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跨过广西云南走进老挝的自驾之旅1 (广西合那高速 云南碧色寨)

鱼头

<h3>老挝 - 一个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它静静地傍立在我国的南端,犹如隔着朦胧的纱帐,在当今现代的文明而又烦躁的世界中,似乎没有感觉到它的存在,它令我对这个国家充满好奇和向往,我几乎盖有东南亚戳的护照上就缺老挝了,网上扫上一遍攻略,一家三人带上护照,1000美金,五千人民币,一辆行走13年20多万公里的轿车,在2018年的春天经广西 云南走进老挝触摸这个迷惑而真实的国家</h3> <h3>出发前对车辆做了制动和轮胎安全检查,更换机油,添置备用启动电池;将车辆年审的全部标志全贴在前窗玻璃上,装好ETC卡,等在杭州上学的女儿放寒假回来就启程。</h3><h3>这是一次只有目的地和回家时间,没有行程计划,没有出国签证,一家三口怀着晓行夜宿,随遇而安,四海为家的情怀去享受天伦之乐的旅行。</h3> <h3>1月24日从广州出发,走S15沈海高速-S55二广高速转入G80广昆高速一路向西,过南宁后不走百色,离开G80高速舍近求远转入被称为世界最美的公路 - 那(那坡)合(合浦)高速,希望下午5-6点到达广西靖西观赏它的日落景色。</h3> <h3>D1 :早上7点,将车的里程表归零,夫妻同心轮换驾车。</h3> <h3>D1: 走出广州的雾霾,离广州越远,天空就越蓝。</h3> <h3>D1. 今天特意选择走被称为最美的高速公路之一的广西那(那坡)合(合浦)高速,它沿着中越边境呈东西走向,集旷世美景、是祖国西南部最具代表性的景观大道,它穿过喀斯特地貌山区,沿途蓝天、山川、田野、云雾组合在一起,车犹如在山水画廊中蜿蜒穿过,景色美不胜收。</h3> <h3>D1. 那(那坡)合(合浦)高速沿途可看到奇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峰丛林立。</h3> <h3>D1. 那(那坡)合(合浦)高速沿途景色</h3> <h3>D1. 我犯了地理常识的错误,靖西的日落时间比广州晚半个小时。合那高速路况特别好,车辆稀少,我们下午4点就进入靖西路段,实在不愿在高速公路上停留2个小时,决定继续前往云南,与黄昏落日余晖的景色擦肩而过。</h3> <h3>D1. 六点半到达云南最东面的小山城-富宁,这里毗邻越南边境,当年前线的战争紧张气氛荡然无存,又回归同志加兄弟的关系。今晚入住在离高速公路出口不远的坡芽大酒店,酒店正接待一批越南贸易代表团的客人,差点没订上房,房价256元没有商量的余地,这是当地最好的酒店之一,也是我们整个行程中性格比最差的住宿体会。</h3> <h3>D1.&nbsp;以前走云贵,川西曾多次到过富宁,看着它的变化,昔日穷乡僻壤荒芜凋敝的小城 ,现在在夜空下,高楼林立,车水马龙, 摩肩接踵,华灯璀璨,一派生机勃勃景象。</h3> <h3>D1.一家人晚餐后在富宁的夜街上散步。</h3> <h3>D2 1月25日。第二天打算从富宁出发,经蒙自市寻找电影"芳华"的摄制点-碧色寨车站,参观电影"无问西东"的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夜宿景洪市。</h3> <h3>D2. 1月25日 早上八点离开富宁上G80广昆高速向昆明方向行驶,走G8013砚文高速 - G5615天猴高速,中午到达蒙自市</h3> <h3>在去往蒙自的路上</h3> <h3>猴天高速路上所见的大型企业</h3> <h3>在猴天高速蒙自出口就看到鲜红的蒙自欢迎你的大字竖立在路边,倍感亲切。</h3><h3>蒙自 - 在清末民初是云南省对外贸易的最大口岸。</h3><h3>蒙自离越南的老街百余公里,是当年对越卫反击战时部队集结的地点。碧色寨车站曾是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伤病员的中转站。</h3><h3>抗战时期<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span>蒙自分校建在草坝镇,设立有文学院和法商学院。</h3> <h3>冯小刚的"芳华"唤醒了我们对青春的怀念,也引领我们来到碧色寨,使我认识了这座在历史上留下过辉煌一页的百年老站。</h3> <h3>碧色寨距离蒙自县城只有十几公里的路程。从现代气派的蒙自新县城,向东北方向穿过破旧的老县城,再穿过一片石榴园,看到一座黄色的厂房建筑物就来到云南十八怪中的一怪:"火车未通国内先通国外"的碧色寨。</h3><h3><br></h3><h3><br></h3> <h3>我们在中午11点来到碧色寨车站,通往草坝镇的公路旁边停满来参观的车辆,我也就把车就停在路旁。</h3> <h3>一下车,虽然头顶着烈日,但阳光给建筑凃抹了迷人的光彩,使得碧色寨看起来有种别样的风情,通透的蓝天白云,&nbsp;红色的土地,黄色的火车站,芥末黄的外墙,车站的百年建筑,蕴含的历史沧桑的火车头...,瞬间被这色彩斑斓而和谐的法国风格的碧色寨所吸引。</h3> <h3>碧色寨有着让人铭记的辉煌而厚重的历史:从1910年滇越铁路全线通车起的30多年期间就是滇越铁路第一大站,每天有四十余对列车在此进出,最兴盛的时候,多个洋人在这里开设公司,如美国美孚三达水火油公司、法商亚细亚水火油公司、德商德士古水火油公司、滇越铁路原职员希腊人哥胪士兄弟兴办的哥胪士洋行.....;这里曾被称为"东方小巴黎"。</h3> <h3>碧色寨车站是滇越铁路与个碧石铁路的交汇点,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火车经此北上可以到达昆明,南下经过中越边境重镇河口就能直达越南海防港。</h3><h3>这里本来只是一个十几户人家的小小山村,原名叫"坡心"。当年一个法国驻蒙自的官员发现这里有着依山傍水的美景,遂将坐落于此的火车站命名为"碧色寨",这个小村庄也因此闻名中法。</h3> <h3>蕴含历史沧桑的火车头,铁轨里有米轨与寸轨双铁轨,碧色寨站路段是寸轨,也是米轨和寸轨转换乘站。</h3> <h3>百年的铁轨,它承载着曾经的光荣与梦想,繁华与辉煌,如今,碧色寨早已人去楼空,昔日的繁华盛景已不再,难得的是,碧色寨车站仍然奇迹般地基本保存着原貌,那些红瓦、黄墙依旧招眼。</h3> <h3>碧色寨火车站法式建筑风格的站台,让人有时光倒流的感觉。</h3> <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铁路警察局旧址位于</span>碧色寨火车站站台对面,当时有大量的警察在这个院子里驻扎,负责维持铁路站车秩序。</h3> <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碧色寨里的哥胪士酒店,上层曾用作为教授宿舍,下层为联大学生宿舍。</span>抗战期间,西南联大部分师生(包括:<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闻一多、朱自清、陈寅恪、冯友兰、陈岱孙、沈从文、钱穆、吴宓、刘文典、傅斯年、潘光旦、金岳霖等文化大师)</span>从香港乘船到越南海防转乘火车到达碧色寨。</h3> <h3>云南著名作家海男以碧色寨为背景的长篇小说《碧色寨之恋》述说一个十七岁法国少女和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国男人滇越铁路上从浪漫的的燃烧到变成灰烬的爱情故事, 让读者感受到了那些断壁残垣背后的碧色寨之沧桑巨变。<br></h3><h3>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白桦看了《碧色寨之恋》说,"我在1950年初第一次到碧色寨时,尺轨与寸轨铁路的奇妙交接点已荒芜,附属于车站的一片法国式屋宇都紧紧地关闭着门窗,它们都喑哑了。往日的梦仿佛都已结束了,真没想到,时隔百年之后,碧色寨开口说话了,纷繁、绮丽的梦全都复活了!"</h3> <h3>有人这样写道:"废旧的站台、空白的站牌,抹不去一条米轨铺造就的历史印记。多少悲欢离合,拴住车站的时钟不动,把荒芜的村庄染成碧色。哀牢山作证,小火车的浓烟,在此,演绎出一道悲壮的非凡奇迹。"</h3> <h3>寸轨铁路的机车库房。</h3> <h3>当年给蒸汽机车加水的水鹤。</h3> <h3>大通公司通讯设备</h3> <h3>站内的老信号灯。</h3> <h3>原车站办公仓库地方</h3> <h3>这个百年老站虽然历经岁月风雨,依然基本保持了通车时的原貌,还能清晰地看:大通公司、水塔、站房、火车站钟、警察局、法国员工的宿舍、哥胪士旅馆、红土地网球场,甚至还有当年法国人栽下的一颗葡萄树...等旧物。</h3><h3>那关闭着的百叶窗,停摆的法国老钟,当年的空寂无人的站台,无不引人惆怅、遐思当年的繁荣。</h3> <h3>寸轨车辆的拐弯处。碧色寨站是寸轨铁轨,轨道宽度600毫米,这种轨道具有转弯半径小,灵活等特点。</h3> <h3>当年的红土地网球场</h3> <h3>客运站台发生过一个传奇的故事:蔡锷将军当年在京城名妓小凤仙的帮助下,逃离北京,就是沿滇越铁路回昆,举起护国讨袁大旗的。列车在返昆途中,在碧色寨停靠时,袁世凯命蒙自爪牙冒充当地绅商代表,以敬酒为名,暗杀蔡锷。结果蔡锷的贴身副官下车代蔡锷答谢,被刺身亡,列车急忙启动,驶离碧色寨。之后时任国民军步兵旅的团长朱德率兵也从碧色寨乘火车赴昆参加了蔡锷发起的护国起义。</h3> <h3>每当火车进出站时就会敲响这个站台上的吊钟,</h3> <h3>一百年前法国人设计的车站站房,青瓦黄墙依然醒目典雅,黄色墙壁上那早已停摆了的标志物 - 三面钟,巴黎"PARIS"字母清晰可见,仿佛凝固了岁月的时空变幻,见证着中国近现代铁路交通史的历程。</h3><h3>上面的指针出于文物保护,已被收藏起来。</h3> <h3>火车站旧仓库曾是中越自卫反击战中的临时救助站,现在是滇越铁路历史的陈列馆,里面有滇越铁路的建设过程的历史照片。</h3> <h3>博物馆的资料记载:滇越铁路1903年动工,作为米轨铁路全长855公里,其中越南段389公里,云南段466公里,穿越了云南众多高山峡谷,在南北海拔高差1807米的线路上,平均3公里1个隧道、1公里1座桥涵,1909年4月13日通车至碧色寨,1910年实现全线通车。全线当时总造价约1.59亿法郎。</h3> <h3>建设过程中渗透了数十万中国劳工的血汗,当地有:"血染南溪河,尸铺滇越路。千山遍白骨,万壑血泪流"之说。</h3> <h3>法国人引以为傲的的滇越线人字桥在建造中,它与埃菲尔铁塔齐名</h3> <h3><br /></h3><h3>滇越铁路与奥地利塞默林铁路、印度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前两者均已登录世界遗产名录)列入世界历史著名的三大铁路工程。</h3> <h3>站台上斑驳的黄墙。如芳华的台词:愿我们都不再老去,多年后依然拥有芳华。</h3> <h3>每个人都有一段芬芳的年华,或已远去,或还在,它都是刻骨铭心的,青春是我们曾经拥有的一件美好的东西,青春的记忆也如此,美好,芬芳。</h3> <h3>碧色寨除了那些西式古堡洋房,更多的是当地村民更富有特色的石头房子穿插其中,早在10年前,政府欲将碧色寨打造为景区而令当地居地异地整体搬迁的计划而因人为的因素而未能实施,令碧色寨风貌时至今日依旧不变。</h3> <h3>一个车站,一个故事,一段铁路,一段历史,一片残墙,一片怀念,无法抹去的颜色。曾经的车水马龙,现今繁华落尽,在碧色寨停留越长,越能挖掘出它的的辉煌与盛衰的故事,使我们流连忘返而忘记了时间的流失。</h3> <h3>新的滇越铁路已经开始动工,一条云南连接东南亚的新铁路会在不久的将来建成。我们祈愿碧色寨这个小站一直保留下去,让后人不要忘记这段历史。</h3> <h3>在碧色寨车站旁的小食店品尝蒙自过桥米线是必须的。它分干粉和汤粉,都是8块钱一份,汤粉-先下肉,再下碎青菜,来几根薄荷,最后将米线"过桥",连汤,带肉,连带米线,一起"吸"进嘴里,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喝上一口汤。鲜美、醇厚的滋味徘徊在嘴里。24元填满一家三人的胃口。</h3> <h3>在碧色寨停留时间三个多小时后,按照路牌的指引前往草坪镇,已经下午四点无暇参观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只好放弃,留些遗憾为下次出行找个理由,我们决定驱车继续南下驶向磨憨口岸。</h3> <h3>汽车返回蒙自市区驶上G8511高速,经过勐腊,墨江,转入G213高速向景洪磨憨方向。</h3><h3>G213是通往西双版纳 老挝必经之路,高速路建在高山峻岭之中,大部分路面双车道,坡度大,拐弯多,大型客 货车也多,路况复杂,路段被限制在70-80公里,行车时间超出预期,我们路经到普洱市时天色已黑,我们临时决定驶出高速到市里寻找今晚的夜宿地方。<br /></h3><h3><br /></h3> <h3>我国的高速公路原来是一国多制滴,ETC在广东98折,在广西97折,在云南95折,到了西藏0折;在车上装上ETC卡,一路通行无阻,过收费站犹如免费一样,爽!<br /></h3> <h3>普洱市的石锅鱼晚餐,我们点的当地4斤的桂鱼,上来原来是塘虱鱼。叫法大相径庭。<br /></h3> <h3>又见十八怪"云南草帽当锅盖",草帽锅盖涔出的植物香气与鱼香真能混搭出乡土风味。</h3> <h3>她们母女是寻找性价比高酒店和餐厅的高手,在普洱找到一间浙江酒店,100元/三人间,房间整洁宽敞,还包早餐。</h3><h3>明天将跨出国门,前方还有许多未知的可能,想想有点兴奋,也有点忐忑,还是洗洗早点睡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