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继山西省2018年中考培训研讨会之后,太原市教科研中心及时组织了太原市中考研讨培训。物理学科培训于3月29日下午在师院附中进行,整个活动由周辰华老师组织、主持。</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名师讲座</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师院附中教科室主任王树平老师</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从命题者的角度解读2017年中考命题的构想</b></h3> <h3> 王树平老师作为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组长,首先具体解释了中考命题的思路:以课标为依据,围绕山西省中考的"六个维度",创新命题思路;通过创设情境,实现物理核心素养落地,构建中考命题改革新常态。通过太原市2017年学生答题情况和往年的数据对比,对全卷试题作了分析。综合全卷来看,2017年物理试卷的难度系数控制在0.60-0.70之间,符合山西省教学的实际情况,并兼具学业水平测试和选拨人才的功能。</h3> <h3>在试卷结构方面,2017年中考物理试题"稳中有变",在整体结构稳定的前提下,将填空,选择,作图、简答这几种题型进行了整合。同时,加大了开放与探究性试题的比例并借鉴PISA考试先进理念。</h3> <h3>在具体题目的特点和命题思路上,2017年的试题注重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物理知识变得生动、灵活、有用。还有一些试题体现了"不确定性结构"的特点,打破常规问法,另辟蹊径,从能量角度分析环境问题。</h3> <h3> 最后,王树平老师建议在今后的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设置恰当的任务情境,让学生经历猜想和探究的过程,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建构知识提升能力。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养成阅读的习惯,提高在阅读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让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核心能力与品质成为我们新物理课堂教学的常态吧。</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杏花岭区教研室杨辉霞老师</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传达省中考研讨会精神</b></h3> <h3>用曹亮玉老师的讲座稿的最后一张PPT开篇,解读对中考试题"大气","顺畅""满意"的含义。也传达了曹老师对周辰华老师教科研工作的肯定。</h3> <h3>接着分别介绍了曹亮玉老师、陈红梅老师、阎晶森老师在山西省中考研讨会上讲座的核心内涵:关注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关注山西省中考试题顶层设计思路"六个维度",关注物理学科的特色,注重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体现不确定结构,跨学科整合,真实人物情境,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等方面今后命题应该如何进行深入的探索。</h3><h3>曹亮玉老师省中考研讨会讲到的主要内容</h3> <h3>陈红梅老师在省研讨会谈到2018年物理中考命题的趋势及考查的四条途径</h3> <h3>阎晶森老师在分析2017年命题思想的基础上对2018年中考命题方向的研究</h3> <h3>杨老师还着重介绍了赵志强老师讲座稿中所体现的一线教师在中考备考工作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另外还介绍了36中的学生在中考研讨会所展现的风采,学生的优秀展示体现了赵志强老师及其36中物理教学团队的强大和优秀。</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现代双语学校的李富仙老师</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介绍学习省研讨会上示范课《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的重整设计</b></h3> <h3>透镜的知识是中考的一个小重点,在复习时李富仙老师采用了整合情境 自主构建的方法。</h3><h3><br /></h3> <h3>透镜的种类和对光的作用</h3> <h3>先以九副图进行分类,再对透镜的分类进行分析:按外形分;按对光的作用分;按像特点分。归纳复习了透镜的种类和对光的作用。</h3> <h3>归纳出了透镜的应用:改变光路和成像层层递进提练出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的理解。</h3> <h3>从凸透镜成像实验的仪器选择到调节以及成像过程出现的动态成像问题进行了分析。</h3> <h3>最大的亮点就是最后的六副图的对比,对成像中的动态调节有了更好的分析和提升。</h3> <h3>升华:应用和总结</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交流研讨</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参会老师就李富仙老师的</b><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凸透镜成像规律复习课》进行评价</b></h3> <h3>杏花岭一中任晓玲老师</h3> <h3>45中胡俊青老师</h3> <h3>阳曲县教研室岳爱香老师</h3> <h3>他们一致认为李富仙老师的课将省中考研讨会上交流的两节复习课进行了优化整合,这是一节利用"整合情境 自主建构"的理念设计了《透镜及其应用》的复习课,将将"情景整合 自主建构"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的淋漓尽致。整节设计围绕九个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建构了识别两种透镜的三种方法和透镜在生活中的两大应用改变光路和成像;</h3><h3>整节课主线明晰,环环相扣,过渡自然且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李老师借助动画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透镜改变光路的作用。从正常眼的调节到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特点和矫正方法,再到实验中加放透镜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深入浅出,灵活巧妙地突破了同学们在认知中的难点。</h3><h3>本节课由情境先启动学生的思维,再由一系列问题来不断驱动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和归纳,让复习课在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又一次展示了"整合情境 自主建构"课堂教学模式的魅力。相信在山西省和太原市都获得基础教育改革一等奖的"整合情境 自主建构"课堂教学模式一定会更加深入人心,大放异彩!</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与会老师互动交流三个内容的学习感受,进一步深入了解省中考研讨会的精神</b></h3> <h3>清徐县教研室王荣琴副主任</h3> <h3>37中张建花老师</h3> <h3>省实验中学陈钱磊老师</h3> <h3>大家认为:</h3><h3>王树平老师在这次太原市组织的中考研讨中,从命题者的角度对2017年的中考物理试题的来龙去脉进行分析,使我们更深刻地领会了六个维度在试题中的体现,围绕六个纬度对山西省中考试题的解读,同时也使我们的复习方向和今后教学的导向性更明确:用物理知识解释真实情景,用物理思想建构物理模型,用物理方法和思想进行科学探究,从中考命题者的高度去审视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学,也可以感受到每一道中考物理试题背后的故事和艰辛。"一道题,一段故事,一种情怀", 王老师对身边现象的捕捉引起了参会教师共鸣。整个试卷把握的好,题目由易到难,更好体现人文和学科素养。</h3><h3>杨辉霞老师在半个小时的时间内高效率、高精度的总结了省中考辅导会的内容,帮助我们梳理了省中考会议的精髓;有助于老师们把握中考试题命题方向,为因工作忙碌没有参加省中考辅导会的老师提供了一场饕餮盛宴。</h3><h3>李富仙老师的一节《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的复习课,通过对大量生活情境的整合,分类,拓展,延伸,不留露痕迹地组织学生在回忆,重构新的知识体系的同时,发展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复习是在教师设计的新的任务情境中进行,没有功利性的所谓中考链接,就像阳春白雪,清爽中见生命力。李老师的课整合的有效,物理味浓厚,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整合情境自主建构,层层深入的问题引领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体现了物理学科素养的培养。这既体现了李老师优秀的教学水平,也体现了周辰华老师所倡导的"情境族"的强大生命力!</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互动</b></h3> <h3>王树平老师为参会的老师们答疑</h3> <h3>杏花岭一中的梁艳萍老师与讲座者互动。</h3> <h3>交流现场老师们积极参与,研讨氛围浓烈,在肯定各位名师讲座的同时还提出了宝贵的建议。</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b><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图片:王伟 岳爱香 张建花 隋沛林</span><br /></b></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b>文字:王伟 岳爱香 李富仙 邓建芳 隋沛林</b></span></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b>编辑:任金璞</b></span></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主编:贾欣艳</b><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