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冷口关所处位置位于沙河边,沙河自东北方向而来,在冷口关前连续转了三个掉头弯,形成了大片开阔的河滩地势,而在冷口关城附近,则被两山相夹,形成较窄的形态,真是设关安卡的好地方。关口南北通道上坐落着冷口村庄,村头的“稻花香洗浴”标志,多少年成为驴友在此登上冷口长城休整的地方。</b></h3> <h3><font color="#010101"><b> 冷口关,明长城蓟镇重要关隘,位于河北省迁安县东北32公里,明初所建,明时为蒙古兀良哈三卫进京入贡的通道,也是交通和军事上的要地。据史料记载:冷口关原名“清水明月关”,流经关口的沙河曾以清水驰名,关左城南水域宽阔,皎月凌空,映照潺潺泉水,山水夜景由来已久,不愧为“清水明月关”之誉。它的改名是属于御批的:相传一年冬天,康熙皇帝骑着毛驴私访来到冷口,欲过关口,但因雪大风急,几次未能通过。后来,康熙学张果老倒骑毛驴才艰难通过。但到门口时,因路滑,驴失前蹄,康熙被摔下驴来,他不由地说了声“袭人的冷口、难过的啊!”于是,“清水明月关”被改为“冷口关”。</b></font></h3> <h3><b>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感到身心疲惫,加上昨晚和朋友小聚,身上的酒精还没转化掉,有点飘飘然的感觉,抬眼望去,上山的路像一把灰白色的宝剑直指雾霾缭绕的天空,几乎见不到平缓的坡度。脚下长城或坍塌,或破损;碎石或大或小,或方圆或锐利,让人不得不小心翼翼。与其说行走在长城上,不如说在乱石中爬行。石墙主要是石块干插垒砌,本身少土,周边山上也多荒坡野岭,故此长城石墙上几乎没有草木植被。</b></h3> <h3><b>城墙边上的野山杏</b></h3> <h3><b> 有着相同爱好,一种缘分不期而遇,唐山几个携带重装备的驴友,准备从冷口到白羊峪,要露宿长城沿途。生活中有了期望、兴趣。才能激起心中那点欲望。</b></h3> <h3><b>传说中的的大理石城墙,此处单侧有包砖。</b></h3> <h3><b>这段长城为数不多“楼橹”</b></h3> <h3><b> 所谓“走路不看景”,更何况是走在这样险象环的石头城墙上,只一门心思地往前赶,偶尔停下来拍几张片片,不经意间抬头,蜿蜒曲折长城真的很震撼,一种恐惧感突然抓住了我,我有些怀疑自己是否有挑战它的能群山连绵,衍生着历史,铭记着历史,历史渐行渐远,历史的沧桑愈来愈浓……</b></h3> <h3><b>错城东侧交汇点的敌楼“尖楼”</b></h3> <h3><b>唐山文史记载“套城”与“错城”</b></h3><h3><b> 在迁安冷口关西,大龙王庙村北,有段“怪”长城。长城爱好者、研究者说法不一,有的说是“错长城”,因修建错了还斩了一位将军;有的说是修建长城中为防守而设计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创造。“套城”,在大龙王庙村北,即长城分了个叉,爬上山坡,又转回来,与另一段长城合起来围成一个圈,形成一口袋状。经勘察,南面的一支,是石长城,石灰粘砌,长约3里,为石头长城,多数坍塌。<br> 明朝统治277年,整个朝代都在修建长城。明洪武四年(1371年),徐达发燕山等卫屯兵15,100人,修永平、界岭等32关。这时修建的石城或土城,就地取材,建筑简陋。明嘉靖以后,对蓟东一带长城进行大规模修建。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永平府志》记载:“石门路西迤至建昌路,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改创,节年增修。总兵戚继光以次创建,功不在山海关下。”在这期间,“套城”南边的石墙和敌楼修建完成,与北边的石城墙相差200年左右。在戚继光“改创”、“创建”长城思想指导下,才出现砖城墙,在原有石城和土城基础上加砌单面砖或双面砖。这段城墙,将先建的石城墙紧密地衔接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套子(即口袋状)城。这个套城东端有一敌楼,叫尖楼。在西端也有一敌楼,叫香花楼。这样的设计是加强防守,一旦进攻者进入石城,则造成关门打狗之势,南面城墙敌楼则居高临下,射箭,放滚木礌石,放铜大炮,能给进攻者以毁灭性打击。在套城中,有一堆坟墓状的乱石,当地有些人称其为将军坟,说里面埋葬的是因修错长城而被杀头的将军。这“套城”北边的城是明初建设的,南边的石城是嘉靖、隆庆年间建筑的,两者相差200年。 </b></h3> <h3><b> 回头眺望一下自己脚下走过的“错城”,未经打磨原汁原味的石头长城。</b></h3> <h3><b>精湛的工艺,长墙上规规矩矩的是台阶。</b></h3> <h3><b> 从远处看,石丘和整个山体融为一体,就像个巨大的坟墓,即人们常说的将军墓。关于这段长城,有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明洪武年间,朝廷派一位将军主持重修长城,长城修建到冷口时,将军发现附近有一温泉,于是就时常到温泉去洗澡。洗完澡后又想女人,正巧一位漂亮的村姑,贪恋钱财,主动投怀送抱。将军从此不理政事。民工和士兵极为愤怒,开始怠工,当城墙修道错城处时,部将见图纸路线不清,前去请示,却遭到将军的呵斥。回头后只得让大家沿着山头向北修筑。一个月后,朝廷派官员前来查验,发现这段城墙修错了,而且工程进展的十分缓慢。当即查明情况,奏请朝廷就地斩决。民工和士兵们群情激愤,激情之下就把将军的尸体用乱石埋在了错城之上。但是青龙那面确实有个温泉 是不是巧合,我自己认为,这只是一个掩人耳目的传说而已,真正的原因已经无从考究了。</b></h3> <h3><b> 远处被驴友称“大V”的南线长城。城墙向下角度真的很震撼,使人产生一种恐惧感,这次走的是北线,期待下一次挑战“大V”。</b></h3> <h3><b> 总感觉这次长城与其他处不同,长城外围是砖块包裹,里面是灰白色的石块。在狭窄的长城上,能见到许多不同颜色、各种形状的石头。我们猜想红色的石块是不是铁矿石,白色的石块难道就是大理石吗?岩石上有的有各种图案,真想随手捡拾几块喜欢的,背了回来。</b></h3> <h3><b>从错城上看远处的“尖楼”</b></h3> <h3><b>一点点残存的城墙</b></h3> <h3><b>套城西侧交汇点的敌楼“香花楼”</b></h3> <b> 传说中的的“消魂坡”,从上往下走胆颤心寒,将近45度的坡,啥不留神就会滑倒,如从下向上爬,可以用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耳晕目眩、精疲力尽……最后飘飘然的感觉。</b> <h3><b>城墙外侧建筑光滑整洁,大理石地基,坚固夯实。</b></h3> <h3><b>内侧城墙简陋,做工用材一切从简,美感相对差些。</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ff8a00">城墙砖石一线连,</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ff8a00">孤冷敌楼城墙牵。</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ff8a00">石台砖灶人已去,</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ff8a00">山桃花色香满山。</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