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四月环江,杏花飘香;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为了动员全县广大书法工作者积极参加甘肃省第二届简牍书法展、甘肃省第五届"张芝奖"书法展、"甘肃改琴书法教育奖励基金会"中小学书法教师教学成果展等系列展览,由环县书法家协会主办的首期培训会于4月1日上午在抱云斋书法工作室进行。</h3> <h3> 首先,环县书法家协会主席杨树岳先生结合当前形式,分析了书法艺术事业的趋势和发展前景,杨主席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必须世代传承的文化根脉、文化基因,也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深厚基础。"可见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杨主席又说:"只有我们学习好弘扬好传统文化,我们中国人才能自信,活的有内涵,有中国范,当然书法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弘扬传统文化离不开它,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发展,在未来传统文化书法艺术是全民的必修课。"</h3> <h3> 其次,又对培养和打造我县强有力的书法主力军做出了规划。县书协通过举办"谁是高手"临帖争霸赛,每月两次公益培训和展览等方式点燃学员的学习热情。</h3> <h3> 第三,杨主席介绍了甘肃省书协即将举办的甘肃省第二届简牍书法展、甘肃省第五届"张芝奖"书法展和"甘肃改琴书法教育奖励基金会"中小学书法教师教学成果展三项重量级的书法赛事,分析了我县当前的书法整体水平,并叮嘱大家先要认真阅读征稿启事,领会精神,在作品尺寸、形式、内容等方面都要仔细推敲。他说:"甘肃改琴书法教育奖励基金会已在我县成功举办了三期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甘肃改琴书法教育奖励基金会"中小学书法教师教学成果展是基金会验收其培训成果的一项赛事,因此作为书法教师,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行动上积极落实,从作品上严格要求,以高质量的作品向基金会递交满意的答卷。"同时又安排了由环县书法家协会主办的"谁是高手"书法临帖争霸赛,要求各学校要做好广泛宣传动员工作,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活动。</h3> <h3> 最后,杨主席结合自身的习书经历,就如何创作书法作品分享了自己的经验。要创作一幅书法作品,绝不是一件很随意的事,而是必须经过全方位的"制作"。第一,要确定内容,即作品中的文字部分。可以应用古人的名篇名句,也可以自作诗词。现在的很多征稿,提倡作者自作诗词,但一定要文法、对仗、平仄合乎法理,否则只会弄巧成拙。第二,要确定形式,即作者运用怎样的形式来表现,或对联,或竖幅、或横幅、或册页……当然,作品的形式,也与所选取的文字内容和字的大小相关。如果选取的内容为对联,又准备写大字,那也只能以对联的形式呈现给观众。第三,要研究章法。即作品是否需要拼接、染色、做旧等等,哪里需要留白,哪里需要钤印,这些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考究,要合乎法理,不能随心所欲。第四,就是准备用什么书体来表现,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或楷书,或行书,或草书、或隶书……无论选用哪种书体,都要经得起推敲,要有来源。另外也要注意字法,尤其是繁简字的正确运用。正文用什么书体,落款又用什么书体,这些也要经过深思熟虑。落款一定不能宣兵夺主,同时也要起画龙点睛作用,切勿画蛇添足。</h3> <h3> 另外,他还利用美学原理赏评了当代名家刘京闻先生、郑虎林先生的书法作品,提高大家的书法素养。</h3> <h3> 此次培训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进一步坚定了广大书法人的信念,提升了大家的书法创作能力,提高了书法作品的鉴赏水平。</h3> <h3> 文/图 陈秉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