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

xingyi

<h3>去冬回延川,产生了一个念头,想利用两个闲窑宣传一下出现于延川的知青典型:史铁生和孙立哲。他们二位是我们这一代知青的两座高峰。</h3> <h3>于是我写了一个倡议,得到校友陶海粟兄等七十多名插友的接龙支持。</h3><h3><br /></h3><h3>关于在文 案 驿(以下简称文镇) 建立《史铁生纪念室》和《孙立哲展室》的建议</h3><h3> </h3><h3>北京知青史铁生曾在延川县关庄公社关家庄插队,二十一岁时双腿瘫痪后回京,在轮椅上写作四十年,史铁生的文学写作直指人类精神灵魂的高度和深度,填补了中国文学的空白,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青平湾》是知青文学的高峰。</h3><h3> </h3><h3>北京知青孙立哲曾在延川县关庄公社关家庄插队,因看到乡亲们缺医少药,自学成才,在农村十年中为乡亲们治病三千余次,做手术近千例无一事故。以一个从未学过医的初二学生做出了世界医疗史上的奇迹。</h3><h3> </h3><h3>史铁生和孙立哲是知青的典范,但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已超出知青文化范畴,他们的大爱对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会具有长远的激励和鼓舞的精神价值。</h3><h3> </h3><h3>因此,我建议:在文镇建立史铁生纪念室和孙立哲展室。以弘扬他们的精神,同时为文镇 的旅游文化增添内容。</h3><h3> </h3><h3>现在文镇文化园已初具规模,史铁生和孙立哲的展室不仅会为游客提供更多的看点,从成本上说也比较经济可行。</h3><h3> </h3><h3>以上建议请 延 川 县和文镇有关领导给予考虑。</h3><h3> </h3><h3>建议人:邢仪 2017年12月17日</h3> <h3>草绘设计图</h3> <h3>PS了一下效果图</h3> <h3>开春三月下旬,由延川知青协会付会长黑荫贵带队,石焕南、张学军、我和耿铁群一行五人赴延川布展。正巧遇到邢文英和刘学刚也去延川为老乡送树苗。</h3> <h3>四位佈展人员</h3> <h3>好消息:文镇又给了八孔窑做我们七个公社的展览。</h3> <h3>真正打开闲窑有点儍眼,真小啊,还有炕!</h3> <h3>西安美院校友马建飞兄弟的(延安创艺公司)帮了大忙,马建飞去定边画画了,马建军代替哥哥全力帮忙,陪我加班一整天。第二天虽是周六,他和设计员小伙子又来公司陪我加班。从制定展版到请工人 ,所有一切我没想到的他都帮我提前准备好。由于他们的帮助展览预算大大的降低。</h3> <h3>县委书记亲自审查方䅁。协会负责人曹旭东决定第一孔窑用于"延川北京知青概况"展室。第二孔是"赤脚医生孙立哲展室"第三孔是"著名作家史铁生展室"。</h3> <h3>第一天布展就遇上一个麻达:这位六旬多的婆姨非说这三孔窑是她的,&quot;你们要给钱才行。&quot;冲进窑来乱扔乱砸。别人说她是个疯子。确实听她说得离谱,什么跟路遥一块演戏,跟谁怎样怎样,是够疯的。但她对每一个知名知青的名字和事情又都说得头头是道,让人觉得她不显得多疯。后来她哭了,憋着嘴述说自己的不幸身世,我和白树梅走上去,拥抱了她并塞给她二百块钱。我们是真心的。</h3> <h3>第二天这个叫和平的婆姨穿的漂漂亮亮拿着一束假花来了,白树梅给她画了速写。从那以后她埋头帮我们干活再不闹了。</h3> <h3>张学军干着每一件琐碎的事情</h3> <h3>王燕生一下飞机先赶来看展览布展</h3> <h3>中间的两个关庄公社的女子,她们一直在帮忙。</h3> <h3>王子敏开着车送来了小炕桌和煤油灯。炕席是原民政局长李晓存送来捐助的。</h3> <h3>知青协负责人曹旭东,始终关心"布展"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认真解决每一个问题。曹旭东还四处奔波为孙立哲找来了他当年用过的各种医疗器械,为布展充实了重要内容。</h3> <h3>协会办公室刘桂才主任又给孙立哲展室找来了赤脚医生的药箱和白大褂、手电筒⋯</h3> <h3>原本是准备了孙和史的两个窑 的布展。第一孔"概况"完全没准备。但三孔窑要一齐开展,此时石焕南兄已回京,他知道后连夜写前言,找资料,一个公社最少一块展板。石兄曾患脑溢血,这会儿也拼了,结果头疼了一夜。</h3><h3><br /></h3><h3>我们几个在延川宾馆加班。我操作电脑,他们找资料,比如永坪、禹居公社只有两張像素十分小的照片。为了丰滿版面,也没办法和顾不上全面照顾了。张学军打电话给朋友,把他们从睡梦中叫醒,他们爬起来翻箱倒柜找照片,翻拍好发过来,但晚上灯光有返光,只好斜着拍,我也只能凑合用。没有文字我们临时编,不停地调整版面,第二天赶去延安制版,真是一场恶仗!</h3> <h3>虽然有些瑕疵和不足,但石焕南兄的前言写的非常好,非常有感情。当地文化和北京知青带来的文化相融合,相碰撞,成长了一批新人 (包括当地知青)。有朋友读了非常激动,建议把前言用石碑刻在室外,大大的放上。</h3> <h3>县委书记申昜和知青在一起</h3> <h3>史铁生展室前言</h3><h3> </h3><h3>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h3><h3>中国作家、散文家。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1969年赴陕北延川县关庄公社关家庄大队插队。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后患肾损伤回家。1979年后相继有小说集《我的遥远的青平湾》《命若琴弦》等,散文集《我与地坛》等,以及长篇小说《务虚笔记》出版。1998年肾衰竭致尿毒症终至透析。之后,有随笔集《病隙碎笔》等,散文集《记忆与印象》等,以及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出版。2010年出版随笔集《扶轮问路》和剧本影评集《妄想电影》。2012年出版未竞集《昼信基督夜信佛》。史铁生的著名散文《我与地坛》感动了无数读者,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来最优秀的散文之一,并入选了中学语文课本。</h3><h3>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青平湾》是知青文学的高峰。荣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4年5月,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重回陕北 "清平湾",又见到了他念念不忘的关家庄的乡亲们。</h3><h3>史铁生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h3><h3>史铁生在轮椅上写作四十年。史铁生的文学写作直指人类的精神和灵魂,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当代精神的高度,史铁生的写作填补了中国文学史此方面的空白。</h3> <h3>"诚实善思"是史铁生的座佑铭,这样的条幅一直挂在他的书房。我想在展室复制这个条幅。于是来陕北之前我请我的亲戚写了这个条幅,当时他已喉癌晚期。没想到我回到北京后听到他已于26日去世,这个条幅成了他的绝笔[流泪][流泪][流泪]</h3> <h3>从北京寄来的四个大包中倒出史铁生的著作时,我惊了:这么多的各种版本呀?老黑说:你要谢就谢胡静都是她在网上淘的。当然我也知道老黑那几天腿不好,接连拄着拐往书店跑。之前我还真没见过铁生有这么多版本的书呢。我的同学胡静(老黑的夫人)从来都是默默奉献不声张。</h3> <h3>  孙立哲展室前言</h3><h3>"孙立哲是咱贫下中农的赤脚医生!"延川县的乡亲们经常用这样的话称赞孙立哲。</h3><h3><br /></h3><h3>孙立哲是北京清华附中六七届初中毕业生。1969年初和同学们一起来到延川县关庄公社关家庄大队插队落户。当年农村的医疗条件还非常落后,孙立哲亲眼看到不少乡亲因为跑山路去治病,耽误病情而丧命。孙立哲深感:这里的人离阎王太近了。</h3><h3><br /></h3><h3>关家庄的知青们把从北京带来的药品凑起来,孙立哲在同学史铁生的鼓励和指导下,当上了赤脚医生。小小的医疗站经常遇到急需手术的危急病人。为了能够救人,没有技术,孙立哲就到北京的医院去进修;没有手术床,就在炕上搭木板床;没有高压消毒器,就用蒸笼代替。开始仅半年的时间,除为贫下中农治好了不少常见病和多发病外,孙立哲他们还先后做了肠梗阻、甲状腺瘤、上颌窦根治、骨结核病灶清除等较大手术三十多人次。</h3><h3><br /></h3><h3>孙立哲和赤脚医生们在插队十年中,共医治病人约二十万人次,在土窑洞里为农民做了上千例手术,无一列事故。孙立哲的赤脚医生传奇为当代人少有,更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奇迹。</h3><h3><br /></h3><h3>孙立哲被毛泽东钦点为全国知青先进典型。文革后却受"四人帮的牵连被隔离批判。陕北的老乡上书万民折,惊动胡耀邦亲自过问并解救了孙立哲。</h3><h3><br /></h3><h3><br /></h3> <h3>孙立哲简介</h3><h3> </h3><h3>孙立哲,原名孙立喆,1951年11月生于北京。</h3><h3>出版家、企业家、学者。</h3><h3>1964年考入清华附中,史铁生的清华附中同级同学、终生挚友。1969年初与史铁生一起到延安地区插队,在史铁生带领下成为赤脚医生。</h3><h3>1979年考入北京第二医学院外科研究生,1982年赴澳洲留学,1983年赴美留学,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医学院、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纽约大学斯腾商学院、马里兰大学商学院、比利时联合商学院、波兰法学院、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等院校获得多学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学位。</h3><h3>1986年在美国创办万国图文电脑出版公司,1991年回国创业。</h3><h3>现为华章出版公司董事长、万国集团董事长和万千、万水、万生心语、美迪亚等公司董事长、欧洲法律研究中心医学与法律研究院共同院长、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专业会士,并曾先后在东北财经大学、清华大学、延安大学担任兼职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健康与卫生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以及在数个制药、银行和医疗企业等担任董事,中国CCG智库常务理事。</h3><h3>孙立哲擅长跨学科研究,学术兴趣包括肿瘤靶向与免疫治疗、心理学与脑神经科学,情感经济学与幸福学、基因生物学与法律、行为金融学与投资决策、系统动力学与企业战略等领域,在国际一流英语杂志中发表了近十篇学术文章。</h3><h3>九十年代初以来通过其公司向国内引进、翻译、开发和出版了万余种图书。系延安大学医学院外科学客座教授、《生命民间记忆史铁生》一书的编辑委员会主任。</h3> <h3>这个长廊和大墙下客人络绎不绝,这个长廊上也经常坐着几十人听党课。</h3><h3><br /></h3><h3>听他们讲到史铁生,然后讲到孙立哲,又讲到山花的起源,陶正用北京带来的油印机印小报.....</h3> <h3>邢文英和刘学刚完成任务要回京了,大家与文镇清华附中两位校长合影。</h3> <h3>协会秘书长白江录在自家请大家吃饭。</h3> <h3>江录母亲高大娘的布堆画。</h3> <h3>高大娘是天才!</h3> <h3>现在的陕北真的很美</h3> <h3>展览告一段落,我们完成了一个心愿。感谢县里的领导和朋友们,让我们享受了这一个美好的过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