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回家</h3><h3> ....</h3><div> ..... 文/南红</div><div> 忙了一星期,本想好好休息一下,可电商基地周六培训,打电话邀请参加,又忙乎了一天。满身疲惫,想起俩月没回老家了,便约了妹妹在下午六点时,驱车回归。其实,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经常探家多在晚上,喝点母亲做的饭,唠唠嗑,便连夜归城。</div> <h3>这次是费了好大功夫,把儿子拽上车的,因他正深陷于熊出没的电视剧中。带着孩子归乡,是再好不过的事,可以使他们体验农民生活,增进对家乡的感情,还有,调节一下上学崩紧的神经。</h3><div> 山路弯弯,清风习习。回归的愉悦在全身荡漾。公路边桃红梨白,风景别致。醉美于春色,和着小鸟的清唱,心灵放飞于自然中。停车,走入梨园,摄下一坡洁白。孩子们围着几株花儿红得鲜艳的桃树,久久不忍离开。回乡就是旅游,别人旅游泊在外,而我们回乡便有美景,一举二得。我在自言自语。</div><div> 四十分钟后,已到乡政府门前,妹妹建议走西路,以便去老宅。汽车下了大路,便驶入我的们的村庄,油菜花香沁入心脾,乡野气息扑鼻而来,妹妹说,这味道真美,并赞美起自己的家乡来,说,“就咱庄最好哩”。的确这样,虽然是山区,由于紧临水库,且是丘陵地带,加上勤劳的乡亲,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这里的小伙媳妇很好找哩,都说这里是大米湾。</div> <h3><br></h3><div> 从西坡遥望东坡,那半山腰中掩映于绿树中的白墙青瓦,便是我家的老宅。老房座北朝南,应着远方的山黛,独守着一方清宁。四十多年前父母白天挣工分,夜间用镢头在山坡刨土挖房场,挨受了寒冷和饥饿。父亲自己盖了作坊,选土活泥做砖瓦,并亲自烧制,青传灰瓦结实耐用。房子落成,我们便从坡底爷爷处搬上了新家,因我家在坡上,爷辈们便称我家是“后坡”。</div><div> 搬了家,父亲便施展开了身手,他到处跑着寻树苗,栽树种药,种瓜栽葡萄,使这片蛮荒之地,野狼之路成为风水宝地。据妈妈说,我家房前屋,有二十种中药材,三十六种果树,从我记事起,父亲总在栽树种瓜,我们总是看瓜果,吃瓜果,父亲总在卖瓜果,我们的学费是父亲辛勤的汗水挣来了。外婆说,父亲打算在那里盖房子,她做了一个梦,梦见那里有一块葱地,意思是孩子们会聪明的。后我们姊妹三个考上学时,周围人都去看房子,说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好地方,甚至有人用罗盘针在我家房子周围照。他们哪知我们挑灯夜战的艰辛?</div><h3> 车停老宅,天已黑,我们用手机灯光在房子周围寻找早时的记忆,看葛藤花是否已开,看竹林的竹笋是否破土,看紫薇花开的怎样。儿子忽然说,看是否有鸡蛋,因前几年,我们回来时,总能在竹林里找到一窝鸡蛋。因母亲喂的鸡总在竹林里产卵。</h3><div> 我们正要上车离开老宅,忽然听的父亲的声音,原来他正开着三轮车从此经过去新宅,他说,他在外面找了半天树苗,车上满满的,我们上前看,是木兰树,花椒树。父亲去年把家搬到了山顶,把果树又带上了山顶。</div><div> 父母在哪住,哪里就是家。跟随父亲,驶向新宅,这是山顶,是果蔬飘香的所在。父亲的开荒,使一片不毛之地变成了良田美景。他去周口,跑石龙区,到西部山区引树种和中药材,他育花卉苗木,使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宝地。这人迹罕至的之地成为晚上乡邻散步放松的热闹场所。</div><div> </div><h3> </h3> <h3>一轮明月冉冉升起,驱逐了黑暗,微风吹拂,花香四溢,下车入院,小狗已噙住我的裤角。母亲迎了出来,没有过多的话语,只说,“饭正好中了”,已感到万分的温馨。</h3><h3> 吃着饭,唠着嗑,父亲说,他已育了瓜苗,今年准备种五亩瓜,新增十五亩红梨。母亲埋怨他,说他夜里不睡觉手执电灯栽树浇水,年纪大了,还贪劳那么多干啥。我们都反对他干,可他总是不听,对种树种瓜满腔热情。门前屋后公路两旁,他栽上了花卉苗木,有红叶石楠、木锦花、樱花、女贞和月季、芍药。</h3><div> 他七十三岁,开着三轮远到百十里外找树种,甚至到焦山,他引种的板栗质量上乘,引种的小橘子已接满枝头。</div><div> 不知道他哪里来的劲头,对种树是情有独钟,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加上我们反对,一致于困难重重,而他总是很乐观。上周,他与另一个种树爱好去找树苗,三轮车翻,那个人眼部摔伤,而父亲摔出好远而安然开恙。我们去到医院,他在照顾他那位朋友,我们给他修了车,劝他少干点活少找点事,可他笑而不答。看来我们的劝说无济于事。</div><div> 月亮升到头顶,圆圆的,亮亮的,父亲又挑起了水桶准备夜战了。我们随着他的去处,看到了他刚挖的那么大的新田,我震撼了。他要去栽葡萄树和今天新选的树种。</div><div> 下面水库里蛙声阵阵,天籁之声传入耳胸,一片田园好风光,一部艰辛的创业史。</div><div> 回城已到十点多,于父亲通电话,他又去水库边查看,真不知他哪来的干劲!</div><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