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行之一:家族兴盛四百年,富冠中原第一家,康百万庄园游记

巴图·洛阳

<h1><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3月31日,星期六,天气睛朗,温度高达28度。我随洛阳大树户外到巩义参观。上午集中游览了康百万庄园,午饭后参观了杜甫故里、石窟寺、偃月古城。</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巩义秦朝时置县,隋时属洛州,以后一直隶属洛阳,是河洛文化的一部分,洛河入黄河处距巩义市区约10公里。1949年巩县划归郑州,1991年撤县设市。</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巩义为扩大宣传,开展了十八地市万人游巩义活动,免门票两天,因此游人很多,时间又紧,只能走马观花游一圈。但活动组织得不错,参加的20多人喜欢历史文化、素质挺高,总体还算满意。</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拍了些图片,择要制作美篇,分为之一、之二、之三,分享给大家,望不吝赐教。</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我以前来过两次康百万庄园,看过精华内容,对主宅区几个院内的枣树、石榴树、葡萄树记忆忧新。这次来,发现庄园规模大大增加,核心区域人满为患,但仍然独自参观了个人喜欢的区域。</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中国自古就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康百万家族却兴盛400年,这里边的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秘密只有在游览康百万庄园中来寻找了。</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七律 康百万庄园<br /> 孙德振<br />云锁朱门寨枕晖,邙山雨燕入楼飞。<br />轩堂复阁留余训,洛水层岚接紫微。<br />窑岫藏金空悟梦,泠风引客正牵衣。<br />游人只在庄园景,未识康家谢李妃。</b></h1> <h1><b>  康百万庄园又名河洛康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旅游景区,位河南省郑州市下辖巩义市(原巩县)康店镇,始建于明末清初。康氏家族前后十二代人在这个庄园生活,跨越了明、清和民国三个时期,共计400余年,庄园也从最初的山腰建至山顶。</b></h1> <h1><b>  康百万庄园是一处典型的十七到十八世纪封建堡垒式建筑。它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因而有&quot;金龟探水&quot;的美称,是全国三大庄园(康百万庄园、刘文彩庄园、牟二黑庄园)之一。与山西晋中乔家大院、河南安阳马氏庄园并称&quot;中原三大官宅&quot;,被誉为豫商精神家园,中原古建典范。康百万庄园地处离巩义市城两公里处,是十七、十八世纪华北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2001年6月,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h1> <h1><b>  "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因慈禧太后的册封而名扬天下。康应魁家族,上自六世祖康绍敬,下至十八世康庭兰,一直富裕了十二代,四百多年,历史上曾有康大勇、康道平、康鸿猷等十多人被称为"康百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中期的康应魁。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利用清延镇压白莲教之机"尽忠发财",富甲三省、船行六河,土地达18万亩,财富无以数计,民间称其"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康百万靠河运发财,靠土地致富,靠"贡献"得官,多次得到皇帝赏赐,最高时官至三品,数次钦加知府衔。</b></h1> <h1><b>  明、清时期,康百万、沈万三、阮子兰被中国民间称为三大"活财神";民国时期"东刘、西张,中间夹个老康",是中原的三大巨富之一。六七十年代,河南康百万庄园、四川刘文彩庄园、山东牟二黑庄园,被称为全国三大庄园,康百万庄园作为三大庄园之首,比山西乔家大院大15倍,且对外开放,轰动河南、闻名全国。</b></h1> <h1><b>  康氏家族发迹始于贩盐业,明朝时期,康家第六世祖"康绍敬"在地方水陆交通、盐业和税务等方面担任要职,而明代已经允许私人介入贩盐业。到了清朝时期,康氏家族在清廷镇压白莲教之际,通过各种手段取得了长达十年与布匹有关的军需品订单,在这之前康家还垄断了陕西的布市。</b></h1> <h1><b>  康氏家族又靠造船业发财、靠土地致富,康家的船行六河(洛河、黄河、运河、泾河、渭河、沂河),后人说康家的船达3000条;他的土地商铺遍及附近鲁、陕、豫三省的八个县达18万亩,在1773年和1847年分别收到了来自清廷和同乡送给的"良田千顷"的牌匾,民间还有"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的顺口溜,康氏家族一度富甲三省,人称"百万富翁"。</b></h1> <h1><b>  晚清时期的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携带光绪于次年逃离北京前往西安,后又返京,路过巩义康店镇时,被称为"豫商第一人"的康家掌柜"康鸿猷"雪中送炭,向清政府捐资一百万银两,慈禧太后一句"没成想,这山沟里还有百万之家。"被广为流传,并赐其为"康百万"的封号,"康百万"成了这个庄园的主人"康氏家族"的统称,因此康家的庄园便成了康百万庄园。</b></h1> <h1><b>  进入主宅区</b></h1> <h1><b>  <span style="font-size: 16px;">康百万家族为了体现其身份,大兴土木,建造了庞大的地主庄园。全庄园由19部分组成,占地240余亩,庄重气派、华丽典雅,是一座集"古、大、雅、美"于一体的恢弘建筑群,被称为十七、十八世纪华北黄土高原封建堡垒是建筑的代表。</span></b></h1> <h1><b>  康百万庄园临街建楼房,靠崖筑窑洞,四周修寨墙,濒河设码头,集农、官、商风格为一体,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总建筑面积64300平方米,有33个院落,53座楼房,1300多间房舍和73孔窑洞。分为寨上主宅区、寨下住宅区、南大院、祠堂区、作坊区、菜园区、龙窝沟、金谷寨、花园、栈房区等十余部分</b></h1> <h1><b>  团练对抗捻军</b></h1> <h1><b>  这个房间的展品及文字,很多老人都见过。</b></h1> <h1><b>  小院、老树</b></h1> <h1><b> 怎么念?</b></h1> <h1><b>  精美砖雕</b></h1> <h1><b> 这么多匾额,大户人家</b></h1> <h1><b>  葡萄架,那年来亲眼见过秋天的成串葡萄</b></h1> <h1><b>  主宅区建筑群,它坐落在邙山的半腰,从对面的远处看,它的地形像洛河岸边的一朵莲花;从高处看呢,它的地形又像是饮水洛河的万年龟。就我们平时所讲的&quot;风水&quot;上来说,又有&quot;金龟探水&quot;之意,大龟在古代的时候又叫鳌,据说康家在此修建住宅区也是要&quot;独占鳌头&quot;,人财两旺的意思。另一方面,在清代的中后期,白莲教、太平天国、捻军起义不断,居险设寨则更有实际意义。</b></h1> <h1><b>  《留余匾》现存于河南省巩义市康百万庄园,为中华名匾之一,长1.65米,宽0.75米。造型犹如一面迎风招展的黄色旗帜,金底黑字。全匾共计174个字,除标题&quot;留余&quot;二字为篆书外,其余为字体流畅的行楷。该匾是同治年间进士牛瑄所题,做于1871年,已有100余年历史。该匾是康家训示家中子弟的家训匾,是儒家&quot;财不可露尽,势不可使尽&quot;中庸思想的集中体现,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b></h1> <h1><b>  康百万是怎么发财的?其经营方式与经济特色是什么?这个问题一下子很难答复,因为康百万富了十二代、四百多年,纵跨明、清、民国三个朝代,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的历史背景和不同的政策,其经营方式与经营内容自然也不会雷同,康百万家族生活在封建和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总体上尚没有脱离&quot;农本&quot;思想,其突破点在于随着明清传统&quot;抑商&quot;政策的削弱,大胆经营,农、商、官结合,相互发展、相辅相成,其特色大约可以归纳为十六个字:&quot;扑捉商机,紧抓机遇,大胆开拓,广置土地&quot;,另外还有儒家思想和传统教育的作用等等。</b></h1> <h1><b>  在经营上,康百万基本采用了&quot;以点连面,长藤结瓜,相公负责,栈栈开花&quot;的方式。巩县是康百万的大本营,但他在山东、陕西另辟了两个基地,按康百万的思路,&quot;天下平安、丰收者十之一,灾荒、战乱者十之九&quot;,这样在离家较远的地方建基地,既是某个地区有自然灾害或者兵荒马乱,另一个地方就可以补充,以保持永久不败之地,因而康应魁在陕西说:&quot;宁舍巩县,不舍泾阳&quot;,这是战略上的考虑。</b></h1> <h1><b>  康百万历代重视罗掘地方人才,经过考验、磨砺,分别命以老相公(总管)、大相公(分区负责)、相公(各栈房)、小相公(业务人员或重要勤杂人员);在各地设栈房,栈房不仅管做生意、作仓库,还兼管当地所置土地的收租及买卖。这样层层负责、互相竞赛、栈栈开花,使康百万的财富如众泉汇流,滚滚而来。</b></h1> <h1><b>  主人房,高大宽敞,居于核心位置。</b></h1> <h1><b>  康家庄主的卧榻,文物价值无限,是镇庄之宝</b></h1> <h1><b>  枣树</b></h1> <h1><b>  石榴树</b></h1> <h1><b>  葡萄树</b></h1> <h1><b>  即使是在中国,富不过三代尽管是普遍现象,但现实生活中也有富过三代的例子。在河南巩义,就有一个历经明清两朝,富贵延续13代而不衰的家族,那就是&quot;康百万庄园&quot;的康家。</b></h1> <h1><b>  康氏家族最初起家,是靠着一家路边店起家的。据传在明朝初期洪武年间,康家先祖在巩县(今巩义)康店镇洛河边安家。为解决温饱,他们先在洛河岸边开了一个小饭馆。由于地处交通要冲,后来又兼营住宿生意,小店逐渐成为河洛一带知名的客栈,客栈所在地从此改称&quot;康家店&quot;。</b></h1> <h1><b>  到了康氏家族先祖第六代传人康绍敬时期,康绍敬读书致仕,初任洧川(今河南尉氏县境内)驿丞,后晋升为山东东昌府(今山东聊城)大使。康绍敬在地方水陆交通、盐业和税务等方面担任要职。因工作之便,康家的生意是越做越宽,财富积累与滚雪球般越来越大。</b></h1> <h1><b>  明末李自成攻占洛阳,诛杀福王,李妃落难,被康家收留。其后,十一代传人康惠与李妃之女结婚,康家第十二代子孙皆出其门下。康朱联姻无异为康家的兴盛发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b></h1> <h1><b>  清朝初年,康家已经是富甲一方的巨户,方圆几十里都是康家的田地。古人发财了除了买田置地外,就是大建庄宅。康氏家族先祖第六代传人康绍敬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府邸,至康家的十二代庄园主康大勇乾隆初年大建,是为康百万庄园。</b></h1> <h1><b>  福、䘵、寿,三个字前,许多人拍照,我好不容易才拍到不乱的照片。</b></h1> <h3><b><br /></b><b> 门<span style="font-size: 16px;">枕石位于康百万庄园主宅区的三院有一组门枕石,是康百万庄园石雕艺术的代表作品。这对门枕石选用整块青石上下分三层雕刻而成,构图新颖,雕工精湛,人物、动物形象生动逼真、情景交融、栩栩如生。它以其精细的雕刻工艺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并且还是我国一级石刻的定级标准,堪称国宝。</span></b></h3> <h1><b>  几百年过去了,康氏家族从创业达到了全盛时期,但又是怎样衰落的呢?</b></h1> <h1><b>  首先是清朝政府的衰败。一个家族的成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康氏家族也是如此。清朝末年,先是十年的白莲教起义,然后是太平天国和捻军的抗争,接着是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掠夺。动荡的社会环境自然而然地波及到康氏家族,康家开始走下坡路。</b></h1> <h1><b>  其次是家族经营的不善。前期,清政府为遏制捻军活动,封锁黄河,运河等河道,并烧毁,凿沉河流上的所有船只,康家的航运船队遭受了灭顶之灾,断绝了主要财源。后来,随着铁路的修通,水上航运失去了固有的优势,康氏家族的运输业彻底进入衰败。</b></h1> <h1><b>  第三是家族子弟的挥霍。随着家族人口的增多,康家开始大建庄园,在数平方公里范围内建成以龙窝沟、南大院和寨上区等二十多处建筑群落,耗费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到康氏家族第七代、第八代,家族子弟享乐成习,不思创业,坐吃山空,光是吸食鸦片的就有30多人。&quot;因吸毒卖地鬻(卖)妻者有之,沦为盗贼乞丐者有之,家破人亡者亦有之。&quot;</b></h1> <h1><b>  最后是沽名钓誉的残落。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逃往西安,从西安返京时路过巩义。康氏家族受政府委托,独资修浮桥,建行宫,花去大批银两,临走前还向慈禧捐献了百万两白银以及价值连城的"一桶江山"。据史料记载,桶上刻制了中国地图,在北京的地标上镶嵌着一颗夜明珠。第二年,康家被赐"神州甲富康百万"金匾。虽然"康百万"就借慈禧金口而名扬天下,但是已经几乎掏空了康家的积蓄,伤到了康氏家族的筋骨。</b></h1> <h1><b>  民国23年暮春的某一天,十八世康子昭因面对无法挽回的繁华与无力阻挡的历史潮流,无可奈何地将枪管对准了自己,随着一声沉闷的枪响,康家第十八代传人以自己的生命宣告了一段辉煌的彻底终结。</b></h1> <h1><b>  还有时间,南大院看看,以前没开放。</b></h1> <h1><b>  家训馆。康家的家训是这样一句话,&quot;志欲光前惟是读书教子,心存裕后莫如勤俭持家&quot;。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兴盛家族就必须要教育好子孙,要子孙享福,就必须勤俭持家。在这句家训的教导下,从明代到现在一共出了400多为有名的人物。</b></h1> <h1><b>  部分楹联:<br />知礼仪,孝高堂,悌兄弟,常廉让;<br />慎言语,节饮食,蓄道德,能文章。<br />读古人书,需设身处地一想;<br />论天下事,要揆情度理三思。<br />通人无方,不为玉,不为石;<br />修士有则,亦如锡,亦如金。<br />好人多自苦中来,莫图便易;<br />凡事皆缘忙里错,且更从容。<br />诵鼎上词,常愿景行正考父;<br />任天下事,可能遥揖范希文。</b></h1> <h1><b>  外围</b></h1> <h1><b>  看分布图,只游览了不到一半</b></h1> <h3><b>  <span style="font-size: 16px;">新中国建国初期,政府对庄园实施了改造,使其延续了&quot;明时楼院清时廊&quot;的旧貌。</span></b><b>20世纪50年代,康百万庄园被充公。其中1/3的房屋被征用,用作政府办公、学校和邮局,其他2/3的房屋被分给了当地贫农。60年后,政府接管的1/3部分就是当前的康百万庄园景区。而康家其他的房屋早已被水泥和瓷砖替代。</b><b>1963年6月,康百万庄园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h3> <h1><b>  <span style="font-size: 16px;">2008年2月,康店相关部门按照《康百万文物保护规划的要求》,在充分保留庄园原始格局的基础上,斥资3400余万元,对栈房区、南大院、作坊区、戏台等进行修复,并有效整治了广场地面沉降。除此之外,还对原有的花园、果园、庭院空间等按照历史样式进行维修和恢复。</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2009年3月份,又对康百万主宅区东寨墙进行了修复。所有的维修都是遵从&quot;修旧如旧&quot;的原则,力图展现康百万庄园当年的原貌。</span></b></h1> <h1><b>  办公区门口拍两张</b></h1> <h1><b>  随处可见自拍,方便不求人。</b></h1> <h1><b>  当天,好几拔小学生集体游览,老师带队,秩序井然,令人惊叹不已。</b></h1> <h1><b>  这个小女孩带的午饭有卤面、煎蛋和汤,可怜天下父母心。</b></h1> <h1><b>  听导游讲解</b></h1> <h1><b>  小朋友合影</b></h1> <h1><b>  两个小时,走马观花看了一半多,返回集合地点。</b></h1> <h1><b>  留余:&quot;留有余地,不把技巧使尽以还给造物主;留有余地,不把俸禄得尽以还给朝廷;留有余地,不把财务占尽以还给老百姓;留有余地,不把福分享尽以留给后代子孙。</b></h1> <h1><b>  豫商精神家园</b></h1> <h1><b>  在庄园栈房区前面的牌坊,是约100年前康家向清朝皇帝请旨修建的贞节牌坊,石墩、石柱、石匾各部位均精雕着《二十四孝图》、《渔樵耕读》、龙凤、珍禽异兽等图案。康百万庄园牌坊原来靠近伊洛河大堤,如今已经深陷在地下,只留上半部分在地上,这个牌坊上面清晰地记录着康氏家族的荣耀。</b></h1> <h1><b>  河洛康家御赐碑额,时间紧,来不及研究了。</b></h1> <h1><b>  给同行好友拍照</b></h1> <h1><b>  合影,领队渔童辛苦了!</b></h1> <h1><b>  期待下次人少时再来,仔细看看,回味历史、文化……</b></h1> <h1><b> 发两段视频</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