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石门镇中心幼儿园“忆清眀”暨“清明节放假安全

绿茶

<h3>亲爱的家长:</h3><h3> 您好!</h3><h3> 清明小长假就要到了,首先感谢您一如既往对我园工作的支持和理解。现将清明节放假调休时间在此公布,以便家长安排好外出游玩计划,希望您和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又有意义的假期!同时也敬请家长配合,做好孩子的监护、教育工作。</h3> <h3>放假安排具体如下:</h3><h3>放假时间:<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4月5日(星期四) 4月7日(星期六)</span></h3><h3>调课时间:<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4月8日(星期日)</span>记得回园上课哦!</h3><h3>注:4月4日请将孩子的被子带回家清洗晾晒。</h3> <h3>假期安全注意事项</h3><h3><br /></h3><h3>  1、放假期间,请您安排好幼儿的生活作息时间,坚持早睡早起(尽量做到中午让孩子午休),保证孩子有规律的饮食与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h3><h3>  2、注意做好春季流感、手足口等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不要带孩子到空气流通不畅、人流密集的场所,让孩子在家运用正确的方法洗手,多喝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h3><h3> 3、时刻注意幼儿安全,不去危险、人多密集处,不玩危险品,尤其春季雨水多,不去河边、池塘边嬉戏。加强孩子自我防范、自我保护等教育,提高孩子自身的安全意识。</h3><h3>  4、控制宝宝看电视的时间,时间最好控制在30分钟以内,提醒宝宝与电视机保持距离1.5米以上,注意保护眼睛。</h3><h3> 5、清明粿好吃,不易消化,注意食品安全卫生、科学饮食,理性消费。</h3><h3> 6、假期中请您坚持我们的园本课程《好习惯益终身》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保持在幼儿园学习的良好生活习惯。</h3><h3> 7、带孩子祭祖期间,严禁玩火、玩烟花、爆竹,做到文明祭拜、扫墓,确保孩子的人身安全。</h3> <h3>清明节小常识</h3><h3><br /></h3><h3><br /></h3><h3>清明节的来历</h3><h3><br /></h3><h3>  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h3><h3>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 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h3><h3>  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 烟节"。 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 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h3> <h3>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i><b>清明节6个习俗</b></i></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1蹴鞠</span></h3><h3><br /></h3><h3>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 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 的是用来训练武士。</h3><h3><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2踏青</span></h3><h3>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h3><h3><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3荡秋千</span></h3><h3><br /></h3><h3>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 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h3><h3><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4植树</span></h3><h3><br /></h3><h3>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 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h3><h3><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5清明扫墓</span></h3><h3><br /></h3><h3>  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h3><h3><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6放风筝</span></h3><h3><br /></h3><h3>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h3><h3><br /></h3> <h3>   文明扫墓拍手歌</h3><h3> 你拍一,我拍一,天气干燥要小心。</h3><h3> 你拍二,我拍二,清明时节去扫墓。</h3><h3> 你拍三,我拍三,文明祭祖记心上。</h3><h3> 你拍四,我拍四,不烧香来不烧纸。</h3><h3> 你拍五,我拍五,不放烟花和鞭炮。</h3><h3> 你拍六,我拍六,买个平安摆水果。</h3><h3> 你拍七,我拍七,鲜花一束表孝心。</h3><h3> 你拍八,我拍八,烛火灭了再走人。</h3><h3> 你拍九,我拍九,我是环保小卫士。</h3><h3> 你拍十,我拍十,防火护林我做起。 </h3><h3> 请听孩子们在唱我园自编"文明扫墓拍手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