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浮于表面的是礼貌,刻入骨髓的是教养。白岩松说:“一个人有没有文化,并非看他的学历有多高。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没学历的人,不一定没文化。”读很多书,拥有很高的文凭,和有没有文化,有时完全是两码事。文化就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文化就是无需提醒的自觉。文化就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文化就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h1> <h1> 谁都有茁壮成长的本能,原本没有路的荒野,如何走?鲁迅说:“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br> 当有人冒犯到你,你不会怨社会、也不会怨学校,你会从心里说:“真没家教!”<br> “家国天下”自古就是国人的普世情怀。苏轼,被誉为“第一千年影响世界历史的十二位英雄之一”。苏轼一生牢记“先君之遗训”做人为文,在《南行前集叙》中回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h1><h1><br></h1><h1><br></h1><h1><br></h1> <h1><font color="#b04fbb"> 一般家庭都是三代共存,当然也有四世、五世同堂。听老人讲,约400年前我村先祖从山东落户至此,开枝散叶形成了今日王家营村。几百年的风霜给后人们留下“忠厚处世,耕读传家”的传统。</font></h1><h1><font color="#b04fbb"> 祖父排行第九,由上一辈排行十一的太爷带在身边读书识字,太爷爷叫王倶柏,是安邑教育长。上个世纪初,北方遭受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土地改革前运城叫路村,政府部门设在安邑办公,路村以西方圆十几里的土地全是王家营的,整个王家营人在一个锅里吃饭,每天要消耗一袋面,庄稼欠收就只能向别家借,(地主家里也没有余粮啊!)借的多了任谁也受不了,于是到安邑来告状~希望政府帮忙催债!政府把状子交给太爷爷处理,太爷爷每日以礼相待,从不提告状的事,十余天后,来人自动撤了状子,让王家营人多喘息了半年,扛过了那次生存危机。(毕竟当时别处饿殍遍地呀!)</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 祖父一生教书育人,谨遵“温良恭谦让”。生活简朴,治家严谨,常念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离休后在老家生活,村里谁家有事都要请德高望重的来主持。八十年代初,村里还是很重视农业的,出外工作的很少,更不用说离家千里打工的。村里请祖父出马联系水利部门,给家乡兴修水利设施、灌溉农田,勘探水脉解决乡亲吃水问题,也给富余劳力找到了不少事情做。</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 国强民富,村里不少人在城里买房置业,每到夜里,巷道被明亮的街灯照的越发清晰,反而没有了幼年时月光下的喧闹。社会在前进,人心散了,青年人们为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给老人小孩留下了精神空虚。优良传统不能丢,我们家风不能忘,以徳孝推进,大家和谐向善,幸福就能久长。</font></h1>