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b>附录</b> </h5><p class="ql-block"><br></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四野大事记</b></h1><p class="ql-block"><br></p><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45年05月—1952年12月)</b></h5><p class="ql-block"><br></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1945年</b></h1><p class="ql-block">(一)5月</p><p class="ql-block">1945.5. 31,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结论中,提出了争取东北的战略任务。</p><p class="ql-block">(二)8月</p><p class="ql-block">1945.8.8,苏联对日本宣战。苏军进入中国东北境内,向日本关东军发动进攻。</p><p class="ql-block">1945.8.9,毛泽东主席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声明。</p><p class="ql-block">1945.8.10,日本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宣言,要求投降。</p><p class="ql-block">同日,八路军总部发布第1号命令:令解放区军队,立即迫令各地日伪军缴械投降,否则坚决消灭之。</p><p class="ql-block">1945.8.11,蒋介石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就原地驻防待命”,不得向日伪军“擅自行动”。</p><p class="ql-block">同日,中共中央决定:目前的任务是迫使敌伪向我投降,猛力扩大解放区,占领一切可能于必须占领的大小城市及交通要道;将来的任务是准备对付内战。</p><p class="ql-block">同日,八路军总部发布第2号命令:令吕正操、张学思、万毅、李运昌等部向东北挺进,配合苏军解放东北。</p><p class="ql-block">1945.8.12,中共中央指示山东分局,万毅部即日完成出发准备,待命出发。</p><p class="ql-block">1945.8.13,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题为《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讲演。</p><p class="ql-block">同日,冀热辽军区组成东进委员会及前方指挥所,并做出东进部署。</p><p class="ql-block">1945.8.14,国民党政府同苏联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p><p class="ql-block">1945.8.15,日本政府宣布投降。</p><p class="ql-block">中旬,冀热辽军区进军东北的部队,编为西、中、东三路由冀东出发向热河及辽宁开进。</p><p class="ql-block">1945.8.18,中共中央军委指示山东军区,即令万毅部出动,经河北至热河边境待命。</p><p class="ql-block">1945.08.20,中共中央决定由吕正操、林枫率领陕甘宁晋绥联防军1个团,晋绥军区3个团和中央干部团开赴东北。</p><p class="ql-block">1945.08.22,中共中央指示山东分局,抽调大批干部到东北进行建党、建政和发动群众,出版报纸工作。</p><p class="ql-block">1945.08.25,中共中央发表《对目前局势的宣言》,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p><p class="ql-block">1945.08.28,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从延安飞赴重庆与国民党政府进行谈判。</p><p class="ql-block">1945.08.29,中共中央指示:各地派往东北的干部及部队迅速出动,秘密进入东北,控制广大乡村及苏军未驻扎的中小城市,建立政权,建立军队,放手发展。</p><p class="ql-block">1945.08.30,冀热辽军区一部在苏军配合下解放山海关。</p><p class="ql-block">1945.08.31,国民党政府将东北三省划分为九省二市。</p><p class="ql-block">(三)9月</p><p class="ql-block">1945.09.01,国民党政府任命熊式辉为东北行营主任。</p><p class="ql-block">1945.09.02,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p><p class="ql-block">1945.09.06,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1、第2旅各1个团由延安出发向东北开进。</p><p class="ql-block">1945.09.06,冀热辽军区向东北挺进之部队抵达沈阳。</p><p class="ql-block">1945.09.11,中共中央指示山东分局抽调4个师12个团,分散经海路进入东北,并派萧华前去统一指挥。</p><p class="ql-block">1945.09.15,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东北局,以彭真、陈云、程子华、伍修权、林枫为委员,以彭真为书记。</p><p class="ql-block">1945.09.15,中共中央决定由华北、华中抽调100个团架子的干部迅速进入东北。</p><p class="ql-block">1945.09.17,中共中央指示山东分局,渤海、胶东军区主力全部进军东北。</p><p class="ql-block">1945.09.17,中共中央决定警备第1旅、第359旅及去华中之干部改向东北开进。</p><p class="ql-block">1945.09.18,彭真、陈云、伍修权等抵达沈阳。</p><p class="ql-block">1945.09.19,中共中央发出《目前任务和战略部署》的指示,指出:目前我党的任务是继续打击敌伪,完全控制热、察两省,发展并争取控制东北。全国的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p><p class="ql-block">1945.09.23,林彪、萧劲光等由河北濮阳(今属河南)北上。</p><p class="ql-block">1945.09.23,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新四军第3师开赴东北。</p><p class="ql-block">1945.09.25,东北挺进纵队在兴城钓鱼台登陆。</p><p class="ql-block">1945.09.26,邱创成率延安炮兵学校向东北开进。</p><p class="ql-block">1945.09.28,中共中央军委发出《关于争夺东北的战略方针与具体部署的指示》,指出:我军进入东北的部署应将重点放在背靠苏联、朝鲜、蒙古、热河有依托、有重点的城市和乡村,建立持久的斗争基点,再进而控制南满各大城市。</p><p class="ql-block">1945.09.28,新四军第3师主力由江苏淮安出发,向东北开进。</p><p class="ql-block">1945.09.30,中共中央军委指示山东分局迅速海运3—4万人到东北。</p><p class="ql-block">1945年9月,东北抗日联军干部李兆麟、周保中、王明贵、王钧等率一批干部分别到达哈尔滨、吉林、齐齐哈尔、北安等地区组织发展部队。</p><p class="ql-block">(四)10月</p><p class="ql-block">1945.10.01,美军在秦皇岛登陆。国民党军第13、第25军也相继到达,积极进行进攻东北的准备。</p><p class="ql-block">1945.10.06,山东第7师、渤海军区基干部队(辖3个团),由商河出发,向冀东开进。</p><p class="ql-block">1945.10.08,山东第2师由郯城向龙口开进。</p><p class="ql-block">1945.10.09,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东北临时性军事机关——东北军区司令部,暂以程子华任司令员,彭真任政治委员,伍修权任参谋长。</p><p class="ql-block">1945.10.10,经过43天的谈判,国共双方代表签订《国民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p><p class="ql-block">1945年10月上旬,山东第6师等部由龙口乘船向庄河开进。</p><p class="ql-block">1945.10.11,毛泽东由重庆回到延安。17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p><p class="ql-block">1945.10.12,东满指挥部成立,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萧华,统一指挥南满铁路以东之山东部队。</p> <h3><b>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b></h3> <p class="ql-block">1945.10.16,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局,从任何方向进入东北的国民党军,必须坚决消灭。</p><p class="ql-block">1945.10.17,山东第6师到达庄河。山东第5师主力及田松支队在继运中。</p><p class="ql-block">1945.10.19,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局,坚决阻击国民党军登陆,守住大门,争取时间,掩护整个东北工作的展开。</p><p class="ql-block">1945.10.22,中共中央决定,冀热辽军区归东北局指挥。</p><p class="ql-block">1945.10.24,罗荣桓率山东军区指挥机关大部,从临沂出发去龙口。</p><p class="ql-block">1945.10.26,国民党政府任命杜聿明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p><p class="ql-block">1945.10.27,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冀热辽中央分局。</p><p class="ql-block">1945.10.29,林彪、萧劲光一行到达沈阳。</p><p class="ql-block">1945.10.30,山东第2师到达庄河。</p><p class="ql-block">1945.10.31,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东北人民自治军。林彪任总司令,彭真、罗荣桓分任第一、第二、政治委员,吕正操、李运昌分任第一、第二、副司令,萧劲光任第三副司令兼参谋长,程子华任副政治委员。11月2日,中共中央又批准周保中为第三副司令,萧劲光改任第四副司令兼参谋长,伍修权任第二参谋长。</p><p class="ql-block">(五)11月</p><p class="ql-block">1945.11.02,中共中央军委令林彪、彭真立即布置内线作战,阻击登陆的国民党军,不使其进入沈阳。</p><p class="ql-block">1945.11.03,山东第7师到达山海关,会同冀热辽军区第19旅阻击国民党军的进攻。1945.11.05,罗荣桓率山东军区机关由龙口乘船向庄河开进。</p><p class="ql-block">1945.11.08,东北局决定成立中共辽宁、辽北、吉林、合江、松江、嫩江、龙江等省工作委员会。</p><p class="ql-block">1945.11.09,中共中央决定冀热辽分局归晋察冀中央局领导。</p><p class="ql-block">1945.11.09,嫩江军区在齐齐哈尔成立。</p><p class="ql-block">1945年11月上旬,东北人民自治军第2、第3纵队编成。</p><p class="ql-block">1945.11.13,罗荣桓抵达沈阳。</p><p class="ql-block">1945.11.15,龙江军区成立。</p><p class="ql-block">1945.11.16,东北人民自治军撤出山海关地区。</p><p class="ql-block">1945.11.16,中共中央北满分局成立,陈云任书记。</p><p class="ql-block">1945.11.19,林彪率轻便指挥机构进至锦州前线指挥战斗。</p><p class="ql-block">1945年11月中旬,松江军区成立。</p><p class="ql-block">1945.11.20,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局:东北人民自治军退出大城市,控制次要城市及乡村。</p><p class="ql-block">1945.11.21,林彪致电中共中央:应避免仓促应战,防止被国民党军各个击破,准备放弃锦州以北二三百里,让其拉长分散后再寻弱点突击。中共中央于23日复电同意这一建议。</p><p class="ql-block">1945.11.25,新四军第3师到达锦州附近的江家屯地区。</p><p class="ql-block">1945.11.25,东北人民自治军撤出沈阳。东北局及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移至本溪。</p><p class="ql-block">1945.11.26,国民党军占领锦州。</p><p class="ql-block">1945.11.27,东北局决定成立西满、北满军区及西满分局。西满军区司令员吕正操、政治委员李富春;北满军区司令员高岗、政治委员陈云。中共中央于11月29日批准此决定。</p><p class="ql-block">1945年11月,东满军区成立,司令员周保中,政治委员林枫。</p><p class="ql-block">1945年11月,合江军区成立。</p><p class="ql-block">(六)12月</p><p class="ql-block">1945.12.06,东北人民自治军前总移至阜新。</p><p class="ql-block">1945.12.08,东北局发出指示:准备长期斗争,建立根据地,合并新老指挥单位,组成野战兵团,建立地方兵团,划分军区。</p><p class="ql-block">1945.12.15,东北局发出指示:当前我军的任务是力争在东北的一定敌伪,控制长春路两侧广大地区,建立根据地,准备明年春天进行大规模的作战。</p><p class="ql-block">1945.12.15,东北局决定,第359旅、山东第7师开赴北满剿匪。</p><p class="ql-block">1945.12.20,中共中央决定,林彪兼西满军区司令员,李富春为西满分局书记、黄克诚为副书记。</p><p class="ql-block">1945.12.25,林彪在阜新召开的营以上干部会议上提出忍、等、狠的作战指导思想和“一点两面”、“三三制”战术原则。</p><p class="ql-block">1945.12.28,中共中央发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p><p class="ql-block">1945.12.29,前总由阜新移至法库。</p><p class="ql-block">1945.12.30,东北局决定成立辽东军区,程世才任司令员,萧华任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1945年12月,辽西军区、辽宁军区成立。</p><p class="ql-block">1945年12月,延安炮兵学校于12月初抵达安东省通化(今属吉林省),改名东北人民自治军炮兵学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style="text-align:center;"><b>二、1946年</b></h1><p class="ql-block">(一)1月</p><p class="ql-block">1946.01.06,东北局发出《关于加紧整军发动群众的指示》。</p><p class="ql-block">1946.01.10,国共双方代表正式签订停战协定。同日,双方下达于13日午夜开始生效的停战令。</p><p class="ql-block">1946.01.12,东北局决定辽东组建杨靖宇支队、邓铁梅支队,北满组建赵尚志支队。</p><p class="ql-block">1946.01.14,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p><p class="ql-block">1946.01.16,中共中央致电彭真、伍修权、林彪:东北武装冲突难以避免,但必须坚持自卫原则;目前应利用时间训练军队,准备战场,在国民党军进攻时给以歼灭性打击。</p><p class="ql-block">1946.01.26,中共中央发出指示:我党目前对东北的方针是力求和平解决,实现民主改革,和平建设东北。为实现这一方针,要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在自卫的条件下力求打一二个大胜仗。</p><p class="ql-block">1946.01.27,东北民主联军前总由秀水河子村移往法库。</p><p class="ql-block">1946.01.27,东北局及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由本溪向抚顺转移。</p><p class="ql-block">1946年1月下旬,辽东军区第3纵队成立,辖第7、第8、第9旅,纵队机关由军区兼任。</p><p class="ql-block">(二)2月</p><p class="ql-block">1946.02.05,东北挺进纵队改编为吉辽军区第7纵队,辖第19、第20旅。</p><p class="ql-block">1946年2月上旬,第2、第3纵队合编为辽东军区第4纵队,辖第10、第11、第12旅。</p><p class="ql-block">1946.02.07,东北民主联军通信学校在梅河口成立。</p> <h3><b>第四野战军部分领导</b></h3> <h3>1946.02.10,由延安到达通化的抗日军政大学总校改为军政大学,隶属东总。</h3><div>1946.02.13,第1师、第3师第7旅进行秀水河子战斗。</div><div>1946.02.16,第4纵队对沙岭国民党军发起攻击,战至19日撤出战斗。</div><div>1946.02.21,吉辽军区将所属区域组成辽北、吉东、通化3个军区,将所属部队组成第22、第23、第24旅及警备第1、第2旅。</div><div>(三)3月</div><div>1946.03.01,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工兵学校在通化成立。</div><div>1946.03.12,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局:应准备粉碎国民党军进攻,打几个胜仗,迫使国民党接受我之条件与我妥协,为此应对北宁线进行有效的破袭。</div><div>1946.03.12,苏军撤出沈阳。13日国民党军第25军进占沈阳。</div><div>1946.03.17,东北民主联军一部收复四平。</div><div>1946.03.17,东北局及东总由抚顺向海龙转移。</div><div>1946.03.19,国民党军新编第1军、第71军分两路向四平方向进攻。</div><div>1946.03.24,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局:目前我党的方针是全力控制长、哈两市及中东全线,以南满、西满为辅助方向。要求西满部队全力控制四平地区组织国民党军北进;南满部队于现地歼灭进攻之敌,并准备将主力转移至四平、长春间,协同东、西满部队保卫北满。</div><div>1946.03.27,国共双方达成派遣执行小组前往东北调处停止冲突的协议。</div><div>1946.03.27,东北民主联军前总由抚顺西北地区向四平开进。</div><div>1946.03.28,东北局依照中共中央指示,发出加强剿匪工作的通知。</div><div>1946.03.30,国民党军进攻鞍山、海城、营口,第4纵队与其激战3天后,撤出营口、海城、鞍山。</div><div>(四)4月</div><div>1946.04.01,国民党军进攻本溪,辽东军区展开一保作战。</div><div>1946.04.03,辽东军区部署全力保卫本溪。</div><div>1946.04.04,前总到达四平地区。</div><div>1946.04.04,中共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反蚕食斗争的指示》。</div><div>1946.04.06,中共中央指示:要争取四平、本溪两战胜利,扭转东北战局。</div><div>1946.04.07,辽东军区展开二保本溪作战。</div><div>1946.04.08,东北民主联军集中兵力向进攻四平的国民党军新编第1军发起反击,在兴隆泉、朝阳堡地区歼国民党军1200余人。</div><div>1946.04.14,林彪到达八面城指挥作战。</div><div>1946.04.15,东北民主联军集中14个团在金山堡、大洼地区歼灭国民党军第71军4400余人。</div><div>1946.04.18,吉辽军区部队解放长春。</div><div>1946.04.18,国民党军新编第1军向四平郊区发动进攻。四平保卫战第一阶段作战开始。</div><div>1946.04.25,第7师第19旅、第21旅一部、新四军第3师一部及嫩江军区部队解放齐齐哈尔。</div><div>1946.04.27,辽东军区展开三保本溪作战。</div><div>1946.04.27,四平保卫战进入第二阶段,双方成对峙局面。</div><div>1946.04.27,中共中央军委致电林彪,应增加四平守军,化四平为马德里。</div><div>1946.04.28,第359旅及北安、松江军区部队解放哈尔滨市。</div><div>1946.04.30,中共中央指示林彪:近日可能签订停战协定,望死守四平,寸土必争。</div><div>(五)5月</div><div>1946.05.03,辽东军区主力撤出本溪。</div><div>1946.05.04,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div><div>1946.05.05,测绘学校在长春成立。</div><div>1946.05.14,国民党军集中10个师的兵力,分三路向四平发起大规模进攻。四平保卫战进入第三阶段。</div><div>1946.05.18,东北民主联军主动撤出四平,四平保卫战结束,共歼灭国民党军万余人。</div><div>1946.05.19,林彪与彭真、罗荣桓等在长春南郊范家屯会商今后作战方针。</div><div>1946.05.23,东北民主联军撤出长春。</div><div>1946.05.24,南满军区发起鞍海战役。</div><div>1946.05.15,中共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深入东北敌后开展游击战争的指示。</div><div>1946.05.27,中共中央发出《东北主力应不怕丧失地方准备长期斗争的指示》。</div><div>1946.05.29,国民党军第184师师长潘朔端率部在海城起义。</div><div>1946年5月,嫩江军区划归西满军区;嫩南军区撤销,所属区域并入嫩江军区。</div><div>(六)6月</div><div>1946.06.03,中共中央指示东北局:实行中央去年十二月对东北工作的指示,作长期打算,为在中小城市及广大乡村建立根据地而斗争。</div><div>1946.06.03,东北民主联军南满部队攻克大石桥。鞍海战役结束,共歼灭国民党军6000余人(其中起义2700余人)。</div><div>1946.06.07,自6月7日12时起,东北休战15天。</div><div>1946.06.10,第1、第2师攻克拉法、新站。</div><div>1946.06.10,东北局决定撤销吉黑军区,其所属之松江军区、合江军区直属东总;龙江军区划归西满军区建制。</div><div>1946.06.12,东北局和东总发出《关于剿匪工作的决定》。</div><h3>1946.06.16,中共中央决定:以林彪任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彭真、罗荣桓、高岗、陈云任东北局副书记兼东北主联军副政治委员,并以林、彭、罗、高、陈五人组成东北局常委。</h3><div>1946.06.21,蒋介石宣布东北休战期延长至6月30日。</div><div>1946.06.22,中共中央电告东北局:7月初蒋介石将向东北及全国进攻,应动员东北全党、全军利用各项有利条件,紧紧依靠群众建立根据地,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div><div>1946.06.26,国民党军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div><div>1946.06.30,东北局指示各军区组成骑兵团,以增强剿匪部队的机动力量。</div><div>1946年6月,铁道司令部成立。</div><h3>1946年6月,炮兵调整处成立。</h3> <h3><b>手榴弹是当年我军的主要装备</b></h3> <h3>(七)7月</h3><div>1946.07.03,东北局3—11日在哈尔滨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东北的形势和任务》的决议(即《七七决议》)。</div><div>1946.07.25,东北局电示各分局、各军区,要求各地以最大力量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除抽出1/3的兵力和3/5的党政军干部组成地方工作团下乡外,还应抽出2—3个团的兵力分散去做群众工作和剿灭土匪。</div><div>1946年7月,延安中国医科大学和东北军医大学在合江省兴山合并,组成新的中国医科大学,隶属东总。</div><div>1946年7月,东北民主联军供给学校在佳木斯组建。</div><div>(八)8月</div><div>1946.08.03,山东第1、第2师和第7纵队合编组成第1纵队,辖第1、第2、第3师。</div><div>1946.08.26,哈尔滨公安机关破获国民党在北满组织土匪暴乱的最大的特务集团,逮捕肥瘦姜鹏飞、李明信、崔大刚等人。</div><div>1946.08.29,东北局发出《关于补充主力加紧作战准备的指示》。</div><div>(九)9月</div><div>1946.09.13,新四军第3师(欠第7旅)编成第2纵队,辖第4、第5、第6师。</div><div>1946.09.16,中共中央军委发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指示。</div><div>(十)10月</div><div>1946.10.19,林彪、彭真、高岗、陈云向中共中央军委报告,目前东北斗争的方针是:首先求得站住脚和巩固现有地区,然后再推广发展;在军事力量的发展上,争取与国民党军逐步达到平衡,进而转为优势;在作战问题上,应以掩护和保卫根据地建设、打退国民党军进攻为目的。</div><div>1946.10.19,国民党军集中8个师,分左、中、右三路向安东、通化地区展开宽大正面的进攻。</div><div>1946.10.19,东总决定在哈尔滨组建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司令部,朱瑞任司令员,邱创成任政治委员。</div><div>1946.10.31,东总决定乘国民党军集中兵力进攻南满之际,集中5个师的兵力向松花江南国民党军发动攻势,以策应南满部队作战。</div><div>1946.10.31,东北局决定派东北局副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陈云和副总司令萧劲光到南满工作,以加强对南满斗争的统一领导。</div><div>1946年10月,第7师和新四军第3师第7旅合编组成第6纵队,辖第16、第17、第18师。</div><div>(十一)11月</div><div>1946.11.01,东北局发出《对南满战略任务的指示》:以“能歼灭敌人的仗就打,不能歼灭敌人的仗就不打”作为行动最高原则。目前南满的任务是削弱与抑留国民党军,保存自己,坚持根据地,配合北满主力作战。</div><div>1946.11.02,新开岭战役结束,歼灭国民党军第25师师长以下8000余人。</div><div>1946.11.04,中共中央决定陈云任南满分局(也称辽东分局)书记兼南满军区(也称辽东军区)政治委员。12日又决定萧劲光任南满军区司令员,萧华任南满分局副书记兼南满军区副司令员、副政治委员。</div><div>1946.11.21,东总决定北满部队乘国民党军在南满继续进攻无力北援之际,在西满和长春以北地区发动攻势,配合南满作战。</div><div>1946.11.21,铁道司令部改称护路军司令部。</div><div>1946.11.21,生擒匪首“第15集团军”上将总司令谢文东。</div><div>1946年11月,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外国语学校在哈尔滨成立。</div><div>1946年11月,生擒匪首“东北挺进军”中将总指挥张雨新。</div><div>(十二)12月</div><div>1946.12.10,东北局发出关于深入战争动员的指示。</div><div>1946.12.10,东总前指到达双城。</div><div>1946.12.11,东北局于东总发布开展敌后游击战的指示。</div><div>1946.12.11,11—14日,辽东军区在通化七道江军区前线指挥所召开师以上干部军事会议,讨论坚持南满斗争问题。</div><div>1946.12.12,生擒匪首“第1集团军”上将总司令李华堂。</div><div>1946.12.17,国民党军集中6个师的兵力,向临江解放区发起第一次进攻。</div><div>1946.12.24,东总指示辽东军区,以死打硬拼的精神,顽强战斗,粉碎国民党军进攻计划。</div><div>1946年12月,东北药科学校在佳木斯组建。</div><div>1946年12月,第4纵队插入国民党军后方,转战10余天,迫使其从进攻临江的部队中抽调2个师回援本溪、桓仁。</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1947年</b></h1><div>(一)1月</div><div>1947.01.03,东总下达一下江南作战部署。</div><div>1947.01.04,南满部队向通辑线国民党军展开反击。</div><div>1947.01.05,北满部队开始一下江南作战。</div><div>1947.01.07,第1纵队第1师于张麻子沟地区全歼由九台增援其塔木之国民党军。</div><div>1947.01.09,第6纵队全歼焦家岭之国民党军。</div><div>1947.01.14,第2纵队奔袭保康,攻克伏龙泉等地。</div><div>1947.01.19,北满主力撤回松花江以北,一下江南作战结束。</div><div>1947.01.19,第359旅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1师。在此前后,松江独立师改称独立第2师,吉北军分区部队组建独立第3师。</div><div>1947.01.20,国民党军被迫停止向临江地区进攻,退守通化,南满部队一保临江作战结束。</div><div>1947.01.20,东总发布炮兵编制,规定每师编1个山炮营、每纵队成立1个野炮连。</div><div>1947.01.29,东总发布命令:决定以现有炮兵,组成预备炮兵团及纵队、师炮兵。</div><div>1947.01.30,国民党军集中4个师向临江发动第二次进攻。</div><div>1947年1月,龙江、嫩江军区撤销,其所属军分区由西满军区直接指挥。</div><div>(二)2月</div><div>1947.02.01,东北局于哈尔滨召开群众工作会议,讨论群众工作、生产、对敌斗争等问题。</div><div>1947.02.05,第3纵队于高丽城子地区,歼国民党军第195师一部。</div><div>1947.02.07,第3纵队在三源浦歼国民党军第207师一部。</div><div>1947.02.08,国民党军第二次进攻临江被粉碎。</div><div>1947.02.10,东总于双城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中共中央《迎接中共革命的新高潮》指示,总结一年来特别是北满部队向松花江以南出击的作战经验,统一作战思想、作战原则。</div><div>1947.02.13,国民党军调集5个师向临江发动第三次进攻。</div><div>1947.02.17,东总下达二下江南作战部署。</div><h3>1947.02.18,第3纵队主力于阎家街、鹿尾林地区全歼暂编第21师1个团及附属山炮营。</h3> <h3><b>第四野战军骑兵部队</b></h3> <h3>1947.02.21,第4纵队第11师攻克碱厂,歼敌第207师第1旅一部。</h3><div>1947.02.21,北满部队开始二下江南作战。</div><div>1947.02.23,第6纵队(欠第16师)攻克城子街,全歼守军新编第30师第89团及山炮营。</div><div>1947.02.28,第6纵队及独立第2师进攻德惠。</div><div>1947年2月,东满护路军司令部改称东部护路军司令部,西满护路军司令部改称西部护路军司令部,成立中部护路军司令部,随后又成立南满护路军司令部。</div><div>1947年2月,兽医专科学校在齐齐哈尔组建。</div><div>1947年2月,汽车学校在佳木斯组建。</div><div>(三)3月</div><div>1947.03.02,北满部队二下江南作战结束。</div><div>1947.03.06,南满部队三保临江作战结束。</div><div>1947.03.07,北满部队开始三下江南作战。</div><div>1947.03.10,第2纵队第5师攻克靠山屯。</div><div>1947.03.12,第1纵队(欠第2师)全歼郭家屯、姜家屯、孟家城子地区的国民党军第88师大部。第2师于德惠以西之王家东铺,第6纵队第16师于万金塔附近各歼灭国民党军一部。</div><div>1947.03.16,北满主力回撤江北,三下江南作战结束。</div><div>1947.03.16,第4纵队第11师攻克桓仁。</div><div>1947.03.23,第3纵队主力在旺清歼灭由山城镇增援通化之国民党军第2师一部。</div><div>1947.03.26,国民党军分三路向临江发起第四次进攻。</div><div>1947.03.30,中共中央决定冀热辽分局、军区归东北局领导。</div><div>(四)4月</div><div>1947.04.03,第3、第4纵队于红石镇、兰山、郭家街地区全歼国民党军第89师及第54师1个团,粉碎其对临江的第四次进攻。</div><div>1947.04.08,林彪致电萧劲光、陈云等并报中共中央军委:今后东北民主联军战略主攻方向与主要力量使用于南满,打通南、北满两个战区的联系,并两个拳头为一个拳头,使东北战局发生根本变化。</div><div>1947.04.08,东总于双城召开师以上干部军事会议,总结作战经验。</div><div>1947.04.10,东北局向中共中央报告剿匪工作情况。</div><div>1947.04.23,东总发出夏季攻势指示。</div><div>1947年4月,东总向中共中央报告东北军事情况。</div><div>1947年4月,东总召开政治工作会议。</div><div>(五)5月</div><div>1947.05.01,冀察热辽军区4个独立旅向锦(州)承(德)线国民党军第13军发起攻击。</div><div>1947.05.05,东北局发布《东北目前形势与任务的决议》。</div><div>1947.05.11,第6纵队向拉(法)吉(林)线发起攻击。至14日,先后攻克尤家屯、天岗、江密峰等地。</div><div>1947.05.14,第3纵队攻克山城镇、草市,切断沈阳至吉林铁路线。</div><div>1947.05.16,冀察热辽军区4个独立旅攻克围场。</div><div>1947.05.17,第2纵队攻克怀德。</div><div>1947.05.18,第1、第2纵队于怀德以南大黑林子地区,歼灭国民党军第71军第88师和第91师主力。</div><div>1947.05.18,冀东独立第10、第11旅和3个独立团破毁北宁线滦县至山海关段铁路,并攻克昌黎。</div><div>1947.05.20,毛泽东致电林彪、高岗,提出夺取长春、北宁两路和长春、沈阳、北平、天津四城的战略构想以及夺取两路四城必须准备的条件。</div><div>1947.05.22,第6纵队和东满独立师于老爷岭东南太平山地区歼新编第1军1个团。</div><div>1947.05.28,第4纵队和第3纵队各一部攻克梅河口,歼国民党军第60军7000余人。</div><div>1947年5月,组建骑兵纵队,辖第1、第2师。</div><div>(六)6月</div><div>1947.06.02,第2纵队攻克昌图。</div><div>1947.06.03,第6纵队及独立第1、第2师于烟筒山、吉昌镇地区,追歼海龙国民党军第60军暂编第21师5000余人。</div><div>1947.06.03,第3纵队主力及独立第2师攻克西安。</div><div>1947.06.04,中共中央军委指示:目前全军已全部转入战略进攻,今后全军除作战急需,可作局部和战术性的破路外,凡大规模的破路均停止,并对铁路一切设备须严加保护。</div><div>1947.06.11,第1纵队、辽吉纵队开始扫除四平外围据点,准备攻取四平。</div><div>1947.06.12,林彪、罗荣桓电示第6纵队发扬死打硬拼的精神,坚决歼灭向四平增援之敌。</div><div>1947.06.13,第4纵队收复本溪。</div><div>1947.06.14,第1纵队、辽吉纵队向四平发起总攻击。</div><div>1947.06.19,冀察热辽部队攻克叶柏寿。</div><div>1947.06.20,第6纵队第17师突入四平守军的核心守备区,歼灭第71军军部机关与特务团大部。</div><div>1947.06.21,冀察热辽部队攻克凌源。</div><div>1947.06.24,第1纵队(欠第3师)奉命南下打援,攻击四平作战由第6纵队首长统一指挥。</div><div>1947.06.26,国民党军调集10个师的兵力,由沈阳、长春增援四平。30日,进攻四平的部队撤出战斗。</div><div>1947年6月,西满军区撤销,所属地区划为辽吉、嫩江、龙江3个省军区。</div><div>(七)7月</div><div>1947.07.01,夏季攻势结束,共歼国民党军8.2万余人。</div><div>1947.07.10,毛泽东致电林彪、罗荣桓、高岗,提出北线我军下一步作战任务是:力求占领中长、北宁、平承、平石、平绥、同蒲各路之大部及路上除平、津、沈以外各城,孤立平、津、沈。</div><div>1947年7月下旬,东北民主联军在哈尔滨召开第二次师以上高级干部军事会议,总结夏季攻势作战经验。会上林彪提出“四快一慢”战术原则。</div><div>1947年7月,东北民主联军重新划分军区,整编地方武装。整编后东总下辖辽东、吉林、冀察热辽3个二级军区,12个三级军区。</div><div>(八)8月</div><div>1947.08.04,国民党军参谋总长陈诚兼任东北行辕主任。</div><div>1947.08.20,东北民主联军恢复党的各级委员会。</div><div>1947.08.22,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部署“诉苦复仇”教育。</div><div>1947.08.27,东北局根据罗荣桓的建议,作出关于成立二线兵团的决定。</div><div>1947年8月,东北民主联军成立第7、第8、第9纵队。第7纵队辖第19、第20、第21师;第8纵队辖第22、第23、第24师;第9纵队辖第25、第26、第27师。</div><div>1947年8月,东、西、中部护路军司令部和南满护路军司令部撤销。</div><h3>1947年8月,东总召开北满各军区参加的二线兵团练兵会议。</h3> <h3><b>四平之战</b></h3> <h3>(九)9月</h3><div>1947.09.01,中共中央发出《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的党内指示。</div><div>1947.09.01,东总决定:由辽东军区组织辽东军区前方指挥所;由冀察热辽军区组织冀察热辽前方指挥所。</div><div>1947.09.10,东北民主联军成立第10纵队,辖第28、第29、第20师。</div><div>1947.09.14,东北秋季攻势全面展开。</div><div>1947.09.16,第8纵队于锦西西南杨杖子地区,歼国民党军第93军暂编第22师(欠1个团)。</div><div>1947.09.23,第8、第9纵队于杨杖子地区,兼国民党军第49军军部及第105、第79师各2个团。</div><div>1947.09.28,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向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上报第3纵队学习土地改革政策的两个经验材料,毛泽东对经验之二作了修改,并转发全军。</div><div>(十)10月</div><div>1947.10.01,第7纵队收复梨树。</div><div>1947.10.02,第3纵队于威远堡、西丰地区,歼国民党军第53军第116师。</div><div>1947.10.02,第4纵队于貂皮屯地区,兼国民党军第53军第130师1个团。</div><div>1947.10.02,南满独立第1师攻克大石桥、海城、牛庄,歼国民党军第25师1个团。</div><div>1947.10.07,第7纵队第19师攻克彰武,歼敌暂编第57师1个团。</div><div>1947.10.10,中共中央颁布《土地法大纲》。</div><div>1947.10.10,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和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div><div>1947.10.10,第7纵队攻克新立屯,兼国民党军第93军暂编第57师大部。</div><div>1947.10.12,第8、第9纵队一部袭入锦州机场,歼国民党军第49军第26师及地方团队各一部。</div><div>1947.10.15,东北局决定于1948年4月底以前,第一期二线兵团争取完成60个独立团的建设。</div><div>1947.10.16,第2纵队于季家堡子,歼由八面城退向四平的国民党军新编第1军第50师一部。</div><div>1947.10.17,第7纵队攻克阜新、新丘,歼敌暂编第51师大部。</div><div>1947.10.20,第10纵队第30师和独立第5师攻克德惠,歼敌暂编第53师1个团。</div><div>1947.10.21,第6纵队、第2纵队第5师、第10最新的第29师、独立第4师与炮兵司令部炮兵一部围攻吉林。</div><div>1947.10.23,第9纵队攻克朝阳,歼国民党军暂编第50师大部。</div><div>1947.10.29,林彪、谭政发布部队开展评战术运动的指示。</div><div>1947年10月下旬,东北局召开东北军工会议,决定成立军工部。</div><div>(十一)11月</div><div>1947.11.02,第8、第9纵队于义县以西金凤山、代官堡地区,歼国民党军第21师大部、第43师一部,共6500余人。</div><div>1947.11.02,第1纵队第3师及总部直属骑兵师于范家屯以东,截歼国民党军新编第1军暂编第56师1个团。</div><div>1947.11.05,秋季攻势作战结束,共歼灭国民党军6.9万余人。</div><div>1947.11.09,东总发布冬季攻势作战指示,要求各部队利用江河结冰这一大好时机,集中更大的兵力作战,给敌以歼灭性的打击。</div><div>(十二)12月</div><div>1947.12.03,林彪、罗荣桓、刘亚楼下达冬季攻势作战部署:决心集中9个纵队的兵力于沈阳外围作战,首先歼灭法库和增援之国民党军。</div><div>1947.12.11,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向毛泽东报告东北对敌作战方针、冬季攻势的作战意图和计划。</div><div>1947.12.15,冬季攻势正式发起。</div><div>1947.12.17,第2纵队第4师于法库西南沙后所地区,歼国民党军新编第22师一部。</div><div>1947.12.23,林彪、罗荣桓致电中共中央,建议将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div><div>1947.12.25,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会议,毛泽东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报告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div><div>1947.12.28,第2、第7纵队攻克彰武,歼国民党军第79师近万人。</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1948年</b></h1><div>(一)1月</div><div>1948.01.01,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改为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领导机关。</div><div>1948.01.05,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向毛泽东主席报告1948年建军计划。</div><div>1948.01.07,第2、第3、第6、第7纵队于5日向新编第5军发起攻击。经2天激战,全歼新编第5军军部和第195、第43师共2万余人,生俘军长陈林达中将。</div><div>1948.01.17,国民党军东北“剿匪”总司令部在沈阳成立。卫立煌任总司令。</div><div>1948.01.26,第1、第8纵队攻克新立屯,歼国民党军第26师。</div><div>1948.01.28,林彪、罗荣桓、刘亚楼下达冬季攻势第二阶段作战部署。</div><div>(二)2月</div><div>1948.02.02,东北人民解放军于哈尔滨召开政治工作会议,部署开展以诉苦和“五整一查”为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div><div>1948.02.06,第4、第6纵队攻克辽阳,歼国民党军新编第5军暂编第54师等部。</div><div>1948.02.07,毛泽东电示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应准备对付国民党军由东北向华北撤退之形势。指出,对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国民党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div><div>1948.02.10,林彪致电毛泽东,提出今后一切作战行动,决心贯彻将国民党军堵留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的方针。</div><div>1948.02.20,第4、第6纵队攻克鞍山,歼国民党军第25等部。</div><div>1948.02.25,第4纵队和辽南独立第1师解放营口,国民党军第52军暂编第58师师长王家善率部起义。</div><div>1948.02.27,第3、第10纵队攻克开原,歼国民党军暂编第30师1个团等部。</div><div>(三)3月</div><div>1948.03.09,吉林国民党军第60军撤入长春,吉林宣告解放。</div><div>1948.03.10,东北军区于哈尔滨召开后勤工作会议,讨论统一思想、统一标准、统一制度、统一开支及后勤组织建设等问题。</div> <h3><b>塔山阻击战</b></h3> <h3>1948.03.13,第1、第3、第7纵队和独立第2师攻克四平,歼国民党军第71军第88师等部共1.9万余人。</h3><div>1948.03.15,冬季攻势结束,共歼国民党军15.6万余人。</div><div>1948.03.25,东北人民解放军于哈尔滨召开第二次参谋工作会议,总结一年来的参谋工作经验,讨论在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条件下参谋工作任务。</div><div>1948年3月,东北人民解放军成立第5、第11、第12纵队。第5纵队辖第13、第14、第15师;第11纵队辖第31、第32、第33师;第12纵队辖第34、第35、第36师。</div><div>(四)4月</div><div>1948.04.13,辽东军区前方指挥所改称东北军区第一前方指挥所。冀察热辽军区前方指挥指挥所改称东北军区第二前方指挥所。</div><div>1948.04.13,东北局决定撤销辽东分局和军区,其所辖地改为安东、辽南2个省军区。</div><div>1948.04.18,林彪、罗荣桓、高岗、陈云、李富春、刘亚楼、谭政等致电中共中央军委,提出下一步作战先打长春。</div><div>1948.04.20,东北人民解放军于哈尔滨召开由纵队、师两级军事干部参加的军事会议,着重研究攻坚战的特点、纵深战斗的战术以及炮兵使用的问题。</div><div>1948.04.22,毛泽东复电林彪等人,同意先打长春。</div><div>(五)5月</div><div>1948.05.19,国民党政府撤销各地行辕。东北行辕的职权归东北“剿匪”总司令部。</div><div>1948.05.21,东北野战军以第1、第6纵队及各独立师发起长春外围作战,占领大房身机场。</div><div>1948.05.25,第11纵队攻克隆化。战斗英雄董存瑞牺牲。</div><div>(六)6月</div><div>1948.06.04,中共中央同意在东北局常委领导下实行党、政、军三种分工组织:东北局以林彪、罗荣桓、高岗、陈云、李富春、张闻天、林枫为常委,林彪为书记,罗荣桓、高岗为副书记;军委会东北分会以林彪为主席,罗荣桓为副主席,高岗、谭政、刘亚楼、萧劲光、程子华为委员;东北行政委员会以林枫为主席,张学思、高崇民为副主席,陈云为政府党委会书记。</div><div>1948.06.09,东北野战军主力从即日其至8月20日止,进行为期2个月战术、技术训练。</div><div>1948.06.15,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司令部在吉林召开围长春部队师以上高级干部会议,研究围困长春的方针和部署。</div><div>1948.06.25,第11纵队攻克昌黎。</div><div>(七)7月</div><h3>1948.07.05,东北军区决定以护路军为基础,成立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辖第1、第2、第3、第4支队。</h3><div>1948.07.20,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致电中共中央军委:东北局常委认为我军以南下作战为好,不宜勉强和被动地攻长春。</div><div>1948.07.22,中共中央军委复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攻击长春既然没有把握,当然可以和应当停止这个计划,改为提早向南作战计划。</div><div>1948年7月,东北军区后勤司令部在哈尔滨召开全军后勤工作会议,决定东北军区后勤部专门负责对前线作战部队所需物资的筹集、采购、制作与前送运输等项任务;东北野战军后勤部专门领导前线部队的后勤工作,组成5个分部,分地域对作战部队所需作战物资实施供应保障。</div><div>(八)8月</div><div>1948.08.14,东北野战军领率机关正式成立,林彪兼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div><div>1948.08.21,东北人民解放军炮兵纵队成立。辖3个野榴炮团,2个摩托化重炮团,2个高炮团,1个重迫击炮团。</div><div>(九)9月</div><div>1948.09.01,奉中共中央军委8月24日命令,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第2前方指挥所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1、第2兵团司令部。</div><div>1948.09.05,中共中央军委电示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同意9月3日上报的南下北宁线作战部署。</div><div>1948.09.07,中共中央军委电示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应将主力使用于锦州至唐山一线,攻克锦州、榆关、唐山诸点,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倾巢援锦之敌,争取将卫立煌部就地歼灭。</div><div>1948.09.07,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谭政签发《北宁线作战政治动员令》。</div><div>1948.09.10,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确定辽沈战役计划:第一步以奔袭动作歼灭义县及北宁线上高桥、兴城、绥中、沙后所等据点的国民党军,切断关内外国民党军的联系;第二步,集中兵力攻取锦州和打增援之国民党军。第1兵团指挥1个纵队及若干独立师继续围困长春。</div><div>1948.09.12,辽沈战役开始。</div><div>1948.09.17,第11纵队等部攻克北戴河、烟筒山、留守营等要点。</div><div>1948.09.25,第8、第9纵队攻占锦州以北葛王碑、帽儿山等要点。</div><div>1948.09.27,中共中央军委复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歼灭义县、高桥、兴城、绥中、锦西5处守军后,如能同时攻打锦州、山海关两处,则同时打;如不能同时打两处,则应先打锦州。</div><div>1948.09.27,第7纵队在第9纵队配合下,攻占高桥和西海口;第4纵队攻占塔山,切断锦西于锦州间的联系。</div><div>1948.09.28,东北野战军领导人致电中共中央军委,决心先打锦州后打锦西。</div><div>1948.09.28,第9纵队、炮兵纵队一部封锁锦州飞机场,击毁飞机5架,迫使国民党军停止空运。</div><div>1948.09.29,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向中共中央军委报告攻锦部署,并认为此次攻锦打援作战可能演变城东北大决战,达到收复锦州、长春和大量歼灭沈阳援敌的结果。</div><div>1948.09.29,中共中央军委复电:先打锦州后打锦西计划甚好,必须将作战重点放在攻占义县、锦州、锦西三点上面,这是整个战局的关键。</div><div>1948.09.30,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谭政率领前线指挥所,由双城乘火车经昂昂溪南下。</div><h3>1948.09.30,东北局发出指示,号召东北全党要克服一切困难,动员和领导东北人民支援辽沈战役。</h3> <h3><b>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b></h3> <h3><font color="#010101">(十)10月</font></h3><h3><font color="#010101">1948.10.01,第3纵队和第2纵队第5师在炮兵纵队主力的协同下,经过4小时激战攻克义县。 </font></h3><h3>1948.10.01,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朱瑞于义县战斗中光荣牺牲。<br></h3><h3><font color="#010101">1948.10.01,蒋介石在北平召开军事会议,决定从华北及山东调兵组成“东进兵团”,增援锦州。</font></h3><h3>1948.10.02,中共中央军委电示东北野战军:迅速攻克锦州是战役的关键,望努力争取10天内外打下该城。<br></h3><h3><font color="#010101">1948.10.02,蒋介石飞抵沈阳,决定以范汉杰集团固守锦州;由沈阳抽调主力组成“西进兵团”增援锦州;长春守军向沈阳突围。</font></h3><h3><font color="#010101">1948.10.02,林彪等人于22时向中共中央军委提出攻锦州或回师打长春两个方案。</font></h3><h3><font color="#010101">1948.10.03,林彪、罗荣桓、刘亚楼于9时致电中共中央军委,决心仍先攻锦州。</font></h3><h3><font color="#010101">1948.10.03,中共中央军委于17时、19时两次致电林彪等人,严厉批评回师打长春的错误想法。</font></h3><h3><font color="#010101">1948.10.04,中共中央军委在接到林彪、罗荣桓、刘亚楼3日9时“仍攻锦州”的电报后,复电指出:你们决心攻锦州,甚好,甚慰。</font></h3><h3><font color="#010101">1948.10.05,东北野战军前线指挥所由阜新进至锦州西北约10多公里的牤牛屯。</font></h3><h3><font color="#010101">1948.10.09,东北野战军攻锦各部队开始锦州外围作战。</font></h3><h3><font color="#010101">1948.10.10,第4纵队在第11纵队等部的配合下坚守塔山6昼夜,阻止了国民党军“东进兵团”向锦州的增援。</font></h3><h3><font color="#010101">1948.10.14,攻锦部队于11时对锦州发起总攻,激战至15日18时占领该城。</font></h3><h3><font color="#010101">1948.10.15,第5、第6、第10纵队等部胜利完成阻击国民党军“西进兵团”的任务。</font></h3><h3><font color="#010101">1948.10.17,中共中央致电林彪、罗荣桓、高岗、陈云并东北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祝贺锦州大捷。</font></h3><h3><font color="#010101">1948.10.17,长春第60军军长曾泽生率2.6万余人起义。</font></h3><h3><font color="#010101">1948.10.18,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致函郑洞国,敦促其认清形势,率部举行起义。</font></h3><h3><font color="#010101">1948.10.18,蒋介石由北平飞抵沈阳,部署实施总退却。</font></h3><h3><font color="#010101">1948.10.18,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致电中共中央军委,建议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引诱“西进兵团”进入大虎山至锦州间各个歼灭。</font></h3><h3><font color="#010101">1948.10.19,长春新编第7军等部投诚。</font>21日凌晨4日,郑洞国向解放军投诚。</h3><h3>1948.10.19,中共中央军委复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指出,采取诱敌深入打大歼灭战的方针甚为正确。</h3><h3>1948.10.20,东北野战军领导人作出围歼廖耀湘兵团的部署。</h3><h3>1948.10.20,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谭政向部队下达全歼东北国民党军的动员令。</h3><h3>1948.10.21,中共中央军委同意围歼廖耀湘兵团的部署。</h3><h3>1948.10.21,廖耀湘兵团在空军的掩护下,向黑山、大虎山发起进攻,第10纵队、第1纵队第3师、内蒙古骑兵第1师展开英勇阻击战。</h3><h3>1948.10.23,东北野战军领导决定对总退却之国民党军采取“拦住先头,拖住后卫,攻其中间”的作战方针给以全歼。</h3><h3>1948.10.24,东北野战军急令第5、第6纵队以强行军进至新立屯以东一线,阻击廖耀湘兵团撤退。</h3><h3>1948.10.25,廖耀湘兵团在第10纵队等部的顽强阻击下,西进无望,向南遇阻后又向东转进。</h3><h3>1948.10.26,4时,第6纵队主力从厉家车站西南4公里处越过北宁铁路,与东撤沈阳的新编第3军第14师遭遇,展开激战。</h3><h3>1948.10.26,东北野战军将新编第1、第6、第3军和第71、第49军及特种兵部队约10万人,包围在黑山、大虎山以东,绕阳河以西,无梁殿以南,魏家窝棚以北120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展开分割围歼。</h3><h3>1948.10.26,东北野战军命令第1、第2、第3(指挥第6纵队第17师)、第10纵队及炮兵纵队主力由黑山正面,从西向东突击;第7、第8、第9纵队由大虎山以南,从南向北突击。并令第1兵团及各独立师即向沈阳前进,包围敌人;第12纵队即插至沈阳、新民之间,断新民之国民党军退路。</h3><h3>1948.10.26,当晚,第3纵队一部插入胡家窝棚,击溃廖耀湘兵团指挥部,使国民党军失去统一指挥。</h3><h3>1948.10.28,东北野战军全歼廖耀湘兵团。辽沈战役第二阶段作战结束。</h3><h3>1948.10.28,中共中央致电东北野战军并东北局:祝贺在辽西地区歼灭东北国民党军主力5个军12个师的伟大胜利。</h3><h3>1948.10.28,东北野战军命令第1、第2纵队即向沈阳急进,第7、第8、第9纵队及独立第2师、内蒙古骑兵第1师即向鞍山、海城、营口方向急进,包围或追歼退却之国民党军。并令辽南军区部队立即在辽河上架桥,准备主力东渡。</h3><h3>1948.10.29,林彪、谭政向各纵队发出开展战评运动的指示。</h3><h3>1948.10.29,东北野战军遵照中共中央军委指示,决定第2兵团率第4、第11纵队及冀察热辽骑兵师,独立第4、第6、第8师组成先遣兵团进入冀东,准备配合华北军区部队,粉碎蒋介石偷袭石家庄。</h3><h3>1948.10.30,东北野战军解放本溪、鞍山、辽阳。</h3><h3>1948.10.31,东北野战军第1、第2、第12纵队及6个独立师对沈阳完成合围,先头部队攻入市区。</h3><h3>1948.10.31,中共中央军委电示林彪、罗荣桓并告东北局、华北局: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野战军主力修正1个月左右,准备入关作战。</h3><h3>1948.10.31,东北先遣兵团由锦西地区向冀东开进。</h3><h3>(十一)11月</h3><h3>1948.11.01,中共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野战军所辖之纵队改称军,师、旅一律改称师;军、师编制一般采取三三制。</h3><h3>1948.11.02,东北野战军解放沈阳、营口。1948.11.02,辽沈战役结束,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h3><h3>1948.11.03,东北野战军领导机关进驻沈阳市。</h3><h3>1948.11.04,蒋介石电召傅作义到南京商讨华北作战方针。</h3> <h3><b>接管北平城防</b></h3> <p>1948.11.07,中共中央军委判断:傅作义集团今后动向有三种可能:一是固守平津;二是放弃平津,傅系西撤,蒋系南逃;三是蒋系和傅系均向南撤。要求东北、华北人民解放军密切注意该集团的动向。</p><p>1948.11.10,第3纵队第9师进占锦西、葫芦岛。至此,东北全境获得解放。</p><p>1948.11.13,林彪、罗荣桓、刘亚楼报告中共中央军委,拟将第1至第12纵队,依次改称为第38至第49军,每军辖4个师。另将长春起义之国民党军第60军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p><p>1948.11.14,新华社发表毛泽东写的评论《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p><p>1948.11.18,中共中央军委命令东北野战军立即结束休整,以最快的速度入关包围天津、唐山、塘沽三处的国民党军。</p><p>1948年11月中旬,东北先遣兵团到达蓟县、遵化地区。</p><p>1948.11.21,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发布入关命令,东北野战军分两路从冷口、喜峰口入关。</p><p>1948.11.23,东北野战军主力按预定部署向关内开进。</p><p>1948.11.25,华北第3兵团由集宁向张家口地区开进。</p><p>1948.11.26,26日和27日,中共中央军委下达平津战役作战计划,以华北第3兵团先行包围占进口;以华北第2兵团和东北先遣兵团待北平国民党军西援后切断平张线,拖住平津地区国民党军,为东北野战军入关作战争取时间;东北野战军主力入关后,首先切断平津、津塘、塘唐联系,堵住其南撤退路,尔后逐一歼灭各点国民党军,最后夺取北平。</p><p>1948.11.29,华北第3兵团对张家口外围国民党军发起进攻,平津战役开始。</p><p>1948.11.30,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谭政率野战军领导机关由沈阳出发,于12月7日进抵蓟县以南孟家楼。</p><p>(十二)12月</p><p>1948.12.05,东北先遣兵团第11纵队攻克密云。</p><p>1948.12.06,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平绥前线委员会,以程子华、罗瑞卿分任正、副书记,统一领导平绥线作战及处理后勤事宜。</p><p>1948.12.08,第3、第5、第9、第10纵队等部抵达蓟县、丰润、建昌营、迁安地区。</p><p>1948.12.10,东北先遣兵团第4纵队,将国民党军第16军指挥所及其2个师大部,追歼于康庄东南地区。</p><p>1948.12.11,中共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p><p>1948.12.11,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参加平津战役之东北、华北部队及各地方兵团,由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统一指挥。</p><p>1948.12.11,东北先遣兵团将国民党军第104军军部及2个师追歼于怀来以南之横岭、白羊城地区。</p><p>1948.12.11,东北野战军发出平津作战政治动员指示。</p><p>1948.12.12,东北野战军决定:以5个纵队包围北平;以3个纵队隔断平、津间联系;以5个纵队及特种兵部队隔断津、塘间联系。</p><p>1948.12.12,东北野战军第1、第2兵团兵团部正式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第13兵团兵团部。</p> <h3><b>四野部队进军广西</b></h3> <h3>1948.12.13,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军委命令聂荣臻、薄一波分任平津卫戍区司令员、政治委员;彭真为中共北平市委书记,叶剑英为市委副书记、军管会主任兼市长;黄克诚为天津市委书记兼军管会主任;黄敬为天津市市长。中共中央军委还决定撤销中共平绥前委。</h3><div>1948.12.15,中共中央军委发出平津战役的供给计划与部署的指示。</div><div>1948.12.17,第3纵队攻占北平南苑机场。</div><div>1948.12.19,刘亚楼同傅作义代表崔载之进行谈判。</div><div>1948.12.19,第9纵队占领军粮城和天津东郊之崔家码头、张贵庄机场等重要据点。</div><div>1948.12.20,第8纵队占领杨村。</div><div>1948.12.20,第3、第4、第5、第6、第10、第11纵队家华北军区第7纵队,完成对北平的包围和隔断平津联系。</div><div>1948.12.21,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由平山县孙庄到达蓟县孟家楼东北野战军司令部。</div><div>1948.12.21,华北军区发出全力支援东北部队作战的指示。</div><div>1948.12.21,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兼后勤部部长李富春向中共中央军委报告,准备按4个月、100万人的供应量,完成平津战役后勤供应任务。</div><div>1948.12.22,华北第2兵团攻克新保安,歼傅作义部第35军。</div><div>1948.12.22,平津前线司令部颁布解放平津诸城市的八项规定(即“约法八章”)。</div><div>1948.12.24,华北第3兵团、北岳军区部队和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歼灭由张家口突围之傅作义部第11兵团等部,解放张家口。</div><div>1948.12.29,林彪向中共中央军委建议不打塘沽先攻取天津。</div><div>1948.12.29,中共中央军委同意放弃进攻塘沽计划,改为攻取天津。</div><div>1948.12.30,新华社发表毛泽东撰写的1949年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div><div>1948.12.30,林彪致电各兵团、各纵队,决心集中5个纵队和特种兵部队,由参谋长刘亚楼统一指挥攻取天津。</div><div>1948.12.30,经中共中央军委批准,东北野战军炮兵司令部改为特种兵司令部。</div><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1949年</b></h1><div>(一)1月</div><div>1949.01.01,中共中央军委就北平和平谈判问题提出6点意见,要林彪派可靠人员转告傅作义。</div><div>1949.01.01,经中共中央1948年12月27日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闽粤赣纵队、桂滇黔边纵队,分别在广东惠阳县(今惠州市)、大埔县、云南罗平县成立。</div><div>1949.01.01,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北平市人民政府成立,北平军管会主任兼市长叶剑英到职视事。</div><div>1949.01.02,参加攻津作战部队完成对天津的包围。</div><div>1949.01.02,中共中央军委命令:授予在长春起义的原国民党军第60军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番号。</div><div>1949.01.03,攻津部队开始扫除天津国民党军的外围据点。</div><div>1949.01.06,林彪、罗荣桓致函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等,劝告其仿效长春郑洞国将军,自动放下武器。</div><div>1949.01.10,中共中央决定,以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组成总前委,林彪为书记。</div><div>1949.01.10,林彪、聂荣臻和傅作义的代表周北峰、张东荪经过谈判,初步取得一致意见。</div><div>1949.01.10,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平津地区所有作战部队的后勤工作概归东北野战军后勤司令部统一指挥。</div><div>1949.01.12,平津前线司令部由蓟县孟家楼移至通县东北之宋庄。</div><div>1949.01.13,林彪下达攻击天津的命令。</div><div>1949.01.14,新华社发表《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与国民党政府及其他任何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军事集团进行和平谈判的八项条件。</div><div>1949.01.14,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同傅作义的代表邓宝珊、周北峰进行第三次谈判。</div><div>1949.01.14,刘亚楼指挥5个纵队22个师共34万人,对天津发起总攻。</div><div>1949.01.15,中共中央军委发出《各野战军番号按序数排列的指示》。</div><div>1949.01.15,天津市解放,守军1个警备司令部、2个军部、10个师及地方部队13万余人全部被歼,警备司令陈长捷被俘。</div><div>1949.01.15,天津市人民政府成立。</div><div>1949.01.16,林彪、罗荣桓为敦促和平解决北平问题,致函傅作义,劝其放下武器接受改编。</div><div>1949.01.17,东北野战军司令部处长苏静进入北平,和傅作义方面有关人员一起,于19日草拟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div><div>1949.01.17,据守塘沽的国民党军大部乘船撤离,塘沽解放。</div><div>1949.01.19,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div><div>1949.01.21,傅作义召开高级军政人员会议,宣布接受和平改编。</div><div>1949.01.21,中共中央军委同意以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兵团部兼北平卫戍司令部(后改为警备司令部);第1兵团兵团部兼天津卫戍司令部(后改为警备司令部)。</div><div>1949.01.22,北平守军开始出城,以师为单位分别开赴指定地域,听候改编。</div><div>1949.01.22,中共中央军委电令东北野战军,抽调必要数量的炮兵协同华北部队攻取太原。</div><div>1949.01.22,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华北“剿总”归绥指挥所主任董其武飞抵北平,向傅作义表示愿意跟随其走和平解决的道路。</div><div>1949.01.27,东北野战军在河北通县召开政治工作会议。</div><div>1949.01.31,第4纵队进入北平城内,担任卫戍任务。</div><div>1949.01.31,平津战役结束,共歼灭国民党军52.1万余人,其中华北“剿总”总部,第4、第9兵团兵团部及8个军部、24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连同特种兵和地方部队总计25万人,全部开出城外,听候改编。</div> <h3><b>部队通过浮桥追击敌人</b></h3> <h3>(二)2月</h3><div>1949.02.02,中共中央电贺北平、天津解放的伟大胜利。</div><div>1949.02.02,东北野战军领导机关进驻北平。</div><div>1949.02.03,人民解放军举行北平入城仪式。</div><div>1949.02.05,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谭政下达《东北我军两个月整训计划》,从10日开始休整2个月。</div><div>1949.02.12,中共中央军委致电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为配合华东、中原辆野战军渡江作战,派两个军先行南下,进至武汉以北地区,钳制国民党军白崇禧部。</div><div>1949.02.15,林彪、罗荣桓、谭政、陶铸请示中共中央:请允许在北平市委和天津市委统一计划之内,直接吸收1万名青年学生随军南下。17日,中共中央批复同意。</div><div>1949.02.19,林彪、罗荣桓奉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发布《关于改编北平周围国民党军的命令》。</div><div>1949.02.21,平津前线司令部、政治部召集接受改编的北平国民党军师以上军官开会,宣布改编方案。</div><div>1949.02.24,南下工作团成立。谭政、陶铸分任正副总团长。</div><div>1949.02.25,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之第40、第43军分别由马驹桥、马头镇沿平汉铁路、平大公路南下。</div><div>1949.02.26,林彪、罗荣桓奉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公布《关于北平候编部队改编后之隶属关系的命令》,并公布了受编部队师以上军官的任命。</div><div>(三)3月</div><div>1949.03.01,河南军区成立,陈再道任司令员、李雪峰任政治委员。</div><div>1949.03.05,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div><div>1949.03.07,东北野战军发出《通报》:从3月11日起,东北野战军改称第四野战军。</div><div>1949.03.15,第四野战军发出第5号《炮兵命令》,决定将军、师属炮兵分别按甲、乙两种统一编制。</div><div>1949.03.17,中共中央军委致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第四野战军所负攻击武汉及湘鄂赣三省国民党军之任务业已确定。</div><div>1949.03.20,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先遣兵团受刘伯承、邓小平指挥,参加渡江作战。</div><div>1949.03.25,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在北平西苑机场检阅第四野战军等部队。</div><div>1949.03.27,第四野战军在北平召开师以上高级干部会议,传达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整顿无政府无纪律现象,布置南下行军有关事宜。</div><div>1949.03.28,中共中央军委致电林彪、罗荣桓:东北军委分会改称第四野战军前线委员会。</div><div>1949.03.31,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在香山接见、宴请第四野战军师以上干部,并作了重要指示。</div><div>(四)4月</div><div>1949.04.07,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发出《出动命令》,驻平津地区之9个军分三路于11日出动南下,25日出发完毕。</div><div>1949.04.10,第四野战军铁道纵队调归军委铁道部建制。</div><div>1949.04.11,朱德总司令给第四野战军高级干部作《国内形势和南下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报告。</div><div>1949.04.13,第四野战军前委向中共中央军委报送《关于反无组织无纪律状态的决议》。</div><div>1949.04.16,第42、第47军会同第70军和太行军区一部,发起安新战役。</div><div>1949.04.20,炮兵第1师主力及第2师一部参加太原战役。</div><div>1949.04.21,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div><div>1949.04.22,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电令,华东野战军两广纵队调归第四野战军建制。</div><div>1949.04.28,先遣兵团归还第四野战军建制。</div><div>1949.04.28,第四野战军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命令,在原有第12、第13两个兵团部的基础上,新组成第14、第15兵团部。至此,第四野战军辖4个兵团。第12兵团由萧劲光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辖第40、第45、第46军;第13兵团由程子华任司令员,萧华任政治委员,辖第38、第47、第49军;第14兵团由刘亚楼任司令员,莫文骅任政治委员,辖第39、第41、第42军;第15兵团由邓华任司令员,赖传珠任政治委员,辖第43、第44、第48军。</div><div>(五)5月</div><div>1949.05.05,第四野战军前委作出《关于部队纪律问题的决议》,并下发部队。</div><div>1949.05.06,第四野战军机关前梯队乘火车由北平出发,经天津、徐州,9日抵达开封。</div><div>1949.05.13,第四野战军发布《关于入城纪律的十二项规定》。</div><div>1949.05.14,先遣兵团在中原军区一部配合下,发起江浔间渡江战役。</div><div>1949.05.15,国民党军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河南省政府主席兼第19兵团司令官张轸率领所部2万余人在湖北贺胜桥、金口起义。</div><div>1949.05.18,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武汉警备司令部同时成立。谭政、陶铸分任军管会正、副主任;萧劲光、谭政分任警备司令部司令员、政治委员。</div><div>1949.05.18,国民党军武汉巡防舰队3艘巡逻艇和2搜炮艇,在岳阳附近长江江面举行起义。</div><div>1949.05.20,湖北军区成立,李先念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div><div>1949.05.22,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第四野战军领率机关与中原军区领率机关合并,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div><div>1949.05.23,中共中央军委发出《对各野战军的进军部署》。</div><div>1949.05.25,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归林彪、罗荣桓指挥,配合第四野战军进军两广。</div><div>1949.05.26,华中军区发出通报:奉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第四野战军指挥机构(司政后勤)兼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中军区指挥机构,原中原军区名称取消。以林彪兼军区司令员,罗荣桓兼军区政治委员,萧克兼军区第一参谋长,赵尔陆兼军区第二参谋长,聂鹤亭任野战军副参谋长,陈光任军区副参谋长,谭政兼军区政治部主任,陶铸兼军区政治部副主任。</div><div>1949.05.28,中共中央军委任命邓子恢为华中军区第二政治委员兼第四野战军第二政治委员。</div><div>1949.05.30,中共中央华中局、华中军区决定:将20万主力部队留置豫、鄂、湘、赣四省,从事开辟新区工作。</div> <h3><b>部队行进在广东街头</b></h3> <h3>(六)6月</h3><div>1949.06.02,华中支前委员会成立,邓子恢任主任,周纯全、李一清任副主任。</div><div>1949.06.06,南昌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陈正人任主任。</div><div>1949.06.08,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决定组建江西军区,陈奇涵任司令员,陈正人任政治委员。25日,江西军区正式成立。</div><div>1949.06.09,南昌市警备司令部成立,陈奇涵任司令员,陈正人任政治委员。</div><div>1949.06.11,林彪、邓子恢、萧克、赵尔陆向中共中央军委报告鄂南、赣北粮食严重困难,部队停止于长江与襄河以北就粮和休整。</div><div>1949.06.14,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指示,第四野战军命令驻吉林省九台地区整训的第50军南下。</div><div>1949.06.18,林彪、邓子恢、萧克率野直机关由开封到达汉口。</div><div>1949.06.21,第四野战军电令:各兵团所辖之各军即归各兵团建制,由兵团直接指挥。</div><div>1949.06.23,总参谋部指示:第四野战军特种兵指挥机关留置天津;位于许昌、驻马店之重炮团开赴秦皇岛执行海防任务。</div><div>(七)7月</div><div>1949.07.04,毛泽东致电林彪、邓子恢:应极力争取程潜用和平方法解决湖南问题。</div><div>1949.07.05,东北军政大学到达武汉、黄陂、孝感地区。</div><div>1949.07.06,第13兵团及配属的第39军和湖北军区独立第1、第2师发起宜沙战役。</div><div>1949.07.07,华中局发出《关于主力部队地方化的指示》。</div><div>1949.07.08,第四野战军第12、第15兵团和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发起湘赣战役。</div><div>1949.07.15,朱德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军委在北平欢送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勉励他们努力学习,树立革命人生观,迎接新任务,完成伟大历史使命。</div><div>1949.07.16,中共中央军委提出向中南进军采取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div><div>1949.07.16,第47军解放宜昌市。</div><div>1949.07.22,第四野战军派出以金明为首席代表,唐天际、袁任远、解沛然、李明灏为代表的和谈代表团赴平江,与程潜的代表举行会谈。</div><div>1949.07.24,根据中共中央军委7月20日指示,第四野战军命令将原国民党军张轸部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1军。</div><div>1949.07.26,第48军发起赣西南追击作战(亦称赣南战役)。</div><div>1949.07.30,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指示,第58军机关于河南军区机关合并。</div><div>1949.07.30,华中军区司令部通报:铁道运输司令部已成立,辖铁道兵第1、第2、第3团。其主要任务是抢修铁路、组织军事运输和护路。</div><div>(八)8月</div><div>1949.08.01,中共中央致电华南分局并华中局、华东局:广西成立省委,拟以张云逸为书记;广东不成立省委,可设潮梅、东江、北江、中区等几个党委或地委,受华南分局直接领导;华南分局以叶剑英为第一书记,张云逸为第二书记,方方为第三书记;华南分局受华中局领导;华中局第一书记林彪,第二书记罗荣桓(因病留北平),第三书记邓子恢,管辖豫、鄂、湘、赣、粤、桂六省及第四野战军。</div><div>1949.08.01,第四野战军开始进行为期40天的暑期休整。</div><div>1949.08.01,粤桂边纵队、粤中纵队分别在廉江、高明成立。</div><div>1949.08.04,程潜、陈明仁率部在长沙起义。</div><div>1949.08.05,根据中共中央军委7月26日命令,第四野战军第14兵团兵团部与军委航空局合并,在北平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该兵团所属第39、第41、第42军归第四野战军直接指挥。</div><div>1949.08.06,湖北军区召开鄂、豫、皖三省缴费会议,决定成立鄂豫皖边区剿匪工作委员会及指挥部,并从15日开始,进行为期半年的剿匪作战。</div><div>1949.08.07,程潜、陈明仁起义部队约4万人叛变南逃。</div><div>1949.08.14,程潜、陈明仁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共国民党人民解放军第1兵团,辖第1、第2、第3军。</div><div>1949.08.14,第48军解放赣州。</div><div>1949.08.19,第四野战军后勤第4分部,第3分部,第1、第5分部分别调归第12、第13、第15兵团,并改名为各兵团后勤部。</div><div>1949.08.19,长沙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萧劲光任主任,王首道、陈明仁任副主任。</div><div>1949.08.24,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电令,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命令:东北军政大学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中军政大学,总校驻汉口,辖河南、湖北、湖南分校。</div><div>1949.08.30,湖南军区成立。第12兵团兵团部兼湖南军区机构,萧劲光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治委员。</div><div>(九)9月</div><div>1949.09.01,特种兵司令部工兵指挥所改归第四野战军直辖。</div><div>1949.09.04,中共中央军委电令:谭政任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副政治委员。</div><div>1949.09.07,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叶剑英主持在江西赣州召开军事会议,研究解放广东的作战计划。</div><div>1949.07.09,中共中央军委作出进军两广的部署:第4、第15兵团第一步进占韶关、翁源,第二步直取广州,第三步第15兵团留粤,第4兵团入桂,包抄白崇禧集团后路;第13兵团取道沅陵、芷江,直下柳州;第12兵团在衡宝地区作战后,进入广西,协同第4、第13兵团,歼灭白崇禧集团于广西境内。</div><div>1949.09.11,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在赣州召开扩大会议,研究接管城市政策,农村政策和省、市政府,各级军管会,广州警备司令部领导机构的组成及干部配备,以及支前工作等问题。</div><div>1949.09.13,第12、第13兵团发起衡宝战役。</div><div>1949.09.17,第四野战军前委、华中军区向毛泽东主席报告《七、八月部队进入新区后的几个主要问题》。</div><div>1949.09.19,湘西军区在沅陵成立,第47军兼军区机构。</div><h3>1949.09.27,根据中共中央军委9月9日批复,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命令:赣西南军区在赣州成立,第48军兼军区机构。</h3> <h3><b>在祝捷大会上</b></h3> <h3>(十)10月</h3><div>1949.10.01,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iv><div>1949.10.02,第4、第15兵团和两广纵队、粤赣湘边纵队、粤中纵队等发起广东战役。</div><div>1949.10.08,第46军解放衡阳市。</div><div>1949.10.14,第15兵团解放广州市。</div><div>1949.10.16,衡宝战役结束,歼灭白崇禧、宋希濂部4.7万人。</div><div>1949.10.20,根据中共中央军委10月2日的批复和10月5日毛泽东的指示,第四野战军前委命令:将湖南长沙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兵团,陈明仁任司令员,唐天际任政治委员,辖第52、第53军。</div><div>1949.10.21,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叶剑英任主任,赖传珠任副主任。</div><div>1949.10.21,广州警备司令部成立,第15兵团兵团部兼警备司令部机构,邓华任司令员,赖传珠任政治委员。</div><h3>1949.10.29,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发出《指挥机关分工通知》:为便于指挥作战,本部指挥机关分城2个梯队,前梯队由林彪、谭政、萧克组成;后梯队由邓子恢、赵尔陆、陶铸、陈光组成。今后凡有关前方作战和后方事宜,应分别向前梯队、后梯队请示报告。</h3><div>(十一)11月</div><h3>1949.11.01,林彪、谭政、萧克率第四野战军前梯队指挥机关由汉口进驻衡阳。</h3><h3>1949.11.03,第四野战军第42、第47、第50军,湖北军区独立第1、第2师,会同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第11、第12军发起湘鄂西地区作战(鄂西战役)。</h3><div>1949.11.04,广东战役结束,歼灭余汉谋部6.2万余人。</div><h3>1949.11.06,第四野战军第12、第13兵团,第15兵团第43军和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及桂滇黔边纵队、粤桂边纵队发起广西战役。</h3><h3>1949.11.20,根据中共中央军委11月6日电复,第四野战军命令:驻天津的第四野战军战车师拨归军委直接领导。</h3><div>1949.11.20,湘鄂西地区作战结束,歼灭宋希濂部3万余人。</div><h3>1949.11.22,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将湖北军区独立第2师师部改为恩施军分区机构,独立第2师番号撤销。</h3><h3>1949.11.22,第41军解放桂林市。</h3><h3>1949.11.23,根据中共中央军委11月17日电令,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命令:华中军区后勤部第6分部调归军委空军,改编为军委空军后勤部。</h3><h3>1949.11.23,第四野战军前委向中共中央军委建议,以第50军(第148、第149、第150师)、第47军(第139、第141师)、第42军第124师和湖北军区独立第1师,配合第二野战军入川作战,归第二野战军前委指挥。25日,中共中央军委复电同意。</h3><div>1949.11.30,第47军配合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解放重庆市。</div><div>1949年11月,粤中纵队整编为广东省台山军分区。次年3月,粤中纵队番号撤销。</div><div>1949年11月,粤赣湘边纵队番号撤销,部队分别编为广东军区第3(东江)、第4(北江)、第6(珠江)、第7(台山)军分区和省保安总队。</div><div>(十二)12月</div><div>1949.12.04,第39军解放南宁市。</div><div>1949.12.08,第四野战军前委决定:炮兵第1师及炮兵第29团进至河南整训;高炮第1团由衡阳进驻广州、汕头,担负防空任务。</div><div>1949.12.09,广西军区成立。张云逸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div><div>1949.12.10,林彪向毛泽东建议:第43、第40军在现地休整后准备夺取海南岛。</div><div>1949年12月上旬,广东军区成立。叶剑英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div><div>1949.12.14,广西战役结束,歼灭白崇禧、余汉谋部17.2万余人。</div><div>1949.12.15,根据中共中央军委11月6日批复,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命令:成立广东军区江防司令部。广东军区副司令员洪学智兼任司令员,辖海防队和陆战营。</div><div>1949.12.18,毛泽东致电林彪,就海南岛战役中渡海作战问题发出指示。</div><div>1949.12.18,第四野战军前梯队指挥机关由衡阳返回汉口。</div><div>1949.12.21,林彪、邓子恢致电刘伯承、邓小平:第4兵团即日归建。</div><div>1949.12.25,中共中央军委致电第四野战军前委:第38军第114、第151师由广西田东、百色进入云南,归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赓指挥,参加滇南地区作战(滇南战役)。</div><div>1949.12.27,成都解放。入川作战的第四野战军第50军于1950年1月下旬归建。</div><div>1949.12.29,中共中央批复:第四野战军前委改名为中国共产党中南军区委员会,林彪为书记,谭政为副书记。</div><div>1949.12.29,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发出《关于1950年上半年剿匪指示》。决定第41、第44、第45、第46、第47、第48、第49军参加剿匪。</div><div>1949.12.30,遵照中共中央军委12月26日电示,中南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发出通报:从1950年1月1日起,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改名为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div><div>1949.12.31,第四野战军电令:第47军自1950年1月1日起拨归湖南军区建制。</div><div>1949.12.31,两广纵队划归广东军区建制。</div><div>1949年12月上旬,闽粤赣边纵队番号撤销,所属部队分别编入福建、广东军区。</div><div><b><br></b></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六、1950年</b></h1><div>(一)1月</div><div>1950.01.01,粤桂边纵队机关整编为广东军区第8(南路)军分区机关,粤桂边纵队番号撤销。</div><div>1950.01.04,林彪、邓子恢请示中共中央军委:拟调第四野战军炮兵大部及第42军等部共10万人赴东北和热河从事生产。</div><div>1950.01.05,林彪、邓子恢请示中共中央军委:拟将第38、第39军开赴河南休整,尔后执行剿匪作战任务。是月中旬,毛泽东批准了这个计划。</div><div>1950.01.06,林彪向中共中央军委转报第15兵团关于将一部分帆船改装机器船和向后推迟渡海作战时间的请示报告。</div><h3>1950.01.10,毛泽东于莫斯科致电中共中央转林彪:“请令邓赖洪不依靠北风而依靠改装机器的船这个方向去准备。……争取于春夏两季内解决海南岛问题”。</h3> <h3><b>对参加我军的投诚人员进行教育</b></h3> <h3>1950.01.11,中共中央军委电复中南军区:同意将已拨归各军区的10个步兵师建制拆散,各师师部改编为军分区机构,部队分散作为各级地方武装。</h3><div>1950.01.11,第38军入滇参战部队占领中越边境重镇河口。</div><div>1950.01.13,第12兵团第46军、第15兵团第48军、第13兵团第49军分别拨归湖南、江西、广西军区建制。</div><div>1950.01.15,第40、第43军全部进至雷州半岛集结位置,转入解放海南岛的渡海训练。</div><div>1950.01.30,中共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叶剑英主持召开海南岛战役支前工作会议。会议决定成立支前委员会。</div><div>1950年1月,华中军政大学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政大学,下辖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广西、广东6个分校。</div><div>(二)2月</div><div>1950.02.01,第15兵团在广州召开作战会议,确定渡海作战方针。</div><div>1950.02.05,中南军政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汉口举行。</div><div>1950.02.05,第45军第134师将由越南回撤的国民党军第17兵团6000余人包围在平南关地区,7日将其全歼,俘兵团司令官刘嘉树。</div><div>1950.02.09,中共中央军委电令:第12兵团番号撤销,兵团部分机构和人员组建海军领导机构。</div><div>1950.02.14,中共中南军区委员会发出《1950年生产的指示》。</div><div>1950.02.15,第四野战军司令部发出《关于雷州部队渡海训练工作的指示》。</div><div>1950.02.15,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司令部发出《1950年军事教育指示》。</div><div>1950.02.23,第41军第121师攻占南澳岛(今南澳县)。</div><div>1950.02.28,湖北军区独立第4师直属队和第四野战军工兵指挥所合并,成立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工兵司令部。唐明哲任司令员,李福尧任政治委员。</div><div>(三)3月</div><div>1950.03.05,第40军第118师第352团渡海加强营由雷州半岛灯楼角起渡,在琼崖纵队接应下,于6日在海南岛白马井抢滩登陆成功。</div><div>1950.03.07,第40军第119师攻占涠洲岛,缴获木帆船300余艘。</div><div>1950.03.08,中南军区铁道运输司令部改称中南军区铁道司令部。</div><div>1950.03.10,第43军第128师第383团渡海加强营由卤洲岛起渡,在琼崖纵队接应下,于11日在海南岛赤水港至铜鼓岭一带登陆成功。</div><div>1950.03.16,谭政任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第三政治委员,赵尔陆任参谋长,陶铸任政治部主任,李聚奎、苏静任副参谋长。</div><div>1950.03.17,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在汉口召开高级干部会议,部署1950年的工作任务。</div><div>1950.03.22,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叶剑英在广州主持召开解放海南岛第二次支前工作会议。</div><div>1950.03.26,第40第118师1个加强团于19时从雷州半岛灯楼角起渡,在琼崖纵队接应下。于27日5—8时在海南岛林诗港至白传港分散登陆成功。</div><div>1950.03.30,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批准中南军区130.7万人的定额,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发出《缩减兵员及整理编制的方案》命令。</div><div>1950.03.31,第43军第127师1个加强团于22时40分从雷州半岛博赊港、海仔港起渡,在琼崖纵队的接应下,于4月1日35时在海口以东之北创港和塔市志坚登陆成功。</div><div>(四)4月</div><div>1950.04.02,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司令部发出《关于剿匪中应注意的几个战术问题的指示》。</div><div>1950.04.10,第15兵团决心以2个军的主力从琼州海峡正面实行大规模强渡。</div><div>1950.04.16,第40军6个团、第43军2个团组成第一梯队,19时30分由灯楼角、三塘港地区起渡,于17日晨,在琼崖纵队和先遣登岛部队接应下,在海口以西至临高角一线登陆成功。</div><div>1950.04.18,第44军一部解放珠江口外的内伶仃岛。</div><div>1950.04.21,第40、第43军在琼崖纵队配合下,于黄竹、美亭地区围歼国民党军第32、第62军等部。</div><div>1950.04.23,第40军第118师和第43军第127师解放海口市。</div><div>1950.04.23,渡海作战兵团第二梯队第43军军部率5个团共约2万人,由雷州半岛三塘港、新地港起渡,于24日凌晨在海口市以西之天尾港(今新海港)沿岸登陆。</div><div>(五)5月</div><div>1950.04.25,冯白驹率党政军领导机关人员进入海口,与邓华等率领的渡海作战兵团领导机关和部队胜利会师。</div><div>1950.05.01,海南岛战役结束,歼灭国民党军3.3万余人。</div><div>1950.05.01,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部改称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炮兵司令部。万毅任司令员,邱创成任政治委员。</div><div>1950.05.05,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向参加和支援海南岛渡海作战的全体指战员和人民群众发出贺电。</div><div>1950.05.25,第44军第131师2个团、广东军区江防部队和部分炮兵部队向万山群岛国民党守军发起攻击(万山群岛战役)。</div><div>1950年5月下旬,海南军区成立。冯白驹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div><div>(六)6月</div><div>1950.06.17,广东省合浦、灵山、钦县、防城4个县(今均属广西)从南路军分区划出组成钦廉军分区,原南路军分区改称高雷军分区。</div><div>1950.06.23,第42军拨归东北军区建制。</div><div>(七)7月</div><div>1950.07.06,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司令部向所属部队发出《通报》,重新规定其兼管关系。规定:今后行文时,如纯对地方军区的,只书中南军区不书第四野战军;如纯对野战部队的,只书第四野战军不书中南军区;如对地方军区和野战部队都有关系,则书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或将中南军区与第四野战军并列书写而不用兼字。</div><div>1950.07.07,中共中央军委调第38、第39、第40军于本月北上沈阳、安东一线集结,以加强东北地区防御。17日,该3个军归第13兵团建制。</div> <h3><b>一路战斗,一路宣传</b></h3> <h3>1950.07.09,工兵第6团、战防炮团,汽车第1、第4、第5团奉令随第38、第39、第40军北上。</h3><div>1950.07.11,第四野战军炮兵司令部率该司直属队,炮兵第1、第2、第8师及高射炮兵第1团开往安东、辑安地区集结。</div><div>1950.07.13,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以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为主组建东北边防军。14日,第15兵团兵团部改称第13兵团兵团部。原第13兵团兵团部改称第15兵团兵团部兼广东军区。</div><div>1950.07.21,中共中央军委任命邓华为第13兵团司令员、赖传珠为政治委员、韩先楚为副司令员仍兼第40军军长、解方为参谋长、杜平为政治部主任;任命黄永胜为第15兵团司令员兼广东军区副司令员、洪学智为第15兵团副司令员仍兼广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及广东江防司令部司令员、萧向荣为第15兵团政治部主任仍兼广东军区政治部主任。</div><div>1950.07.23,根据全军参谋工作会议确定给中南军区98.7万人的员额,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下达《关于所属各部定额人数分配的通知》。</div><div>(八)8月</div><div>1950.08.03,杨至成任中南军区后勤部部长,周纯全任政治委员。</div><div>1950.08.07,第131师攻占蚊尾洲。万山群岛全部解放。</div><div>1950.08.09,台山军分区和第41军第122师第364团解放南鹏岛。</div><div>1950.08.09,广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兼广东江防司令部司令员洪学智任第13兵团副司令员;第44军军长方强任广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兼广东江防司令部司令员。</div><div>1950.08.12,中南军区司令部发出通令,嘉奖剿匪有功部队。</div><div>1950.08.15,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颁发《各级人民武装组织机构暂行编制》。</div><div>1950.08.28,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决定成立干部管理部。谭政兼部长,刘兴元、梁必业任副部长。9月13日正式整理。</div><div>(九)9月</div><div>1950.09.24,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命令,以中南军区司令部航空处和第51军军部为基础,在汉口成立中南军区航空司令部,刘震任司令员,吴富善任副政治委员。</div><div>1950.09.26,中共中央军委批准将第21兵团由所辖2个军部6个师缩编为2个军部4个师。同时,补充1.8万人,使该兵团由2.5万人增加到4.3万人。</div><div>1950.09.30,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在北京接见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的全体代表。</div><div>(十)10月</div><div>1950.10.01,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签发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军陆军部队暂行编制表》。</div><div>1950.10.11,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工兵司令部与工兵学校合并。1951年3月8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工程兵学校(驻长沙)。</div><div>(十一)11月</div><div>1950.11.08,中南军区司令部发出《关于广西剿匪问题的指示》。</div><div>1950.11.18,中共中央中南局、中南军区联合发出《扩兵指示》。</div><div>1950.11.27,第21兵团奉命由湖南赴广西执行剿匪任务。</div><div>(十二)12月</div><div>1950.12.03,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发出《关于开办教导队轮训队的决定》。各级教导队和轮训队均于1951年1月开始训练。</div><div>1950.12.03,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海军司令部成立。方强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div><div>1950.12.05,中南军区公安司令部在汉口成立。詹才芳任司令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公安部长卜盛光兼政治委员。</div><div><b><br></b></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七、1951年</b></h1><div>(一)1月--2月</div><div>1951.01.15,杨至成兼任中南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div><div>1951年1月,广东军区所属之钦廉军分区从本月起划归广西军区建制。</div><div>1951.02.04,中南军区发出《1951年工作指示》。其主要工作是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巩固海防,加强备战;肃清残匪,巩固治安;加强民兵建设;加紧部队训练;大量培养干部,办好学校。</div><div>1951.02.12,高射炮第1师番号取消,师部部分人员组成中南军区司令部防空处兼武汉市防空指挥所;其余人员组成广东军区司令部,归广东军区建制。</div><div>(二)3月--4月</div><div>1951.03.13,中南军政大学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高级步兵学校(驻汉口),其所辖第1至第6分校依次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驻商丘)、第21(驻信阳)、第22(驻长沙)、第23(驻南昌)、第24(驻桂林)、第25(驻广州)步兵学校。</div><div>1951.03.17,第48军免兼赣西南军区。</div><div>1951.03.21,中南军区在武汉召开作战会议,总结1950年作战工作,讨论作战处(科、股)职责;研究清匪斗争中的指导原则与具体政策问题。</div><div>1951.03.29,第47军奉令车运东北参加抗美援朝战争。</div><div>1951.04.03,中南军区决定,各级军区、军分区至区政府一级,设立人民武装部。</div><div>1951.04.08,第四野战军炮兵司令部除抽调部分人员组建东北军区炮兵司令部外,其余人员及直属队全部并入中央军委炮兵司令部。</div><div>1951.04.16,以广东军区为基础成立华南军区,归中南军区领导。叶剑英任华南军区司令员,谭政兼政治委员,黄永胜任副司令员,吴克华任参谋长,曾生任第一副参谋长,黄一平任第二副参谋长,萧向荣任政治部主任,邱会作任政治部副主任,林平任干部管理部部长。</div><div>(三)5月</div><div>1951.05.01,中共中央中南局、中南军区联合发出《关于今后清匪肃特的指示》。</div><div>1951.05.03,中南军区成立编练司令部,以加强对25万扩补志愿军新兵训练工作的领导。</div><div>1951.05.05,湖南军区湘西指挥所扩编为湘西军区。</div><div>1951.05.17,第50军划归东北军区建制。</div><div>1951.05.21,炮兵第5师师部改组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炮兵学校。</div><div>1951.05.27,中南军区司令部运输部成立。</div> <h3><b>战斗在海南岛上</b></h3> <h3>(四)6月--7月</h3><div>1951.06.01,广东军区防空司令部奉命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南军区防空司令部。</div><div>1951.06.06,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向河南军区发出《鄂豫组织联合剿匪指挥所事》代电。确定以湖北孝感军分区为主,河南信阳、潢川、南阳军分区为辅,各派干部统一组织鄂豫联合剿匪指挥所,组织力量进剿。</div><div>1951.06.16,中南军区后勤军械学校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军械学校。自9月1日起归军区后勤部建制领导。</div><div>1951.07.10,中南军区司令部成立直属政治部,军区政治部成立直属政治处,军区政治部成立直属工作部,负责军区各机关、直属单位的政治工作。</div><div>1951.07.19,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决定:以第154师师部为基础,组成第49军军部(原军部已与广西军区机关合并),辖第145、第146、第147师。</div><div>(五)8月--10月</div><div>1951.08.06,中南军区测绘大队扩编为中南军区测绘学校(驻黄冈)。</div><div>1951.08.23,中南军区决定,以各军区现有独立团为基础,组建30个基干团,分别归各二级军区建制领导,进行集中训练,以备必要时编组新师。</div><div>1951.09.03,中南军区兽医学校成立。10月7日,兽医学校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兽医学校。</div><div>1951.09.24,中南军区通信学校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通信学校(驻汉口)。</div><div>1951.10.13,中南军区后勤干部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后方勤务学校(驻武昌);中南军区汽车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汽车学校(驻衡阳)。</div><div>1951.10.15,中南军区军医学校更名为中共人民解放军第4军医学校(驻南昌)。</div><div>1951.10.26,中共中央中南局、中南军区联合发出《关于今后清匪工作》的指示,要求各单位重视和贯彻组织清匪治安委员会及其领导下的清匪武装工作队的清匪工作。</div><div>1951年10月,中南军区公布《两年剿匪战绩》。</div><div>(六)11月--12月</div><div>1951.11.01,中南军区发出《关于执行军委<1952年度陆军训练计划>》的指示。</div><div>1951.11.02,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中南军区决定:在中南军区组建空军第19、第22师。</div><div>1951.11.17,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发出《1952年实行大整编的工作指示》,确定地方部队实行大复员,野战部队按总人数5%精简。1952年1月开始,3月整编完毕。</div><div>1951.11.23,中南军区在汉口召开精简整编工作会议,讨论确定《军区第一期精简整编方案》。1952年3月15日以前完成整编任务。</div><div>1951.11.25,第21兵团所属第52、第53军军部撤销(番号仍保留),所辖之4个师归第21兵团直辖。</div><div>1951.12.19,总政治部发出《关于成立政治干部部门的决定》,随后,中南军区成立军区政治部政治干部管理部。</div><div>1951.12.27,中南军区编练司令部及所属各军区新兵编练机构撤销。</div><div><b><br></b></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八、1952年</b></h1><div>(一)1月--4月</div><div>1952.01.01,中共中央中南局、中南军政委员会、中南军区联合发出《关于建立各级市区人民武装工作的联合决定》。</div><div>1952.01.10,中南军区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组建空军第23、第24师。</div><div>1952.01.31,中南军政委员会、中南军区决定:将所属公安第10、第12师分别于广东、广西边防局合并,番号依次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第10师兼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广东边防局、公安第12师兼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广西边防局,均隶属于中南军区公安司令部建制。</div><div>1952年1月,遵照中共中央军委1951年11月20日《关于1952年军队训练的指示》,中南军区部队开始执行以文化教育为中心的训练任务。</div><div>1952.02.21,第21兵团第214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9师,第217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水利工程第3师;原公安第11、第12师分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筑工程第7、第8师。</div><div>1952.03.15,经中共中央军委批准,中南军区抽调8万人的部队参加荆江分洪工程任务。以第21兵团司、政、干、后及警卫、通信部队一部为工程指挥部组织机构,唐天际任总指挥兼政治委员。</div><div>1952.04.20,中南军政委员会、中南军区联合发出《关于整编人民公安部队及对各级公安部队领导关系的决定》。</div><div>(二)6月</div><div>1952.06.01,中共中央中南局、中南军区联合发出《关于今后清匪治安问题》的指示。</div><div>1952.06.04,中南军区决定: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林业工程第1、第2师和水利工程第4师。</div><div>1952.06.04,中南军区决定:撤销湘西军区机构,其所辖永顺、沅陵、会同军分区,归湖南军区直辖;将河南郑州军分区与陈留军分区合并为郑州军分区,洛阳军分区与陕州军分区合并为洛阳军分区。撤销陈留、陕州军分区番号。</div><div>1952.06.09,中南军区决定,以军区司令部防空处为基础,成立中南军区防空司令部(驻汉口)。张西山任司令员,曹传赞任政治委员。</div><div>1952.06.09,遵照总参谋部5月15日颁发《军区暂行编制表》,中南军区发出《整编命令》:将军区司令部人民武装部改为人民武装处,军事运输部改为军事运输处,撤销直属干部管理处;工兵主任室改为中南军区工兵处;中南军区政治部政治干部管理部改为政治干部部,撤销总务处;中南军区干部管理部改为干部部,干部管理部任免处分编为一般并重干部任免处和特种兵干部任免处</div><div>1952.06.25,中南军区决定:撤销大冶军分区,其人员分别补充黄冈、孝感军分区。</div> <h3><b>四野前线指挥部旧址遗迹</b></h3> <h3>1952.06.26,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中南军区移驻广州,与华南军区机构合并,华南军区番号即行撤销。林彪任中南军区司令员,叶剑英任副司令员并代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邓子恢、谭政分任第二、第三政治委员,黄永胜任参谋长,陶铸任政治部主任。华南军区所辖的广西、海南军区归中南军区直接领导。</h3><div>1952.06.28,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指示,中南军区发出《关于加强防卫海南岛的指示》。以第43军进驻海南岛,以第45军一部进驻雷州半岛。</div><div>1952.06.30,中南军区从1951年11月开始的精简整编工作结束。全区部队由120万人减至53.6万人。</div><div>(三)7月--8月</div><div>1952.07.04,中南军区机关开始由武汉迁移广州。</div><div>1952.07.04,荆江水利工程部队司令部、政治部、干部部、后方勤务部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工程部队司令部、政治部、干部部、后方勤务部,仍辖建筑工程第7、第8师,铁路工程第9师,水利工程第3、第4师。</div><div>1952.07.12,原华南军区防空司令部改称为中南军区防空司令部。原中南军区防空司令部机构改编为中南军区防空司令部武汉防空指挥所,归中南军区防空司令部建制。</div><div>1952.07.17,总参谋部电令:中南军区第46军军直、第136师、第137师及第45军第133师组成第46军准备赴朝。</div><div>1952.08.06,中南军区命令:以第43军军部为基础,与海南军区机构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区兼第43军(驻海南琼山)。吴克华任司令员,冯白驹任政治委员,陈仁麒任第二政治委员。</div><div>1952.08.06,中南军区决定:广西柳州、宜山军分区合并为宜山军分区,柳州军分区番号撤销;崇左、宾阳军分区合并为邕宁军分区,宾阳军分区机构改组为林业工程第1师师部,崇左、宾阳军分区番号撤销。</div><div>1952.08.15,中南军区海峡司令部成立(驻海口),由海南军区统一领导指挥。</div><div>1952.08.20,中共中南军区委员会召开高级干部会议,作出《关于加强人民武装建设的决议》。</div><div>(四)9月--10月</div><div>1952.09.03,中南军区决定:组建中南军区后方勤务部海南分部。</div><div>1952.09.05,中南军区决定:江西军区9个军分区合并编成鹰潭、南城、南昌、九江、吉安、赣州等6个军分区。</div><div>1952.09.07,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指示,万山独立水警区与虎门要塞区合并,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万虎水警区。</div><div>1952.09.22,中南军区命令:广东珠江、东江、粤中、高雷、西江、北江、潮汕、兴梅8个军分区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东、粤西、粤中、粤北军区(均系三级军区),原番号即行撤销。</div><div>1952.09.24,中南军区干部文化速成学校成立(驻南昌)。</div><div>1952.09.26,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后方勤务学校改编为军需学校(仍驻汉口)。</div><div>1952.09.27,中南军区决定:以军区司令部炮兵办公室为基础与第146师师部一部组成中南军区炮兵司令部,辖炮兵第5师、第4炮兵学校。</div><div>1952.10.03,中南军区决定:以衡阳、益阳军分区机关为基础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湘南军区(驻衡阳)。13日,该军区正式成立。</div><div>1952.10.19,第41军1个加强营,在海军汕头巡防区配合下,于当日夜对占据粤东南澎岛的国民党军闽南反共救国军1个大队发起渡海强攻作战,20日将其歼灭,战斗胜利结束。</div><div>1952.10.22,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命令,中南军区公安司令部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公安部队司令部,辖公安第11、第12师。</div><div>1952年10月,中南军区决定:林业工程第1师与华南垦殖总局所属海南垦殖分局合并;林业工程第2师与华南垦殖总局所属高雷垦殖分局合并,合编后番号仍保留,人员集体转业。</div><div>(五)11月</div><div>1952.11.04,中南军区发出《对目前备战工作的几点指示》。</div><div>1952.11.12,中南军区决定:在海南榆林、三亚地区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区榆林指挥部,归海南军区建制。</div><div>1952.11.12,中南军区决定:以粤东军区武装工作部(原潮汕军分区机构)为基础,抽调河南潢川军分区机构,合编组成粤东军区(驻潮安)。</div><div>1952.11.12,中南军区决定:河南信阳军分区与潢川军分区合并为信阳军分区,撤销潢川军分区番号。</div><div>1952.11.19,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高级步兵学校(驻汉口)改称第1高级步兵学校;第21步兵学校(驻信阳)改称第5步兵学校;第20步兵学校(驻商丘)改称第6步兵学校;第23步兵学校(驻南昌)改组为防空学校。以上学校均属中央军委建制。</div><div>1952.11.22,中南军区决定:湖北襄阳、郧阳军分区合并为襄阳军分区,郧阳军分区番号撤销。</div><div>1952.11.24,根据总参谋部命令:第131师师部调归军委海军,开赴青岛,组建海军航空兵师师部。</div><div>1952.11.26,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指示,第129师师部与海南岛基地机构合并,组建中南军区海军西营基地和海南岛水警区。</div><div>1952.11.27,根据总参谋部命令:第138师师部调归海军,以该师部为基础组建潜艇学校。</div><div>1952年11月下旬,中南军区人民武装会议在广州召开。</div><div>(六)12月</div><div>1952.12.02,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政治干部学校番号》的命令,中南军区决定:第22步兵学校与中南军区政治部政治大队合并,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政治干部学校(驻长沙),归中南军区领导。</div><div>1952.12.06,中南军区决定:将平原军区所辖的安阳、新乡、濮阳军分区划归河南军区。</div><div>1952.12.12,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指示,中南军区决定:第143师师部调归军委空军,组建空军第28师师部。</div><div>1952.12.13,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中南军区、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出《建立各级人民武装委员会》的指示,对行署、县、区、乡和各级市郊区人民武装委员会的组成作了具体规定。</div><div>1952.12.13,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第54军军部率第130、第134、第135师于1953年1月20日赴朝参战,归中国人民志愿军建制。</div><div>1952.12.20,根据总参谋部电令,第4通信学校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机务学校(驻汉口),归中共中央军委建制。</div><div>1952.12.23,中南军区发出《决定组织海南岛国防工程勘察委员会》的命令。</div><div>1952.12.30,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电令,第4机械学校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炮兵技术学校(驻武昌),归中共中央军委建制。</div> <h3><b>《四野全战事》作者:郭辉</b></h3><h3><b>2010年由长城出版社出版</b></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