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春天,是追梦的季节。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春天",每个人又有每个人的"美丽",花开芬芳,各有各的"芳香"。人生如同花开花落,我们虽留不住花的芳香,但在我的相机咔、咔……咔声中,我能留住花开花落美丽的容颜。</h3> <h3> 一群欢歌笑语的孩子,吸引了我的视线。童年,对于我们走过青春岁月的人来讲,是一种难忘的回忆和甜蜜。一个人一生当中难忘的是父母,难忘的是老师,难忘的是同学,难忘的是朋友和亲人。</h3> <h3> 时装模特是指专门从事时装、服装展示的一类模特群体。模特在体型、相貌、气质、文化基础、职业感觉、展示能力等方面要求十分严格。还要有对服装设计、制作与面料、配件以及音乐、舞台灯光等具有一定的领悟能力,他(她)们一般身材高挑,又要具备表演能力。如果具有了某种商业使用目的,他/她就成为了Model。但是,今天我在公园里看到训练的是一群寻梦的中、老年人,从他(她)们脚步上看到的是矫健和自信,从他(她)们脸上看到的是笑容和幸福。</h3> <h3> 据郑州文化馆星光艺术团团长李琴介绍,她(他)们艺术团最大年龄84岁,最小年龄50岁,每天坚持训练和排练,在模特大赛中多次获奖。</h3> <h3> 艺术团于2014年9月份成立,由最初的几十人发展成至今的100多人团队。已逐渐成为郑州市中老年艺术团体中最具活力,演员和演出水平比较高的一支团队。</h3> <h3> 艺术团里大部分是退休职工,有工人、医生、教师、机关干部和公务员……等,各行各业。艺术团自成立到现在,已荣获过省内和全国多个大奖。有全国模特大赛二等奖,河南省模特大赛一等奖,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模特大赛冠军等奖项。</h3> <h3> 艺术团本着‘快乐健康,积极向上’的宗旨,经常参加演出和表演。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演员们把艺术奉献给观众,对提升全民艺术欣赏水平,陶冶情操,提升省会郑州品味,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艺术团的同志们虽说辛苦,但感到自豪。</h3> <h3> 手风琴是一种既能够独奏,又能伴奏的键盘乐器,听到琴声我还是感到亲切,因为我买过二台手风琴,一台已报废,现在使用的是退休前一年托朋友到天津手风琴厂买的120贝斯鹦鹉牌手风琴。文革当中我曾参加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知青招工到开封火电厂,在开封职工业余文工团拉过二年手风琴。调到郑州后,省公司举行文艺汇演,又三次登上舞台伴奏男声小合唱和女声独唱。退休后发挥余热,忙的弹琴时间少了,但听到琴声,仿佛又回到青春的岁月,琴声和歌声又回荡在舞台的上空。</h3> <h3> 手风琴不仅能够演奏单声部,还可以演奏多声部的乐曲。丰富的和声,音色的变化,能够演奏出多种不同风格的乐曲,这是许多乐器无法比拟的,可以说一架手风琴就是一个小型乐队。手风琴体积小,携带方便,因此,手风琴很适合不同年龄的演奏者自娱自乐,方便携带参加演出。</h3> <h3> 手风琴1777年,中国器乐“笙”由意大利传教士阿莫依特神父传入欧洲,随即便在欧洲开始出现了一些手风琴的前身乐器,但它们大都未能成形便被淘汰了。真正用手拉的风琴是由德国人德里克·布斯曼(Friedrdch Buschman,1805—1864 )在1821年制造了用口吹的奥拉琴,1822年又在琴上增加了手控风箱和键钮,后来,奥地利人西里勒斯·德米安(Cyrillus Demian 1772—1847)在布斯曼的基础上,集当时手风琴的各种前身乐器之大成,成功地改良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被定名为accordion的手风琴。直到今天,世界各地仍然沿用accordion这个名称。</h3> <h3> 去年(2017年)春天我在碧沙岗公园拍摄编辑的"美篇"《留住春天的美丽》,我曾拍摄过弹琴的老人,他表情自然丰富,我把"美篇"上传到了碧沙岗公园微信网。今年我拍摄编辑的《留住春天的美丽》"美篇"又上传到碧沙岗公园微信网,其中还有弹琴的老人,也许是缘分,也许是我从事过电视新闻职业特点,我很想知道老人的故事。</h3> <h3> 这几天我连续三次到公园很想采访老人,但每次看到大家在认真练歌我又不想打扰他(她)们。今天(11日)我去的早,乐器和音箱还没摆放好,老人在旁边散步。我上前介绍自己,并把拍摄编辑的"美篇"让老人看,老人非常高兴,没想到有人去年和今年都拍摄他(她)们唱歌,而且把他(她)们唱歌的照片还上传到碧沙岗公园微信网上。"美篇"拉近了我和老人,老人爽快的和我聊了起来。</h3> <h3> 上世纪50年代,郑州市棉纺路上棉纺厂陆续拔地而起。除了通过当地居委会招工,郑州的各大棉纺厂还接受了外地支援建设的青年男女职工,许多来自上海、无锡、武汉、青岛……等地的纺织技术骨干响应国家号召来到郑州。他(她)们当中还有些是服从组织安排,全家迁到了郑州。他(她)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今年83岁的徐老师就是1953年从上海到郑州国棉三厂的第一批职工,他爱人是1956年从无锡来到郑州国棉三厂。他们告别亲人,告别繁华都市来到河南建设“第二故乡”。徐老师说:当时他在上海华东纺织学院学习,由于家里比较困难,上学两年多还没毕业,在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内地建设中义无反顾退学来到了郑州。他在郑州国棉三厂从事供应和销售工作,退休的时候是单位副总经济师。</h3> <h3> 徐老师年轻时喜爱广泛,繁忙的工作之余对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自学了二胡、三弦、杨琴、琵笆。单位工会对他很重视,还让他负责管理乐器。也许是机遇,也许是巧遇,56年河南豫剧团代表河南到北京参加文艺汇演,他随团参加了演出伴奏,老人说起这件事很自豪和兴奋。</h3> <h3> 河南被人们称为“戏曲之乡”、丰富多采的戏剧也深深吸引着他。徐老师讲他们工会主席特别喜爱豫剧,就让他带人到豫剧团学习,他们还学过河南坠子和二夹弦。老人虽说很喜爱家乡越剧,但第二故乡的剧种也深深影响了他。</h3> <h3> 徐老师他(她)们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在铁路系统上班,女儿在无锡工作,也许是思乡,妻子把女儿留在了家乡。</h3> <h3> 天有不测风云,1993年徐老师检查身体发现了肿瘤,治疗了3年疗效不大,开朗活泼的他全身心投入到音乐当中,用琴声和歌声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和病魔抗争。合唱队2000年当时只有3人,后来发展到最多时100多人。他(她)们每星期二、四教歌,一、三、五唱歌,徐老师71岁又学习了手风琴。合唱队从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18个年头,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琴声和歌声让老人们焕发了青春。</h3> <h3> 郑州是火车拉来的城市,为了郑州的建设和发展有许多像徐老师和妻子一样的年轻人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和亲人,在郑州"开花结果"把一生都奉献给了郑州,郑州成了他(她)们的第二故乡。历史不会忘记他(她)们,人们不会忘记他(她)们。</h3> <h3> 郑州碧沙岗公园绿化装点的这么美丽!这要感谢公园所有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和汗水。是他(她)们给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娱乐、交流、美的欣赏和享受的地方。</h3> <h3> 在国外,园林工作的地位是可以和大学教授平起平坐的。有一年在厦门举行的一个重要参展活动中,一位园艺师的作品被卖出了15万元的高价,不久前,79岁的易亮教授的一幅《雀舌黄扬》也被武汉市一名盆景艺术家以1.2万元的价格收藏。</h3> <h3> 游园、赏花、拍照当中,游客一定要遵守公园规定,不要为了自己玩耍和拍照,踩坏花草。遵守规定这也每一位游客素质的体现,多一些关爱,多一些付出和奉献,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