今之岷山,晋时在汶山县境。汶山县在今成都北面。而峨眉则在成都南面,都是当时益州境内的名山。</h3><h3> 2.年垂耳顺,即耳顺之年。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是60岁的代称。</h3> <h3>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h3><h3> 《快雪时晴》贴是一封书札,其内容是作者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朋的问候。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h3><h3> 释文:</h3><h3>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h3><h3> 大意是:</h3><h3> 王羲之拜上:快雪过后天气放晴,佳妙。想必你可安好。事情没有结果,心里郁结,不详说。王羲之拜上,山阴张侯启。</h3><h3> 作为现代人,对《快雪时晴帖》的鉴赏解读,完全可以有一种现代人的解读方法,就像影视剧对古代经典名著的翻拍一样。其文字内容可以做如下的阐释:</h3><h3> 羲之致意:一场短暂的春雪过后,天气晴朗,畅想美好的愿景是那么的安善可意。一些未完成的事情让人遗憾,但我们会努力不懈,继续奋斗。羲之致意!</h3><h3> 这篇短札挂在办公室、书房或居家,时常观赏,就会感到大书圣右军在给我们打招呼,并描述早春雪后天晴,让人心旷神怡,畅想美好的愿景,并直面问题,誓言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是美景加励志的美好文辞,再以书圣笔墨视觉艺术形式传达,那绝对是一件上乘佳作。 </h3> <h3>晋*王羲之《兰亭序》</h3><h3> 此帖号称天下第一行书!</h3><h3>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一帮诗文同好者,在浙江绍兴会稽山隂的兰亭内举行诗会。与会者饮酒赋诗,抄录成集。大家推举德高望重的王羲之为诗集写篇序文。右军酒酣意足,乘兴用蚕茧纸、鼠尾笔写下这篇序文,以志纪念。</h3><h3> 因此序情文并茂,书法高超,这个诗会也就成为历史上著名的诗文集会了。</h3><h3> 右军写此序文时,虽然比不上《快雪时晴》的优雅俊美,但字里行间,神情稳定。因为"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他当时的胸怀,正"放浪于形骸之外",所以,笔姿很多仍然"飞舞飘逸",足见富于修养的大方家,临场老练。因诗会雅集,当众执笔,立马造桥,非寻常抄缮,而从容行事,且序文完全是草创初稿,尚有文字修削之处,能有此佳构,确属难能可贵。</h3><h3> 总之,《快雪时晴》、《兰亭序》、《圣教序》,均为行书之典范,自古至今,不知造就和影响了多少书法家。</h3> <h3>晋*王羲之书《唐集圣教序》</h3><h3> 此《圣教序》是唐代玄奘法师去佛国印度取来了经文,共译装成657部,唐太宗为此撰写了序文,名叫《圣教序》。当时的前辈大书家褚遂良、虞世南诸大臣,应当执笔书写,但因圣教太过庄严,特搜求王羲之的行书字,来集充序文。太宗敕(命令)弘福寺僧怀仁,去做集字刻石的工作。好在内府宝藏右军墨迹很多,怀仁花了近二十年的功夫,才完成了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h3><h3> 释文:</h3><h3> 盖闻二仪有像,显覆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是以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明隂洞阳,贤哲罕穷其数。然而天地苞乎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像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也。故知像显可征,虽愚不惑,形潜莫睹,在智犹迷。况乎佛道崇虚,乘幽控寂。弘济万品,典御十方,举威灵而无上,抑神力而无下。</h3> <h3>晋*王献之《中秋帖》</h3><h3> 王献之(344~386)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公子,字子敬,官拜中书令,故世称王大令。书法工章草、今草、楷书、行书,并善丹青,少有盛名。在书法史上,享名仅次于他的父亲。</h3><h3> 此帖是今草体,下笔精熟,写来俊美润秀,飞舞风流,不让张芝及他的父亲专美于前。</h3><h3> 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h3><h3> 由于文字断句不同,意思也不尽相同,无定论。</h3> <h3>晋*王献之《洛神赋》</h3><h3> 我们知道,楷书始于魏而盛行于晋。右军写的《黄庭经》细楷,有别于钟繇,创新了风格后,首先加以变通美化的,就是王献之了。</h3><h3> 此赋又名《洛神十三行》,因只留下十三行了,故有此名。</h3><h3> 此书内容写的是曹植的《洛神赋》。</h3><h3> 释文:</h3><h3> 晋中书令王献之书</h3><h3> …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怅犹豫而狐疑。…</h3> <h3>晋*王珣《伯远帖》</h3><h3> 王珣(349~400)是晋中书令王洽的长子,王羲之的侄儿。字元琳,官拜司徒。</h3><h3> 此帖为行楷体,不是全师二王的,有融碑入帖的笔法,在晋书中异军突起。</h3><h3> 释文:</h3><h3> 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 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临帖中漏了申字)。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h3> <h3>南北朝*《宋爨龙颜碑》</h3><h3> 三国归于晋,天下统一。到了西晋末年,由于五胡之乱,司马氏不得不迁都江左(古人有个语言表述习惯,把东边称为左,把西边称为右。所以,江左就是江东。),是为东晋。到了恭帝二年(公元420年),刘裕篡位,建国号叫宋,晋朝到此结束了。</h3><h3> 宋以后,又有齐、梁、陈等相继立国,这四代国家,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南朝。</h3><h3> 那时割据中原的五胡,一个个被拓跋珪氏所灭,建国号叫魏,也就是北魏,时间在公元386年。北魏以后,又有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相继立国,这五个国家,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北朝。</h3><h3> 南朝和北朝对峙了170年,胡人与胡人争,汉人与汉人斗。当时的人民颠沛流离,生灵涂炭。尽管如此,当时南朝的文艺界还是比较繁荣的,书法界也不例外。</h3><h3> 南朝的书法,因为还受立碑禁令余威的影响,官民立碑的不多,只《爨龙颜》、《瘗鹤铭》等数种碑刻而已。所以,南朝书法,也是魏晋逸风,大多留迹于文牍手札。那时的文牍手札,经后世摹刻成帖供书法学习之用的,统称为"南帖"。</h3><h3> 北朝的书法,因未受立碑禁令的影响,民间刻石立碑之风盛行,走上了秦汉竖碑立榜的道路。因此,在书法的体裁方面,有别于南朝,已不是单单拘泥于纸帛,而是尽情的为着碑榜大字的需要,注意发挥正楷方面了。风气所趋,使那时的书法,脱离了魏晋行草的书派,而上溯周秦两汉及三国,演变成独树一帜的"魏碑"字体。</h3><h3> 通常所说的魏碑,就是北魏那时的碑刻,今天我们统称为"北碑"。</h3><h3> 这个创新字体,属于正楷的一种,是由汉魏真书加以美化塑造而来。</h3><h3> 总而言之,南朝书法以俊逸清畅胜,北朝书法以雄健俊俏胜。</h3><h3> 《宋爨龙颜碑》是南朝刘宋龙骧(xiang)将军、宁州刺史、邛(qiong)都县侯爨使君的墓志。清初道光年间阮元发现于云南陆凉(今陆良)。</h3> <h3>宋*羊欣《暮春贴》</h3><h3> 羊欣,王献之的外甥。有一句俗话说:“买王得羊,不失所望。” 意思是说,买王献之的字没买到,买到羊欣的字,也是一件幸事。</h3><h3> 羊欣(370~442)字敬元,东晋、南朝(南北朝)宋国著名书法家,泰山郡南城(即今平邑县魏庄乡南武城村)人。其父羊不疑为乌程令,羊欣时年十二岁,随父在任所。王献之为吴兴太守,时至乌程,见羊欣习书,甚爱之。某夏,献之至,见欣着新绢裙午睡,乃提笔书裙数幅而去。由于献之亲授以笔法,不时指教,羊欣的书法更为精进,以至成名。</h3><h3> </h3> <h3>南齐*王僧虔《南台帖》</h3><h3> 在我国古代书法史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笔法不外传,且传男不传女。当书法家的笔法无后嗣男儿继承时,就传给外甥中有志于书法的人。</h3><h3> 王羲之把笔法传给了儿子王献之,王献之把笔法传给了小他二十六岁的外甥羊欣。而羊欣又把笔法传回了小他五十六岁的王家后人王僧虔(王羲之的第四世族孙,按照亲戚关系来讲,王僧虔应该管羊欣叫表叔。)。</h3><h3> 王僧虔(426—485年),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朝宋、齐间著名的书法家。</h3><h3> 萧道成(南北朝时期南齐开国皇帝,479年—482年在位。西汉丞相萧何二十四世孙,刘宋右军将军萧承之之子。)也长于书法,直到做皇帝以后,仍然酷爱不已。有一次和王僧虔比赛后对他说:“谁是第一?”王僧虔说:“臣下我为臣子中的第一,陛下您为帝王中的第一。”萧道成笑道:“你真算是善于为自己谋划了。”</h3><h3> 梁武帝评价他的书法:"僧虔书,犹如扬州王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奕奕皆有一种风气。"</h3> <h3>  梁武帝《脚气帖》</h3><h3>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6月12日),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502年—549年在位)。出身兰陵萧氏,为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h3><h3> 这位皇帝,博学多能,除了善书画而外,还是一名大名鼎鼎的书法评论家。他评论过的书家,从汉末到梁代,共有三十四人之多,评语大多美妙切实,比喻生动。同时他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书画鉴赏家,因此他很自然的,又成为周秦两汉及魏晋二王的名迹收藏家。在我国书画真伪的鉴别和搜集宝藏这方面,可以说,他是起了带头作用的。明人辑有《梁武帝御制集》。</h3><h3> 武帝此帖为草书,写来活泼老练,虽无特殊姿态,但却闲散清逸。武帝毕生倾慕二王,所以他也是师法二王的名家。</h3><h3> 武帝的太子,名叫萧统,即昭明太子,就是迄今为止仍成为文学爱好者,大、中学生们,研究古典文学所必备的《昭明文选》的作者。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杰出的王孙学者。真可谓家学渊源,光耀千古。</h3> <h3>北魏《嵩高灵庙碑》</h3><h3> 此碑又名《寇君碑》,乃北魏太武帝时(约公元390年左右),颂扬道士寇谦的碑刻。当时南朝重释教(即佛教),北魏重道教,寇氏就是一位最受崇拜的名道家。</h3><h3> 此碑的书体,大多师法汉隶的《张迁碑》,也是以方笔的运用为主,它的一撇一捺,更为神似。不过,横笔没有蚕头燕尾,而竖笔钩笔及字的形态,则师法钟繇的正楷。但此碑写"口"字的右上角,不同于隶书楷笔,而发明成六角形,成为北魏碑写"口"字创形的导师。在书法演变史上,不失为一座桥梁。</h3> <h3>北魏《始平公造像记》</h3><h3> 《始平公造像记》,全称为《比丘慧成为亡父洛州刺史始平公造像题记》,由孟达撰文,朱义章楷书,刻石位于洛阳市南郊龙门石窟古阳洞北壁。魏孝文帝(元宏)太和二十二年(公元498年)九月十四日造讫。其作为魏碑书法艺术的典范被列入“龙门二十品”中,它一反南朝靡弱的书风,开创北碑方笔的典型,以阳刚之美流传后世。</h3><h3> 魏晋,尤其是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极大发展,各地凿窟造像祈福之风盛行。南方,南朝梁武帝时,仅建康(今南京)一地就有寺院数百所,僧尼十万余人。在北方,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在龙门大造石窟,即学界所谓的“龙门石窟”。各石窟或石窟中的佛龛多有题记,记述造窟者姓名或愿望之类。从北魏至唐的一百五十余年时间中,造像十万余尊,碑刻和题记三千六百余块。</h3><h3> </h3><h3> 此碑用笔多取方笔,斩钉截铁,一些“点”状笔画和折处重顿方勒,锋芒毕露,故显雄峻非凡。</h3><h3> 《始平公造像记》被推崇为龙门诸品之首,是北朝碑刻中的翘楚。</h3> <h3>北魏《石门铭》</h3><h3> 此铭为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公元509年)的摩崖刻石,在今陕西汉中石门东壁,为纪念凿通石门,利惠交通而作。</h3><h3> 此铭的整个字态及笔姿,给平添了很多轻健活泼的地方,与东汉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的汉隶《石门颂》,有异曲同工之巧。</h3><h3> 此刻末端暑有"王远书石",并题"石师河南郡洛阳县武阿仁凿字"。王远乃北魏太原(今山西)人,善正书。武阿仁当为民间之石刻家。</h3><h3> 此铭每字之大小不一,又有甚多扁长无定之画,及其偏斜之姿,可以说是山林派的北魏体了。</h3> <h3>北魏《郑文公碑》 </h3><h3> * 郑道昭(?—516年),字僖伯,自号中岳先生,北魏荥阳开封人,著名书法家,魏碑体鼻祖,曾任光州(今山东省莱州市)刺史。少而好学,博览群书。</h3><h3> 《郑文公碑(上碑)》正是从隶书向楷书过渡时期,笔势尚有隶意,也出现了楷书笔法。故而集众体之长:既有篆书的笔法,隶书的体势,行书的纵逸风姿,又有楷书的端庄。其用笔,既有篆法圆转形成的圆笔印象,又有隶法方折形成的方笔感受。方圆兼备,变化多端,雍容大雅。或以侧得妍,或以正取势,混合篆势、分韵、草情在一体,刚劲姿媚于一身,堪称不朽。包世臣、龚自珍等人都将它同南碑之冠的《瘗鹤铭》相提并论。康有为曾誉《郑文公碑》为“魏碑圆笔之极轨”。从拓本看,此碑的用笔确很浑圆,但看原石,实方笔居多,给人以圆笔感觉是因为它属摩崖。</h3><h3> </h3> <h3>北魏《司马景和妻墓志铭》</h3><h3> 又称《司马昞(bing)妻盂敬训墓志铭》。北魏 延昌三年(514)正月刻,楷书,20行,行21字。原石已佚。清乾隆二十年河南孟县八里葛村出土。同时出土的还有《司马昞墓志》、《司马升墓志》、《司马绍墓志》,合称“四司马墓志”。四志中以此志最好。</h3><h3> 此系北魏墓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多用方笔,锋芒毕露而不失于纤弱;结体逸宕而富有韵致。比某些千篇一律的元氏墓志略高一筹。</h3> <h3><font color="#010101">北魏《崔敬邕墓志铭》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北魏持节龙骧将军、督营州诸军事、营州刺史崔敬邕墓志铭,为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公元517年)所刊立,比《司马景和妻墓志铭》迟四年,同属北魏楷书体裁,为有方格的小楷,但字体不带长形,方方正正,撇笔不垂长,捺笔钩笔也不尖削,完全以圆笔法写来,没有《郑文公碑》的严谨,更没有《石门铭》的轻松,慢条斯理,圆润可人。给人以雍容华贵之感。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张大千夫子的师兄 (李健) 是精工多体的大书法家,尤擅北魏各碑,对此碑特别爱好。</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释文: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乃远源之富,弈世之美,故以备之前册,不待详錄。君即豫州刺史安平敬侯之子。胄积仁之基,累荣构之峻,特禀清贞,少播令…</font></h3> <h3>北魏《张猛龙碑》</h3><h3> 此碑建于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公元522年),字体与《司马景和妻墓志铭》相仿佛。不过,用方笔之处,多于用圆笔,且字态略带长形。</h3><h3> 碑文因年久剥蚀之处太多,致拓本模糊,临写甚为不便。</h3> <h3>北魏《张黑女墓志铭》</h3><h3> 北魏张玄,字黑女,南阳白水人,官至南阳太守,卒于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此碑是后人于北魏普泰元年(公元531年)为他建立的,可惜书丹人不详。</h3><h3> 清初出土,清末大书家何子贞,独喜此碑,原碑也由此公珍藏,誉为北碑的皎皎者。原名《南阳太守张玄墓志》。</h3><h3> 此碑字体乃北魏楷书之一。无论在结构方面,神态方面,都是由刘宋《爨龙颜碑》演创而来的。它是以汉隶为骨,钟繇楷书为貌。不过,字体的神态,更为停匀活泼,笔调也更为圆畅柔和。以北魏书法的进化史来说,的确又较《爨龙颜碑》,跨进了一步。</h3><h3> 张大千夫子的老师曾公熙尤喜写此碑,清末民初,名震书坛。他老人家赞誉此碑,有"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之句,可见此碑不知倾倒了多少喜爱北碑的书家呢!</h3> <h3>北齐《泰山经石峪金刚经》</h3><h3> 俗称泰山经石峪残字,乃刻在泰山摩崖经石峪,每字大径二尺,系金刚经全文,实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石刻。有如此壮举,足证当时北朝人对佛教的崇拜。</h3> <h3>北齐《优填王造像记》</h3><h3> 此碑为洛阳龙门石刻之一,仅有二十八字,每字直径三公分半,为龙门石刻之最大字者。从整个字体来说,仍属北魏式的楷书。不过,它在每一个字的下笔之时,无论横竖笔,都喜欢多一花锋,致横竖笔的开端,已不是方笔了,而标新立异地多了一份"下笔花招"。</h3> <h3>隋《启法寺碑》</h3><h3> 北周的大臣杨坚(公元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即隋文帝(581年-604年在位),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袭父爵为隋国公,静帝封他为隋王。于公元581年举兵灭主称帝,建立隋朝,统一了对立150年的南北朝天下,中国又得到了大统一的局面。</h3><h3> 这位隋代始祖,帝号"文帝",在位24年。整个隋朝的寿命,自公元581至617年,共36年。</h3><h3> 书法到了隋代,也跟着江山的易主,而有了一个大变化。尽管立国时间不长,少数书法家们,已经写出了隋代面目的正楷字了。开皇四年的《启法寺碑》和开皇六年的《龙藏寺碑》的字体就是个很明显的例证。</h3><div> 草书方面,在隋代虽说不怎么风行,但还是有一个人不时提倡。这个人,就是书圣王羲之的七代孙智永和尚。</div><div> 《启法寺碑》,也叫《启法寺碑铭》。是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建立的,原在湖北襄阳启法寺。字体有异于南北朝的楷书。</div><h3> </h3> <h3>隋《龙藏寺碑》</h3><h3> 此碑是隋代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建立的,全碑不到一千五百字。碑在河北省正定县龙兴寺的佛香阁前,乃隋代又一著名的有异于南北朝的楷书。</h3> <h3>隋《美人董氏墓志铭》</h3><h3> 隋代书法,上承北魏书体,下开唐朝新风,是南北朝到唐之间的桥梁。《美人董氏墓志》恰好反映了这一点,属隋代墓志中的上品佳作,堪称隋志小楷第一,开唐代钟绍京一路小楷之先河。</h3><h3> 此碑是追思董美人生平事迹的随葬刻石。董美人(公元578年--公元597年),隋文帝四子蜀王杨秀的妃妾,汴州人士,名、字不详。董氏于开皇十七年病逝,终年十九岁。杨秀对其感情颇深,遂撰文哀悼,刻为墓志随葬。墓志于清代嘉庆年间在陕西兴平县出土,楷书21行,行23字,被称为《美人董氏墓志铭》,又称《董美人墓志》。原石于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毁于战火。</h3> <h3>隋《智永真草千字文》</h3><h3> 智永,名法极。是王羲之的第七世孙,生卒年月不详。乃北朝遗老,隋代书学宗师。早年就与他的数位同族兄弟,看破红尘,出家做了和尚。先住长安西安寺,后住山阴永欣寺。</h3><h3> 智永禅师,性喜临池,终年不懈。住永欣寺时,三十余年坚持登楼习书,书写《千字文》八百本,分别赠送浙东各寺。</h3><h3> 此帖是抄录梁代周兴嗣所撰写的《千字文》,分真书草书两种,所以叫《真草千字文》。</h3><h3> 日本有《真草千字文》影印本,相信定是那八百本之一,但不知何时何因东渡的。</h3><h3> 禅师当年,因矢志习书,勤于临池,写怀了的秃笔,有十翁之多。他把这些秃笔埋入一冢(坟墓),后人给取了个名字叫"退笔冢"。</h3><h3> 因禅师书名太大,门前求墨宝的人,就像集市一样热闹非凡,把门限(门槛)都给磨穿了,寺院管理员干脆就用铁板来加固。这就是后人说的"铁门限"的由来。</h3> 唐代的书法 <div>  公元618年,隋代的太原留守李渊起兵称唐王,而诞生了唐朝。 </div><div> 从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月25日)开始,直到公元904年,昭宣皇帝逊位时止,唐王朝共得天下二百八十六年。就书法的演变史来说,唐朝江山,要比隋朝多了二百五十年,故而给书法衍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就像魏晋南北朝一样,书法明星不断涌现。</div><div> 李渊的家庭背景可不一般。先说说李暠:</div><div> 李暠(351年—417年),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自称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十六世孙。李渊是李暠六世孙,唐玄宗李隆基天宝二年(753年)追尊其为兴圣皇帝。李暠家族世代都是豪门大族,他的高祖父李雍、曾祖父李柔,都在晋朝做官,历任郡守之职。李暠的祖父李弇(yan),在前凉张轨幕下担任武卫将军,封爵安世亭侯。李暠的父亲李昶,从小有美名,但很早去世,李暠是他的遗腹子。</div><div> 李暠执政后,广开言路,重视儒学,珍惜人才,知人善任,积极振兴文化教育。在他统治的西凉境内,当时好多文人名流,都投靠于他,当时著名的地理学家阚駰(kan yin),经济学家宋繇,教育学家刘昞等,他们都得到李暠的重用,一时群英齐集敦煌,在学术上做出了突出的成就,形成了以敦煌为中心的“五凉文化”的兴盛时期。</div><div> 李渊的祖父李虎,在西魏时官至太尉,是西魏八柱国(古代官名)之一。李渊的父亲李昞(bing),北周时历官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袭封唐国公。李渊的母亲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姐。</div><div> 北周天和元年(566年),李渊出生在长安。李渊七岁时,父亲李昞去世,其袭封为唐国公。李渊长大后,为人洒脱,性格开朗,待人宽容。</div><div> 李渊出生在书香门第,家学渊源,父亲写得一手好字。他自小就喜欢临池,这种家风也影响了太子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不喜爱隋代的书法,而专宠晋代王羲之的书法。唐代书法界受此影响,大师辈出。</div><div> 初唐时期,著名的书法大家有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div><div> 中唐时期,有李北海、颜真卿。</div><div> 晚唐时期,有柳公权。后人称之为唐六大家。</div><div> 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都是出色的大书法家。在他们的倡导和激发之下,书法方面的创造,较之南北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各家各派,标新立异,竟相变法,自立门户,各有所长,自成一家。书风之盛,如日中天。</div><div>《唐太宗晋祠铭》</div><div> 唐太宗,名世民,高祖次子。(626年—649年在位),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善隶书、草书、行书,也写真书屏风。尤其喜欢临写古人名帖,更崇敬及临习王羲之的书法,且极喜搜集王羲之真迹。所以秘府文库(当时的国家图书馆),珍藏有二千纸(张)之多,供其临池及观赏。当时,上自大臣百官,下至布衣庶民,竟相仿效,蔚为风气。</div><div> 《笔法》、《指意》、《笔意》是太宗的书法理论著作。他还曾写了《王羲之传论》,御制《圣教序》文,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能文能武的皇帝之一。</div><div> 《晋祠铭》碑建立于贞观二十年,是太宗御制御书的,原碑存于山西太原。此碑的碑额、碑文的字,完全以行书体裁来书丹。我们知道,自秦代风行刻石立碑以来,各朝各代的竖碑立铭,莫不以篆文、隶书、楷书来写碑文,端庄恭谨,已相沿成习。且碑额多以篆字题名,俗称篆额。此铭则不然,而一反常规,其碑额碑文,太宗全以行书来书丹,就写碑的历史来说,可谓首创。</div><div> 太宗的书法,他是专门宠爱王羲之的,这不光是受他祖父和父亲的影响,更因尊崇虞世南的克绍(能够继承)晋王的关系,遂成了书坛有名的王书继承人。</div><div> </div> <h3>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h3><h3> 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生于梁敬帝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卒于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享年85岁。幼即聪慧过人,博通经史,工于书法,篆隶草真行,样样精通。隋朝时,他就官至太常博士。高祖唐朝建立,他又官至太子率更令,封渤海县男,世称欧阳率更。是唐朝年事最长,资望最高的一位大书法家。</h3><h3> 欧阳询出生在南陈的士族家庭,父祖都极为显达,被封为山阳郡公,世袭。但是,在陈宣帝时(也就是欧阳询青少年期间),父亲参加了反陈起兵,兵败后家族多人被杀,几乎覆亡,但欧阳询侥幸活了下来。</h3><h3> 为了活命,欧阳询只能隐忍,没有他法。等他三十一岁,陈亡,他入隋任太常博士(属太常寺官,品级不高)。不久隋亡,他以降臣身份入唐,在太子李建成的王府任职。而太子后来又被李世民(秦王)所杀,李世民逼迫父亲退位当上皇帝。等李世民当上皇帝,欧阳询已经很老了,他成为李世民御前很重要的书法家,常常奉诏撰书(比如我们知道的兰亭序,李世民曾让他临摹过)。</h3><h3> 欧阳询的一生,可以说是命运多舛,他侥幸在多次的残酷惊险的政治变局中生存下来,所以他的书写总是透露出一种谨慎、紧张,丝毫不敢大意(我们对比颜真卿就能非常明显的看出这个特征来)。</h3><div> 唐太宗贞观六年四月避暑于天台山九成宫,一时感到水源不足,曾以手杖戳地,希望在此能得到水泉。怎知天遂人愿,帝王福自天来,竟然地裂水涌,随命工匠,凿地成泉。其水味甘醇,太宗即赐名"醴泉"。唐秘书监魏征奉旨作铭,欧阳询奉旨书写,刻石立于九成宫内,永留纪念。此铭是欧阳询晚年的称心如意之作,那时他老人家已经七十六岁高龄。</div><div> 此铭是真书体裁,其圆润美逸之楷法,师自王羲之和王献之。也兼有北碑的方笔,故而字态坚挺。总之,此铭是由篆隶得笔,晋帖得韵,隋碑得神,集各家之大成,汇为一体,而自成一家,形成了欧体的面貌。</div> <h3>唐*虞世南《破邪论帖》</h3><h3>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h3><h3> 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h3><h3> 虞世南的叔父虞寄,在陈朝官至中书侍郎,因没有子嗣,虞世南便过继给虞寄为子,因此他取字伯施。</h3><h3> 虞世南拜智永为师,深得王羲之书法真传,由此名声更大。他的字用笔圆润,外柔内刚,结构疏朗,气韵秀健。</h3><h3> 传说唐太宗学书就是以虞世南为师。唐太宗常感到“戈”字难写。有一天,他写字时写到“戬(jian剪)”字,只写了半边的"晋"字,让虞世南写另外半边的“戈”。写成以后,唐太宗让魏征来鉴赏,魏征看了说:“今窥(看的意思)圣作,惟戬字戈法逼真”。唐太宗赞叹魏征的眼力高,也更看重虞世南的书法了。</h3><h3> 虞世南入唐时已是花甲之年,贞观十二年(638年)虞世南致仕(退休),官衔为银青光禄大夫、弘文馆学士。这年因病去世于长安,享年八十一岁。</h3><h3> 三年后,欧阳询(大虞世南一岁)辞世,享年八十五岁。两人都是前朝遗老,双星相继陨落,是当时书法界的一大悲哀!</h3> <h3><font color="#010101">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此碑存于西安文庙,是虞世南最为得意的正楷小字作品。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宋黄庭坚诗评曰:"虞书庙堂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 据传此碑刻成之后,车马集碑下,捶拓无虚日。可见原拓本在北宋何其珍贵。</font></h3> <h3>唐*虞世南行书手简《郑长官帖》</h3><h3> 宋淳化阁帖刻本,有虞世南行草书字迹。其草书完全得法于王羲之和智永,草法精熟,可谓尽承王氏衣钵,不愧名师出高徒!</h3><h3> 释文:郑长官致问极真,而其三人恒不荡荡,将如何?故承后时有所异责。</h3> <h3>唐*褚遂良《孟法师碑》</h3><h3> 褚遂良(596年-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唐朝政治家、书法家。隋开皇十六年(596年),褚遂良出身于名门贵族。父亲褚亮时任散骑常侍一职,与虞世南、欧阳询等人为好友。</h3><h3> 褚遂良小欧阳询39岁,小虞世南38岁。</h3><h3> 唐武德元年(618年)李渊建立了唐王朝。褚遂良父亲褚亮时任仕隋朝东宫学士。因与杨玄感有旧,被贬为西海郡司户。薛举称帝,褚亮被任命为黄门侍郎,褚遂良则做了薛举的通事舍人,掌管诏命及呈奏案章。同年,薛举占据了甘肃的大部分地区,企图夺取京城长安,进军途中病死,薛举儿子薛仁杲继承了他的事业。</h3><h3> 唐武德元年(618年)阴历十一月,李世民包围了薛仁杲驻扎在泾州的营寨。薛仁杲投降,被押往长安处决,而他手下的人被收编在李世民的麾下,褚遂良就这样进入了李家王朝,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这年,褚遂良22岁,正当年轻。起初,褚遂良在秦王李世民那里做铠曹参军,李世民对褚遂良怀有好感。</h3><h3> 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命李世民掌握东部平原文、武两方面的大权,并且允许他在洛阳开府——天策府。同年,李世民成立了自己的文学馆,其中有十八名学士在做他的国事顾问。褚遂良的父亲褚亮便是其中的一员,主管文学。在这样的环境中,褚遂良的学识与日俱进。尤其是书艺,在欧阳询与虞世南的指导下,更是出类拔萃,且具备了欧、虞二人所不具备的政治地位与社会名望。弘文馆的日常事务,就是由褚遂良来管理的,人们称他作“馆主”。这年,褚遂良25岁!</h3><h3> 武德九年(626年)阴历六月,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随后被立为太子。阴历八月,唐高宗禅让皇位,李世民登上了皇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下诏把隋未战乱时期的战场改修为庙宇,褚遂良负责其事。唐太宗立慈云寺,由褚遂良书碑。这年,褚遂良33岁!</h3><h3> 贞观十年(636年),褚遂良出任起居郎,专门记载皇帝的一言一行。贞观十二年(638年),虞世南逝世,魏徵将褚遂良推荐给李世民,太宗命他为“侍书”。这年,褚遂良40岁!</h3><h3> 李世民曾广泛收集王羲之的法帖,褚遂良可以鉴别出王羲之书法的真伪,使得没有人再敢将赝品送来邀功。唐贞观十五年(641年),褚遂良劝谏太宗暂停封禅。同年由起居郎迁谏议大夫。李世民每有大事,几乎都要向褚遂良咨询。</h3><h3> 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以谋害魏王泰罪被废,褚遂良与国舅长孙无忌说服太宗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即唐高宗)。</h3><h3> 贞观十八年(644年),作为黄门侍郎的褚遂良,开始参预朝政。随后,他被皇帝派往全国各地,巡察四方,直接可以黜陟(意为废除官职和提拔官职)官吏。此时,他父亲褚亮去世,他不得不暂时辞去黄门侍郎之职回乡守孝。</h3><h3> 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褚遂良又被起用为黄门侍郎。同年阴历九月,被提升为中书令,成为继魏徵之后,与刘洎、岑文本、马周、长孙无忌一样在唐代政坛上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大臣。</h3><h3>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在弥留之际,将长孙无忌与褚遂良召入卧室,对二人说:“卿等忠烈,简在朕心。昔汉武寄霍光,刘备托诸葛,朕之后事,一以委卿。太子仁孝,卿之所悉,必须尽诚辅佐,永保宗社。”对太子李治说:“有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在,国家之事,我就放心了。”于是命令褚遂良起草诏书。</h3><h3>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阴历六月,李治继皇帝位,封褚遂良为河南县公,次年,又升为河南郡公,后借故把他贬为同州刺史。三年后,高宗又把他召回身边,征拜为吏部尚书,同时监修国史,加光禄大夫,又兼为太子宾客。永徽四年(653年),又升为尚书右仆射,执掌朝政大权,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顶峰。这年,褚遂良已经57岁了。</h3><h3> 永徽六年(655年),在是否立武昭仪(武则天)为皇后的斗争中,褚遂良与长孙无忌强烈反对任何废黜王皇后的企图。高宗召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勣(ji)、尚书左仆射于志宁以及褚遂良进宫商议废后立后之事。褚遂良发了一通议论,给皇帝泼了一瓢冷水。而他的那种不要命的态度——将官笏(hu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放在台阶上,同时也把官帽摘下,叩头以致于流血——更使皇帝大为恼火,让士兵把他强行拉了出去。而坐在皇帝后边的武氏则恨不得立刻将他处死。在关键的时候,善于迎合旨意的李勣却说了一句话:“此乃陛下家事,不合问外人。”这一来既改变了唐王朝的命运,也将褚遂良等人推入了悲剧的深渊。</h3><h3> 武氏在唐永徽六年(655年)阴历十月被册封为皇后,褚遂良也被武皇后赶出朝廷,到潭州任都督。唐显庆元年(656年)元旦,武后的儿子李弘(652年-675年)被立为太子。</h3><h3> 唐显庆二年(657年)春天,褚遂良调到离京师极远的今广西桂州去任都督。同年晚些时候,武则天则与许敬宗、李义府一起,诬告中书令来济、门下侍中韩瑗与在广西的褚遂良共谋反叛。晚年的褚遂良又一次被贬。这一次是被贬到中国本土以外的越南河内西南一带,褚遂良在绝望之中,写了一封信给高宗,向他求情诉说自己曾长期为高祖与太宗效劳,最坚决地支持高宗继位等等,结果仍是无济于事。</h3><h3> </h3><h3> 显庆四年(659年),禇遂良在流放地带着遗憾离世,时年六十三岁。在他死后的两年多时间里,武则天等人还没有放过他,一方面把他的官爵削掉,另一方面把他的子孙后代也流放到他故去的地方。</h3><h3> 《孟法师碑》全称《京师至德观主孟法师碑》。此碑建立于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是褚遂良47岁时的正楷作品。</h3><h3> 释文:法师俗姓孟氏,讳静素,江夏安陆人也。其先徙里成仁,继迹于孔墨;冬笋表德,齐声于曾闵。是以贻则当世,锡类後昆。轩冕之盛,既富于天爵;贤明之质,独表于仙才。固以轶仲弓之奕,虞而已哉?幼而慕道,超然拔俗。志在芝桂,譬刍豢于糠秕;心系</h3> <h3>唐*褚遂良《倪宽赞》</h3><h3> 《倪宽赞》也写作《儿宽赞》,是褚遂良晚年之作。存于西安碑林。</h3><h3> 释文: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 ,制度多阙。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枚生,见主父而叹息。群士慕向,异人并出。卜式拔于刍牧,弘羊擢于栗(gu)竖,卫青奋于奴仆,日磾出于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明已。汉之得…</h3> <h3>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h3><h3> 此为褚遂良五十八岁时书,是最能代表褚遂良楷书风格的作品。字体清丽刚劲,笔法娴熟老成。褚遂良在书写此碑时已进入了老年,至此他已为新型的唐楷创出了一整套规范。</h3><h3> 结体:在字的结体上改变了欧,虞的长形字,创造了看似纤瘦,实则劲秀饱满的字体。</h3><h3> 运笔:《雁塔圣教序》在运笔上则采用方圆兼施,逆起逆止;横画竖入,竖画横起,首尾之间皆有起伏顿挫,提按使转以及回锋出锋也都有了一定的规矩。</h3><h3> 评价:</h3><div> 《雁塔圣教序》引领大唐楷书新格,书法史上褚遂良因此被重重地书上一笔。初唐三家——欧、虞、褚并称书坛,但真正地开启唐代楷书门户者,非褚氏遂良一人莫属。纵观唐中期的颜真卿、徐浩,莫不受其影响,可以说唐朝中后期书坛风貌是由褚遂良启导的,特别是《雁塔圣教序》更具有创新的时代意义。——王佑贵《褚遂良与〈雁塔圣教序〉》。</div> <h3>唐*武则天《升仙太子碑》</h3><h3>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本名珝,后改名曌(zhào武则天发明的字),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h3><h3>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yuē)次女。十四岁时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h3><h3> 武士彟的父亲是武华。隋朝大业末年,武士彟为鹰扬府队正,资助李渊起兵。</h3><h3> 起初她是唐太宗的妃子,太宗驾崩后,她看破红尘,削发为尼。后被高宗发现于尼庵,再召之入宫。因她才学智谋过人,颇得高宗宠爱。她入宫第二年,高宗就废除了王皇后,而封她为武皇后了。因为高宗体弱多病,所以武后有机会左右国政。弘道元年(公元683年),高宗驾崩,时年56岁,而那时武后已经60岁了。</h3><div>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宣布改唐为周,定洛阳为都,称“神都”,建立武周。武则天在位前后,肆杀唐宗室,兴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所以使得贤才辈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晚年逐渐豪奢专断,颇多弊政。</div><div> 武则天在《升仙太子碑》中称颂缑山美景、盛赞王子晋的同时,又以很大的篇幅歌颂武周盛世,是以自赞自谀的形式为自己歌功颂德。</div><div> 《升仙太子碑》位于洛阳市东南约35公里,偃师市府店镇缑山之巅。</div><div> 释文:…鹤驾腾镳,俄陟神仙之路。嵩高岭上,虽藉浮邱之迎;缑氏峰前,终待桓良之告。傍稽素篆,仰叩玄经,时将玉帝之游,乍洽琳宫之宴。仙冠岌岌,表嘉称於芙蓉;…九丹…</div> <h3><font color="#010101">唐*欧阳通《道因法师碑》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欧阳通(公元625~公元691)唐代大臣、书法家。字通师,汉族,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欧阳询子。早孤,母徐教以父书。初拜兰台郎,仪凤中累迁中书舍人,封渤海公,天授初转司礼卿判纳言事,二年为相,因反武承嗣为太子被害。工于楷,书得父法而险峻过之,父子齐名,号“大小欧阳”。传世作品有《道因法师碑》《泉男生墓志》等。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欧阳通是欧阳询第四子。询去世时,通尚年幼,母徐氏抚养至殷,盼子继承父业。询书手迹,散在民间,家藏无几,徐氏不惜重价购回若干。通朝夕临摹,书法大进。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欧阳通工于楷,尽得父法。晚年颇自矜重,以狸毛为笔,覆以兔毫,犀象骨做管。碑刻有《道因法师碑》及《泉南生墓志》。时人称其父子书法为“大小欧阳体”。今长沙市望城县书堂山下,尚有其父子读书习字处遗迹。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道因法师于贞观年间在大慈恩寺(西安大雁塔就在寺内),与玄奘法师同译梵经,有功于时,故立此碑颂之。因而碑首称之为"翻经大德"。喜欢欧体的书法爱好者,从此碑入手,不失为一条捷径。</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原碑存于西安碑林。</font></h3> <h3>唐玄宗《鹩鸰颂》</h3><div>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唐朝第7位皇帝,政治家。唐太宗曾孙,武则天的孙子,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昭成窦皇后(窦德妃)。玄宗个人素质优秀,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多才多艺。小名:阿瞒(同曹操)。685年9月8日(八月初五)唐玄宗李隆基出生。</div><div> 神龙元年(705年)中宗李显即位,重建唐国号,但政柄却旁落在皇后韦氏手中。中宗去世后,韦后立温王李重茂为帝,是为少帝。</div><div>  710年7月21日(景龙四年六月二十日),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女)联合发动宫廷政变,杀韦后与安乐公主等,拥其父唐睿宗李旦复位,被其父立为太子。</div><div> 712年(延和元年)八月,睿宗传位太子,退为太上皇。李隆基即位,改元先天,是为玄宗。不久太平公主又欲发动宫廷政变以废玄宗,李隆基乃与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等人于先天二年(713)先发制人,赐太平公主死,尽诛其余党,改元“开元”。</div><div> 玄宗开元年间,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后人称这一时期为开元盛世。唐玄宗后期,他贪图享乐,宠信并重用李林甫等奸臣,终于导致安史之乱发生,唐朝开始衰落。公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在位44年。</div><div> 说到唐玄宗,我们很容易想起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来……</div><div> </div><div> 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奢侈荒淫。755年爆发“安史之乱”,被迫西逃,途经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县西),兵士哗变,不得不缢杀杨贵妃,继续西行。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宁夏灵武县西南),他被尊为太上皇。返回长安后,抑郁成病,死于甘露殿,葬泰陵(今陕西蒲城县东北)。庙号玄宗,谥号明皇。</div><div>  唐玄宗的行书写得丰厚腴美,这恐怕与盛唐经济繁荣而蕴育出“以肥为美”的审美观有关系。在这一审美观念的驱使下,绘画表现出人物仕女的丰腴肥美,书法上也出现了肥厚取代初唐“瘦硬通神”的新书风。唐玄宗书风肥厚的“上行”导致了徐浩、苏灵芝甚至颜真卿等人的“下效”,从而开创了有唐一代浑厚朴茂的书法新风,推动了书史的演进。</div><div>  唐玄宗的书法是师承“二王”的。从《鹩鸰颂》中可清楚地看到这一点。</div><div> 《鹡鸰頌》是唐玄宗为《鹡鸰颂》写的序。那麼“頌”是誰寫的?當朝大臣魏光乘。</div> <h3>唐*孙过庭《书谱》</h3><h3> 孙过庭(646~691),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名虔礼,以字行。吴郡富阳(今浙江富阳)人,一作陈留(今河南开封)人。</h3><h3> 曾任右卫胄参军、率府录事参军。胸怀大志,博雅好古。擅楷书、行书,尤长于草书,取法王羲之、王献之,笔势坚劲,直逼二王。</h3><h3><br></h3><h3> 他出身寒微,在“志学之年”,就留心翰墨,学习书法,专精极虑达二十年,终于自学成才。到了四十岁,才做了“率府录事参军”的小官,因操守高洁,遭人谗议丢了官。</h3><h3> 辞官归家后他抱病潜心研究书法,撰写书论,可惜未及完稿,孙过庭因贫病交困,暴卒于洛阳植业里之客舍。</h3><h3> 其籍贯有二说:一说富阳(今杭州西南部)人;一说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一般均称富阳人,可是他在《书谱》中自称吴郡人(富阳曾属吴郡,此处孙过庭可能是沿用旧称)。</h3><h3> 细观《书谱》墨迹,孙过庭既得二王笔法的真谛,又有所发扬、创新。全篇开始一段用笔沉稳。速去缓来,应规入矩,就象交响曲的引子,意和气平;中间写得兴起,笔势渐转放纵,点画相连,钩环牵引;到了后段,随逸兴遄飞而达到高潮,只见笔下生风,波诡云谲,尽情挥洒。首尾三千余言,高潮迭起一气呵成,真是“意先笔后,潇洒流落,翰逸神飞”,达到了“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的化境。</h3><h3> 看《书谱》的用笔,流畅婉转中极富变化,“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映带俯仰,气脉贯通。笔端或轻如蝉翼,或重若崩云,刚中显柔,柔中寓刚,飞动轻继,意趣盎然。</h3><h3> 《书谱》是孙过庭自己书法实践的总结和升华,这些言之有物、透辟精到的书论给后学者的教益,比起那些缺乏书法实践或书艺不高的理论家的泛泛空论,不知要高出多少,《书谱》无愧是一部书学经典。</h3><h3><br></h3><h3>释文:</h3><h3><br></h3><h3>书谱卷上 吴郡孙过庭撰</h3><div> 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锺、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锺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可谓锺、张(云没),而羲、献继之。又云:"吾书比之锺张,锺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此乃推张迈锺之意也。考其专擅,虽未果于前规;摭以兼通,故无惭于即事。</div><div> 评者云:"彼之四贤,古今特绝;而今不逮古,古质而今研。"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br></div> <h3>唐*李北海《云麾碑》</h3><h3> 李北海,名李邕,字泰和,今江苏扬州人。李善之子,唐仪凤三年(公元678年)生,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卒。</h3><h3> 玄宗时官北海太守,故后人多称之为李北海。</h3><h3> 李邕的书法艺术,在当时与后世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他的为人和才情更为世人所敬重。他的父亲李善是一位正直博学的人,为官遭贬,后专心学术,所注萧统《文选》六十卷,至今被视为《文选》最主要的注本之一。李邕天资聪慧,幼承家学,少年时以擅长辞章而闻名。但他在仕途上,却因为人耿介磊落,不畏权贵,屡遭贬谪。晚年在北海太守任上,遭人暗算,被宰相李林甫定罪下狱,竟被酷吏活活打死。</h3><h3> “书如其人”,李邕的书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他的人格的写照。他的书法初学右军,又参以北碑及唐初诸家楷书及行书笔意,变法图新,形成了他自己鲜明的风格特征。</h3><h3> 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这一年,中国诗坛上的两位巨星杜甫和李白同在古齐州(即今济南市),并且游踪齐鲁,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 杜甫到来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到北海,即今山东的益都。时任北海太守的李邕坐不住了,连日赶往齐州与杜甫会面。这可是一件不得了的盛事。时李邕68岁,早已名满天下,杜甫此时才是个33岁的后生,名声远没有达到诗圣的程度。但李邕慧眼识珠,他已经预见到了这颗新星的万丈光焰。可惜他没有看到。 会见的欢宴就安排在新建的历下亭上。李邕、杜甫、李之芳在座,可能还有许多齐州的知名人士出来作陪。特别应该提到的是李白这时也在齐州。天宝三年,他与杜甫在洛阳相遇,结伴东游。他信奉道教,正在紫极宫受道录,不知是道规使然,还是没有接到请帖,或许还有其他原因,这位极善饮的诗人没有来喝这杯酒,否则历下亭上一定会留下李白的诗作了。李邕与杜甫把酒长谈,论诗论史,也谈及了杜甫的祖父杜审言,这让杜甫十分感激。就在这次欢宴中,杜甫留下了“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佳句。</h3><h3> 李邕有自撰自书碑八百通,但流传至今的却只有数种碑帖,影响最大的要数《李思训碑》和《麓山寺碑》。</h3><h3> 《李思训碑》全称《唐故云麾将军右武卫大将军赠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又称《云麾将军碑》即本章《云麾碑》。</h3><h3> 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立碑在陕西蒲城县。</h3><h3> 此碑用笔瘦劲,方圆兼备,字体略呈斜势,而不失庄严,奇险中更见其稳健。这种豪爽雄健之气是东晋二王以来的行书所没有表现出来的。</h3><h3> 李北海是唐代六大书法家之一,名不虚传。</h3><h3> 此碑与《岳麓寺碑》(建立在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同为李北海自书自刻的名碑。因他自己刻石,对笔势、笔姿,不会因经过石工的雕琢,而有所走样,能与真迹书丹的字,保持着原来的神韵。</h3><h3>释文:</h3><h3> …观夫地高公族,才秀国华德,名昭宣冲用微,婉动必简久言,必典彝人之仪,形固以为天下,(下缺三十四字)式守中轖重养,福亢宗以长其,代迈德以闶其,门者其惟我彭,国公欤公讳思训,字建,陇西狄道人(下缺三十三字)至信徒於,秦克复其任子,仲翔讨叛羌於,狄道子伯考因,家焉洎孙汉前,将军广子侍中,敢士四(下缺三十一字)卿讳叔,良都原州长史,…</h3> <h3>唐*薛稷《信行禅师碑》</h3><h3> 薛稷(649~713年),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县)人。唐朝大臣、书画家。隋朝内史侍郎薛道衡曾孙,中书令薛元超之侄。魏征之外孙。曾任黄门侍郎、参知机务、太子少保、礼部尚书等职,封晋国公。唐玄宗即位后,太平公主与窦怀贞等人密谋政变。薛稷以知情不报,亦被赐死,享年六十五岁。</h3><div> 工书法,师承虞世南,与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并列初唐四大书法家。善绘画,长于人物、佛像、树石、花鸟,尤精于画鹤,能准确生动地表现出鹤的形貌神情。无作品传世。</div><div> 薛稷出身官宦世家,本人亦仕途显达,武则天朝举进士,累迁礼部郎中、中书舍人。唐中宗景龙末年(709年),任谏议大夫、昭文馆学士。其时唐睿宗李旦尚未登基,与薛稷关系很好,将女儿仙源公主嫁给了薛稷之子薛伯阳,二人结成儿女亲家,过从甚密。</div><div> 《信行禅师碑》,又名《隋大善知识信行禅师兴教之碑》,越王李贞撰,薛稷书。唐神龙二年(706)八月立。</div><div> 碑文内容记述隋代名臣信行禅师之兴佛教事迹。此碑书法瘦劲妍媚,上承褚遂良之遗绪,下开宋徽宗瘦金书之先河。</div><div> 其艺术风格比《升仙太子碑阴》书法更为华美、典丽。可以说这是薛氏书法由虞世南书体转向褚遂良书体的一种反映。此碑为薛稷的代表作。</div> <h3>唐*徐浩书《朱巨川吿身》</h3><h3> 徐浩(703~783), 唐代书法家。字季海,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人。人称“徐会稽”。因徐浩的父亲善书,家学渊源,故自幼即喜临池。颜真卿当年书丹的《多宝塔碑》,就是他给题写的碑额。</h3><h3> 徐浩工行楷书,此《朱巨川告身》传是其于大历三年八月书,白麻纸本,“纵八寸、横五尺七寸。三十行,二百三十七字。”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h3><h3> 唐代中期崇尚丰肥,书法追求阔大温厚的气象。李肇《国史补》说:“怀素工瘦,张长史草工肥。瘦硬易作,肥劲难工"。徐浩即以“肥劲”为标格,既强调丰腴,又强调骨力,由此可见唐中期书法美学思想的嬗(shan)变。而在这之前漫长的时期,书坛上是以“瘦硬”为美的。</h3><h3> "告身"的意思是古代授官的凭信,类似后世的任命状。 </h3><div>  朱巨川字德源,江西省贵溪县人。一生历经肃宗(756-762)、代宗(762-779)、德宗(780-805)三朝皇帝,寿至耆老。 据清乾隆十五年版《贵溪县志》记载,朱巨川曾中进士,是贵溪设县以来的第一个进士,累官至尚书。天宝年间适逢安史之乱,隐居家中,钻研学问,后来得到朝廷几位重臣的赏识推荐,出任公职。这件告身記明是大历三年三月。这是一件唐代中央政府颁授官职的委任狀,它是颁给原任睦州录事参军的朱巨川,新任的职位是大理评事並兼任豪州钟离县(今安徽凤阳)县令。</div><h3> 此书端庄规矩,一笔一画的承接连续,写得从容不迫,雍容大方。让人一见,一派正式规规矩矩,做为公权的象征是非常恰当的。另一方面,字的结体,却不是平板而无变化,如等字下方的“寺”、早字的“十”都摆出斜偏的位置,在书法上稳定、险绝的相互关系,可从这个小例子看出来。</h3><h3> 徐浩与颜真卿生活在同一时期,徐比颜早生六年,早逝三年,享年八十。生前曾互敬互重,友善相待。应当承认,两人在艺术追求上也互有影响。尽管徐氏的书法最终没能像颜氏那样具有开创意义上的革新,成为整个书法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但他书作中所展示的那种线条圆浑、形体宽博、结构稳当的均衡之美,分明与颜真卿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徐氏书法为颜真卿书法的革新作了充分的铺垫。</h3> <h3>唐*张旭《肚痛帖》</h3><h3> 张旭(约675年—约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开元、天宝时在世,曾任常熟县尉,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h3><div> 张旭以草书著名,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称为“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中。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书法与怀素齐名。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张旭由‘孤蓬自振、惊沙坐飞’中悟得奇怪之态,又从公孙大娘舞剑中悟得低昂回翔之状,他正是以造化为师,墨池功深,才成为狂草大师。”</div><div>性好酒,据《旧唐书》的记载,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时称张颠,实也说明他对艺术爱好热狂度,被后世尊称为“草圣”。</div><div> 释文:</div><div> 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如何为计,非临床。</div> <h3>唐*颜真卿</h3><h3>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书法家。</h3><h3><br></h3><h3>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兴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他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追赠司徒,谥号“文忠”。</h3><h3><br></h3><h3>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h3><h3> 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年),颜真卿生于京兆府万年县敦化坊。颜氏家族本籍琅玡临沂,但自颜真卿的五世祖颜之推起,颜氏家族已徙居京兆长安。<br></h3><h3> 颜真卿三岁时丧父,由母亲殷夫人亲自教育。他长大后,学问渊博,擅长写文章,对母亲殷夫人非常孝顺。开元九年(721年),七月,颜真卿随殷夫人南下,寄居苏州外祖父家。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他就读于京师长安的福山寺。十月,到尚书省吏部应试。</h3><h3>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二月,颜真卿中进士甲科。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经吏部诠选,任校书郎。</h3><h3>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颜真卿因殷夫人病逝,赴洛阳丁忧三年。</h3><h3> 天宝元年(742年),颜真卿回到长安,并中博学文词秀逸科(制举考试的一种)。十月,被任命为醴泉县尉。天宝五载(746年),三月,迁长安县尉。据《云溪友议》所载,颜真卿又曾任临川内史,使“浇风莫竞,文政大行”,颇受赞誉。经两次提升,任监察御史,奉命巡查河东、陇州。他在巡视过程中平反了五原冤狱,受百姓称赞。巡查河东时,劾罢不孝的朔方县令郑延祚,使其被朝廷下诏终身禁止录用。</h3><h3> 天宝八载(749年),颜真卿升任殿中侍御史,因受宰相杨国忠厌恶,被外调为东都采访判官。次年,再任殿中侍御史。天宝十一载(752年),转任武部员外郎。杨国忠始终想排挤他,于次年将颜真卿调离京师,出任平原太守。</h3><h3>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造反,河北十四郡,相继沦陷,十五年安禄山称大燕皇帝,玄宗奔蜀,曾慨然叹曰:"二十四郡内,竟无一义士乎?"遂让位于太子。肃宗嗣位于灵武,改元安庆。颜真卿此时正在凤翔,拜见肃宗,举义兵,八方响应,乱放遂灭。后授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代宗朝,再迁官尚书右丞。广德二年,封上柱国鲁郡公,天下即称鲁公而不直呼其名。</h3><h3> 颜真卿的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又得笔法于张旭,还与怀素一起探讨书法。他对二王、褚遂良等书法都进行深入研究,吸取其长处,彻底摆脱了初唐的风范,创造了新的时代书风。颜真卿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h3><h3> 颜真卿的真书雄秀端庄,结字由初唐的瘦长变为方形,方中见圆,具有向心力。用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气象。他的行草书,遒劲有力、真情流露,结构沉着,点画飞扬,在王派之后为行草书开一生面。颜真卿的行书遒劲郁勃,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故而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h3><h3>《颜鲁公多宝塔碑》</h3><h3> 此碑原名《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建立于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乃鲁公书丹,公时年四十有四。</h3><h3> 全碑共二千一百余字,属真书小楷,为鲁公早期之作。颜书乃得法于篆隶,而创出了颜笔。此碑楷法,则师晋王羲之的《黄庭经》,及初唐虞世南的《孔庙碑》,除了着重圆笔法外,间有少数方笔法,但没有丝毫北碑气味,是北朝以来,唯一的富有革命性和创造性的杰作。他在书法历史上的地位,是与蔡中郎(蔡邕)、钟太傅(钟繇)、王羲之、郑道昭(魏碑体的鼻祖,被誉为“北方书圣”,在当时与王羲之齐名)同享盛誉的。</h3><h3> 此碑虽属小楷,已有了突出的笔调和面貌。其写"水"字及"之"字的捺笔,更有异于晋王及初唐之笔,即在拖笔重捺之捺脚中部,带有凹痕笔姿。其写"同"字"行"字的一钩,鲁公一反直竖到底,即行钩踢之常规,而在其竖笔将到终点,尚未钩出之时,特将竖笔朝里稍弯,再徐徐向里踢出,其钩笔之中,也常常有凹痕之姿。似此等特有笔法,鲁公是师法蔡中郎的汉隶《华山庙碑》及《夏承碑》的。这种演变,给平淡的楷书捺钩之笔,增加了风趣。又写"同、圆、陈"等字的左边一竖,一如右边的一竖,而朝里稍弯,使整个字态,形成"外圆"了。又如写"田、日"等字的内部四角,也因为两旁竖笔向里有弯势,其起笔落笔及上下横笔的协助,好像预有安排,而很自然地促成内部方角,致字态内部形成了"内方"。</h3><h3> 基于此,是否可以认为"外圆内方"的字态,正是鲁公忠义刚直的表现呢?也是启示我们写字应"外方内圆",且为人处世,又何尝不是如此呢!</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