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马尾游记

杰克

<h3>  3月29日早6:40来到了石家庄机场,准备乘春秋航空公司的航班前往福州,7:40准时登机,在机仓中苦苦等待了3个小时,终于腾空而飞,经停盐城后于15:10晚点3小时飞抵福州长乐机场,并分别接到了于1小时和2小时后飞抵的衣老师和董老师,乘管片厂派来的车辆前往长乐区,下榻国汇大酒店,准备明天对管片厂进行体系外审。</h3> <h3>30日上午陪同二往老师对管片厂进行外审。</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生产车间外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所生产出的地铁管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管片厂领导在为审核老师讲解生产工艺</h3> <h3>下午审核结束,闲暇之余,驱车来到了福州市马尾区,这里有马江海战纪念馆。上图是古战场的现代场景。</h3> <h3>  马江海战纪念馆又名昭忠祠,位于马尾马限山东麓,为纪念甲申中法马江海战阵亡烈士,于1886年12月落成。1920年曾重修,1984年重建,辟为“马江海战纪念馆”。 纪念馆西侧的烈士陵园,安息796个为国捐躯的铁血男儿。马限山山顶的古炮台是中法马江战争中的历史遗迹。纪念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h3><h3> 马江海战又称为马尾海战,是发生在1884年8月23日的一场海战,战役的双方是孤拔率领的法国舰队和清政府费尽心力建立起来的福建水师,战役的结果是仓促应战的福建水师全军覆没,所有的舰船都被击沉、击毁,水师官兵阵亡900多人,而福建水师的总人数只有1100多人。</h3> <h3>  晚清时期,洋务运动在中国兴起,闽浙总督左宗棠奏准在马尾兴办船政,原江西总督沈葆桢为首任船政大臣。</h3><h3> 船政”之称始现于1866年左宗棠奏请建船厂办学堂的奏折中,清廷旨派沈葆桢总理船政。1866年12月23日船政主体工程全面动工,船政学堂(求是堂艺局)开始招生。</h3><h3> 福建船政学堂的名称一直沿用至1913年。船政学堂一支为前学堂习造船、后学堂习航海。</h3><h3> 当时的清廷为了人才培养,给出了丰硕的条件,考生一旦考取该学堂,除一切学杂费食宿费全免外,每月还要发给4块银元,足够一家三口过上富庶的生活,可见当时清廷求贤若渴之心情。</h3><h3> 中国第一艘千吨级轮船(万年清号)、中国第一艘钢质军舰(平远号),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中国近代第一支军舰队均出于此。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军事学校。船政学堂培育了严复 、邓世昌 、詹天佑等一大批英才,中国近代海军五分之三的军官出自马尾。</h3><div> 由此可见,马尾是中国海军的发源地,令我想不到的是当时组建起来的海军和舰船,在当时并不是很落后,更令我想不到的是詹天佑也曾当过兵而且还是水兵。</div><div>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汉族,字眷诚,号达朝。祖籍徽州婺源,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故居位于广州。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工程。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12岁的詹天佑随120名被清廷考试选中的幼童,第一批被公派到美国留学。清光绪七年(1881年)为耶鲁大学优秀生联谊会会员。在耶鲁大学毕业(当时耶鲁修业期限为三年)。原定继续实习研究三年之计划未能进行。毕业论文题目为“码头起重机研究”。毕业后立即回国。当时清政府下令提前撤退留美学生,1881年毕业的中国留学生只有二人。另一个为欧阳赓。回国之后却被安排去了福州补习轮船驾驶课程,并且被安排到水师扬武号兵舰上实习。研究者经过多方考证认为:一是马江海战时詹天佑仍在福州船政学堂任教习;二是詹天佑虽没在扬武号上直接参加马江海战,但海战当天他不顾个人安危,于水中救起受伤同胞多名,引起时人注目。</div> <h3>  上图为民国三十年十一月考生刘和谦十四岁时考取该海军学校时的作文,题目是《海军救国论》</h3><h3> 物竞天择,弱肉强食,适者生,反是者灭,已成公例矣。</h3><div> 世界风云日紧,战争烽火益炽,在此环境中,若能生存屹立于世界中,舍武力为何耶?</div><div>盖一国之兴衰,在观乎其军备之完陋,军备即海陆空三军防是也。今日之战争,盖由所谓平面战而转成立体战,更由所谓持久战而幻变闪电战,然此咸不可舍海军于不建,乃立奏奇功也。</div><div> 夫国防之卫也,必有其领空领陆之制权,若任何一权控制于敌,则其国危矣!况战时耶?更况我临海国之中华耶?</div><div> 试观今日之中华,其海防若何?沿海尽被封锁,海权操纵敌手,其故何耶?盖因中华传统不重海军,而政府之失策,与夫国民见解之错误也。</div><div> 或云:“抗战久矣,海军之功何在?”此庸夫之言耳,殊不知我海军亦正担负有救国之使命耳,如沿江之封锁防卫,水雷之攻敌,此皆莫大之功者也,何谓海军之无功,而不可救国耶?此与耳食何异哉!</div><div> 由是观之,海军建设,实汲汲焉刻不容缓者也!当今日也,海军盖可救国,救国亦端赖乎海军,吾人更应献身海军,建设坚韧大无畏之海防,增强海军救国力量,发挥海军救国功能,为我海军救国之先锋焉!</div><div><br></div><div> 刘和谦(1926-),安徽省合肥县(今肥东县长临河镇人,台湾地区高级军官,中华民国海军一级上将,曾于1991年12月5日-1995年6月30日担任台湾地区“参谋总长”。并曾获台湾地区最高荣誉的“青天白日勋章”。1971年6月29日率敦睦远航支队途经钓鱼岛,曾绕岛宣誓主权。</div><div> 20世纪90年代末,刘和谦触怒李登辉而被剥夺军权。</div><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当时的龙旗和水师军旗</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当时的水师战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