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霞祭祖

金红霞

<h3>儿时在妈妈身边,常听长辈念叨西扎哈气。虽然不解,还是感到那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妈妈临终前,念念不忘那少小离家,老了也回不去的西扎哈气。没能再踏上故土,成为妈妈永久的遗憾。</h3><div><br></div><div>先祖苏珠格图由哲里木盟扎鲁特(成吉思汗子孙领地)迁居现辽宁省康平县沙金乡西扎哈气村。家族繁衍发展了十几代,分居两地,形成了东、西扎哈气村。</div> <h3>母亲孟蕴英出生于西扎哈气村,是多龙阿太姥爷长子格孟额的幺女。她自幼随二叔克兴额和大哥孟和吉雅辗转沈阳、长春读书,故随兄名孟和吉雅的孟字,起学名孟蕴英。 </h3><h3><br></h3><h3> 2010年的金秋时节,我由丈夫陪伴赴康平沙金乡,去寻觅妈妈的---西扎哈气, 代母寻祖,祭奠先人。 </h3><h3><br></h3><h3><br></h3><h3> </h3> <h3><br></h3> <h3>碑主人成吉思汗后裔多龙阿,曾任科左前旗管旗章京,是蒙古族著名教育家、文学家、翻译家和出版家克兴额的父亲。号称宾图旗“三杰”的“克兴额、博彦满都、玛尼巴达喇等社会贤达人士拥立石碑墓志铭文以念其美德。碑全高3米,身宽86厘米,石料取材于河北唐山,现位于康平县沙金台蒙古族满族乡西扎哈气村南部一山坡之阳。碑文刻于公元1941年,497字。文中记载历史信息详实丰富,对于了解成吉思汗后裔的家史、清末民国初年东蒙古地区的历史都极具意义。</h3> <h3>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前旗官旗章京</h3><h3>多公云堂墓碑记(原文)</h3><h3>公讳多龙阿字云堂系出扎鲁特旗王族始迁祖苏珠克图清乾隆四年以军功受封公爵九传至皇考乌勒吉而生公公少精敏习蒙满汉藏文过目成诵年十二从名宿伯音琥先生游学益进光绪廿二以管旗梅伦章京随札萨克年班进京引见名闻手时王公士大夫咸慕与之交光绪三十四年创办两等小学堂并保送学生十余名入奉天蒙文学堂文教口口口兴宣统元年时公年五十彻悟封建奴隶制度之非是解放男妇老幼十数人畀以洮南田两千亩口各安口生奴众衔恩至涕泣其懿行有如是者民国二年授二品简任管旗章京有政声继创蒙汉两等学校五处民国八年退休后计致力于</h3><h3>文教事业者又十数载公终生好学不倦晚年皈依佛氏所建书堂曰四知堂庋书达万卷尝自号四知老人康德七年九月三十日已无疾而终享年八十有二</h3><h3>夫人博尔济吉特氏子三长格孟额次克兴额三博彦乌查拉图女一孙男六孙女八曾孙男三曾孙女四鸣呼公之一生也道参儒释理究天人持身惟紧御下以恩为国育才爱民如子德望重――方享遐龄子孙繁衍岂偶然哉时之贤达于公之行也</h3><h3>谋立石以表其墓噫公之徽德昭昭在人耳目夫口必以文著然后世仰遗风而来瞻拜者浏览及之抑</h3><h3>冂有以知其崖末云尔</h3><h3></h3><h3>康德八年岁次辛己春三月</h3><h3>注:辛已年――公元1941年(民国三十年)</h3><h3>注:此墓志铭系由包国兴于2010年从西扎哈气屯所拓</h3> <h3>多公云堂墓碑记(白话文)</h3><h3>多公名讳多龙阿,字云堂。出身于扎鲁特旗札萨克(王室)门第。最早迁来(科左前旗)的始祖叫苏珠克图,清乾隆四年因军功授公爵,传至九代到多公之父乌勒吉,乌勒吉生养了多公。多公幼年始即聪慧过人,学习蒙、满、汉、藏文博闻强记,往往过目成诵。十二岁时就跟随素有名望的伯音琥先生外出求学,学业甚为精进。光绪廿二年以管旗梅伦章京的身份随札萨克(王)的年班进京朝贺幸得皇帝召见,很多负有盛名的王公、大臣都慕名前来与多</h3><h3>公交往。光绪十四年,多公创办了两等小学堂,并保送十余名学生入奉天蒙文学堂文教口口口(此处空白二字)学习。宣统元年,多公五十岁,彻底悟到了封建奴隶制度的是与非,遂解放了家中男女老幼奴仆十余人,并把洮南的田产二千亩地分给了他们,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多公如此善行懿德令众奴仆感恩不尽以至于感激涕零。民国二年,多公被授予二品简任管旗章京,颇有政绩。继而,创立蒙汉两等小学堂五处。民国八年退休后,又致力于文教</h3><h3>事业达十余年。多公终生好学不倦,晚年皈依佛教。他创立的书斋“四知堂”所藏书籍多达万卷,曾自号“四知老人”。康德七年九月三十日,多公无疾而终,享年八十二岁。多公夫人博尔济吉特氏,与多公育有子三人:长子格孟额、次子克兴额、三子博彦乌查拉图;女一人;孙子六人、孙女八人;曾孙子三人、曾孙女四人。</h3><h3>呜呼哀哉!多公一生尊循的是儒家和佛家学说,对社会与自然作以深入的探究。设身处事以谨慎为准,待人视物以慈悲为怀,为国育才,爱民如子,始终如一,德望甚重。所以才能享受天赐高寿,子孙繁衍不息,这绝非是偶然的。当时的社会贤达为了祭颂多公一生菩行懿德,拥立石碑墓志铭文以念其美德。噫嘻!多公之善行懿德日月昭昭醒人耳目,因此务以铭文昭著于碑,以利仰慕多公遗风者前来瞻拜念颂,读了碑文即可知晓多公之一生了。</h3><h3><br></h3><h3>康德八年岁次辛己春三月</h3><h3><br></h3><h3>注:辛已年――公元1941年(民国三十年)</h3><h3>本文由额尔德木图所译,庄沙校对</h3><h3>2011年元月9日上午</h3> <h3>注:</h3><h3>1、"保送学生十余名"中有博彥满都丶克兴额丶玛尼巴达喇;<br></h3><h3>2、 " 洮南田二千亩"在洮南瞻榆镇,南、北扎来营子;</h3><h3><br></h3> <h3>文革时期,包氏后人见证墓碑被拉断,锤而毁之,甚至碑首和碑座也散落他乡。</h3> <h3>正装肃穆,洒酒祭奠,系哈达哀悼。</h3> <h3>默念先人的丰功伟业与髙风亮节,感谢祖先留下充盈正气的基因,令后代子孙们个个长寿健康,功业有成。</h3> <h3>书斋“四知堂”前上马石</h3> <h3>原包家大院炮台遗址</h3> <h3>太姥爷:您的子子孙孙们,有的被塑像立于大学校园,有的居高官而清正廉明,有的任要职秉公生威,有的为民族羸弱妇女募金二千万,有的为改革殚精竭虑病逝于岗位,有的持金盾立于国门感动中国,有的摄影获大奖留下世间最美的瞬间,有的莳弄青青河边草舒人心怀,有的心遣华章放歌大草原,......子孙如此繁茂"岂偶然哉"!子孙们正在用各自的成绩感恩和缅怀先人。</h3> <h3>西扎哈气村族人包玉民夫妇接待并引领我们去墓地祭奠。</h3> <h3>2018年3月18日,成吉思汗第三十四代、三十五代、三十六代孙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签订捐赠仪式,向康平博物馆捐赠了多公云堂碑。康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包艳艳,康平县政府副县长白雪松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了捐赠仪式。</h3> <h3>2018年4月3日,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康平县委、政府,安排孛儿只斤宗亲按照蒙古族风俗进行移碑。为确保“多公云堂碑”更好地发挥其历史价值,恢复其“九转透龙碑”的原貌,将安放于康平县博物馆院内草坪绿化带中间,用于人们瞻仰。</h3><h3><br></h3><h3>今天,孛儿只斤宗亲,带着家族的重托和父辈们未了的心愿,长途跋涉返回故里。他们在宾图旗“三杰”立碑77年后,怀揣崇敬与感恩,扫墓祭奠,亲历“移碑”使命。</h3><div><br></div><div>希望人杰地灵了家乡,在现任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更加繁荣富庶!今天的文化与历史的抢救工作也将刻入历史的丰碑!<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