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这本装帧典雅的《我们班》,浸透了班头陈翔君无数的心血,也因此成就了2018年春季的这次石台慢村之约。</h3> <h3>3月31日报到,30日下晚,已有十多位提前来到池州。吕萌带了个好头,夫君王彪先生同来见证中文八一独特的气场。</h3> <h3>喝完酒,散完步,又一起到简陋的食堂夜话。班会尚未开始,彼此已经难舍难分。</h3> <h3>31日上午,大家前往石台慢村。从飞跃而起的身姿看,丝毫看不到半百老人的木讷蹒跚。</h3> <h3>挖笋子喽!虽然从扛锄头的姿势看,除了老郭同志,都是小学生,但大家老当益壮,很快进入一场比学赶帮超的劳动竞赛,直至挥汗如雨,老腰酸疼。</h3> <h3>老同志都很会自我犒劳,虽然劳动成果和熟练的村姑无法相提并论,但午饭桌上安之若素的表情,会让你怀疑自己是否判断失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仍然习惯用老眼光看人。</h3> <h3>午餐的美味,短暂的歇息,大家的体力得到补充。这不,丢下碗筷,又开始向百丈崖进军!</h3> <h3>瞧这身手,哪是凡人?</h3> <h3>领导当然不能示弱,班头三步并做两步,快速攀缘,借助生锈略有些搁手的铁索,成功登顶!</h3> <h3>任何时候也少不了老朱同志,随便整个飞天,能让美女吓背过去。</h3> <h3>女同学随便一座,就是一道风景。</h3> <h3>大老爷们不服,也摆个POSS,真像练摊的。</h3> <h3>远看这群红男绿女,因为看不清脸上的皱纹,显得青春勃发。</h3> <h3><font color="#010101">仔细一看,头发要么不多,要么全白。比较起来,还是女生养颜有术。</font></h3> <h3>都是有故事的人,在知根知底的老同学面前,真戏假做,假戏真做,常常难以分辨,也懒得分辨。左手摸右手的感觉,大家都知道,故意不说。</h3> <h3>从百丈崖刚回来,班头召集班会。30多年的记忆被激活,大家熟练地列队,朵朵葵花向太阳,听班长训话。</h3> <h3>这招真绝!前一个领书者,同时成为后一个发书者,领导和被领导的感觉,在这些饱经风霜半个多世纪的老人,并不陌生,仅仅本色出演,就让很多初出茅庐的明星相形见拙。</h3> <h3>这可不是一本普通的书,而是班头历经数载的泣血之作,里面浸透了班头对大家全部的惦记和温存。如此想来,对煞有介事的折腾,大家不仅毫无怨言,而且满怀感激。</h3> <h3>又喝上了。境外的同学,因为难得一见,自然成为关照的重点。</h3> <h3>有一就有二,继吕萌双双携手后,沪上的晓明也给大家带来惊喜,将当年的安大男神张庆先生裹挟而来。更让人惊喜的是,张庆的父亲张朝宗先生,上世纪60年代曾担任石台县委书记4年之久。世界太小,寻根为要!</h3> <h3>你没有看错,这是篝火晚会,而且在偏僻的乡村,而且是一帮爷爷奶奶或准爷爷奶奶。</h3> <h3>签字签字签字!虽然字长劲不多,毕竟是真迹。无论多长时间以后,睹字见人,春风沉醉的晚上,谁也忘不了!</h3> <h3>这帮成长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大学生,原本纯洁无邪,但经不住年轮的碾压,沾染了社会的某些不良习气,放着好好的天不聊,同学情不叙,非要掼蛋,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h3> <h3>1日上午,继续游览石台县城边上的醉山野景区。迟到的东道主,只能胡乱抓几个人合影,以补遗憾,以解相思。</h3> <h3>中午到慢村附近的慢庄用餐,30元一个人的素食,昨天酒足饭饱的食客都说好。饭前,再来个大合影。</h3> <h3>相见时难别亦难,又到了分手的时候。人生最无奈、最浪漫的事,就是一个接一个送别。老同学,咱们下次再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