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87岁还是90岁?张步兴说起自己的年龄,一头雾水。他只记得当时参军,因为怕红军不收,所以报名时说自己是16岁,其实当时才13岁。<br> 1934年,14岁的“红小鬼”和部队一起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多次战役,同时,在长征路上,这个“红小鬼”经历了无数别人无法经历的悲喜故事。<br> 长征、战争、苦难都没有让乐观的张步兴沉重,几十年过去了,回忆过去,老人不动声色的生动地讲述着过去生活的一幕幕,战争年代的残酷,长征途中的艰苦,都变得幽默风趣,风趣中却让人深深地感悟和沉思……</h1> <h1><b><font color="#ff8a00"> 一觉醒来淹在水里了 </font></b></h1> <h1> 我是1933年参加红军的,参军的第二年红军就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br> 长征虽然是很伟大的一项工程,却是在苦难中磨出来的,它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时我军遇到的情况是前堵后追,左右包抄的两难境地。但我们团结奋战,一次又一次地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成功突围。我军和敌军的力量非常悬殊,红军全靠打国民党军来获取军备资源。</h1> <h1> 长征时走草地最为艰苦,那路看起来和平时走的路没什么区别,一走起来才知道深浅。那些所谓的路,严格说起来根本算不上路,全是沼泽地。过草地有一个窍门,一定要踩在草包上。必须仔细查看,一个不小心就会踩空,陷进去就出不来。经常看到前面的人一个个的陷下去,后面的人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望着。走草地先头部队死的很多,后来的部队有了经验相对而言就好多了。但前面的队伍走过的草土包松了,后面再走有时就会陷下去。<br> 当时没有向导,红军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走,常常迷路,这样也平白无故的牺牲了很多人。我所在的部队领导就告诉我们,只要能走出去,只要是共产党的队伍,不管跟那支部队都行。但有些人很固执,一定要跟着原部队,长征中有支队伍十分“专一”,很多战士受伤了,但舍不得离开自己队伍分散走,这个部队的领导不得不带着伤兵们一起走,终于撑不住,全都死在草地上了。<br> 最难忘的莫过于睡“水床”了。草地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走完的,还得休息。没地方啊,只能在草地上将就。常常是睡的时候特意选了块干地,躺下去也看着没事,到了半夜却感觉凉凉的,一醒来,发现全身都被水淹住了,原来是沼泽地下的水偷袭了我们。</h1> <h1><b><font color="#ff8a00"> 战友命丧“救命水”</font></b></h1> <h1> 最让人受不了的是高原上的天气,变幻无常。半山腰时是晴天,到了山顶却刮着大风。我们没有足够的御寒物资,好多同志就因为自然灾害而丧命了。 <br> 那会儿没有水喝,也没有东西吃,很多人因体力不支掉到不深的山沟里竟然摔死了。当时的气候很恶劣,我们常感到呼吸困难,为了让自己更舒服些,很多人把衣服的领子解开,但没有什么用,依然如梗在喉。<br> 我们村跟我一起参军的共有七个人,我是最小的。过夹金山时就死得只剩下我和另外一个老乡了。唉,没想到,最后的那个战友死得最惨。</h1> <h1> 那个时候由于缺水,老百姓把水叫做“救命水”。我的那个老乡战友就是因为水这个自然资源而丧了命的。他当时到了一个村子,口渴极了,想喝水,但部队又不允许去打扰老百姓。由于年纪比较轻,忍耐力也有限,到最后他实在受不了了,就独自一个人跑到一口井前准备弄点水解解渴,就为了这一口水,他年轻的生命就没有了。<br> 他去找水的时候是晚上,老百姓以为是偷水的贼,一通乱棒活活把他打死了。第二天,部队发现他不见了,到处去找,发现了水井前的尸体。老百姓知道是红军后是后悔不迭,捶胸顿足地惋惜:“如果知道他是红军,就不会打死他了,就让他喝个够。”<br> 部队准备把他用草席捆起来掩埋了,但老百姓们死活不肯,他们几户人家凑钱备了个棺材,执意要把战友的尸体埋在水井旁,并立了石碑,老百姓们流着泪说:“他生前是红军,死了后他是红军魂,会来保护老百姓的。”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可惜,那么年轻的一条生命就这样消失了。虽然死得冤枉,但是他却是长征途中唯一得到了“厚葬”的战友。</h1> <h1><b><font color="#ff8a00"> 长征侦察兵“中弹”至今 </font></b></h1> <h1> 我的身体内有一个战争“纪念品”,就是跟随我多年的右大腿上的一颗子弹片。那是当侦察兵时留下的。<br> 长征途中,上级派我晚上去侦察敌人的一个旅的军备情况。即所辖炮兵团有几台炮,有些什么炮,火力点分布在哪儿等等。我正在侦察,却被哨兵发现了,他把我关在城门内,厉声询问:“你是谁,在干什么?”正说着,敌排长来了,一见到我,二话没说,就要我脱衣服。我携带着的枪放在第三件衣服里,衣服一脱我身份就泄露了,任务也没法完成了。我慢慢地脱衣服,以此来拖延时间。衣服脱得再慢还是脱了两件了,当脱到第三件时,我停下手来。那个排长见我停了下来,心下起了疑,就恐吓我说:“小鬼,快脱,不然就一枪打死你!”那时我年龄还很小,他根本没想到我那么小就当侦察兵了。<br> “等一下吧,这扣子不好解。”一边敷衍他,一边心里在琢磨着到底要怎么跑才是最安全的路线,四处张望,看到不远处有个壕沟,那是唯一的一个可以逃生的机会。</h1> <h1> 敌排长见我这样,越来越疑心,就直接拿枪顶着我的脑袋,然后大声嚷着要我把衣服脱下来。我见形势不对,一抬手,把他的枪给打开了,然后纵身一跃,就跳到了壕沟里。只听见子弹“嗖嗖嗖”地在身旁响着。我一口气跑到百米开外,然后倒在一块草地上,喘着粗气。突然感到有点不对劲,右腿怎么这么疼呢?用手一摸,全是血,吓了一跳,急着找止血的东西,但当时身上什么都没有。只好从自己的裤子撕下一块来,绑住腿,让血不至于流得太快。等我把腿绑好,想站起来,却发现自己根本走不了了。没办法,我只能咬着牙撑着,等待援助。<br> 到天蒙蒙亮的时候,终于来了一个老百姓。我要他把我背到村子里去,“不行,村子里有红军”,那个老百姓说。我听了欣喜异常,“我就是红军呀!”他不信,说红军应该在村子里,你怎么跑到外面来了?我忙把藏在裤袋里的红军帽子给他看。<br> 但我还是怕他是不怀好意的人,等他把我背在背上后,用枪顶着他的后脑勺,警告他不要有坏主意。就这样,我到了村子里。遇到了另一支队伍。</h1> <h1><b><font color="#ff8a00"> 辽沈战役让我成为“独眼将军”</font></b></h1> <h1> 我的左眼已经失明了。这是在打辽沈战役时留下的战果。当时炮火纷飞,我只顾着往前冲,突然旁边一个炸弹就炸了,我就感觉有个东西飞到眼睛里去了,但在当时的那个场景,根本没办法理会它。<br> 等到辽沈战役结束后一个多月我才去医院开刀,把眼睛里的弹片给取出来。刚做完手术一个礼拜,我就又去参加平津战役。平津战役后,我想把眼睛好好治下,但为时已晚。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眼睛不可能恢复到正常的视力了,到后来越来越坏,最终失明了。<br> 哦,我这手指头呀,还是在林彪所在的新六旅时受的伤,当时还在打四平,我从三楼直接跳下来,触到地时,重心不稳,手指头就骨折了,就一直成了弯指头了。</h1> <h1><b><font color="#ff8a00"> “皮带最好吃了”</font></b></h1> <h1> 长征刚开始时大家还带着干粮,没过多久,所带的粮食就吃光了。不吃东西是不行的,身体支撑不了啊。于是大家充分发挥智慧,把能吃的全找了出来。<br> 全部吃完了,怎么办?吃皮带!当时的皮带没有现在这么多假冒伪劣的,全是牛皮的。煮了后,脆脆的,喷香的,吃起来有点像地瓜味。吃了皮带就没法系裤子了,我们就把树藤缠起来,长短弄好,系在腰上当皮带。<br> 可是没多久皮带也吃完了,怎么办?吃草!可不要小看这个草,吃它的学问可大着呢。那个时候我们吃的大多是灰灰草。因为这种草相对比较好吃。但草终究是草,还是让人难以下咽。为了能更好地吃草,我发明了一种吃法,把草用石头磨碎了,再用水洗掉苦味,就能咽下去了。但有很多人贪图方便,像牛一样,干脆直接把草放到嘴巴里嚼。</h1> <h1> 吃草也吃死了好多人。造成这种事发生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大家对于草的认知不够。有一种有毒的大叶草长得跟灰灰草非常相似,味道也比较好。很多人就去摘着吃,结果吃完后就脸肿、手肿了,有些严重的就去世了。<br> 大家看到草也不能吃了,又没有别的东西可吃了。年龄大些的就有些悲观起来,干脆什么也不吃了,坐着等饿死。我由于当时年龄小,不懂事,也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活一天是一天,而且还到处和老红军请教“吃草之道”,可能是年轻人抵抗力强吧,总之撑了下来。<br> 现在想起,皮带是长征路上最好吃的东西了。</h1> <h1><b><font color="#ff8a00"> 两次遭遇土司“抢亲”</font></b></h1> <h1> 长征时期,汉族和少数民族误会极深,不像今天这么和睦。少数民族管汉人叫“南蛮子”,十分仇视。只要看到汉人到他们地盘上,就抓起来,年龄大的不问来由一律杀掉。英俊的小男孩便留下来,少数民族觉得汉人很聪明,找个英俊的汉人当女婿,生出来的孩子将来就能当大官。<br> 一次我们队伍的司号员被抓,要给当地土司当女婿,他长得漂亮,可是性子急,当场抢了一头骡子便逃,结果被乱枪打死了。这个战友真是太傻了。(<font color="#b04fbb">你是不是有过被抓的经历?笔者看到张步兴年轻的照片英俊非凡,于是笑问。</font>)<br> 呵呵,这个不好说。(<font color="#b04fbb">在大家的极力怂恿下,张步兴终于腼腆地说起他两次被土司抢亲的经历</font>)</h1> <h1> 我第一次被抓时,跟我一起的有十来个人,全被杀了,只留下了我。我知道当时逃跑的话,也是死路一条,不如过几天再想办法逃走。被抓的第三天,我跟土司公主已经混得很熟了。“我很闷,带我出去走走吧,我说想骑马。”公主把我带到一个马厩里,要我随便挑一匹,我们就骑马出去了。<br> 由于以前当过侦察兵,所以对于侦察地形和逃跑这种事比较得心应手。我要公主带我出来,就是想侦察路线。我要她带我到远一点的地方去,到了一个有树林的地方,她开始不再向前了,我明白这就是交界点了。于是我故意向那边走,看她的反应。果然,我刚一朝前走,她就喊要我停下来,说再过去就是汉人的地方了,过去会被打死的。</h1> <h1> 那个时候她只会说一点汉语,我和她的交流基本上都是边说边打手势。我告诉她我口干,想去弄点水喝。她怕我跑掉,要我把衣服脱了给她,以为这样我就不会跑了。我没办法,只好随了她。我光着膀子向前走了,好不容易找到了一所房子,见有个老太太坐在门口拿棒子敲拉煤的车。我走过去,用汉语告诉她,我是红军。<br> 老太太确认我是红军后,就从家里装了两小袋子麦子给我,并告诉了我出去该走的路线。接着,我竟遇到了两个掉队的红军,他们掉队三天了,饿得奄奄一息,我忙把刚才老太太给我的麦子给他们俩匀了。我就打道回府了。因为我知道我不回去的话,会暴露这两个战友,他们一旦发现就会被杀掉。<br> 土司公主见我跟俩个人说话,就警惕起来。我骗她说是问路的人。我怕她遇到那俩个战士,赶紧推说肚子饿了,要她带我回去吃饭。</h1> <h1> 这次之后,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见过土司公主,土司派了个管家跟着我。经过询问,才知道,原来土司怕我跑掉,所以不让他女儿来找我。听管家说后忙说:“好笑,我又不知道该往哪儿逃。”也许是管家对我的话信以为真,把我的话转告给了土司,总之,经过这次谈话之后,土司公主又来找我玩了。<br> 一天,早晨五点钟左右,我又提议出去骑马散步。我特意挑了一匹性子不烈的马。我一直怂恿她往前走,再往前走,到了边界处,我跨上马狠狠一拍马屁股,一溜烟似的跑了。她没有枪,只是在路边不停地喊“回来,回来”。后来找到了五军团,他们非常惊讶我居然逃出来了。就这样,我的第一次“女婿”生涯以我的成功逃跑结束了。</h1> <h1> 第二次被抓的日子比第一次更难熬,我等了两个多月居然一点红军的消息都没有。那次我是真的失去信心了,我以为再也不能跟红军联系上了。就在我绝望的时候,却无意中听到土司说刘伯承的军团要来了。我一听,高兴得不得了,心想,这下总算守得云开见日月了。土司把各个山头都把守住了,做好了战斗的准备。没想到根本没打刘伯承的军队就过去了。我和刘伯承的部队失之交臂,失望极了,好不容易盼到他们来了,却根本没有逃跑的机会。</h1><h1> 再三打听后,知道后面还有一个打掩护的团,我忙要土司公主带我去河里洗澡。土司公主带我去后,就一个人跑到河边去玩花草石头了,我趁她不注意,又跳上马跑了。<br> 这次跟上的部队是红二方面军,到陕北后改编为32军。</h1> <h1> 陈学斌,江苏如皋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就读于毛泽东文学院中青年作家研讨班,供职于中共长沙市委。已出版《红色记忆》《心灯》长篇小说两部,发表评论、散文、诗歌等百余万字。搜索<font color="#ff8a00">陈学斌原创散文</font>或微信号<font color="#ff8a00">cxb13755133397</font>,可看到作者许多近作。</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